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曲靖好吃的朝鲜美食(朝鲜民族美食)

虽然我不是“番号迷”,不过是番号看多了,对此比较熟悉而已,但要说出我最喜欢哪支老部队的番号排列的话,那就得是二野了。

虽然我不是“番号迷”,不过是番号看多了,对此比较熟悉而已,但要说出我最喜欢哪支老部队的番号排列的话,那就得是二野了。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就以下属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4个分区分别编组主力纵队。其实从129师时代,晋冀鲁豫军区就有规范的排列方法了,如13团,只看番号就知道是冀南军区编成的,冀南军区有称385旅为5旅的默契说法,因此根据三三制原则,13团-15团都在5旅编成内,1943年派往延安的新4旅25团,番号显然就属于冀南拟成立的“新9旅”编成内。

再看同时期王近山将军,带去延安的16团,就知道属于386旅兼太岳军区了吧。

我们把视线再拉回这里,根据陆军15军军史,1947年1月成立得太行独1、独2旅分别对应步兵43师、44师;到1947年8月5日中野9纵编成时,又以太行军区3个基干团编成了27旅。

1948年初,9纵在河南宝丰开展“新式整军”,此时25旅划归了豫西军区,直到1949年1月,25旅在周口回归9纵建制。

大家不要可以为25旅(步兵43师)因缺席了宛西,宛东--淮海战役,就和43师没有去朝鲜产生联系啊,15军军史讲了“军直和第43师与滇桂黔边纵队第6支队合并”,这个滇桂黔边6支队是解放战争期间活跃在云南的一支我军游击队。

简单来说此时43师有边防任务,所以上级给15军派了西南军区的头号主力29师,43师编组昭通、曲靖军分区后,还以两个建制团转给39、41师。

至此可以深刻体会到:西南军区首长对于志愿军3兵团的编成做了精心准备了吗?先别急着做结论,还有呢。

1、西南军区除了有边防任务的军,在1951到1952年阶段,还有3个军部完成了移至华北,它们分别是10军、11军和16军。

有人说偶然,那你再去看杨勇将军百科“1950年年底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苏振华百科里也说1954年他去了海军,但根据苏将军秘书写的回忆文章,其中提到了1951年11月上级与苏振华谈话,准备让他去海军。

这就没错吧了,西南军区筹组了志愿军3兵团后,第二个兵团的编组就提上了议程,使用兵团番号虽不确定,可以确定还是杨苏兵团。

2、如何把西南军区准备了两个兵团的事,扩大到各大野战军呢?

西野:1野实际入朝的是合成化1军(1军+3军),但应该看到距离华北最近的还有4军。

华野:华野第二批入朝的三个军,编成上的豪华程度不逊色于志愿军9兵团,且拟定的兵团首长许世友,王建安都实际上去了朝鲜。

东野,其准备其实也不逊于中野:第二批赴朝的三个军:如果把47军换成48军(11纵),是不是思路就更清晰些了?拟任兵团首长就是已经在朝鲜的贺司令。

说至此,问题基本清晰了:1951年夏秋起,朝鲜战场出现从运动战到阵地战战斗形式的转换,随着双方战线的变化,不再有大兵团作战的必要。

因此上级决定,不再编组新的兵团,而是以合成军(以1军为例)的形式使用部队。

第二批入朝部队,其实各大野战军都又准备了一个兵团,3野那边准备的是许世友、王建安,21、23、24军,从规律看都是新四军。

@非小鱼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代代官兵精武强能、在岗位建功,无论番号经过几多历史的风雨变迁,他们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壮美篇章。

那一个个从硝烟中走来、闪耀着荣耀光辉的番号,承载着一代代英雄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赞]。

#日日不断-「读史补遗」# 【赵充国的贡献】

①汉宣帝本始三年,匈奴单于亲率骑兵数万袭击乌孙国,退兵之时,天降大雪,一天之中,积雪达一丈厚。大雪使得大批匈奴部众和牲畜冻死,活着回去的还不到十分之一。紧接着丁令部族(今维吾尔族)、乌桓部族、乌孙部族,三国乘机袭击匈奴,使得匈奴人口减少了十分之三,牲畜损失了十分之五。(西北打仗确实要看天气,所以中央帝国经常无法有效治理西域)

②之后,匈奴又发生饥荒,人民、牲畜又死亡十分之六七。南匈奴部族就南向归降了汉朝。匈奴的两次天灾人祸,让匈奴元气大伤,基本不再成为汉朝威胁。(匈奴饥荒也不敢南下掠粮,只能饿死,汉朝之威可见)

③赵充国在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把军队扩展成“青甘生产建设兵团”,开垦荒地、凿井挖渠,伐木筑塞。和投降的羌人一起生产劳动。把青甘很大一部分领地,永久性的纳入到了中华版图,后来历史上常叫的西凉、天水、张掖,也是因为赵充国的生产建设,再加“以沐王化”,而成中华版图的铁板一块。

④霍去病能打到贝加尔湖,但无法占领;汉朝能让西域臣服,但无法有效治理(下雪就造反了);朝鲜一片也是常常拒险自守(海军如果不强盛,从陆路打朝鲜,基本会伤亡惨重);云南也只能治理到昭通、曲靖一带;

⑤赵充国的生产建设兵团才是永久治理的良策,“以威德之并行,则可不战而自破也”。后来明朝能够把云南永久性纳入帝国版图,也是沐英屯边的功劳。朝鲜在明朝时忠心耿耿,主要因为明朝船舰已经远超汉唐,分分钟就可以登陆。现在国家打算2035年在台北修高铁,统一之后,台湾肯定就是军事东大门。生产建设兵团+战力投放能力,台湾应该就能永久性纳入版图了。

⑥赵充国当时是汉朝两大国宝之一,另一个是苏武。赵充国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战而百战,非善之善者也;战不必胜,不苟接刃也;攻不必取,不苟劳众也。”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充国对民族的启示其实远远强于卫霍。卫霍是精神,充国是智慧。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绸之路2(Silk Road)

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道,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碎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西段。葱岭(或怛罗斯)至罗马。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道: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 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③北新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

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先后从键为(今宜宾)派人分5路寻迹。一路出我(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花(今汉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宾西

南)。

使者分别在氏、荷、昆明受阻。汉武帝为征服西南夷,在长安西南凿周长40里昆明池,习水军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数万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县。南方丝路由3条道组成,即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丝路从成都出发分东、西两支,东支沿岷江至僰道(今宜宾),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叶榆(今大理) ,是谓五尺道。西支由成都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柞(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

叶榆,称之灵关道。两线在叶榆会合,西南行过博南(今永平)、煤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经掸国(今缅甸)至身毒。在掸国境内,又分陆、海两路至身毒。南方陆上丝路延续2000多年,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断,沿丝路西南道开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运输空前繁忙,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 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今宁波)、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 -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

成为东方第1大港。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③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广州、泉州在唐、宋、元时,侨居的外商多达万人,乃至十万人以上。

丝路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在丝路上起居间和转运作用的大宛人、康居人、印度人、安息人、阿拉伯人、西突厥人等对中国丝绸的西运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为争夺丝路贸易权发生多次争斗,尤以波斯与东罗马之间的斗争最激烈。丝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和融汇,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创造人类新文明,均作出了重大贡献。#新疆头条##新疆##旅游##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12448/
1
上一篇美食简单又好吃的甜品(简单又好吃的甜品做法)
下一篇 pxx零食肉做好吃美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