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头条#
开城桥水豆腐
少年时期,生长在安徽省无为市开城集镇。集镇分东西街,由古老的石板桥连接起来。而且有城无门,所以取名开城集镇。人们只要讲到开城集镇,习惯上都叫开城桥。
少年时期。国家和家庭生活都十分贫困。所以,我们现在回忆少年时期的美食,其实很多都是微不足道的食物。不过,在当时很少吃到,而成了铭心刻骨的美食。
记得小时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集镇上可以买到水豆腐,河东和河西各有一个豆腐店卖水豆腐。水豆腐与豆腐,其实是同胞兄弟。不同的是,水豆腐离不开水,形状呈菱角。比起豆腐,更加细腻,更加柔嫩。做成以后,必须要放到木桶里面,用水养着,否则就会破碎。卖的时候,也是用手从水中轻轻托起,非常小心地放到买家的盆子里面。准备买水豆腐,也要带盆子,里面放好水,用水养护。年龄大的人,应当对水豆腐有深刻印象,而中年人和青年人可能就没有印象了。
印象中,平时是买不到水豆腐的。只有冬季,偶尔能买到。做的数量很少,稍微去迟了,就买不到。应当说,水豆腐的制作工艺,比豆腐更加复杂。特别难以保养,稍有不慎,就会破碎,低价买出。本来价格就低,三分钱一块。若搞碎了,简直就不值钱。
所以,在我中年的时候,就很少看到水豆腐了。多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极大地丰富,吃的东西琳琅满目,看都看不过来。不愁没得吃,只愁吃不下。渐渐地,也就把水豆腐给忘记了。
水豆腐,比肉低档,但比蔬菜高档。能吃到水豆腐,也就相当于吃了荤菜。水豆腐的做法,和肉一样。不同的是,肉可以烧或炒,而水豆腐只能用来做成汤。水豆腐汤,相当于肉片汤、肉圆汤等等。那时候的人们,平时想吃到猪肉是很难的,除非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好。
近期到北京来公务,时间较为宽裕。能充分选择吃的东西,偶尔在早餐时。看到有卖豆腐脑的,就买了一盒,配上其他的食品。细细品尝,就是少年时期开城桥的水豆腐。感觉这个名称,也十分准确。形状和柔软程度,确实象动物的脑汁。不同的是,现在的豆腐脑里面加的调料更多,味道更加鲜美。
这让我喜出望外,找到了少年的味道。这一段时间,早餐不论是吃什么东西,总是少不了一盒豆腐脑。慢慢品尝着,把当年吃水豆腐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进行比较,真的是天壤之别。现在吃的、穿的、用的、出行的交通工具,当时就是再富有的人家,也是没有办法比拟的。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开开心心,欢度晚年。
千年古镇,国庆节假后显得格外冷清,我返芜前特意买点#芜湖头条# 襄安特色小吃~无为板鸭,占制甜品,看到一位大爷还剩十几根自家种的青皮甘蔗,我就全包了[捂脸]大爷也好回去跟老伴儿交代了[呲牙] 我的家乡(襄安镇)下次再回来就是过年了[再见]
长三角的各地方人说话和自信。上海人,阿拉上海伶,侬啥地方伶,哦,个够乡屋里箱老苦个。高高在上,自信满满。江苏人,俄们江苏该,俄个苏南和上海差不多,苏北少许差一矮,哦,安徽那地老穷个。只服上海,别的地方都不来丝,洋洋得意。浙江人.我自各屋里的小厂,赚不到钱,各地方的厂老板,大商店都有浙江人的身影,笑里藏刀,打工仔的的我信你个鬼,这个糟老板坏的狠。皮笑肉不笑,套路我最深一看就是老板,深沉,老练。安徽人,上海,江苏,浙江,各个厂里的打工仔,各条街道做小生意的,皖北,江淮方言的多的去。皖南的以茶叶,骨头汤饭,安庆包子,馄饨,无为板鸭,卤菜。各条街道上的和州小吃,菜场里南京烤鸭,卖豆腐,酱香饼,配送麻油的,绝大部分是和县人。只要是江浙沪有人气的大街小巷就有安庆,无为,和县做吃的小餐饮人的身影,本地人一般会说安徽人能吃苦,但又满脸看不起,但这几个地方人又不服,认为我做生意一年又不差,本地人不就上个班,但又没办法,租人家的房子,而人家又好几套,一拆几百上千万,自己苦多少自己有数,不得不服,没办法,最叫他是江浙沪,忍气吞声,干自己的活,随他们怎么说。自信心不足。
自从胡辣汤开启争端之后,处处都来“割韭菜”!
难不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沙县小吃”,今后都得给沙县缴纳费用?!
芜湖粉丝留言
我是土生土长的芜湖人,大学毕业后去了杭州做了杭漂,但杭州的房价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我回到家乡。
工作这两年积攒了15万,加上父母的帮助,在芜湖还是可以付个首付的,倘若要在杭州买房,不知道要奋斗到哪一年。
除了生活安逸外,芜湖的美食也超赞,小高米线、渣肉蒸饭、许波烧饼、耿福兴、梅花糕、无为板鸭……样样都顶呱呱。
#抄书打卡第93天# 《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将众人和自己做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当众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着丰盛的大餐时,我却独自甘于寂寞,怀着无比淡泊宁静的心境,就如刚出生的婴孩般的无为状态。众人借助外在的事物(美食、美景)而乐,一旦外在的事物消失了,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得道之人明白外在境界转瞬即逝,并非本质,所以他们要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陈果老师的这句话是不是由此得来的呢?
