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庙会真好,歌好,美食好,人更好,哪里山青水绿,一片美好的田园风光,我认真地看着这篇文章,我仿佛置身在其中,流连忘返,久久不想离去。
楠倩#冬日萤烛# 昨天晚上跟堂姐聊天 ,知道家乡榕园那边在举办一个庙会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那个现场是人山人海 ,节目丰富多变 ,还有美食大餐 !说得我好像真的想插上了翅膀, 飞到了家乡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次蘸会,筹备以久,因视频太多,分享其中一小段,节目很多,有对山歌,穿火巷,上刀山,载歌载舞,乐也悠悠!我还在这拥挤的人群中见到了我的亲人 !虽然前段时间我才回了娘家 ,但是那浓浓的乡情,让我久久的眷恋 !愿我们的家乡发展得更好,山更青,水更绿!幸福永安康!
太可爱了#月球庙会# #美食# #美食#
中秋之夜,在苏州盘门城墙赏个月,吃一顿豪华大餐,是不是挺美的?[吃瓜群众]不过看到賈格,马上吓退了一大波人。998,一人!
吃什么?不知道,据说菜单是盲盒,在预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吃什么内容,听说每次都要当天才会有确定的 menu ,但都是与江南文化有关的创意料理。
吃饭时还会有大提琴和敦煌舞的表演。
2022年9月10、11、12日,仅此三天,每次只选30位!必须预订!
这让我想起了《梦华录icon》里面的限量版大餐!一样的奢侈,一样的限量版,一样的预订[熊吉]。
。。。。。。
最近盘门游园灯会和盘门市集玩月火爆,每天都要排队,而且基本上年轻人占据大多数。
中秋之夜,大家想不想感受一下在2500年历史的、世界仅存的、唯一的水陆古城墙上赏月吃饭的感觉呢?
#月球庙会# #苏州# #旅游# #美食#
#小时候赶庙会哪些事情是你记忆深刻的#
小时候参加庙会,那就一个热闹非凡,人挤人,
吃的玩的,喝的,看的。烧香的。神婆的,信仰神的。
小孩嘛,吃喝玩乐最高兴了,庙会上的小吃,凉皮饸络,肉夹馍,葱花饼,韭菜盒子,手捧一大把棉花糖,一口咬不下,拿在手里逛街特满足,还有小的冰棍,各种花式颜色的雪糕。过年在家里热闹,庙会在外边热闹。
最期待的是马戏团的表演,像蒙古包一样搭在空地上,然后买门票。当然没钱了,从侧面离地面比较近有空隙的地方钻进去偷偷看,因为都是帆布搭起来的。当然也有被揪出来的时候,因为马戏团都是外地人,也不敢狠揍,怕惹事,要么让家长过来补票,要么用狠的语气赶走。那个年代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动则就动手打人。
在邮局的对面亲眼看着小偷把刚从邮局取钱出来的人的钱包抢走,跑入人流中,留下被偷的人嚎啕大哭却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就没有报警,派出所的概念,警察根本就不管。
马戏团里边有比大腿还粗的蛇,丝丝的吐血信子,盘绕在人的身上仰着头,吓得我们不敢看,却又忍不住
好奇心想看。
一个男的居然让一条小蛇从他鼻子里钻进去,然后又从他的嘴里钻出来,他眼睛都流泪了,钻出来之后强忍眼泪两手一举,表演完成,大家都惊呆了,接着是雷鸣班的掌声。
然后一个小女孩直接从刚丝上撑着一个竹竿走过去,哎吆看着不小心掉下来摔了咋整,底下的人都喊着小心小心,然后身上帮着绳,从20多米的地方一蹦而下,简直是活生生的武林大虾。
还有一个印度的阿三美女,穿着短裤,带着胸罩,搂着兜里眼,圆圆的俩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配个小乔的鼻子 ,头上盘着布,光着洁白的大腿和小脚,配着听着让人头晕的音乐,两手婀娜状翩翩起舞,看的马戏团里边的男人们眼睛都直了,哪会可不想现在大街,美女短裤遍地都是,穿个裤衩子出去也见怪不怪了。村子里的饭后喝茶都在讨论这个女的取回来当老婆就美滋滋了。
小孩最期待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有猴子,一个大老虎出场,吓的观众席人们哗的起身都准备往外跑,结果后来发现那个老虎特别温顺,只要掏钱居然都可以摸老虎,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还有山羊站在比盘子还小的一个碗上,来回蹦跳。
