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沪】夜宿宿州 连夜赶到宿州 这个城市很有意思 路边停车位停车必须要车头朝着马路 要不然就是违法 不知道这样的规定是各种原因 酒店职员还开玩笑说只要车头朝里的都是外地车 早上一大早喝一碗宿州牛肉汤继续赶赴下一程
安徽宿州萧县青龙集老王牛肉汤
吃过延吉牛肉汤,但跟老王牛肉汤一比,小巫见大巫。
#宿州头条#宿州也算半个北方城市了,一日三餐,我们和面食杠上了。早晨Sa汤锅贴,中午一碗本地羊肉面配鸭蛋,夜里一碗牛肉汤配酥油饼。期待每天的简单食谱也是生活的一种快乐。#宿州# #三餐# @今日头条
#徐州头条#关于安徽两地最新通报
安徽宿州萧县 2022年8月27日,部分区域开展了核酸检测,共检测234853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看到这一消息心情稍微放松一些,因为萧县离铜山区太近了。一旦风吹草动,必然也会影响,很多人住在徐州与宿州交界处。一不小心就出省了[捂脸]原来坐高铁时,知道火车没开多久就到宿州了,感觉很近,直到在新区才发现,宿州的距离更近。宿州有疫情时,新区也会加强做核酸。美丽的皇藏峪,有美景也有美食,据说徐州的地铁有通到萧县的。疫情之下,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当地防控管理,共同抗疫!
另一个地方是淮北杜集区段园镇,出现1例无症状,发布的寻找找相关风险人员的通报里全是饭店,看下面这段:
凡在2022年8月25日14时20分至24时,出入杜集区段园镇大庄村尖庄自然村兰州拉面馆及两侧炉桥手擀面、远通加油站、毛家牛肉汤、太和板面、董家板面、二十八号羊汤馆等场所的人及时报告。
这既体现了这个地方美食多,也体现了人流量大,疫情防控需要加强筛查和严格把控。
即将开学,共同抗疫,人人有责,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工作!#我要上 头条# #疫情#
第一次去宿州的时候,我发现那里街上有很多栏杆牛肉馆子,当时以为这是用栏杆圈养的牛,后来才知道栏杆是地名,是宿州市埇桥区的栏杆镇。
栏杆镇位于京沪高铁沿线,刚好在徐州东站和宿州东站之间。从栏杆镇上到徐州和宿州市区差不多远,因此也有不少栏杆镇人民去徐州生活,在徐州也有栏杆牛肉馆。[大笑]#宿州头条# #宿州# #徐州#
两男子把货主价值百万的冷藏牛肉转卖 新沂警方在兰陵县将其抓获并追回88万余元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派出所成功抓获两名涉嫌诈骗犯罪嫌疑人常某某、任某某.经审查,上述两名犯罪嫌疑人以帮助被害人闫某某托运一批从广州进购的冷藏牛肉为由,编造谎言称托运货物被交警扣留,后将冷藏牛肉藏匿,并转卖他人,从中获利100余万元。
↓ ↓ ↓
案件回顾
新沂市钟吾派出所接闫某某报警称:其从广州订购一批冷藏牛肉运回新沂,并委托一位物流司机托运。直到报警当日,嫌疑人迟迟未将托运货物送到,并以托运货物被交警扣留为由,将牛肉转卖,致使闫某某损失1136500元。
接警后,钟吾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详细询问案件发生的具体经过、托运司机(车辆)基本信息以及卖家信息,嫌疑人说托运货物被安徽宿州交警扣留。经过调查发现宿州警方并没有扣留这批牛肉,钟吾派出所民警认为,这批牛肉极有可能被嫌疑人转卖。在获取案件详细信息、排除卖家虚假发货嫌疑后,办案民警迅速确定嫌疑人为货车司机常某某、任某某。随后,办案民警赶赴山东省兰陵县将犯罪嫌疑人常某某、任某某抓获。嫌疑人到案后,办案人员立即对犯罪嫌疑人持有的车辆进行扣押,查明赃款去向并及时追回损失。
#兰陵大小事##兰陵头条##本地人本地事##临沂身边事##临沂爆料##兰陵县##新沂#
五百字说城市296:宿州市
概况: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辖1个市辖区(埇桥区),4个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市政府驻埇桥区。总面积9939平方千米,七普常住人口5324476人。电话区号0557,邮政编码234000-235300,车牌代码皖L。
地理:地处淮北平原中部,洪泽湖西北部大体上可分为平原、丘陵、台地三大地貌类型。平原是地貌中的主体,面积8897.0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1%。可分为洪积扇和与洪积平原、黄泛平原、黄泛砂姜黑土平原;丘陵主要集中分布在濉河以北,面积59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1%;台地主要分布于丘陵地的四周,面积29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9%。
交通:宿州站、宿州东站、宿州西站;连霍高速、京台高速、盐洛高速、徐明高速、德上高速。
高等院校:宿州学院。
医疗卫生(三甲):宿州市立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旅游景点:皇藏峪、新汴河、五柳风景名胜区、宿州三角洲公园、闵子骞祠、乐天园、宿州古城墙、涉故台、蕲县古城遗址、灵璧奇石文化园。
当地特产:砀山潵汤、搅粥、泗县豆腐脑、地锅鸡、砀山酥梨、灵璧石、香稻米、符离集烧鸡、萧县白山羊、萧县葡萄、高滩萝卜、栏杆牛肉、大店五香兔肉。
