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头条#
今天到川沙老街去走了一圈。
看到现在有好多的实体店,生意惨淡,很多的店家都关门,倒闭了。
连几千平方的大型农工商超市也关门了。
也不知道这是被疫情害的,还是被电商害的?
川沙老街上,虽然不是星期六、星期天,上海市区的人还是来了不少,他们悠闲自得走着,看着,在当地的小吃糯米塌饼店前排起了长队。
让这原本萧条的老街增添了不少的生机。
下午两点多了,仍旧有很多的老百姓在那里摆摊,好像也不怕城管来冲摊了。
今天来到川沙古镇逛了一圈,不过这个古镇太小了,大概十分钟就走完了,人也很少,简直太冷清了,店铺也没有开几间,只有在出口的地方看了一个烧饼店,买了一个梅干菜饼,不过挺好吃的。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人特别的少。古镇没什么特色,就是江南古镇#上海身边事#
#真知新坐标#
六点后,照例合上电脑,带上折扇,再访川沙古镇。
这次打算走不一样的路线,从新川路口入古镇。首先看到的是黄炎培故居
从羊场小道(南市街)入古镇,可以看到老式的建筑中有各种各样的商铺,主要以旗袍店、古玩店、小吃为主。
走到中市街,道路稍微宽敞了许多,吃的就比较多了,有老汤砂锅馄饨、上海本帮菜,还有一些书店和花店,可以看到老板娘们穿着旗袍在那吆喝着……
再往前就出了中市街。当然了,好玩好看好吃的都在中市街附近。
#上海头条# 到上海浦东川沙镇来买啥?浦东川沙有三绝:瓜子,汤面、加熏鱼。
川黄路的瓜子店,每年这个时候,炒货是几百几百的买,去的不巧要排队,人多得来,“一体思介”名气响到金桥以外。自己还有瓜子加工厂,生意做到工厂企业。
还有八月半买月饼专门排队的店,里响头的肉丝菜汤面,吃起来味道顶呱呱。这家店结棍了,一个店拥有二个网红品牌。就一碗面从几块洋佃做起,做了几十年,“铜佃赚来摸老老”。据说老板去外面,得一秘方,也密不外传,难怪其他的厨师,就是烧不好。
还有一爿就是在操场桥头,老菜场上的熏鱼店,天天顾客盈门。是活魚现做,味道较关赞。俗话说:千鱼的尼巴,白鱼的头”,假如清蒸尾巴肯定比身段好吃,伊那能尼巴卖的便宜,搞不懂,啥人晓得哇?
伲是川沙本地人,上班多啦开发区。今朝“风渡来霞啦”,勿要讲伲,“滴掰掰伊掰掰”,本地人都是实惠的人,没“龙头嘘”,缺点就是房子多了个去,不要“熬不得”。来谈谈你们附近的热门店拉卖啥?
#上海身边事# #我要上微头条#
【喜欢的点赞评论加关注】
#上海身边事# 川沙古镇,曾有浦东第一名镇之誉,不过好像知名度不大,我这也是第一次去。
川沙古镇,也有称川沙老街,位于川沙老城厢东部,由南市街、中市街和北市街等组成。这里保留着上海地区少见的古城墙、170多年历史的观谰书院、名人辈出的内史第老宅、川沙营造馆、丁家花园、哥特式建筑的天主教堂等,显示出浦东第一大镇的历史风貌。还有黄炎培故居,黄炎培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没来得及瞻仰黄炎培故居,留待下次。
春节期间,游人不少,给古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老街规模不大,最令人喜欢的是没有过度开发,没有太大的商业化,漫步在石板路上,看着两边有年代感的老屋,心情蛮放松的。有一些传统小吃美食,倒没有其他古镇满街的千篇一律。人们悠闲的走走看看,来到这里,远离了喧嚣,时间一下子就慢了下来,眼前呈现出恬静的小城生活的烟火气 ,感觉很美妙。
从地铁川沙站出来,走不远就是川沙公园,游览公园后从北门出,走到川黄路就能见到老街了,老街逛到头马路对面就是川沙古城墙公园。#微头条日签# #上海#
#上海头条#我们从川沙老街的南市街出来,去川黄路那里乘公交车。
在新川路的一个十字路口,就是新华书店边上的这个路口,在克里斯汀买了面包,抬头,马路对面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川饮食”。
我也是在电视新闻里和美食节目里,才知道在川沙县城里有这样一家店,好像也是网红店,说是在当地也是很高的知名度。
我记得是哪年的中秋期间,看电视台的《人气美食》,还有介绍川沙美食的节目里,都看到过介绍这家店。电视镜头拍出来,更具有身临其境的震撼视觉冲击力。而这一切的疯狂聚焦的的主角,就是月饼。
我没有吃过这家店的月饼,之前也不知道这家店的位置在哪里。没想到,居然就这么在无意间遇到了。
这家店的店面很大,一大排好几间都是。我们从店面前走过的时候,店门关闭,店铺里也一片灰暗。店门口有个价目表,早点,月饼,都有。品种很多,价格蛮贵的,每只月饼要卖到7元。
也不知道这家店的月饼是全年都卖,还是只做中秋那一个季节。要不,今年中秋,我也过来耗点时间上去,加入排队的大军吧。
没有对“新川饮食”的店面拍张照片,倒是对它对面的街景拍了张照片。#上海身边事##上海#
喝到星巴克玲娜贝儿分儿了![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