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吉林# #幸福吉林,有你有我# 【“翰墨飘香”书画展在吉林省图书馆开展】第六届“翰墨飘香”书画展7月28日在吉林省图书馆一楼大厅展出。展览分为大吉创新-全国设计师海报邀请展、受邀设计师作品展、吉林籍受邀设计师作品展、2021米兰设计周-吉林省师生国赛获奖作品展和长春高校师生文创作品展七个等版块,涉及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二百余人。
首面展板60幅以“大吉”为元素的海报设计作品,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公益海报、企业形象和包装设计等作品,构思巧妙。展板前的张张展台上,陈列着立足吉林地域特色文化开发的各类文创产品,既有对非遗文化项目的创新开发,也有帮扶自闭症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公益性探索项目。
此次展览兼具设计艺术的功能性与审美性,同时延伸了公益性和传播性,内容丰富、品类繁多,在吉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吉林当代文化特色的塑造中探索可能性,用创意讲好新的吉林故事。

此次展览到8月8日。(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图片由吉林省图书馆提供)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故宫博物院的“众生百态”书画展,应该是最惹人爱的一期了,因为实在是太生动了,今天和大家分享是宋人绘《卖眼药图页》。
图中左侧卖药人头戴黑色高帽,身背布袋,整件衣服上挂有大大小小26个眼睛,冠帽上3个,布袋上有较大的眼睛图案1个,身上连接成串的22个。他上身前倾,手里拿着一瓶眼药,正要递给右边的人。右边的人头戴缠头,身穿圆领窄袖衫,衣长及膝,前片的下裾向上收起,与腰间的白色腹围系结在一起,便于行动。手臂上有“点青”纹样,腰间别着一把破旧扇子,上书“诨”字。右手指眼,示意有眼病。左手执杆,身后放置有皮鼓一架。
《梦粱录》记载,宋杂剧中“付净色发乔,付末色打诨”,根据画面中两人的角色分析可知晓,左右二人分别扮演了剧中的 “付净”、“付末”。

《卖眼药》又称为《眼药酸》,是宋元时期的一出杂剧剧目。其名为“酸”,并非形容口感的酸,而是宋杂剧中对于一类角色的特殊称谓。“酸”专门扮演知识分子,而右侧扮演“付末”角色的,在杂剧中负责打诨,在合适的时候用棍棒击打 “付净”以增加戏剧滑稽、讽刺的效果。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中,其中有《眼药酸》一种,正好和这幅《卖眼药图》内容相符合。或许这幅《卖眼药图》类似于今日的电影海报,正是当时的剧目广告。
张曼华,男,湖南汨罗人,南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文核心期刊《家具与室内装饰》编辑委员会青年委员、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文字设计、图形语言

作品获奖
[1]张曼华:毕业设计作品展,第六届『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铜奖,2012年;
[2]张曼华:风袭竹林,第五届『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余志雄评委奖,2009年;
[3]张曼华:运动广州系列,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亚洲海报设计大展”,优秀设计作品,2009年;
[4]张曼华:新北京 新奥运,“北京2008”主题招贴设计大赛,靳埭强评委特别奖,2003年;
[5]张曼华:中文字体设计作品展,第九届莫斯科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入选,2010年;
[6]张曼华:中文字体设计作品展,第18届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双年展,入选,2011年;
[7]张曼华:中文字体设计作品展,第八届中国澳门设计双年展,入选,2011年;
[8]张曼华:星锐网络会所,“Hiiibrand 2010”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入选,2011年;
[9]张曼华:风掠竹林,GDC 09,入选,2009年;
[10]张曼华:毕业设计作品展,GDC 13,入选,2013年;
[11]张曼华:三角体,Hiii Typography 2016,入选,2017年;
[12]张曼华:中文字体设计作品展,字•汇—中美两国字体设计展,邀请,2013年;
[13]张曼华:西游记,ADCK亚洲Young Design邀请展,邀请,2016年;
[14]张曼华: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天下为公”国际海报邀请展,邀请,2016年;
[15]张曼华:西游记,首届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海报单元“百位知名设计师邀请展”,邀请,2016年。
#上海头条#让人失望的库布里克书店
其实最早接触到库布里克书店还是在香港的一家,这次到前滩太古里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