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云南的100个理由#【云南美食推荐:红萝卜丝鲊肉】冬季是制作腌腊的最佳时节,在保山市施甸县,有一种腌腊叫红萝卜丝鲊肉,这是祖祖辈辈的施甸人匠心传承的传统腌腊,无论是身在家乡的人们,还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对于红萝卜丝鲊肉的味道都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保山文旅)
网上刷到网红甄甄扛回一颗棕树,去皮取出最嫩的棕心,配上腊鸭共炒,然后父女俩吃得津津有味。甄甄边说边说,有点像笋的感觉也,但比笋更脆。甄甄的父亲边吃边感叹,这么大一棵棕树,就炒出那么一点呀?
一棵棕树,只取出一小段像竹笋一样的棕心,实在可惜,如果出于商用,更不合算。但这个甄甄非常聪明地先作铺垫,说是大伯家修路砍掉的棕树,化解了一通疑惑。
这道“棕心炒腊味”,与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地区,以及赣南于都的“棕包炒肉”,异曲同工。因为棕树年年长棕包,取下棕包连同连接的嫩茎,配上腊肉小炒,虽然微苦甘涩,但却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据说还有清凉解毒之效果。
感谢甄甄通过抖音,奉献的一道美食。建议粉丝们可以试试棕包炒肉,如果怕苦怕涩的,炒之前可以用热水烫一下去味。如果有条件遇上整棵丢弃的棕树,可以试试甄甄提供的棕心炒肉。如果只是为了吃一盘棕心炒腊肉,而去伐倒一棵棕树,就不合算,也不建议。因为一棵棕树长大到结苞开花,要好几年。吃棕包炒肉还合算,棕树年年长,岁岁结,长期有。
从潞江坝回到保山,这是第二次来保山了,什么都没变,什么都又好像改变了,站在客运站外很久,心情无法表达。
又回到2年前住宿的酒店,还是302房,但是老板换了,以前那个讨厌的老太不见了,感觉还蛮怀念的,现在老板是个50岁左右的女人,听到她的第一句话我就知道,再也不会有以前的感觉了,住一晚就闪人。
进房感觉好疲惫,躺下就睡到下午4点,很想在这里休整几天,整理资料,洗洗衣服,好好大睡几天,但远方好像一直在召唤,暂时不知道是明天还是后天走。
趁黄昏前去了8公里外的板桥古镇,又去了熟悉的几个百年老字号,上次吃的糕饼是"桂香楼",这次吃“芝兰轩戈记",又给朋友寄了些去,许多人说这家才好吃的,店里的小妹很俏皮可爱,灵气。
板桥青龙老街上老字号美食真多,又吃了豆腐佬,喝了百年老字号茶,又去看了凉冰粉和"来串藕"店铺,吃货们多得不行。
夕阳西下,青龙街上一片金色,有些留恋这里了,但再晚就没有回市区的车了。
回市区直接来到客运站,本来准备买大理云龙县的,结果后天才有,于是买了第二天大理永平的。
准备离开保山去大理了。
#云南旅游# #旅行# #保山#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头连着千年茶马古道,一头通向一带一路光明前景,一头是千年历史传奇,一头是未来可期,这就是滇西咽喉要道板桥的青龙街,被称为“保山的北大门”。
不足一千米的街道汇集了几十家非遗传承点,著名的板桥“十子”仍有几家依然生意兴隆,比如“董家的包子”、“戈家的饼子”的桂香楼、芝兰轩糕点依然是保山人最爱的美食。
这个视频创作者真有面儿,被著名主持人、影视创作人陈鲁豫、中美交流创作人郭杰瑞、西瓜视频总裁卷卷一起到云南保山她家体验农村生活、采摘做饭,吃她做的菜。
这源于她作为一个108万粉丝的西瓜视频美食创作者,能把老外都吸引过来云南保山,购买她介绍的保山食材。#90后姑娘拍中国美食走红海外# 不简单。
我看了看她最早的视频是2016年12月29日发布的,瓷缸、肉卷、纱布、农家灶、柴火、菜园、背篓,还有刀工、装盘,猪皮冻就上桌了。想想自己的视频,到现在都沒有达到她5年前的水平。
再看看她最近的一个视频,2021年6月4号,13分13秒的视频,把她从进山、爬树、摘果、吃酸角、捡酸角、回家、剥酸角、洗酸角、腌制的过程讲了个详详细细,不得不佩服,这才是真正投入地在生活,拍视频也真是用心了。
说不得这视频能被国外朋友认可,咱要这样用心,是不是也一定能得到认可呢?
对了,她的名字就叫@滇西小哥 ,可她真的是个姑娘哦。#三农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