著名人物:齐白石,祖籍砀山,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宿州头条#原创|枫叶 今日冬至,暖心提醒
2021年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星期二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今天开始,正式进入数九天气,是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一、数九来源
进入冬季,民间素有数九的习俗,每九天为一“九”,从“一九”数到 “九九”便春深日暖了。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冬至后便开始“数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最冷。
二、数九习俗
1、唱《九九歌》,“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七九八九,已经可以闻见春的气息,暖阳照身;到了九九,已是“惊蛰”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2、画九九消寒图,祈愿美好平安。中国民间有从数九这天开始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意思是:先画一枝不染色的梅花,一共画出八十一个花瓣,表示自数九开始的八十一天。数九后,每天用颜色染在一个花瓣儿上,等到八十一个瓣儿染完了,春天也就到了。
3、写九:认真生活,记录美好时光。继“画九”后,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的文化味是很浓的,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当然是繁体),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三、数九养生
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数九寒天,天地阴气极盛,此时进补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候注意养生,来年开春才能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进补可食肉类,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降低高血压风险,冬季进补,肉类是首选。
1、乌鸡肉:补虚益气
《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乌鸡富含氨基酸、铁元素,远超普通鸡肉,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冬天吃乌鸡肉,喝乌鸡汤,既可以温补肾阳,又不用担心内热积聚上火。煮鸡肉的时候,可以放些枸杞、桂圆,清甜不油腻,温补不上火,是冬季上等的佳品。
2、牛肉:暖胃强身,羊肉性热,牛肉性温。冬季温补,牛肉更佳。牛肉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可以补中益气,强筋健骨,可以让人们在冬天避免感冒侵扰。牛肉还能健脾养胃,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3、鱼肉:保护心脑血管。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肉每一百克的脂肪含量不足2克,对于想要冬季进补,但是又不愿意摄入过多脂肪的人来讲,是最好的选择。我国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鲫鱼营养丰富,所含脂肪少,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多,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常吃鲫鱼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大有好处。
4、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头是诸阳之会。头和脚的保暖需要重视。冬天外出要戴好帽子围巾,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注意头和脚的保暖。
5、起居宜早睡迟起。早睡养阳气,迟起固阴精。
俗话说:秋收冬藏。作息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最好是早睡迟起,冬季早晚温差大,老年人应更加谨慎,锻炼得当,适应气候的变化。
