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邮临泽好吃的美食店(高邮有什么好吃的饭店)

2014年一位名叫杨俊熙的11岁小男孩在湖边洗手,谁知道在淤泥中发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宝剑,男孩父亲送去鉴定,专家:这可是距今3000多年的宝贝!

2014年一位名叫杨俊熙的11岁小男孩在湖边洗手,谁知道在淤泥中发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宝剑,男孩父亲送去鉴定,专家:这可是距今3000多年的宝贝!

 

高邮市临泽镇,恰好是暑假时期,小朋友们都到了放假可以好好玩耍的时候,杨俊熙也是其中的一个小孩子。

 

杨俊熙11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他呼朋唤友,一起招呼着小伙伴们出去玩,没一会他们就跑到了临南小区菜场附近的老周临河。

 

头顶的太阳异常地热烈,小孩子们疯跑一阵,已经是满头大汗,杨俊熙看着眼前清澈的河水,就小心翼翼地蹲在了河边,用手轻轻地掬起一缕凉水来玩。

 

冰凉的河水瞬间就将杨俊熙的热意给驱赶开来,他蹲在河边一边洗手一边玩水,玩得不亦乐乎,阳光照耀着水面,微风一吹,看起来波光粼粼的,非常好看。

 

杨俊熙眯了眯眼,朝河边一看,这河边的淤泥里好像有什么东西,隐隐约约像是一把剑,杨俊熙呼唤着伙伴,开心地大叫:“你们快来!你们快来啊!我发现了一把剑!”

 

杨俊熙说着就朝淤泥里伸手,顾不上脏,将一把青绿色的短剑拿了出来,看到真的是一把剑,杨俊熙快乐地挥舞着,杨俊熙从小就喜欢让爸爸讲武侠故事,将这把剑拿到手中,杨俊熙觉得自己就是闯荡江湖的大侠。

 

“我是大侠!哦!我是大侠啊。”杨俊熙拿着手里的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回家后就冲爸爸吆喝着:“爸爸,你快看,我有剑了,我是大侠!”

 

杨俊熙的爸爸杨锦海看到儿子手里的剑,犯了迷糊,他严肃地说:“这把剑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杨俊熙看着爸爸冷着脸,就将自己去河边玩,然后在河边捡到这把剑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

 

杨锦海一面担心儿子在河边玩危险,一面又觉得这把剑不简单,要知道老周临河可是一条活水河,这条河和“京杭大运河”的前身相通。并且还和秦代的子婴河相互交差。

 

这把剑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全长26厘米,材质是青铜,看起来是一把青铜古剑。

 

杨俊熙捡到宝贝的事情很快就被大家宣扬了出去,还有有些人听说后专门来到乐杨俊熙的家中,出高价想要买取这把宝剑,但是杨锦海都摇头拒绝了。

 

既然这把剑可能和历史息息相关,杨锦海认为自己家是不能够安心将这把剑占为己有的,于是他就带着儿子一起,将这把剑交给了高邮市的文物局吗,想捐献给国家。

 

当专家看到这柄青铜剑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这把青铜宝剑应该是商州时期的青铜剑,距今大概有3000多年。

 

要知道,中原的青铜剑创始于商代,剑身不长,大概有2、30厘米,等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剑的长度才达到了50厘米到60厘米,战国晚期则更加夸张,剑的长度大于70厘米。

 

根据剑的长度,剑的材料,剑的工艺,专家推测这是一把距今3000多年的青铜古剑,非常难得的是,因为上周时期发掘的青铜器并不多见,所以这把商周时期的短剑就显得有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这把剑的保存比较完好,没有弯折没有毁损,即使是锈迹也没有特别多,这把剑做工非常精致,上有小孔,用来系剑穗,应该是商代贵族才会拥有的,总而言之这把剑对于研究商代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俊熙和他的爸爸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奖励,而这把青铜宝剑也被收藏到了高邮市的博物馆里。

