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捡漏最好吃的美食店铺名字(有个性的美食店铺名字)

有一次,马未都到农村捡漏,无意中发现一个喂鸡的盘子,大娘说:“不要钱,送你了!”没想到,竟然价值1000多万!鸡还没吃完呢,马未都付了一点钱,拿起盘子就跑了,会去研究才发现,这是一个稀世珍品。

有一次,马未都到农村捡漏,无意中发现一个喂鸡的盘子,大娘说:“不要钱,送你了!”没想到,竟然价值1000多万!鸡还没吃完呢,马未都付了一点钱,拿起盘子就跑了,会去研究才发现,这是一个稀世珍品。

马未都在收藏界是响当当的人物,40多岁就被众人称呼为“马爷”,不仅鉴宝能力一流,捡漏能力也是没得说。

30余年的收藏生涯不仅让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还让他拥有了数不清的传奇故事,其中关于“捡漏”的那是非常多。

据马未都所说,80%的藏品其实都曾是“地摊货” ,都是”捡漏“来的!马未都现在身家都几百亿了。

以前在农村,经常能看到一些走街串巷收古董的人,他们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的进,遇到喜欢的东西就出钱买下。

不过他们给的价钱都不高,可当时的老百姓也不懂,觉得那东西放在自己家也没用,还不如换个酱油钱。

当年,马未都除了古董便宜又多的潘家园,流落到民间的宝贝他几乎也不会放过,主要是很多人不识货,也比较好捡漏。

有一次,马未都去农村捡漏,遇到一个大娘,让他去看看自家的黄花梨柜子值多少钱,想卖了。

马未都一听来了兴趣,他跟着大娘一路来到家里,不过看到柜子后他失望了,马未都说:

“这个柜子虽然做工很精细,只是木材很普通,不值什么钱。”

不过大娘表示给点就行,反正放在自己家里没用,就这样马未都给了大娘十来块钱,收下了箱子。

临走时,没想到路过院子的时候,看到一群鸡在吃食。而盛食的盘子让他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压抑住内心的激动,他问大娘这个盘子卖不卖。

大娘随口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要是要就拿去,不要钱,这东西剩饭太浅,不实用,也就能拿来喂鸡。”

马未都说:“那不行大娘,一码归一码,买东西哪能不给钱。”

马未都还是给了些钱,鸡还没吃完鸡食,马未都直接拿起盘子就跑了。

回到家里,特地请了专家过来鉴定,这盘子竟然是明代宣德年间的漆器大盘,存世量非常少,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后来有商人曾找到马未都,愿意出价1000万购买这个盘子,但是被马未都拒绝了。

一来他不差钱,二来作为古董爱好者,这种稀有的物品才具有收藏价值,肯定舍不得卖的。

如今,它依然睡在马未都的博物馆里。

其实古董这东西,讲究的不光是缘分,还有眼力和专业能力。

这么显然的一个盘子,光明正大的放在院子里喂鸡,不识货的只能当它是个喂鸡的盘子,识货的就当它是个稀世珍宝。

有一次,马未都正好路过一家很小的拍卖行,可能就是职业病吧,见到拍卖行就想进去看一圈。

一进去后,马未都就在展厅柜子的最底层看见一个瓶子,凭借多年的收藏经验,马未都判断这个拍卖行并没有重视这个瓶子。

他让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将那件瓶子给取下来,他看了一下之后就匆匆的离开了。

其实他的心中在看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将瓶子给搞到手,但是奈何周围的一些人有的人认识他谁。

