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有空就约上几个伙伴,去去村子边上的河里下水。游泳的时候,也学会了踩水,也偶尔往下踩水,经常踩到河蚌。便兴奋的很,好像能从里面抠出一颗大珍珠似的[呲牙]。今天外出,偶遇有卖河蚌的,感觉好怀念,就买了几个,好怀念儿时下水嬉戏!不过,河蚌在我们这里一般不吃,肉腥咬不烂。你们那里吃河蚌吗?
可以定案,那条漓江泥鳅莫名失踪的旧案是嘟嘟所为。
去年,女儿在桂林漓江捞了一条小泥鳅养在水盆里,没有几天莫名就失踪了。也许它溜到哪里死不见尸了,女儿想。那时,她怎么会怀疑是嘟嘟呢?嘟嘟还是一个孩子呢!
不久前,我们买水产,老板好心送了四条小泥鳅给女儿玩,泥鳅和三个小河蚌养在一个水盆里,小泥鳅常常隐身在河蚌下面。
嘟嘟爱吃虾,不喜欢吃鱼,我见嘟嘟对烧好的鱼一点胃口都没有的样子还说:都说哪有猫儿不吃腥的,嘟嘟不爱吃鱼呢!
真是哪有猫儿不吃腥的,看着嘟嘟就对盆里的泥鳅鱼感兴趣了。一天晚上,嘟嘟不睡觉盯着养鱼盆,不时爪了在里面乱捞。第二天,泥鳅鱼竟然少了两条,不是嘟嘟还有谁动了泥鳅鱼?
昨天,爸爸捉贼捉賍,亲眼看见嘟嘟在把一条泥鳅捞出来,在地上用爪子戏耍。爸爸忙救下了小泥鳅,嘟嘟捕杀泥鳅的罪行可不是做实了!
这两条泥鳅鱼在家里有恶猫觊觎,可是养不得了。清早,女儿把两条小泥鳅放生到小区的池塘里。两条小泥鳅如鱼得水地游进了小池塘,其中一条还经历了猫爪逃生呢!
可惜另外两只泥鳅鱼葬生猫腹了。
女儿想起去年那条漓江泥鳅的旧案,定是嘟嘟无疑了,那时嘟嘟还是一个小孩子呢!
童年之天堂(二)
家的后面是池塘,但是不是我家的,是生产队的,面积不大,大概4分地,所以责任制分土地的时候没有隔开到户,而是轮流来养鱼,一共8户,轮到我们家的时候我已经12岁了。
而这一天我和妹妹已经期盼了很久,因为以前别人家养鱼的时候要去鱼塘弄什么都可能会被骂。
每一年的过年前十来天左右,鱼塘都会干塘清鱼,我们在前一家抓完鱼之后,顺便把塘泥清了一部分上来,正好用来在屋后石脚基的土垄上种芋头。
我以为塘底的淤泥里会有很多泥鳅和黄鳝,所以一开始就很卖力,一大早就起来拿着铁锹去铲泥,但是跟想象中的不一样,除了麻麻螺(河蚌)和田螺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收获,而母亲每次做麻麻螺都很腥,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吃,一直到后面我去苏州,看到炒河蚌都没什么兴趣。
入春后的雨季,池塘蓄了水,父亲买了鱼苗放进去,我们那边都是养草鱼,鲢鱼,鲤鱼和鲫鱼为主。父亲有一天拿了一桶鱼苗回来,比针头只大一点点,说是草鱼苗,很便宜的,有一千条,父亲说过年的时候可以卖鱼苗。但是我看了一下感觉有点不对劲,这些鱼苗的嘴尖尖的,不像是草鱼的样子,父亲仔细观察了一下也说好像是不像,不过买了回来就放进去,看看长大后是什么品种。
既然买了这么多草鱼,我和妹妹整体都想着去哪里割草回来喂鱼,看到嫩绿的油草口水都要流下来,那是草鱼最喜欢的,我们就在田埂上,水沟边到处找,手背上割的密密麻麻的小伤口。
早稻刚刚插下去没多久,水田里会有很多的浮萍,妹妹和我就挑着撮箕拿着渔网到处捞,一定要把水挤干了才装起来,不然很重其实也很少叶子,浮萍的根会带很多的水。
每天没事干就去鱼塘边看鱼吃食的样子,脑海里浮现的是过年的时候捉鱼的大丰收的样子。
而美好却总是如此短暂,那年初夏的暴雨和往年一样,并没有忘记光临,一场大洪水漫过了池塘,甚至再涨一些的话,连家里都要浸水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家人站在塘堤的一片泥泞里,看着齐口的红水灌满鱼塘,塘边的草和小杂树都齐刷刷的倒往一边,心都凉了,我们都知道,我们养的鱼应该绝大多数都跑了。
但是我们并没有灰心,父亲说我们重新来过。第二场的墟上,买了25条半斤重的草鱼苗和几十条二两重的白鲢放进去。
虽然不知道洪水过后还留下多少鱼,但是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后面这批,有时候我们在外面抓到的鱼也放进去,能多一些是一些。如果草鱼能长大也是不错的。
夏天的草没有那么嫩,我和妹妹就去河里拔水草,河里的水草是细细的像海带,滑滑的。有时候我们也跑到两里路远的山涧里拔带伞状细叶的,看起来很好入口的样子。那时候已经有村民种甘蔗了,我们等他们给甘蔗剥叶子的时候就去捡嫩的回来,草鱼特别喜欢,而代价就是我们的胳膊上都是一条条长长的血痕。
每天都在期盼中度过,看着他们露头的时候就开心的说:爸爸你看,他们又长大了。然而总是有些事情超出想象,比如老鼠也会偷鱼吃,它们埋伏在岸边的草丛里,等鱼靠近吃岸边的草的时候,咬住鱼头拖上岸,被我亲眼看到。
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放水捉鱼,看着塘里的水慢慢退去,大鱼的背鳍露出水面,再聚集在水残留的最深处,然后下去捉鱼,大鱼的尾巴一甩我们就一身都是泥浆,但是依然很开心,在池塘里追着鱼,拖着两条泥腿,陷落于膝盖深的淤泥。
全部的收获就是十四条草鱼,三十来条的白鲢和一桶的各种小鱼。草鱼放在脚桶里头尾都靠边,泛着金黄的绿色,每一条都四斤多,那时候是我见过最大条的鱼了。
直到现在,我都对抓鱼有一种莫名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