#淮安头条# 高邮湖西金湖地区第一位女党员——杨平

杨平,原名杨崇贞,1917年底,杨平出生在扬州城一个贫民家庭,全家人经常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日子。尽管如此,杨平的父亲仍抱着“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将杨平一直培养到了初中毕业。毕业后,杨平凭借优异的文化成绩,顺利留校任教,当上一名老师。

国仇家恨,毅然走上抗日道路

1937年下半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略中国。1937年11月,京沪沿线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同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12月14日,扬州城也被日军占领,杨平的大姐夫与父亲不幸先后死于日军的炮火,年仅20岁的杨平与母亲、妹妹被迫逃离扬州城,到高邮避难。

那时的高邮,群众抗日情绪高涨,处处可见抗日热血青年张贴各种抗日标语,而他们一次次对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暴行的控诉,杨平在同学吴秀琪的介绍下,她参加了高邮当地的陈文抗日义勇军,并在宣传队里当上了宣传员,负责书写和张贴各种抗日宣传标语。

陈文支部,高邮湖西第一个党员

1939年,中共苏北特委委派吕镇中和陈淦两名地下党员秘密潜入陈文部队,开展苏中高邮地区地下党组织建设工作。很快,有文化、思想又进步的杨平得到了他们的赞赏与关注,成为队伍里第一个被秘密介绍入党的积极分子,1939年6月在陈文部队秘密入党。1939年7月,经中共苏北工委批准,成立中共陈文部队支部,隶属苏北工委,吕镇中任党支部书记,陈淦为组织委员,杨平为宣传委员,高邮湖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宣告成立。此后,在吕镇中和陈淦的领导下,杨平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相继秘密发展了十几名地下党员,不但壮大了陈文抗日义勇军的力量,更使高邮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建设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虎口脱险,湖东继续投身抗日

1939年8月,陈团遭到国民党韩德勤部队包围,陈团在小关被打散。陈文被俘,后被秘密杀害于蒋坝。万分惊险之中,杨平和其他同志冲出包围,来到中共苏北工委接受短期培训。两个月后,为了尽快恢复高邮的地下党组织,杨平按照组织的要求,重新回到高邮抗日根据地开展工作。第二次回到高邮,杨平按照上级的指示,在中共地下党员邱剑鸣(又名胡杨,高邮县首任县长)的引荐下,冒着生命危险,潜伏到驻守在临泽镇的国民党保安旅中,利用公开的政治处宣传员身份,一方面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一方面秘密发展地下党员,很快就吸纳了40多名进步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就在杨平等人如火如荼地开展地下党组织建设工作时,邱剑鸣的中共地下党员身份不幸被暴露,杨平被迫撤离高邮。1940年,随着苏中抗日战争形势的日益复杂,上级又一次派遣在苏中具有丰富地下抗日经验的杨平,先后到泰兴和高邮,担任江苏泰兴县四区、三区和二区区委书记,江苏泰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邮县四区区委书记等职。

志同道合,共同谱写战地伉俪情

1944年,杨平的爱情之花开始悄悄绽放。那一年,因为工作上的接触,杨平与时任新四军高邮独立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黄烽相识。说起第一次见到黄烽的情景,杨平记忆犹新,说他“个子瘦高瘦高,知识分子,很有修养”。就这样,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互相许下终身的诺言。1944年4月份在高邮抗日根据地结婚。

此后,在高邮抗日根据地,黄烽与杨平,一个在前线奋勇杀敌,一个在地方上积极组织群众抗日,先后共同参加了几十次大小战役。1945年年底,随着高邮对日最后一役取得完胜之后,高邮城得到了全面解放,黄烽奉上级命令,离开高邮,投入到解放战争之中。杨平也随同丈夫离开高邮,征战南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杨平与丈夫随华野十兵团入闽,1964年,黄烽被授予少将军衔。杨平先后在福州大学、福建省气象局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继续贡献力量,一直到1983年正式离休,2018年逝世。

