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风味美食之煎粿
煎粿在莆田民间非常流行普遍,以前逢年过节时,农家户户煎粿,小孩早早立在灶头,等着第一锅的煎粿。刚出锅的煎粿热气腾腾,油香四溢,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能够饱食一顿煎粿,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了!因为那时,煎粿用的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很珍贵的,而煎粿又很费油,所以大人们平时是不舍得煎粿的。
煎粿的起源和烹制方法与粿洒(锅边糊)大体相同,只是把煮汤粿片改为油煎成薄饼状而已。但煎粿的调味更讲究,抹边和掌握火候的技巧也难一些。如莆田城厢石室岩寺和尚所烧制的煎粿,薄如蝉翼,脆而不焦,香味醇郁,技高一筹,是许多上山游玩的人必点的一道菜。
烹制方法:首先将大米用清水浸泡两小时,淘洗净,捞起沥水分,然后汪入清水 1400 克,用石磨磨成稀浆,盛入盆里,调上精盐、酱油、味精搅拌匀,尝好味待用(用购买现成的米粉也可)。
然后将豆芽菜拣去豆壳并洗净;韭菜斩去头拣洗干净,切成 3厘米长的段;南瓜去皮、籽,洗净后刨成细丝,用开水氽熟把以三种菜料混合搅拌匀。姜切成细末,花生仁研碎。
接着平锅置旺火上,烧到8成热时,用花生油抹匀锅面,先放入3克姜末、300克混合菜料,摊平后,再舀 400克稀浆均匀地浇在菜上,撒上5克花生末,盖紧煎5分钟后揭盖,用平锅铲把煎
完。
最后将粿翻身,淋入花生油再煎一会儿即可出锅。
煎粿色泽微黄,粿皮酥香脆松,粿内的配菜鲜甜味美,米香菜香花生油香融合,汇集口腔,口感层次丰富,虽是乡野家常饭食,但偶尔食之,也不失为一美事。
这家十年老店,就凭着这一锅虾蟹,“横行”莆田!#莆田美食记录# #美食品鉴官#
只要你路过香邦你就会被它飘的香味所吸引,独特的香辣配料是它的终极武器,肥美大虾一口一个,稻香蛙香气扑鼻,让人惊艳的是金秋时节的香辣大闸蟹,蟹黄流油,蟹肉紧实,搭配白粿,新鲜小贝,让一座七人连吃七锅!直到吃到不好意思才没有继续下单………
我是莆味,我带你发现很多莆田美食!
莆田,真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