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炒粉会特地用剪刀把粉剪碎一些,这样更容易入味,微微焦味最好吃//@小冯5016:河源米粉不管是金霸还是霸王花都是适合汤粉,炒粉也容易碎的,你试下就知[灵光一闪]//@L123456789A:用河源米粉[呲牙][呲牙]//@小冯5016:这个米粉炒出来太碎了,推荐用江门排粉炒出来效果会好很多[偷笑]
莫默mok记录香港一家四口的日常|晚餐vlog|星洲炒米|鲍鱼橄榄石斛汤
07:08炒米粉!我看见很多面馆炒粉的都是用这个米粉,东莞米粉,之所以能成为很多商家的首选,主要还是它炒粉能炒出炒米粉最好的效果,还有个米粉就是河源米粉,它也是经常用到的,也是挺有名的的一种米粉,最有意思的是产地都是广东的!#微头条日签#
最近越来越觉得自己老了,总是陷入深深的回忆中。炒米粉。记得我刚出来打工的时候,这炒米粉可算好的了,那时好像才三块钱一份,我特别喜欢吃。那时候人小又不怕长胖,晚上加完班下班后去吃个炒米粉,那才叫幸福哦,但那时候工资低呀,也舍不得天天吃这个哦。
如今这炒米粉好像涨了二倍了样,我还是很少吃,现在不是舍不得吃了,而是看到他们炒的那个油感觉有些不敢吃样,要吃只能自己炒,但我又总感觉我炒不出外面的味道,而且有时炒的还是一团的,今天又突然想吃炒米粉了,刚好上次同事给了我一点广东河源米粉,晚上下班回来泡一会就捞出来炒,今天算是我炒得比较成功的一次了,感觉很好吃的,你们喜欢吃炒米粉吗?
#河源头条# 河源新市区“猪脚粉”店文明路的这家“松发猪脚米店”很不错,撑勺的儿子三岁就开始店搬到文明路了,今年她儿子都二十九了,店在文明路这都二十五年了能坚持二十五年下来也算有过人之处了
早上七点客人就陆续过来了,和我一起进来一家子是河源的还有是一家里是深圳的,今天是周末要是平时早就座满罗,周末一般要八点半才人多
这家店老板是东源倒吉人店里的猪脚每天选用新鲜猪脚,米粉选用河源是出名的牌子“霸王花”,几十年一直坚持才有今天的人美誉度。您喜欢河源的猪脚粉吗?#向广东出发#
广东各地卖什么,阳江卖菜刀,云浮卖石头,河源卖米粉,韶关卖风景,韶关有哪些风景
#广东降温倒计时#一觉醒来,入冬啦![笑哭][笑哭]
昨天还穿着短袖吹着空调,今天秋衣秋裤就得穿起来了,大街上还有人穿上了羽绒服,这下真的是到了#广东人乱穿衣服的季节#了,粉丝朋友们,你们那里今天是什么温度呀?
天冷了,吃饭更香了,也吃得更多了,身上是时候囤点肉肉过冬啦,铁头给大家介绍一款#下饭神器#,我们这边的助农产品,非常好吃的河源特产,拌面拌饭都一级棒哦。
有超辣、中辣和不辣3个味道,我每次都是一箱箱提回来了,一日三餐,全家人都爱弄点拌饭或拌面拌米粉,用来做菜也特别好吃呢,魔芋颗粒的口感,嚼着比吃肉还要香[呲牙][大笑]
助农产品下饭神器魔芋酱
#河源头条# 网友晚上在河源大道一个路边档,点了一份炒米粉,10吊钱,感觉还不错,唯一有些尴尬的就是没有凳子坐,只能食客自己到马路边自己找凳子坐了
(网友话)一份米粉加一瓶可乐,不错不错,没凳子就街上的公交站下坐了,做为打工仔的网友是这样的了
#河源头条# 土生土长的桂林人,这次,利用出差的机会,着实把广东各个地方的“本地菜”吃了个遍,不能说非差好吃,也不能说难吃,整体感觉就是“清淡”2个字。
今天选择的是朋友带去的河源市的中华茶楼,标准的广东茶楼,所点的几个菜,没有一点辣椒,和不放辣椒的桂林菜一个味道,很难和吃在广东联系在一起。
这几天,吃了广东味道的湘菜,客家味道的珠海粤菜,江门味道的港式茶点,河源味道的所谓的茶楼,准确的说是百菜百味,每个味道不一样!