#游遍中国##江苏##高邮#

高邮市,简称邮,是扬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京杭大运河沿岸,高邮湖畔。高邮是汉唐时期的各地传信机构,也是中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前223年,秦王嬴政在境内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后人又称高沙、珠湖、盂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由东阳县析置高邮县,属广陵国。南北朝时曾置广邺郡、神农郡,又析临泽、三归、竹塘三县。隋初郡废,三县并入高邮县。宋代先后筑有二城,名旧城、新城。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高邮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古代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设高邮县。1991年2月撤县设市(县级),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2016年11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江苏省高邮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高邮民俗·高邮民歌】

高邮民歌是高邮市高邮湖以及里下河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歌曲,主要有号子、小调、情歌及各种生活、风俗歌谣,儿歌、对歌等,它既有苏南民歌柔婉的特点,又有北方民歌爽朗的气质,节奏婉转轻盈,有着浓郁的里下河水乡风格。高邮民歌有着与其他地方民歌不同的特点。经典代表作:数鸭蛋、高邮西北乡、送夫参军、我的家乡在高邮。

 

【高邮特产·高邮鸭蛋】

高邮人养鸭、腌制咸蛋事,北宋秦观的诗文中就有提及。清代大诗人、美食家袁枚对高邮咸蛋倍加推崇,其在《随园菜单·小菜单》有关于“腌蛋”的记载,名人和美食家的赞语让高邮鸭蛋扬名天下。

高邮人养鸭和高邮境内有众多的水域不无关系。京杭大运河、高邮湖、邵伯湖等河湖港汊连绵成片,水面占了区域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在湖荡河沟及草滩中,有大量的鱼虾、螺蛳、蚬蚌和水生植物,为牧鸭提供了丰富的饲料。高邮鸭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条件里,自然就育出了优质的高邮鸭和双黄蛋。

 

【高邮特产·高邮鸭】

高邮鸭是我国三大名鸭之一,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高邮鸭蛋经精制加工后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具有松、沙、油、细、鲜、嫩等六大特点,营养丰富,成为席上佳肴,馈赠亲友之上品。

 

【高邮特产·秦邮董糖】

秦邮董糖是扬州高邮的传统名特产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原名酥糖,它源于明代董璘(高邮人,永乐年间进士)退养还乡后为奉养寡母、慰藉慈亲的孝心大发酵,由董璘最先研制出来,因为董璘是高邮人,而高邮古称秦邮,故此饮茶佐品被世人称为“秦邮董糖”,高邮是秦邮董糖的肇始之地,也是秦邮董糖的正宗产地。

 

【高邮美食·清真宴】

高邮下属的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乡。清真饮食文化独具风格,不仅延续了传统回民清真美食的特色,而且融入了许多里下河地区饮食文化的元素。回民独创的清真宴,因其地域特色,可分为南北不同风味的菜系。其中,颇具影响力的淮扬清真菜是伊斯兰饮食文化与中国东南、华南饮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既是淮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清真饮食南北两大流派的南方代表。菱塘清真餐饮界在保持回民餐饮精华、吸收汉民烹饪技艺特长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菱塘清真宴”,更是以淮扬清真菜的鲜明内涵、特有风味和独具魅力,跻身“高邮七大名宴”之列,成为广受大众青睐和追捧的清真美食品牌,其影响力和美誉度用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一句诗来概括,就是:“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

 

【高邮美食·少游宴】

秦少游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婉约派一代词宗,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对淮扬美食情有独钟,曾与苏东坡、孙莘老、王定国在高邮的古文游台载酒论文,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美食诗篇。

少游宴是高邮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和高邮市烹饪协会的有识之士根据秦少游饮食诗词,结合传统菜肴,指导师高邮市秦园宾馆设计制作的宴席。该宴多采用野禽、野蔬、水产品烹制,讲究原汁原味。

