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疫情# #梅河口头条# 梅河口驰援长春的后勤保障又让人破防了!
为了让驰援长春的干部们在一天的辛劳后回家吃饱、吃好,吃到热乎的饭菜,梅河口新区后勤保障人员用心了,情不自禁点赞。
梅河新区的后勤保障部队为驰援长春的干部准备了大虾、小鸡炖蘑菇、肉炒蒜苔、甘蓝配上梅河口大米烹煮的香喷喷的米饭,还有香甜可口的水果盒子,小蛋糕纯牛奶[比心][比心],热乎的饭菜放在保温箱里,让奋斗在一线的志愿者随时返回都能吃热乎的饭菜,后勤服务真的很到位。正所谓将士冲锋沙场,粮草先行,这粮草预备的够可以,为梅河口点赞[赞][赞][赞]
我们吉林大米没有任何错,时间紧任务重人矫情,要求必须2.5公斤包装,1000吨,梅河公司自家的不够用,只好临时调用了附近三个厂的5公斤的袋子并且粘贴了2.5公斤的标签,到那边就污蔑缺斤少两,我们吉林已经出了法律声明,如果非要说错只能是我们的善心用错了地方,但是人在做天在看,我们会永远怀一颗善心持续做对的事!
真心换真情
最近一段时间,蔬菜包成了长春市民的关注焦点。在众多的品类当中,梅河口援助的蔬菜包得到好评和青睐。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品种丰富,除青菜外还有食用油和梅河口地产的大米、冷面、米线等食品。然而百密一疏,有市民发现冷面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3月29日,超期整整2年。梅河口市政府及生产厂家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说明情况。原来是厂家生产任务紧急,忙中出差打错了生产日期。梅河口通过官网澄清,生产厂家通过视频向长春市民道歉。
面对疫情带来的困境,这段时间市民有各种不满、不信和怨言,很多不好的事情一出现就会遭到口诛笔伐,解释越多,骂得越狠。在这种敏感时期,面对梅河口冷面“过期”的事件,当梅河口澄清回复后,没想到长春市民在各类媒体里的评论都一致表示,相信梅河口,理解梅河口付出的辛苦,谢谢梅河口的支援!长春市民的反响没让付出爱心和辛苦的梅河口人民寒心,相互的理解更加拉近了两个城市的感情,许多长春市民表示梅河口人“能处”,今后要多买梅河口的特产,到梅河口去旅游。
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的心是最容易被融化的。长春市民心中也是有一杆秤的,谁在用心做事,谁在真心助人,老百姓是能真实感受得到。反观现在被长春市民声讨的本地某龙头企业,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不要觉得委屈。在大灾大难面前,你们确实没有做到位。过去农村有句老话叫做“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意思是不论是人还是狗只要有能力,就要有担当,要名副其实。作为长春市民多年捧起来的本地企业,你们没有做到危难之处显身手。按照你们的体量,你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做事可以不周全,但是不能不用心、不可不尽力!绝大多数老百姓不是不近人情、斤斤计较、鸡蛋里挑骨头的。梅河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疫情就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来各种嘴脸,能透视各种人性和人心。感谢梅河口鼎力支援!也为长春市民对梅河的理解和信任感到欣慰,关键时刻大家是非分明,咱没有丢长春人的脸!
梅河口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是是我工作过和一直喜欢的城市,梅河口没让我失望,我将一如既往爱你!
4月1日夜 写于长春
4月12日下午,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广场上,热烈欢送梅河口志愿者,谢谢梅河支援,您们辛苦了,[作揖][作揖][作揖]多多保重,
长春新冠疫情,在最美的4月,梅河口市5000名志愿者驰援长春,为了不给长春增加负担,以通勤方式来长春抗疫。梅河口是一个小城市,人口50多万,能用的客车都用上了 ,还得动用校车,车速慢 ,单程150多公里,要行驶3个多小时,他们每天拂晓出发,深夜返回,而且不能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因为第二天要起早,只能在单位办公室对付一晚,自己带盒饭、矿泉水和面包,有时候一天都吃不上饭,有时候吃凉饭,真的是太辛苦了,
梅河口市掏空家底,支援长春蔬菜包,蔬菜包里有大米、豆油、冷面、蔬菜、水果,又好又便宜,都夸是最良心的蔬菜包,
梅河大爱无私,让无数长春人泪奔,这份深情厚谊,铭记在心,永远难忘,谢谢[赞][作揖]
所谓包工头,就是带领农村的亲戚朋友出门一起打工,包工头略比工人一天多赚一、二百块钱,负责带领工人干活,结账后带领村民回家过年,但是甘肃某工地,却发生一起工地不给钱,包工头实在无法和一起来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交代,一急之下,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五十米塔吊索要工钱,被当地警方涉嫌危害公共秩序罪拘留,这个包工头太难了,不要钱对不起工人,要钱还不给,马上过年了,农民工家里要等米下锅呢?
