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东华门好吃的美食

好想穿越回北宋,带点琐碎银两去好吃好喝。今天读了《东京梦华录》的第二卷: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这三章读完,不知道咽了多少次口水。因为有太多好吃的了。

好想穿越回北宋,带点琐碎银两去好吃好喝。今天读了《东京梦华录》的第二卷: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这三章读完,不知道咽了多少次口水。因为有太多好吃的了。

从内城的州桥往南走,街上有卖粥卖、稀饭的,也有瓮肉(就是类似叫花鸡那种做法的),除了这些,还有卖鸡鸭鹅兔、鳝鱼、包子、腰肾,每一份都不超过十二块。几个朋友凑在一起,一人点一个,大饱口福是绰绰有余了。

吃饱了吗?再往南逛一逛,逛到朱雀门那里,肚子可能又开始饿了,没关系。那里有现煎现卖的羊白肠、辣脚子、姜辣萝卜。夏天还会有冷饮,比如沙糖冰雪冷丸子、沙糖绿豆冰雪凉水等,冬天又不一样了,现烤猪肉皮、野鸭肉、煎夹子等等,这些吃店一直到龙津桥卖须脑子肉方结束。

那里的生意应该不错,到晚上三更才收摊。游客累了不想回家怎么办?放心,那时住宿的店绝对少不了,只要有钱,绝不会让你在街头留宿。

北宋这些好吃的东西,经过孟元老的文字,透出诱人的香气。

我的思绪也漂回了小时候镇上的那条小吃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我特别爱吃肉丸和盐焗鸡脚。除了这两个,什么卤鸭、卤鸡、牛肠肺汤、炒粄条、盐味粄、粟粄、笑粄等等,我也爱吃。

虽然我老家的好吃的比不上北宋时期的东京,但它们的味道却是任何其他美食无法比拟的。

说完好吃的,要回到《东京梦华录》这本书了,要不然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从宣德楼向东面走,就会看东角楼。楼旁边就是十字街,朝南走,是姜行、高头街。朝北走,更厉害了,经过纱行、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最后的尽头是旧酸枣门。一路上,店铺数也数不清,繁华不亚于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可惜的是,这段路靠近皇宫,在徽宗宣和年间,被扩展为夹城和官道了。

这样一搞,店家们又要找地方做生意,不知道徽宗对他们有没有经济补偿。

十字街往北说完了,现在是十字街往东。往东去是潘楼街,街南大多数鹰店,供贩卖鹰鹘之类猛禽的客人居住,其余的店铺则卖些珍珠、丝帛、香料药材。

往南走,有一条巷子,叫界身巷,主要是金银、丝帛的交易场所,能在那里开得起店铺的人,没点实力根本混不下去。因为这些交易数额惊人,动辄上千万。

那里卖的东西很特别,在一般的地方不好交易,因为很多都是不太能公开。就像王熙凤拿家里的名贵物品典当一样,被太多人知道会影响名声。

但这种生意越旺,也就证明了市场的没多少实力,虚胖太严重。

北宋的辉煌,维持不了多久。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外敌的强大,内在实力不强是大方向,但具体的是什么,我还得继续学习。

#可以分享一张你觉得最好看的照片吗#这张照片拍摄于1999年,那年去北京看建国50周年阅兵庆典,之后在东华门翠明庄找了份厨师工作。11底下了一场大雪,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历史博物馆门前西北角照的照片。现在去天安门广场也能找到那棵像战士一样英姿挺拔松树。怀念过去美好时光,青春一去不复返,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明清至民国时期洛阳城内的街道,按方位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整齐地通达四座城门,将城内分隔成四隅。这四条大街以十字街口为中心,形成了老城"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洛阳#

明代洛阳城的主要建筑是伊王朱㰘和福王朱常洵的藩王府。福王府规模宏大,原老城东华街、西华街是当年王府外宫两侧东华门、西华门所在位置。明末李自成攻下洛阳城后,福王府外宫被一把火焚之。

清代的洛阳城依旧明朝规模,河南知府移驻明福王府内宫故遗。此时的明福王外宫西华门旧址处形成了北大街最繁华的地方。

清末至民国时期,老城十字街口依然是洛阳城的轴心点,以十字街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店铺鳞次栉比。

"庚子事变"后的1901年农历九月十六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在河南府周南驿入住七日。十八日上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从南大街周南驿前往东关千祥庵烧香,路过十字街口,曾下轿子顺便看看这里的市井文化。

1920年9月,吴佩孚以直鲁豫巡阅副使的身份进驻洛阳,以西工兵营为练兵基地,并修建了直通老城的灰石马路。此时的十字街口依然是老城繁华的商业地段。西大街、北大街开了不少饭铺,经营各种炒菜、水席等。当时,洛阳最大的饭庄是位于北大街的"京都万景楼",另外还有西大街的"欧亚饭店"、北大街的"合盛栈"、"于记饭铺"等。

"一•二八"上海事变后的1932年2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洛阳。洛阳城一下子涌进成千上万达官贵人,弹丸之地的老城城市狭小,十字街口一带拥挤不堪,当地人的生活秩序被扰乱。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军攻占洛阳的前几年中,从1937底年至1944年"豫中会战",日军曾经对洛阳城进行过多次轰炸。以十字街口为中心的洛阳许多商号被炸毁,北大街的"京都万景楼"饭庄、西大街的"四海春"饭庄等日渐萧条。

1944年5月“豫中会战"的最后一战——洛阳保卫战打响后,日军兵分六路,由老城西南角、西门、西北角、东北角、东门、东南角向洛阳城猛攻。午后,随着日军战车经北大街进至十字街口后,守城21天的国民党第十五军和川军第九十四师各级指挥系统被逐段隔绝,洛阳城最终沦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原有的洛阳大批商号又回迁到老城南大街一带,主要集中在十字街。此时的的十字街口的地标志性建筑为一座"大钟表"。

1948年4月,人民解放军再次攻克洛阳,洛阳城全面解放。此时洛阳最繁荣的地方依然是老城十字街和南关一带。

1954年,洛阳升为省辖市后,开始大规模建设。原东华街、西华街贯通为东西大道,在1957年后与西工、涧西工业新区中州路相通。

从此以后,十字街失去了洛阳老城交通枢纽的位置。

1979年,老城西华街改建,在原十字街口兴建了老城新地标建筑——八角楼。

九十年代中期,十字街口八角楼至北大街路口;中州路洛阳剧院、老城商场一带开始形成小吃夜市。这条小吃夜市就是后来的网红打卡地——"洛阳十字街小吃一条街"。

2000年底,位于十字街口八角楼东侧的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后,"八角楼"及周边建筑被拆。随后,改建为"八角楼金街",重新建筑了一座"新八角楼",但知名度大不如以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洛阳老城十字街夜市走红大江南北,在2015年,入选全国十大美食街。

识街如读史,时代烙印的十字街口见证了洛阳老城的时代变迁。#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08396/
1
上一篇文叨思考:马克龙:普京犯下了战争罪
下一篇 李哆鱼:特斯拉被曝将降低上海工厂产能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