他怕那些人搅了自己赚钱的局,就去找了自己的老婆让她一会在拍卖开始的时候将那件梅瓶给拍下来。

当那件梅瓶被拿出来拍卖的时候他的妻子就出价2.5万,结果就是在场的人都以为这是一件普通的收藏品,根本没有人与其竞价。

现在瓶子价值一千万元。

马未都还有一次和朋友去国外参加拍卖会,随后就去附近的古玩店铺溜达,看看能不能捡漏。

进入古董店后,马未都被放在角落里的一个头盔给吸引了,这是一顶看似铜铁的头盔 。

马未都稍微瞄了几眼, 好家伙!这可不是一般的头盔,绝对是一件宝贝,如果拿下,那可就发大了。

马未都想试探一下老板,看老板知不知道这个头盔的来历,好判断老板识不识货。

但没想到老外并不识货,问他是什么东西也说不出个一二三,马未都故作镇定,问里面摆放着一些瓷器什么价,老外说瓷器是清朝的,报价20000欧。

马装模装样的杀价了一番15000欧成交,相当于人民币十几万。

这时候马说自己带了20000欧,还想再买点什么花光了这些钱,于是说要不这个破头盔5000欧卖给我算了。

老板起初并不同意,于是马未都装作兴致缺失的样子,老板想反正也不知道什么玩意就卖给他算了。

就这样马未都5000欧买下了五亿的国宝。

马未都还用200块钱买了5个鸡缸杯,虽然是清朝年间的仿品,但同样价值不菲,同样的东西,刘益谦花了2亿8千万。

马未都曾说过,收藏这一行水太深,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千万别入这一行,不然被骗是常有的事。

其实做哪一个行业都一样,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有所成就,靠所谓的运气和侥幸心理,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你们觉得呢?

#八卦手册# #娱乐#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所以以较少的钱购得超值的物品,则被人们津津乐道为——捡漏。

近几年,一股捡漏之风也在白酒界迅速的漫延开来。

茅台酒自然无漏可捡哪怕是白酒行业进入下滑通道的今天,如果谁能以1499的官方价格购得一瓶茅台酒,也都是一件值得大弦特弦的本事。

纯粮老酒虽不似茅台酒有面子,但却有着货真价实的里子。

于是收藏白酒、购买老酒在好酒的人群中便蔚然成风。

一旦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了真正的年份老酒。便被谓之为:捡漏!

可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由于早期捡到大漏的酒客作为一件光面子的本事大吹特吹,于是厂家、商家齐刷刷盯向了这一块资本的蓝海。

老酒铺子遍地开花,情怀酒(以仿旧的包装卖新出的白酒)次第推出。所以好酒之人再想捡漏,尤其是捡大漏的可能性极小。

今年的4月份轮到老伴照料九十多岁老岳母的饮食起居,这三个月的我便无所事事,闲极无聊只能在抚州的大街小巷闲逛。

一日路过一冷街上的烟酒商店,看到临街的橱窗里展示的白酒中居然有一瓶我偏爱的“临川贡酒”!

于是我便迈进入店中,让营业员取出来我看看。

酒的生产年份是2018年,显然不是卖掉之前的老厂生产的,当然也就失去了对我的吸引力!但它却让我想起了自己早年存下的口粮酒已然不多,假如我要真活个八九十岁到时何以为继?

闲着也是闲着,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去淘淘老酒?

江西是产粮大省,自然也是生产白酒的大省。本省较出名且酒质上乘的白酒品牌就有“李渡高梁”“七宝老窖”和“临川贡酒”。这些都是我早些年没少喝的,自然也就印象深刻!

说干就干——

先是到大大小小的经营老酒的商铺去探行情,但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那些原来面向农村市场的低档酒,(虽然档次低但无一不是纯粮酿造)只要上了十几二十年现在都是大几百上千一瓶。这无疑都是富人们的游戏,我这样靠几个退体金生存的老头万万是喝不起的!

那就还是到犄角旮旯的小店去碰碰运气吧——

最早的发现是在一家城乡结合部的小酒行内,被我寻找到二箱陶瓶包装的“李渡王”酒。

这种酒我原来喝过,没有光瓶李渡高梁那么烈但却不失纯粮食酒的甘、醇与绵厚。这还真是我喜欢的口粮酒!