拘留包工头实在不是最好方法,警方应该协调工地,帮助把农民工把钱要回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眺望梅河
疫情支援下的梅河口感动了整个长春,打开网络全是对梅河口支援的称赞,热度流量太大了,十个里有九个宣传夸奖的是梅河口,吉林省的其他地区少的可怜,可是吉林所有地区都是在做和梅河口同样的事情啊,只是想为那些疫情支援下低调的城市发出点声音
白山市支援4月3日也是同样一次去了5000人,为啥没有那么多称赞呢
首批支援长春蔬菜,通化计划支援的是2000多吨,而当时其他地区都是200吨左右,为啥没有那多称赞呢
四平本次包保的是长春疫情最重的宽城区,自身还在抗疫中,为啥没有那么多称赞呢
辽源支援长春今天去了300人,明天去了100人,过几天再去200人…我知道的都将近十几批了,还有紧急时辽源大学城凌晨两点集合500名护理专业大学生奔赴长春,为啥没有那多称赞呢
白城支援长春的主力先锋是通榆县,一个20多万人,2020刚退出贫困县,为啥没有那么多称赞呢
延边自己就是刚刚疫情结束,马上来支援包保长春,为啥没有那么多称赞呢
吉林各地市包保长春各区,不是只有梅河一个,是所有的地区全去了,包括东辽东丰辉南柳河通榆双辽等等等等,而且一个地区包一个区去的人少能包的过来吗?全都去了上千人,也都是在竭尽全力。
还有就是蔬菜包,我志愿过辽源的蔬菜包,每个包里十种菜,还有麻辣面,米,而且各地发往长春的哪个地区也不会放七个西葫芦在里面啊,各地区唯一没做好的就是细节,印好地区标识,列好清单表放包里面,不过我看见后来有的地区已经开始做了标识。
特别声明,绝对没有摸黑有些地方的想法,只是想为疫情下那些没有宣传,默默低调的城市说点话。
#我要上微头条#
恢复供销社制度利大于弊,首先要从种子、化肥、种植到最后到老百姓的餐桌上一条龙服务,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可以保证到老百姓饭碗里全部是绿色食品,绝对是惠民之路,土地归国家所有,供销社统一管理,供销总社和铁路系统一样,不归地方管理,那样政府不能随便占用耕地的权利了。
现在的牛肉不注水的太少,人造猪肉,食品膨大剂、催熟剂、西瓜甜蜜素到老百姓餐桌的食品你敢吃吗?
据我所知,超市里的便宜大米都是发霉的,经过抛光后和新米一样,大家想想,农民自己种的大米3.5元一斤,超市怎么可能3块钱卖呢?
有了供销社以后,我们可以凭身份证去购买,供销社价格表全部透明,单位必须有农业技术员,高薪招聘,事业编,防止非绿色食品进入供销社。
让那些用膨大剂蔬菜、催化剂水果卖不出去。
蔬菜、水果由国家发改委和供销社宏观调控,不存在卖出去,有纯绿色蔬菜,谁还买垃圾食品,今后就没人种植了。
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和我们小时候相比,体制差太多了,很多卖菜的人说,他种植的蔬菜他自己家都不吃。
现在老百姓有钱了,坐车不买票现象那是以前的事了,供销社回来必定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老百姓餐桌的事,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我是@海岸阳光6K1E
谁说咱梅河口没企业的?谁说咱梅河口只会建商场的?过来看看咱2021年的项目[呲牙]
1.【泸州老窖集团】将在梅河口市建设中高端白酒生产基地和辐射东北三省的销售公司
2.【杭州西奥电梯】将在梅河口市建设电梯设备生产基地,并与中如建工集团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3.【北汽集团】将在梅河口市建设改装车项目
4.【四环制药】口服固体制剂项目投产达效、规划建设特医食品产业园
5.【惠升制造】产业化生产车间投产达效
6.【谷红制药】GMP新建项目投产达效
7.【天衡制药】项目投产达效
8.【正大集团】投资常温米饭生产线项目
9.【纳德果仁、弘越果仁】精深加工项目
10.【阜康酒精】上量上市
11.【新梅河精酿】5万吨扩能工程
12.【双星集团】废旧轮胎裂解循环利用项目
13.【辽矿集团】梅河口露天煤矿开采项目
14.【北方石油】成品油建设供应体系
15.【世基集团】垃圾焚烧项目
等等。对于一个刚刚起步,正在发展的中等城市来说,这是个好的开始。所以,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