涨知识了!我今天才知道,原来中国第一个吃巧克力的人竟然是康熙!
我姐姐特别喜欢吃巧克力,经常会买各种口味的巧克力,就连减肥的时候,哪怕不吃饭也要吃一口黑巧克力,她经常说吃巧克力能提神,还非常顶饥,吃过以后,嘴里会留下香味,我姐夫当初追她的时候,就是经常去商场买她最喜欢吃的手工巧克力,好吃是好吃,价格也特别美丽……
我一直觉得巧克力这种东西,是近些年西方才传进中国的,但是没想到,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才让我了解到:原来早在康熙时期,巧克力就已经传到中国了,康熙还成为了第一个吃巧克力的中国人!
在巧克力传入中国以前,就已经在欧洲宫廷风靡一时。
在康熙三十二年,康熙突然感染了疟疾,尽管中医博大精深,但是当时太医们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没能治好康熙的疟疾,于是康熙最终决定试试自己向来瞧不上的西医。
然后康熙从西洋传教士那里要来了从欧洲带来的金鸡纳,没想到药还挺管用,一下子就给病治好了。
这次经历让康熙对来自西方的事物不再有先前那样抵触,甚至对一些精巧的西洋物件充满了兴趣。
有一次,他听说西方的宫廷里,流传着一种名叫“绰克拉”的美食,也就是今天的巧克力。
康熙也想尝尝这究竟是什么味道,就让当时武英殿总监造的大臣赫世亨去整点巧克力尝尝,赫世亨就找上了一个名叫“多罗”的意大利传教士,从他的手中拿走了全部的150多块巧克力。
光有巧克力可不够呀,这可是让皇帝吃的东西,赫世亨又要来了巧克力的配料表、使用方法和功效,洋洋洒洒几乎一千字。
赫世亨将巧克力呈给康熙,不过那时候的巧克力不像现在一样是块状的放在嘴里嚼,而是碾碎了加白糖,然后用热水冲泡搅匀了喝。
康熙喝过了这新奇的玩意,就没了下文。
按理说,这种好吃又新奇的东西不是应该在皇室里流行起来吗?但为什么在清朝乃至整个近现代,巧克力一直没有风靡起来呢?也没有听说过巧克力在王公贵族里流传呀?
然后我去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才慢慢了解到关于康熙和巧克力之间的历史趣事,真是涨见识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赶紧跑过来和大家分享!
大家都知道,巧克力的主要原材料是可可豆,据历史考究,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生活在墨西哥地区的居民就有加工食用可可豆的生活习惯了。
但是从可可豆发展到今天我们认知中的巧克力,中间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大约是在18世纪,人们经过长期的试验发现用可可粉、香草、牛奶、糖这些原料做成的巧克力非常好吃,1728年,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家巧克力工厂,主要是通过机器设备来研磨可可粉,这时候的巧克力,更像是咖啡,是通过将各种原材料研磨成粉冲泡饮用的。
一直到1848年,人们才发现这玩意弄成硬块其实也挺好吃的,就第一次研发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巧克力并将其当作商品进行售卖。
但是这东西刚开始的时候贵呀,可可豆价格贵,研磨成粉再加工加工就更贵了,一般的平民是消费不起,别说他们了,即使发展到现在,好一点的巧克力我也消费不起……
根据这个巧克力的发展线 ,康熙帝那个时候所接触的巧克力应该是还在探索阶段的冲泡巧克力,味道应该就像咖啡或者热可可一样,苦苦的有啥好喝的,和中国的茶相比可差太多了!
怪不得康熙尝过以后就没了下文,不过据相传,康熙尝过以后就给了三个字的批语,你猜猜是哪三个字?#康熙##历史##涨知识#
公元前643年的一个冬日,齐国有一位老宫女翻过院墙,偷偷来到齐桓公面前,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春秋霸主,此时重病在床,身边却空无一人。
齐桓公对老妇人说:我要饿死了,可以给我点吃的吗?妇人说:“我没有办法给您弄吃的。”
桓公又说:“我渴,那么就给我弄点喝的吧!”妇人说:“我也没有办法给您弄喝的。”
桓公问:“为什么?”
老妇人说:“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小人作乱,六位公子争夺王位。他们筑起了高墙,封住了宫门,将您禁闭在这里,人们根本无法进出啊!我也只能翻过高墙,来偷偷看你一眼啊!”