这二箱酒出厂日期是2012年12月,因为堆放在角落所以包装箱已经发霉。

老板开价是210一瓶,心中便有几分窃喜。虽知已是捡漏,但砍价还是必须的!

我便以开箱验货后有二瓶份量较轻,明显是已经跑酒,还有一瓶干脆跑的是滴酒不剩的理由一下砍了它40元的价格,11瓶酒最后以每瓶170元的价格成交!

当然心中还是有几分不落底,同样的酒在专营老酒的店铺中每瓶是700多。便宜这么多不会是假酒吧?于是我便特意问老板:我三朋四友较多且都好酒,你这种酒还有多少我全要了!

老板的回答是:就这二箱都是丢在角落没人留意到,你还要我变也变不出来了。

听到老板这样回答我的心便落实了一大半,造假是绝对不会就生产这么十几瓶的。再则如果是新灌装的酒,跑漏酒的现象更不存在。

当然不能否认这年头造假、售假的手段层出不穷,为防万一回家后我又在第一时间开了一瓶跑了酒的。一看瓶塞呈微黄色,柔和的酒香顺着瓶口徐徐飘出。

叫老伴炒上几样下酒菜,我便先品为快。入口满满的酒香,入喉有几丝甘冽,打嗝时略有粮香。平时我是不贪杯的,可为了验证此酒的纯度我特意多喝了几杯直至七分醉态。

不上头、不口干、不心慌,妥妥的纯粮老酒无疑!

一出手就捡了个大漏自然是兴致盎然,接下来的时间便以更足的干劲投入到捡漏之中。

一天落空、二天落空,接连十多天都落空。

就在我泄气准备放弃继续捡漏的行动时,组内有位资深酒友一语点醒了我——你可以去乡下看看,保不准会有所斩获。

对,下乡铲地皮——

用了三个月,我除去捡到开始时的11瓶“李渡王”。又陆续收到了二箱2012年的“临川贡酒”,而一箱2006年的老“李渡高梁”,则为我此次的白酒捡漏行动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箱产自2006年的“李渡高梁”酒,当时是面向农村市场的低端酒。玻璃瓶外加简陋的包装盒,在以貌取人的今天早已注定了它难以为继。所以李渡酒厂便停止了这种酒的生产,渐渐的也就在市场上铲了版。不过那个乡下的店老板也算个精明的生意人,这一箱被弃置于阁楼上的老李渡,生生被他硬扛在每瓶390元的价位上再也不肯松动。

但看着光瓶内那略微有些发黄的酒体,猛烈摇动后那饱满的酒花以及已经存放了16年的酒龄……这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寻到的宝贝,哪怕再贵上一倍我也会将它收入囊中!

回到广东家中后,无论是“临川贡酒”还是“李渡高梁”我都开了一瓶品鉴。那老酒特有的醇香与入喉后的甘冽都让我大呼过瘾!尤其是2016年的“李渡高梁”,我可是轻呡细啜从来不舍得咕咚咽下。

现在好了,有了这新捡漏的五箱老酒再加上早年存下的老货,就是活到90岁也不愁没有足以解忧的杯中尤物了……#我要上 头条#

2004年,马未都请人修复一把黄花梨椅子。结账时,师傅比划了一个手指头,马未都掏出1000元,结果师傅却要价10000元!

马未都目瞪口呆:难道我被坑了?

要知道,马未都可是圈内有名的捡漏高手。当年,他偶然经过一个村妇家,就看中了人家的鸡食盆,花了100元买下,最后价值千万。而他随手捡的别人喝酒用的酒壶,竟然也是价值几万的珍品。

但这次,他却以为自己被一个修黄花梨椅子的人给坑了,这是咋回事呢?