 

【高邮名胜·盂城驿】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

 

【高邮名胜·菱塘清真寺】

菱塘清真寺位于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北部的清真村,是中国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清真寺,据记载,清真村的清真寺,明中叶前初建于回回湾(今清真村)。原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呈前后三进、两厢三院。寺前有照壁、寺后有花园。寺内建筑有前殿、大殿、窑殿、水房、南北厢房、殡具室等20多间。现存主要建筑有关殿、大殿和四方亭阁(窑殿)。窑殿建筑巨翼重檐,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扬州头条# 高邮区域核酸检测

为快速排除风险隐患、有效阻断疫情传播,4月18日,高邮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开发区、高邮镇、城南新区)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今晨,高邮再发通告:为进一步排除风险隐患、有效阻断疫情传播,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在4月19日开展分区域核酸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采样区域及时间

1、开发区、高邮镇国雄路以北区域:时间为上午9时至13时;

2、龙虬镇、三垛镇、甘垛镇、卸甲镇、汤庄镇、临泽镇、界首镇、周山镇:时间为上午6时至11时;

3、高新区、菱塘乡学校师生员工: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以下略)

小编@谈资扬州 #扬州人的谈话资料# 简评:应检尽检。

沙沟战斗

  新四军在苏中进攻伪军据点沙沟的战斗。

1945年2月22日晚,苏中军区第1团、第2团、江都独立团、兴化独立团等部,分路向江苏省兴化、宝应、高邮县的沙沟、崔垛等伪军据点发起进攻。战至23日下午5时,攻克沙沟、临泽、王营、崔垛、中堡等据点5个,歼灭伪军第28师第87团第2营及工兵连,击毙伪军官兵100余人,伤100余人,俘伪军纵队副司令翟衡新以下官兵750余人,缴获小炮6门、轻机枪8挺、步马枪450支。新四军亡排长2人、战士10余人,伤连长2人、政治指导员1人、战士100余人。

我活跃在老年大学这所夕阳灿烂的舞台

邹德明

2012年我从教育战线退居还乡,在家觉得空荡荡的,整天无事从从,后来遇见了我的老同事葛文斌他介绍我到老年大学学习。我们高邮老年大学办学共有班级三十多个,人数将近一千多人,是一个多得的群体,他们在老年大学这个舞台上学习显得更加勃气蓬勃。学校虽然几次搬迁,但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课程设置不断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己成为江苏省扬州市示范老年大学。学校有教室30多间、宽敞明亮,设备全面升级,师资力量较强,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学校从以前十多个班级到现在三十多个班级:有舞蹈班、摄影班、电子琴班,京胡班、二胡班、扬剧班、书法绘画班、普通话班、智能手机班、烹调班、等十多专业,为教师学员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在不断地改革创新,日益发展和巩固壮大,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是老年人学习、活动、交流的理想之地,成为夕阳灿烂的舞台。

我在学校虽然刚上学三年,参加了书画班、二胡班、扬剧班结交了许多新老朋友,增长了新知识,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锻炼身体,增强了体质,开拓了眼界,充实了生活,并学以致用,奉献社会与他人。尤其是在扬剧班学习激发了我热情,用平时业余时间到街头巷尾参加老年演出受到观众们一致赞扬。

我的书画作多参加高邮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老年书画作家协会的会展。在这几年我运用手中笔绘画了十多幅作品参加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展,

作品有《一声长啸山川秀》《鱼水深情》《菊黄蟹肥》《一唱雄鸡天下白》《金秋肥春光》《珍珠串串满郊原》《松鹤延年》等多幅作品出展。在老年大学学到东西真是太多了……。

老年大学是夕阳灿烂的舞台,转眼间,我退居二线己好几个春天,我愿为老年大学健康成长多作贡献。[/c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406628/
1
上一篇没事记一笔:阿根廷2-0波兰
下一篇 湖湘经济论坛:两大家族办高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