6、注意换气,保持空气湿润。冬天天气干燥,门窗紧闭,容易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因此冬天非常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开门窗换气,每隔3~4小时通风一次,尽量保证室内空气清洁。其次要多喝热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每天不少于2000~3000毫升。同时家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一条湿毛巾,保持湿度。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朋友,整年劳作,辛苦打拼,抽空回趟家,与父母、与家人吃顿阖家团圆、温暖幸福的饺子吧,他们(她们)正在翘首企盼着……
安徽各市的雅称,马鞍山最浪漫诗意成为诗城,是爱写诗还是会写诗?淮南称为煤城,如今北淮南牛肉汤霸屏,合肥被称为霸都,也不知道霸谁的都?蚌埠居然是珠城,也没看见产珠宝啊,倒是宿州被雅称为虚线,淮北尊称为相城,安庆和宣城的别称倒是第一次听说,古徽州一定得去一次,黄山归来不看岳,确实不是说说而已,是身历其境感受出来的。
#淮南头条#【六哥日记】一百八十九
2020.12.3.阴
我已经写了很多篇有关豆腐、牛肉汤的故事,基本把豆腐、牛肉汤的老祖宗都扒出来了,再写话题就有点远了。我们大家都知道,淮南市包括所辖县的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的水养育了淮南人,因此,淮南人既有北方人豪爽善良的性格,又有南方人温馨浪漫的情怀。在安徽省的版图上,淮南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属于江淮之间,即是安徽的“南方人”,也是安徽的“北方人”。安徽省一般真正称呼“北方人”是指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的人。这几个市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安徽的“北方人”。
在全国范围内,区别南方人和北方人听说话基本就可分辨。南方人说话词语较多,北方人说话词语较少。相声界泰斗候宝林先生曾用相声描述过南北人说话的差异:夜晚,孩子起床有响声,南方母亲会问:“哪一个?”孩子回答:“是我呀!”母亲再问:“你干什么?”孩子回答:“解小便!”。同样的场景,北方母亲会问:“谁?”孩子回答:“俺。”母亲再问:“咋?”孩子答:“尿!”4个字干净利落。
淮南人说话虽不是完全这样简约,但有时也会省略。比如,淮南市田家庵区是中心城区,商铺林立。其他区的人购物逛街都喜欢去田家庵,你出门,邻居会问:“出门?”,你就会说“去田庵”,把田家庵当中的“家”省略了。
淮南人说话简约,如同淮南口头禅“麻灿”一样,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言归正传。淮南这一带历史上不仅出过像刘安这样的“王”,还出过许多优秀人物,以后介绍。淮南市现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5个区和凤台、寿县2个县,还有一个山南新区。不过,淮南市还有一个与市平级的大单位:淮南矿业集团,以前叫“淮南矿务局”,淮南市的主要产业是煤矿。这个市是国家定位的重要能源城市。当然,淮南市现在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成语典故城市等等,其中还有一个特殊名称: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城市之一!这个称号不简单,因为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城市有地方立法权!为了更好的介绍淮南,我就从淮南市所辖的各区开始。
明天再续。
太气人了!胃口越来越大了!我们家一家四口(3大人+1小孩),每个月给婆婆2000元伙食费,她竟然还嫌少??就是我老公把她胃口吊起来的……
中午在茶水间吃饭,又听到公司的少-妇小刘在生气的吐槽她婆婆了。“吐槽婆婆”已经是这个女人每天中午吃饭时间段的日常操作了。[捂脸]
小刘是安徽宿州人,老公是徐州人。据她讲,她和她老公虽然一个是安徽的,一个是江苏的,但是两家相距不过20里,连口音、很多习俗都差不多,挺神奇的。
她跟老公是校友,俩人都是在无锡这边上的大专,然后认识的。毕业后就顺理成章留在无锡发展了,毕竟无锡比老家要发达很多,工作机会也多。
他们去年在惠山区买了一套房,首付家里支持了10几万,剩下的都是小两口自己辛苦攒的钱。据她说,买房掏空了他俩的积蓄,还有一辆小车要还贷。
孩子之前在老家上幼儿园,都是公婆在照顾的,去年刚接过来无锡上小学。他们小两口平时要上班,只能让她婆婆过来帮忙带小孩,顺便烧烧饭。公公因为家里还有地,所以就没有跟过来。
最近因为伙食费的问题,让小刘很恼火。一开始是每个月给1500元,后来涨到了1800元,最近考虑到菜都涨价了,上个月他老公竟然没跟她商量,就直接给了老娘2000元。
小刘说,本来考虑到生活成本上涨,多给一些钱也能理解。但是昨天竟然无意中听到婆婆悄悄跟儿子(就是小刘老公)说“钱有点不够花”。她一听就恼火了,直接质问婆婆钱都花哪去了?
“一个月2000,每天也有将近70元,还嫌少,你钱都花哪去了?而且平时周末都是我们去买菜,日用品也是我们买的。算起来你顶多买了25天,是不是把工资全给你,我们不还房贷车贷了?”
“是不是花的钱要一笔一笔记下来,月底给你报账?我还能乱花钱吗?买点排骨几十,买点牛肉又是几十,一百块钱拆开没买什么就没了,这能怪我?”
婆媳俩为此你一嘴我一言,还大吵了一架,他老公夹在中间,也不帮她说两句话。难怪小刘中午吃饭时间气呼呼的在吐槽呢。
话说,在苏南、无锡,他们家这种情况,一个月伙食费2000到底够不够?
#安徽头条#
下图对安徽16市的概述,你觉得靠谱吗?