#每天微习惯打卡# #每日一 悟#
#90后姑娘拍中国美食走红海外#
谈到中国美食,那真的是不胜枚举,像宫保鸡丁、无为熏鸭、西湖醋鱼等传统美食还受到外国人的青睐。如今,云南一道道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不仅在国内受到热捧,还走红海外。至于走红海外的原因,主要是滇西有一个叫董梅华的90后姑娘,她在西瓜视频上创作的美食短视频,让世界了解到云南的风土人情和当地美食。
其实,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滇西人,董梅华从小就有一个梦想:离开乡村,到繁华的城市生活。可由于董梅华的父亲突发重病,作为长女,已在重庆有了稳定工作的董梅华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父亲。没想到,这次返乡,不仅让董梅华逐渐认识到家乡的田园之美,而且她还学会了拍摄视频把这种美传递出去。
董梅华拍摄的短视频大多以记录家人生活为主,原生态、又别具特色,让董梅华和她的视频知名度越来越高。到现在,董梅华在西瓜视频上名为“滇西小哥”的帐号粉丝达到了280万,“滇西小哥”海外全网的粉丝超过1000万。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独具特色的民族美食自然也会受到世界各国人的关注。董梅华拍摄的“打白花”美食制作视频,有17.7万人在西瓜视频上看到了,这让人们不由惊叹:原来云南竟然有这么多花可以食用,人和花一样美,鲜花伴美食真的美不胜收!通过观看董梅华的视频,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美食爱好者对云南充满了无限向往。
从2016年到现在,五年过去了,董梅华希望把拍视频作为自己能持续10年、20年甚至更久时间的事业,她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家乡的美食和文化,让人领略到滇西山山水水的独特之美,更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云南美食走向全国和世界。
滇西美食、美景走出大山,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要感谢像董梅华这样的视频创作者,更要感谢西瓜视频这样优秀的正能量平台。西瓜视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鼓励创作者拍出优质视频。6月7日,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启动了“中视频伙伴计划”,将为优质创作者创作提供更多便利和收益。相信通过平台和创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传统美食、传统文化、自然美景等会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熟知,这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辛辛苦苦开个小吃店,只因顾客在店里摔了一跤,要赔将近9万元,一年算是白干了,这个事情真令店主抓狂!#女子小吃店买早餐摔倒,店主被判赔近9万!#
安徽无为有个小吃店,属于供应早餐之类的小本经营,有一天早上,王女士和同事来店里买早餐,她穿个跳舞的鞋子,同时因为担心上班迟到,所以匆匆忙忙地拿着早餐,结果不慎摔倒,构成十级伤残。
王女士伤好后把小店告了,索赔14万多,理由是自己是被小店里隔断的门槛所绊倒,加上地面滑所导致的。
小店则抗辩说店里面有小心台阶的警示牌,地面没有水渍和油迹,王女士摔到是自己不小心所导致的。
法院审理后确实也没有发现有地面滑的问题,但是法院认为小吃店内有隔断,隔断门槛明显高于室内地面,但是小店未设立有效警示标记和防护措施。最后判小店承担60%的责任,计88607.1元。
这个案件的判决依据主要是民法典第1198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显然法院认为小店作为经营者,别人在你店里卖早餐,被店内隔断门槛拌倒,你这个门槛又没有树立警示标志,所以小店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不过,我对这个判决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即使认定小店有责任,也不应该承担超过20%的责任。
因为每天来该店吃早餐的人很多,并没有其他人因此摔倒,而且小吃店内隔断有门槛,属于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无需特意告知和提示。
王女士对此也应当是明知的。但是她由于自己没有尽到注意义务摔倒了,其实应当自己承担责任才对。
在本案中如果要让小店承担责任,有无门槛或者门槛高低不是关键,主要是看小店的地面是否湿滑。
如果因为小店的地面原因,导致王女士失去重心摔倒,那么小店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小店的地面有问题。
单纯以门槛高出室内地面来判小店担责,有些牵强了。本案中小吃店的安全保障义务还是要从严认定为妥。
你们认为小吃店应当担责吗?欢迎评论留言。#芜湖身边事# #芜湖头条#
芜湖网红沙滩,你去打卡了吗?
芜湖网红沙滩最近挺火,我也是看了头条的分享,今天也去了。周日天气晴好,适合出去玩耍,带家人去玩下。市区导航过去半小时,有个长江三桥确实方便快捷多了。早上去的早,一路畅通,在无为大堤,还看到跨江隧道的厂房,难道跨江的隧道就在这附近?
一路上能看到油菜花开的正艳,最后一段的路不好走,没有啥专门停车场,一大早就能看到有几辆车停在那里。沙滩也已经有几个摆摊的,有人来,就有人来做生意。卖沙滩玩具,风筝,卖小吃的。
今天的沙滩人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基本都是带孩子玩的。沙滩上的垂柳已经嫩绿,我还发现一个鸟窝,在树梢顶上,不知道里面还有鸟嘛?江对岸就是滨江公园,能看到芜湖江对岸的高楼,还能看到松鼠小镇的摩天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