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分享
六个菜咋样?
就这菜招待客人行不行吧
一个盘鳝
一个辣椒炒鸡肉
一个红烧肉
一个鱼香茄子煲
一个干锅土豆片
一个韭菜炖豆腐
如果是你,你会来我家做客吗?
#美食#
#春日生活打卡季#
湘西印象——茶峒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详尽地给人们描述了那个让人无数次魂牵梦绕的地方——古朴的小石头城、玲珑的白塔、月光下的渡船、翠翠凄美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湘西四大名镇之一——茶峒,也是后来我们所说的边城。我们读着沈老的小说,一幅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古镇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去寻找主人公的足迹。茶峒这个地处偏僻的湘西小镇,也因为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而名声鹊起。然而,初读小说的人,他们大都会认为,边城描写的是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其实,茶峒才是小说里真正的《边城》,是沈老年轻时从军过的地方。
从堪舆的角度来分析,茶峒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跨三省”之称。四周山峰耸立,中间小块盆地地平,环顾四周,群峦拱揖。茶垌城背依高耸太山,左有九龙山,右有香炉山及笔架山拱卫,马头山镇守水口,面朝凤鸣山,两江汇流成一湾清江水绕城而过,江中有船形山沉浮其中,如鲤鱼之脊背,随江水上涨跌落起伏,时隐时现。垌城山环水抱,地处省界交通咽喉,不愧是一块地杰人灵之地。现如今,河中的船形山已改造成观光翠翠岛,岛上有国画大师黄永玉老先生给翠翠雕刻的汉白玉雕像,刀工精湛、栩栩如生。
逶迤古城墙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如今只剩下些许断续残缺的城垛箭口,沿河青石板街道可拾级而上,岸边的吊脚楼林立,逛累了,三五朋友可临窗就坐,品一壶铭茶,远眺河岸风景,凉风习习,清爽怡人。
抗战时期,茶峒处于重庆边缘地带,旱路有国道去重庆,水路便利,沿着酉水河顺流而下,经沅水流入洞庭湖。这里汇集了许多避难的学生和商贾,小小古镇,银行、商铺林立,素有“小重庆”之称。国难时期,还举力新建了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校舍具有民国特色,实属不易。听说,当年我们的朱总理还在这里学习过。
正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那个国难年代里,茶峒人安宁自足的生活无疑是令人十分羡慕,依山靠水而居,用木船或竹排连通外面,下运桐油、川盐等,上运棉花、布匹、杂货及各种急需战略物资。长途的贩运模式和集市贸易的经济结构,使得这座占地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镇成为了近代湘西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古有茶峒八景之说,现如今大部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的几处暂无开发。小镇里有新建的百家书法园,里面的各种书法作品均以沈老的小说《边城》里摘录的,爱好书法的朋友可以去欣赏,感受一些各大书法家的魅力。
当年,谢晋导演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边城》,宋佳主演。那时,茶峒的石头城墙基本上还保留着,后来因经济发展保护不力而破坏了,殊为可惜。但该电影《边城》上映后,并没有像《芙蓉镇》那样,引起全国轰动,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电影的红不红火,也许一切都是宿命吧!毕竟茶峒在国难时期有过风光无限……。
至于特色小吃,有米豆腐、酸辣玉米面、血粑鸭子、苗家酸鱼、腌罗卜、苗家菜豆腐、酸菜豆腐汤等。碰到农历二、八还可以赶“边边场”,场面非常热闹。在这里你可以吃到油炸河蟹、口味虾、蒿草粑粑、油炸水蜈蚣、大锅盘鳝、油炸竹虫、焖田螺、松脆蜂蛹、麻辣知了等地道的湘西风味小吃,吃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也不菲。
虽然,茶峒的名气远远赶不上凤凰、芙蓉镇等地方,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绝得值得我们去游玩一番,不虚此行。(BY: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