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美食记录#美食小吃
看着流口水了[赞][玫瑰]
清明节回老家,同事让我带土特产。
#驻马店头条#
驻马店有什么土特产呢?实在想不出来。
小磨香油,是家里的土特产,据说起源于三国时期。现在城里卖的都是机器压榨香油,而我家的是用传统石磨磨制,香气扑鼻、香气浓郁诱人。
这个很不错,等我去问的时候,发现不容易携带,并且还占据空间。
正阳花生呢,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以优质珍珠豆型特色著称,花生米粒外观整齐,且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正阳花生用于榨油出油率高,加工效益好,加工的食品或炒货具有香、酥、脆的突出特点,细腻好吃。
当我想到这些,准备去收拾时,有个主任说要吃我家的手工馒头。
#驻马店老查记功夫馒头#
让我妈做那么馒头也不现实,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下,驻马店哪里的馒头做的地道正宗。
老查记功夫馒头,听着就很大气,还是驻马店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秘制的黄豆酱更是一绝。
特意赶高铁之前,去交通路买了几十个,让同事们尝尝。
驻马店的民俗美食节
#驻马店头条#
#驻马店本地联盟#
近日,驻马店浙江商贸城正在举办第五届民俗美食节。周日的下午,我和几位吃货朋友一起来到这里的美食步行街,看到了不少的特色美食。
这里有传统臭豆腐: 臭豆腐 ,其名虽俗气、却外陋内秀 、 平中见奇、源远流长 , 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华传统小吃 ,古老而传统,口感芳香松脆。
这里有特色酸辣粉: 酸辣粉源于四川民间 ,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 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调制, 味感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从而成为四川的一种特色小吃,进而风靡全国。
这里有油炸的旋风薯塔: 旋风薯塔是选用营养丰富的土豆、地瓜、等天然食品, 用专用旋切机一次性艺术旋切,直接拉伸成型,以螺旋片的形式整齐、优美地旋绕在长300毫米的竹签上,再配上独家秘制的天然绿色风味调料和调味品, 口感更为香、酥、脆。
这里有黄金热狗: 热狗是香肠的一种吃法, 夹有热狗的整个面包三明治, 也可以直接称作热狗, 受各地方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 热狗会使用不同的材料, 传统上使用法兰克福肠口感细腻香甜!
这里有香甜棉花糖: 棉花糖是指市场上一种软性糖果, 疏松多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因口感和质地与棉花相似而得名,入口即溶,口感甜香。
这里有麻辣爆炒小龙虾:龙虾是存活于淡水中的一种甲壳类动物, 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 色泽红亮,口感香辣鲜浓。
介绍了这些特色美食,不知道可曾勾起了你那挑剔的味蕾?期待大家一起来尽情享受这舌尖上的盛宴!
#我要上微头条# #驻马店头条# #驻马店美食记录# 大家好,我是打工人老李,今天4月5日,清晨,在正阳县陡沟镇父母家中,母亲早早起来做我们这里的特色小吃,韭菜盒子,也就是先擀好圆形的面皮,把用韭菜、土鸡蛋、调料拌匀的馅,先均匀地放在一张面皮上,再用另一张面皮盖住,两张面皮四周用手捏紧,馅在中间,两张面皮合二为一成一张圆饼,放在锅里烙熟,就是菜盒子的由来。
其实,昨天晚上,父亲就在张罗韭菜盒子的准备工作,先一根一根择选好的韭菜,再洗净沥干水,早晨,母亲切菜,制馅,擀面皮,烙饼,这道美食的背后,有父母不怕麻烦、辛勤地付出, 母亲烙了六张韭菜盒子,还有熬煮的芸豆、大米粥,另有蒜苔炒肉,有荤有素,有干有稀,我尽享口福。
吃罢饭,我又要出外打拼了,父母还在念叼着让我带路上吃的喝的,出门送出很远,停在路边张望不肯离去,我不敢回头看,我泪水忍不住流下来,我怕父母看见更加伤心,就这样我走了,我不知何日归来,何日再看到父母!
#驻马店头条# 烈日炎炎似火烧,在驻马店南区练江河大桥上,小商贩们六点就开始出摊了,这时候城管还没来,南区的繁荣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小贩在此摆摊,炸串的,热豆腐,烤面筋,烤毛蛋等,各色小吃小朋友们的最爱!
晚上出来散步,城管也来了,小贩们都推车到小树林里去了,阵阵的烟熏烧烤味直往鼻子里钻!
一个问题也出来了,城管撵你们也是有原因滴,天天下班路过,各种垃圾遍地都是,卖完推车就走地上一片狼藉,都是不爱干净的主,你们要随时把垃圾清理干净利落还能不让出摊吗!
做个文明的好市民有这么难吗!
爱家广场开业倒计时了,最期待的大华美食一条街要闪亮登场了,夜晚散步来到这里看看,西门口的霓虹灯璀璨夺目,一旁的流动餐车已经就位了,到时候这里将是南区小吃精品街,不用再跑到天中老街这么远的地方了。#驻马店头条# #驻马店本地联盟# #驻马店身边事#
希望大华美食街把大驻马的经典美食都集中在这里!