其实,这源于另一件宝物,一条绿松石项链。这还得从20年前说起。

20年前,马未都经过一家古董店,被店铺里的一件绿松石项链给吸引了,他可是行家,自然知道这不是件俗品,就想花钱买下。

哪知道,店老板似乎不差钱,只说不卖。

后来,经不住马未都软磨硬泡,终于开头说,自己手头上有一把黄花梨椅子,但是有点坏了,要是马未都能找人修好,就把项链送他。

马未都一听,还有这好事,当即答应了下来。但他也看出来了,这本椅子也价值连城,可不是一般手艺人能修好的,如果修不好,可就全毁了,不光工钱拿不到,还得赔人椅子钱。

马未都四处寻找,终于有个老师傅应承了下来,让马未都十天之后来取。

十天之后,马未都来取椅子。师傅手艺果然精湛,丝毫看不出修补的痕迹。马未都兴致勃勃地询问工钱,只见老师傅伸出一个手指。

马未都从口袋里掏出1000块,哪成想老师傅却要摇摇头说:我要10000元!

马未都大惊失色,毕竟修补一个椅子,需要这么多钱么?自己是不是被坑了?!

但老师傅接下来的一句话,让马未都把心放在了肚子里。他说:你这个椅子坏了,就没有价值了。但我这么一修,至少价值50万,我收你1万不过分吧?

马未都一听,就高高兴兴地付了钱。店老板也很高兴,痛快地把项链送给了马未都。

马未都鉴定,这项链至少价值300万,他又捡了个大漏。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马未都也曾经因为错过了好东西,后悔地捶胸顿足。

当年,他咋古董市场溜达的时候,看到一件翡翠鼻烟壶。当时马未都就动了心,但当问到价格的时候,卖家开口就是200块,这在当时得不吃不喝半年才能攒出来,所以马未都一时有些犹豫。

他为了保险起见,就想找个朋友来帮他掌掌眼,没想到再回来的时候,鼻烟壶已经卖出去了。

然而,30年后,他再次看到这个鼻烟壶的时候,已经涨价到 780万,即便如此,马未都还是果断地买了下来,这才弥补了当年那个遗憾。这也让他后悔地肠子都青了,毕竟200元的东西,涨到了780万,让谁也后悔了。

不过,普通人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了,毕竟马未都这眼力不是一般人都有的。人家能得到如今的这些成就,捡了这么多漏,也是吃了很多次亏磨炼出来的。

所以,古玩市场,入坑需谨慎,我们普通人就听听这些传奇故事就行了。稍不留意,可能会赚的盆满钵满,也可能赔的倾家荡产!

#我在头条搞创作#

关注我@果果历史时光机

身价5亿的赵忠祥说:“100块,你这古董卖不卖?”

地摊老板瑟瑟发抖:“这古董25000元进货的,你要就带走。”

马未都听得瑟瑟发抖:“人家砍价用刀,你砍价这是用斧头。”

这一天,赵忠祥慕名而来到了马未都的博物馆,两人互拍马屁之后,就去潘家园捡漏。

“潘家园少说也有900个摊位,有很多老板我都认识,也叫得上名儿来。”

马未都对古董的热爱和了解,让赵忠祥深信不疑,这一天,当走到一个女性的摊位前时,赵忠祥停下脚步。

拿起一根2000元的玉管欣赏起来。

马未都凑到跟前看了看,发现这玉管虽说不大,但做工精细,质地还比较通透,应该是不错的物件儿。

赵忠祥在古玩方面也算是内行,曾50元收购一个玉管,而后以1.2万的价格卖出。

乐此不疲的赵忠祥就学到了马未都的精髓。

“砍价一定要狠。”

女摊主就说:“赵老师,要是您喜欢,原价卖两千的哩,今儿就跟您要个本儿,2500块给您了!”

赵忠祥望了摊主一眼,皱了皱眉头,他伸出一根手指:“卖不卖?”

摊主还以为一根手指头就是1000元的意思,于是她就说,1000元不够本啊,赵老师,你怎么也得让我混口饭吃吧?