还有魔术师技压全场,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
马戏团只要在的时候,是小孩子们永远的快乐。
天冷了就想吃大锅菜!#农村的大锅菜怎么做#
啥是大锅菜?大锅菜就是我们农村的熬菜,过庙会,红白喜事的必备美食,是一道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食材比较多,通常有五花肉、粉条、豆腐、大白菜、丸子、海带等等,美的地方的风格不太一样,大锅菜无论是配馒头还是配米饭都是相当的绝配!看看我做得怎么样?邯郸名吃大锅菜,90后奶爸教你在家做,满满都是家乡的味道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家乡的大锅菜都有什么食材?查看图片
不二私厨#小时候赶庙会哪些事情是你记忆深刻的# 少年时代十岁前一九五八年以前,父母务农在农村,大跃进说假话年代,就是饥饿肚子也说吃饱了,农村庙会要讲形势,剧团到庙会上助会唱戏,一般都是营业演出,本人爱看戏,小孩把门人基本不管,认为很开心,在有父母带着游庙会时看见我们特色的小吃炒凉粉特别好吃,非叫老人买碗良粉吃不行,现在忆起来很有意思!
在工地过正月十五,中午会餐后项目部组织大家去临汾尧庙玩,适逢元霄节庙会,真是人山人海。各种小吃,玩意儿,比如这个套大鹅就很有特色。二十元15个圈圈,隔着栅栏往鹅脖子上扔,谁扔的圈圈能套住鹅脖子,鹅就归谁。配上魔性的音乐BGM节奏,也是醉了。
#我最难忘的一次重阳节# 以前我们这里重阳节有庙会,从九月九日开始,持续一周时间,叫九九庙。那时做庙会的街上,卖衣服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一个摊位挨一个摊位,而且提前好几天,很多外地的马戏班子、杂技班子就来了。孩子们第一盼过年,第二就是盼九九庙。那几天,学校都专门放假三天让孩子们赶庙。小些的孩子让父母带着买衣服买玩具看马戏,大些的孩子呼朋唤友、成群结队从街头逛到街尾,连吃带玩儿,一直日落才依依不舍的回家。那么多年庙会,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初二那年,盼望了好久,都想好买哪些东西了,结果,从九月初九开始下雪,没错,就是下雪,时紧时慢下了两天,出不得门,第三天踩着一路泥泞到庙会,出摊的很少,想买的东西没有,就吃了一串糖葫芦就回家了。
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今天刚好不上班,听说邻村有戏,上午吃了饭就去庙会了,会场上人挺多的!卖小吃的比较多,有卖考面筋,烤冷面,长沙臭豆腐,各种小吃因有尽有。还有河南有名的传统小吃,包子,油馍,胡辣汤,喝上一喝真叫香!还有孩子们喜欢玩的蹦蹦床,网红桥……挺热闹的!这些玩的都是我小时候没有的,一幕幕让我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们赶庙会的情景,那时五角钱就能买好多东西,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可惜在也回不去了!童年是我美好的回忆……
#中秋宅家还是出去玩#
中秋节快要到了, 提起中秋逛庙会,不由忆起儿时中秋时节逛庙会的情景,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到了中秋节久盼的心情非常兴奋,就跟着村上的邻居们一起到庙里去赶会。庙会上热闹非凡,卖什么的都有,吃的有包子油馍胡辣汤,用的有各种各样的农具,各种农副产品,也有穿的戴的丰富多彩的衣帽服装。看的有几台大戏在公演,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尽情的表演,大有互相对决的势头。
到了中午时分,肚子里饥肠辘辘,看到各种小吃更是想饱餐一顿,但是,难堪的是囊中羞涩,临来时母亲尽心的给了我不到一块钱。最后考虑还要省着点,决定吃几个包子喝碗胡辣汤,一共花了不到6毛钱。也算开开心心的开了个洋浑!
到了3点多钟,各个戏班也都刹戏了,非凡热闹的庙会集市也慢慢散去。我和邻居们几个童年的伙伴都兴高采烈的回到了家里!
半天的逛庙会虽然是几十年过去了,但现在有着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