河南驻马店,一位60岁的母亲,在抖音平台上做美食博主,目前抖音粉丝达到26万,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做抖音直播时,她说出来的原因令人心酸。
她叫吕爱梅,1961年出生在河南驻马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里孩子多,家长没有钱送她上学,她只好在家做农活,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
20岁时,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3岁的农民,生下五个孩子,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吕爱梅曾在驻马店老家做过几年小吃生意,
可是好景不长,两个儿子,先后被确诊为“渐冻症”,之后吕爱梅的丈夫也患上神经性耳聋,有病的丈夫经常辱骂与殴打她和孩子们,让她不堪忍受。
当时她很痛苦,家里三个病人,日子过得很苦,经常买不起盐,都是娘家人送的,为了逃避丈夫,她带着三个儿子从驻马店来到郑州。
她其中两个儿子先后得了“渐冻人症”,从最初的全身无力、肌肉萎缩,进而吞咽、讲话困难,呼吸衰竭,他们的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随着病情加剧,现在大儿子朱小强只能卧床,二儿子朱小猛也只能轮椅代步。
从儿子患病以来,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没有丝毫喘息时间。一刻也不停歇地围绕着孩子们转。买菜、做饭、喂饭、吸痰、洗衣……。
在郑州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她在街头卖过米酒,卖过唱,也讨过饭,2019年在儿子建议下,吕妈妈开始用抖音@有娘就是福 记录美食视频。
在制作视频过程中,大儿子朱小强是导演,二儿子朱小猛是剪辑,吕爱梅是“摄影师”加“厨师”。由于吕妈妈以前做过小吃生意,她就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始了美食直播。她做的绝大部分都是家常菜:“凉皮”“凉拌黄瓜”“油条”“菜饺子”……她的视频受到粉丝的喜爱和关注。
在经历了近三年的努力后,他们终于如愿,“妈妈这几天火了,涨了十几万粉丝,妈妈高兴、感动。”走红后的吕爱梅,在她更新的视频中毫无掩饰地表达了自己斩获流量的喜悦。
吕妈妈和儿子们通过在抖音电商美食带货,慢慢有了收入来源。她说,我们家给社会做不了太大贡献,但我们自食其力,尽量不给别人添乱。
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面对生活中强大的压力,她没有放弃也没有抱怨,而且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拼尽全力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去改变现状。让我们给这个坚强的母亲点赞。@松鼠派达人社
:#60岁母亲回应做主播养活渐冻症儿子##郑州头条#
中国 乡村振兴报道100篇之十五:安阳市滑县道口烧鸡
河南 安阳市滑县的道口镇是全国闻名的"烧鸡之乡"。道口烧鸡由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产,是河南名特产食品之一。其造型、色泽、味道、软烂被誉为"四绝",冷食或热食均回味无穷。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现在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偶遇曾在清宫御膳房做过厨师的老友,从他那里获得"八料加老汤"烹制烧鸡秘诀,于是名声大振。他把店铺改名为"义兴张",意在缅怀"义友济兴"之情。清乾隆皇帝南巡,途经道口,食"义兴张"烧鸡,异香而醒神,赞之为天下佳馔。从此,"义兴张"烧鸡成为贡品。1955年,"义兴张"六代嫡孙张和礼在河南省政协会议上公开了祖传300余年的烧鸡绝技秘方。1956年国庆节,道口烧鸡进入国宴。自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慕名来滑县学艺者络绎不绝。1981~1987年,在历次国家和省级食品评比会上,均获国家商业部和省政府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1978年以来,滑县人民政府积极扩大道口烧鸡生产规模,兴建了国营道口"义兴张"烧鸡大楼,建成了一条科学的流水作业线。1984年成立了中国滑县道口烧鸡总公司,对烧鸡业统一管理、科学研究与开发,筹建了规模较大的滑县烧鸡罐头食品厂,建立了烧鸡技术学校,编印了技术培训教材;与此同时,研究成功了复合铝箔袋软包装,为烧鸡的久储远运开辟了新途径。1985年全县有加工道口烧鸡的厂、铺430多家,年产量可达3500吨。
这次乡村振兴报道河南篇全部播送完了,稿件上了中国记者报道网、清风网、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北京乡村振兴报道组感谢河南、洛阳、驻马店宣传部等人的大力支持!
下期播送:中国乡村振兴报道100篇之十六:河北篇:邢台市内丘柿饼,欢迎全世界广大网友垂注!
这里真的“太好吃”了!在视频中我有问到大家,还有没有吃过什么芝麻的食品?其实以前我真的就只知道芝麻酱、芝麻酥、芝麻油,还有米饭上面撒点芝麻粒。
这次行程到访河南驻马店蓝天芝麻小镇,我才知道原来芝麻还可以这样吃!
现场品尝到了芝麻花茶及芝麻叶茶,试吃了芝麻丸...等好多东西,
也带了些芝麻的食品回苏州,把河南平舆特产分享给同事们~
芝麻小镇,不止有芝麻田及芝麻博物馆,旁边还有一大片粉黛乱子草,网美打卡景点分分钟出大片~另外还有小吃街及儿童体能乐园,各种好玩好吃的~
景点位于平舆县东皇街道办事处大王寨村,是中国白芝麻文化的传承中心、天中农耕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豫南民俗文化的体验基地。
在河南的朋友们节假日可以带小朋友到这里去游玩~#乡村振兴##我和祖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