说淮北市是矿工,与淮北市盛产煤有关,还是有点谱的;
说宿州市是卖石头的,恐怕与灵璧石有关,客观地说此石非彼石;
说蚌埠市是穷车站,主要是蚌埠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只剩下铁路枢纽一车站了;
说滁州市是南京二号小弟,主要是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城市之一,又有江浦一南谯,顶山一汊河一体化示范区,与南京加快融合似亲兄弟;
说淮南是牛肉汤出名,淮南岂止牛肉汤,还有八公山豆腐,牛肉汤只是一绝而已;
铜陵市在全省地市中,无论人口、区域规模、GDP都最少,称小老弟贴切;
说黄山是江浙沪后花园,黄山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该市以旅游立市,尤其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久负盛名;
说池州市是许愿的地方,恐与九华山佛教名山脱不了干系;
.....
尽管网民总结有点调侃,但还是抓住了以上各市特色,你们觉得呢?
对其它各市的总结,经典吗?
安徽省各城市开玩笑的
合肥:兄弟们,出来聊天啦[呲牙]
芜湖:聊啥啊,我只想发展经济。
六安:肥哥,来了来了。
淮南:肥哥,我也来了。
合肥:我GDP破万亿了,今晚必须庆祝一下,我请大家吃正宗的吴山贡鹅。
六安:好主意,今晚大家可以摆一桌,拿出自己的特色来,我出六安酱鸭。
亳州:我出牛肉膜…
池州:我出葛公豆腐[奸笑]
芜湖:虾籽苗也可以吧?
蚌埠:那我就出大蚂虾吧…
马鞍山:我,金菜地茶干。
淮南:牛肉汤可以一试[灵光一闪]
淮北:我出培乳肉。
铜陵:钱桥牛头,大家可以尝一尝哦。
安庆:我出黄泥粉蒸肉,鸡汤泡炒米[耶]
阜阳:太和板面路过…
宿州:我出砀山潵汤,符离烧鸡[思考]
宣城:宁国粑粑大家也尝尝吧…
黄山:饭后大家来点黄山烧饼,压压肚子哦。
滁州:再来点池河雪片糕当甜点就完美了[得意]
各肥:真棒,今天又是干饭的一天,明天继续努力[奸笑]
几个人下班打球,运动出汗;昨天打牌输的还有斗志,有人说~掼蛋Pk再搞一局?又输!赢的哈哈一笑痛快,输的依然是不服。
兄弟说今天去吃老陈家的麻辣烫和鸡头。老陈两口子在南关摆地摊做麻辣串,干了一辈子。孩子结婚成家,继续着父母的小吃生意。一家三代人,麻辣串不仅是养家糊口,还买了几套房,大金链子、大金戒子,相当洋气。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城管赶着、撵着不让摆大排档。老陈只好租个小门面,继续做生意,价格涨了一些,但是态度更热情,只要去他家吃一两次,下次就能叫出你的名字,倍感亲切,像是没出三福的亲戚。
老陈老两口今年都是73岁,做小吃生意一辈子了,圆滑通达,唯利是图但是满脸微笑,让人越发觉得~生存是活着,生意是学问,不论大小。
小店墙壁上挂着一幅篆书——【老陈家麻辣串,宿州一绝!】篆书写得不规范,还错了好几个字。老陈不无自豪的说~这是咱省书协会员给我写的,这字漂亮!!
几个人,大半瓶白酒,四五瓶啤酒,两盘麻辣串、卤鸡爪鸡头、油炸花生米、拍黄瓜……老陈说我亲自给你们拍个黄瓜~新鲜、酸爽,咱这手艺,尝尝。
哈哈!吃啥无所谓,在乎一起吃饭的人;吃啥都能吃饱,不在乎什么咸淡酸甜……
吃好回家,给包子新开一盒鸡肉牛肉罐头。
每次回家,等着人,喵喵叫,其实它是想吃肉肉。养个小猫如同养个小孩,我是比较惯着宠着,嘴上吓唬两句,还是惯着它乱跑乱窜、吃饱喝好,不舍得严厉。[灵光一闪][呲牙]
安徽人眼中的安徽,解析。
合肥:罩我的大哥
芜湖:赶超合肥
马鞍山:南京直辖县
铜陵:有Qian
宣城:革名战友、宣纸
黄山:安徽骄傲、迎客松
池州:高考许愿圣地
安庆:走不出MG阴影的旧省会
六安:革名老区,复读圣地
淮南:牛肉汤
滁州:民风半跨不垮
蚌埠:烧饼里脊
阜阳:人口输出大市
宿州:比我更穷的地方
亳州:河南不要的地方
淮北:山东不要的地方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