赵忠祥如此砍价,小商贩自然不乐意,一再诉苦不够本。

马未都眼见如此砍价方式也是头一遭。

“人家砍价都是用刀,赵老师砍价用的是斧头,这是河马大开口。”

因为马未都也没想到赵忠祥比他还狠,是一根手指头不是1000的意思,赵忠祥说:“你误会了,我是说100元。”

摊主彻底傻眼了。

旁边围着一群记者拍照,热热闹闹的,摊主十分尴尬,这下女摊主可懵了,沮丧无比。

“100块钱,连本钱都不够啊。”

赵忠祥好像挺门儿清:“你哪来的本啊?”

马未都就急忙打圆场:本在哪里?小商贩直言120块。赵忠祥手起刀落,“脚底板”砍了一刀,给了对方一百五十块就走了。

摊主说,赵老师,你也天黑了。

赵忠祥反驳:你比我更黑。

结果摊主拿着150元,赚了30,一顿饭钱,愣是没有办法,这马未都和赵忠祥两人去砍价,摊主都要瑟瑟发抖,因为都是行家,赚不到他们的钱。

然后就拿着这玉管递给了马未都:“马先生,你掌掌眼,这值多少钱?”

马未都张口就是20000元,说这个成色的在店铺里能卖到2w元以上,赵忠祥乐开了花儿。

所以在赵忠祥去世后。

马未都回忆感叹说:一个人的品性,你在电视里是完全看不到的,生活中的赵忠祥大大咧咧,十分随性,不会给人压迫感,更没有一脸正气的压力感。

可后来清算了赵忠祥的遗产,这才发现,他是个大富豪啊。

一共5亿。

早些年赵忠祥跟随大咖马未都,学习了很多识宝鉴宝的知识,到潘家园、琉璃厂淘到了不少宝贝,后来价值翻倍。

还有赵忠祥字画、书法造诣很深,加上名气又大,巅峰时一幅画可以卖到上百万。

前来求字求画的人又络绎不绝,毕竟喜欢赵忠祥的粉丝太多,这不也收入?

所以啊,五亿资产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难,但是对于赵忠祥这样的顶级名人,五亿遗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他没有把遗产留给妻儿,而且全部留给了他的“小宝贝”,赢得了众人称赞!

他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陪伴孙子,他一星期会去看5次孙子,陪孙子玩游戏,度过悠闲的退休时光。

赵忠祥对孙子的学习也是很重视的,他会教孙子识字,教他练书法,辅导孙子的学习等等,凡是孙子需要的,他都会尽力去满足。

赵忠祥生前接受采访时,自己也曾表示:“我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我会把遗产都留给他。”

因此其他人一分不得。

还是委托倪萍帮忙宣布的遗嘱。

有人说他老谋深算,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资产被瓜分的可能性,给了孙子不一样的人生,以后孙子也会给儿子养老,而作为爷爷的赵忠祥,真的是深谋远虑,姜还是老的辣。

倪萍说,赵老师能穷吗?

“请我们吃饭都是吃的炸酱面,又节省,还懂得开源节流,他的一幅画都好几万,甚至几十万的。”

过,也有人说,赵忠祥之所以全部遗产都留给孙子,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因为不久遗产税就要出台了。他直接将遗产越过儿子留给孙子,就少交一次税!

不得不说,真的是太聪明了。

#娱乐聚焦#

#娱乐#

今晚今晚今晚

大上新,全部经典耐看款

很多很多很多都是稀罕且珍惜不会有太多的量

比方图三纯原B家纯山羊绒只有200件不到纯原哦姐妹们,反正我已经必需自留了!

比方图十一,也是我自己自留,某IC 店铺C位,捡漏款了还有8件左右,能入的都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12677/
1
上一篇太湖最好吃的地道美食(太湖有哪些美食)
下一篇 海鱼有哪些好吃美食作文(描写大海鱼类的作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