都说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地域差异非常之大,不管是在我的家乡广西,在经济高速发达的大广东也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味道,自己喜欢吃的,选择就是对的,大家觉得呢?#河源#
连平县大湖镇何新屋古驿道之家接连挖出清代珍贵文物
在建中的粤赣古驿道连平段驿站节点大湖镇何新屋古驿道之家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放线开建。日前,施工人员分别挖出一套古人舂米使用过的石器以及清代武举人使用过的练武石墩。经河源市博物馆文物考古专家现场鉴定,这些文物系清代珍贵文物,对今后考证何新屋古人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历史科研价值。
何新屋古驿道之家近日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施工人员在清理何新屋西南片区残墙泥土时,完整地挖出一套古人舂米使用过的石器,又在古驿道之家旁的一处菜地里挖出一块清代武举人何景照练武时使用过的练武石墩。
石器分别为舂米石臼、一副支撑石臼的石碓杆和一条石碓嘴,其中出土的石臼及石碓嘴完好无损。经河源市博物馆文物考古专家鉴定,出土的石臼及石碓嘴系青梗石,属于较好的石器材质,出土舂米用的石臼也叫做舂米碓,有些地方叫做碓臼,是舂米用的工具,分为碓窝和踏椎。这些出土的石器,是珍贵的清代文物,对今后研究何新屋古人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价值。
大湖镇何新屋理事会秘书长 何志培:“当时的年代没有电力,我们重大节日,客家人做糍粑、油果、糖环之类的,要用人工踩踏(踏椎舂米)制作米粉,这个石臼到现在为止有两百多年历史了,一直沿用到解放后才退出历史舞台,有了我们的电力碾粉机。我们打算把这套石臼放在展厅里面,完整地拼接起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的游客去了解、发扬我们的客家历史文化。”
另一件珍贵文物——清代武举人练武石墩,又称练武石,是清代武举人测试力量时所用,石墩高58厘米、宽38厘米、厚约20厘米,重达220斤。练武石墩的出土面世,再次佐证了300余年的何新屋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及其辉煌历史。
据介绍,“何新屋古驿道之家”项目分为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为612平方米,目前进行的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81平方米,预计今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将综合文化传承、社区服务、产业复兴、研学旅游等多种功能,打造为南粤驿道新名片、文化旅游新标杆、社区治理新模式、乡村振兴新典范。通过发掘南粤古驿道沿线文化遗产资源,对何新屋的文化、产业以及社区进行串联和整合,最终将对古驿道的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起到带动效应。
#赣州头条#
小伙用了什么绝招使村里年收入达到1500万呢?
边远乡村的退伍军人帮助乡亲办加工厂年收入400万。
赖文峰曾是一名优秀军人,退伍后打过工,刻苦学习技术。从零开始办厂,成为赢利数百万的加工厂。从军人到老板的角色转换记录着他的人生轨迹。
赖文峰退伍回到家乡九连山古坑村,发现家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但因销路原因,很多都烂在家里。他到外地学习了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后,回来办加工厂。专门加工红薯粉丝、魔芋粉丝、马铃薯粉丝、纯手工米粉等产品。招收当地农民,注重产品的色、香、味。口感上调配客家人喜欢的口味,注重精美的外包装。不但在本地超市销售,还把产品销往广州、深圳、惠州、河源等大城市。他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家乡父老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的加工厂年产值突破400万元,带领家乡父老走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退伍军人带领家乡父老致富的例子很多。#山东小伙回乡卖苹果一年增收1500万#
山东烟台北纬37.35度的招远市,有一个宝藏乡村,大户陈家村,这里有5000多亩肥沃的土地,盛产苹果,这里的苹果个大,品质好,直径超过75毫米,甜度超过14度。曾在天安门服役的退役武警张亚飞,他毅然放弃公务员考试,放弃可以留在大城市的优厚机会,回乡带领乡亲们卖苹果,通过互联网做视频,搭上了电商的快车平台,打开招远品果的名号,在网上打开了销路,每年帮助村里增收1500万。#山东小伙回乡卖苹果一年增收1500万#@全国达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