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崇阳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崇阳好吃的菜馆)

1977年,湖北崇阳县,程振华拔完草到河边洗手,却不料被绊倒,摔了个嘴啃泥。他生气的爬起来去找那个绊倒他的东西算账,没想到的是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国宝。

1977年,湖北崇阳县,程振华拔完草到河边洗手,却不料被绊倒,摔了个嘴啃泥。他生气的爬起来去找那个绊倒他的东西算账,没想到的是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国宝。

程振华一看愣在那里,眼前个是长有一对“羊角”,碗口大的“疙瘩”形怪物。

他用手指将粘在“疙瘩”上的土一点点剥掉,用手摸了摸,发现是一块金属。

程振华想如果是一块废铁,挖出来之后还能卖一些钱,就用手去挖绿疙瘩周围的泥土。

可是挖了好一会,弄的手都脱皮了,还没挖到底,心想铁疙瘩还不小,还是去找个工具吧!

刚好,村民程北海扛着锄头从河边经过,程振华就喊他过来了,有了锄头,没多大会儿工夫,那个金属物件就被挖了出来。

挖出来之后,程振华仔细一看,那根本就不是废铁,而是一面完整无缺的铜鼓。

程振华和程北海两个人合力去抬那面铜鼓,但是铜鼓很重,于是程振华又喊来正在附近劳动的2个村民,4个人合力将这面铜鼓抬回了程振华家。

回到家,程振华用了好几盆水,将铜鼓清洗干净,发现铜鼓还很漂亮,不仅上面有一个精美的马鞍形装饰物,而且鼓面上还刻满了花纹。

程振华找来了一杆秤,两个人抬着铜鼓,一称铜鼓竟然有90多斤重。

正当程振华他们几个讨论这个铜鼓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村里的村民听说程振华在河边挖到了一件宝贝,都跑到他家里来看热闹。

程振华的父亲程文生是一位退伍军人,退伍后在村里担任村支书,他听说儿子在河边挖到一件宝贝的消息之后,也来到程振华的家里。

仔细研究了那面铜鼓之后,程文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于是他跑到公社,向公社领导汇报了这件事。

公社领导听了程文生的汇报之后,感觉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向崇阳县文化馆进行了报告。

第二天,崇阳县文化馆和湖北省博物馆的专家就赶到了程振华的家里。

专家们一测量,这面铜鼓高75.5厘米,重45.5公斤。铜鼓上的花纹是饕餮纹,这样的花纹在商代和西周早期比较常见,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饕餮原本是一种想象中的怪兽,它因为太贪吃,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是贪欲的象征。

在商代,这样的铜鼓多是用于祭祀。巫师在空旷的山林和广场上敲响铜鼓,仿佛在呼唤远方的神灵。

虔诚的人们或是匍匐在地,或是跟随鼓点跳起舞蹈,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家族丰衣足食。

在祭祀中,为了获得神灵的恩泽,通常要用牲畜、食物,甚至人来进行交换。

在铜鼓上纹上饕餮纹,意即铜鼓也是献给神灵的祭品。

专家们想让程振华将这面铜鼓上交给国家,就让公社的领导去协调这件事,谁知公社的领导和程振华父子说明了专家的意见之后,程家父子二话没说,当场决定将铜鼓无偿上交给国家。

这面铜鼓被运送到湖北省博物馆之后,经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面青铜鼓,它的铸造年代为商代中期。

当年9月,这面饕餮纹铜鼓被专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被调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这面商代饕餮纹铜鼓,向世人静静诉说着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珍贵影像。同时,为研究我国青铜艺术及古代礼乐制度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堪称绝世珍品。

商代饕餮纹铜鼓曾入选“中华文物精品展”,被送往美、英、法等40多个国家地区巡展。还曾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与观众游客见面。

商代饕餮纹铜鼓现在世上仅存两件,而另一面商代饕餮纹铜鼓早年流失于日本,现藏于京都泉屋博古馆。

有人估价,商代饕餮纹铜现在的价值已经达到几个亿。

@紫荆读书

为了表彰程振华发现并主动上交文物的高尚行为,崇阳县政.府特意在程振华所在的公社,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不仅为程振华颁发了奖状,还赠送了给他一套珍贵的红宝书。

同时,还赠送给程振华所在的村集体一套锣鼓。表彰大会结束后,县里还在村子里安排播放了一场电影,让村民们与程振华一起分享喜悦。

博物馆又为程振华补发了20元奖金,帮助城程振华将这面铜鼓搬送回家的村民,每人也得到了5元奖励。

2008年,程振华老人想再看一眼铜鼓,爱心人士帮助老人圆了梦,博物馆也热情接待了程振华老人,并且没让老人花一分钱。

正是因为有许多像程振华老人一样的无私捐献者,才使得许多珍贵文物得以妥善保护,没有流失海外,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历史,看到先辈们无穷的智慧,向捐献者们致敬!

#头条创作挑战赛#

#咸宁头条# #我的家乡在咸宁#

咸宁地区七月半传统习俗

中元哀思,遥寄故人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农村的时候,乡下长辈对中元节的各种传统习俗置办较为隆重

1.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在崇阳和通城的乡下要准备三天祭祀,丰盛的酒菜,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

2.烧纸、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半时,最为突出的是烧纸,也叫烧包。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小时会写字时,长辈就要求我们在纸钱上为己故亲人写字,注明这纸线是烧给那个己故亲人的,是谁送的,送了多少!一般每个己故亲人都要写到。在烧纸时还要焚香燃炮,说是提醒己故亲人来收钱。

在古时代,七月半是民间的祭祖节,是追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并没有诸多禁忌,这些所谓禁忌是在节日发展演变中后世附会的。传说中元节禁忌: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鬼魂,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2、夜游,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4、忌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魂的食物。5、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忌乱踩。大家看看而己,不必细会。

从有关七月半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10660/
1
上一篇阳江江城区好吃美食推荐(阳江市区特色美食攻略)
下一篇 猪排的做法(蒜香猪排的做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