桓公听后,顿时泪流满面,长叹一声说:“管仲啊,我后悔不听你的劝告,没有将这三位小人逐出宫廷,终于酿成大患。”
说完,他用衣襟蒙住了自己的脸面,不多久就悲惨死去。
其实在管仲临死前,就已经再三劝过齐桓公,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是一定不能留在身边的。
但是齐桓公对管仲说:“易牙是我的厨师,他能够烹调出各种各样的美味。有一天,我对易牙讲:人间的山珍海味我都尝遍了,但是蒸小孩是个什么味道我还不知道。
易牙一听,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蒸了给我吃。易牙对我可是忠心耿耿啊!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
管仲说:“连自己的儿子都忍心下手去杀的人,你真的期望他会对你忠心耿耿吗?”
桓公就说:那么竖刁呢?竖刁他为了替我管理后宫事务,主动把自己给阉割了,后宫的事务也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对我同样也可谓是忠心耿耿啊!这样的人,难道也值得怀疑吗?”
管仲又说:“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残害自己身体的人,您真的期望他会对您忠心耿耿吗?”
齐桓公又说:“那么公子开方呢?他原本可是卫国的太子啊!他为了侍奉我,长期居住在齐国,从来没有回去看望过他的父母,对我也应该是忠心耿耿的啊!这样的人也值得怀疑吗?”
管仲回答说:抛弃了千乘之国而到齐国来,必是另有所图啊!更何况,一个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爱的人,您真的期望他能够爱您,对您忠心耿耿吗?”
桓公听了管仲的话,细想也觉得是有道理。所以他当时就答应管仲,会尽快地把易牙、竖刁、公子开方三人逐出宫廷。
但齐桓公是谁啊!那可是唯有美色与美食不可辜负的人啊!
没多久,他就受不了身边没有花言巧语,没有美酒佳肴的日子了,于是再次把这几个人重新召了回来。
没想到他在生病卧床之后,就被这几个奸臣幽闭起来,活活饿死。
齐桓公有6个儿子,在他重病后,就和他们的支持者们,忙于争夺下一任的王位。直到齐桓公死后67天,他的高度腐烂的尸首,才被新任君主公子无亏,下令草草收殓!
春秋一代霸主,竟落得个这样凄凉的下场!
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假相所迷惑,甚至于像齐桓公那样,将残忍的易牙、阴毒的竖刁、冷漠的开方当作是对自己忠心耿耿之人。
殊不知,这样的人一旦露出真面目,那将是最可怕的!
这时,只需要记住一点,以己之心去度人之心,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第一次吃这玩意儿,人家告诉我这是“公安锅盔”。
乍听之下,我还以为是“公安局”特产……[泪奔]味道真不错!
公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它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古称“孱陵”,后因左将军刘备屯兵油江口(今县城所在地),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将“孱陵”改名“公安”。
公安锅盔是公安三宝之一,看着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烤饼,实际味道相当不错,这是我目前最喜欢吃的湖北小吃。
它在武汉非常多见,不论是商场,还是大街小巷,锅盔深受欢迎。
去荆州旅行时,也特地在街头找锅盔吃,当地人或称“公安锅盔”,或称“荆州锅盔”。
#红红火火过大年# #福牛贺新岁# @头条旅游
#以书之名# #奇妙知识季#
疫情时代宅家如何吃得健康、营养又安全,九州八方的煮夫、煮妇们各显神通美食视频满天飞,画面美好得似乎隔着屏幕也有香气在鼻端缭绕。
我们是个食文化相当灿烂的国家,无论是煮食方法还是煮食器具都可以追溯得很远。
台湾教授许进雄是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他被安阳殷墟博物馆评为世界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位学者之一。他对于甲骨文到现在汉字的演化有很多新颖的观点,他在他的从书《汉字和文物的故事》中讲解甲骨文的演化以及甲骨文字和古代生活中的各种器具的关系和变化非常有意思,而且并不晦涩不论大人和孩子都可以从中发现乐趣和增长知识!
许进雄教授在书中讲了一些远古的食具,其中有一类叫鬹(gui)(我觉得这类器具非常耐看古朴而灵秀很有江南的气韵,参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