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名山区收摊之后,就一路向南,途径荥经县,本想在荥经县在摆一天,结果天公不要美。那就只能继续向南。沿途也遇到一些乡镇,有的因为天气原因,有的乡镇又“不适合”摆摊,只能作罢。到达汉源县时已是晚上10点多。
今早6点多起来后,到汉源东区综合市场结果没找到摊位。又跑了汉源另外两个市场依然没有合适的位置。这就是跑江湖地摊。也就当旅游了[呲牙]。#雅安# #农贸市场# #旅游#
最后汉源的早餐有点贵哦,一份砂锅米线要14元。
被岁月尘封了的老成都风味面条
当下,成都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启动了成都面条五十强评选活动,成都市金牛区和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亦倾力打造一条独具风情与风味的“面街”。面条一下就在成都风头十足,热闹起来。
说起面条,尤其在成都,大多人也都喜欢吃面,成都面条可说是“一面一格
百面百味”。
于是,成都男人都懂得一个简单生活道理:媳妇不是万能的,但找了个连面都不会下的媳妇,又是万万不能的。不仅如此,成都人做面条,吃情之意不在面,而是食以味为先,调味特别讲究,铺张奢华,浓墨重彩,肆意挥洒。经常是十几种调料刷刷刷扔进碗里,让人疑惑顿生。你若告诉成都人,吃面条嘛,放点酱油醋,弄两瓣大蒜就得了。那成都人会说:“你那啥子面哦,清汤寡水,有盐莫味的,那是给住医院病人吃的哈。”并且还会耐心地开导你:“吃面嘛,就是吃作料、吃馅料噻,这你都懂不起嗦!”下面要谈到的几款老成都面条,你吃过几样呢?
牌坊面,是成都简阳的一款颇有风味特色的担担面。最初出现在简阳龙王庙一贞节牌坊下。牌坊面以鸡、猪骨、鲤鱼、水发金钩制汤,鲜香无比;用肥瘦猪肉丝、火腿丝、玉兰片丝、香菌丝和金钩末,加猪油、料酒、川盐、胡椒、上等酱油、鸡汤制成馅料;调味料之红油,用简阳二荆条干红海椒炼制,汉源花椒,德阳精酿酱油,保宁香醋、味精、小磨芝麻油,冬菜嫩尖、油酥豆瓣;自己手工擀制加有豌豆粉和蛋清的面条。吃来是滑爽滋润、汤鲜馅香、麻辣微酸、味美多滋,一两一碗,再配上时令绿叶鲜蔬,口味上还随顾客喜好,可“红重”、“味酸”,也可“干捞”、“汤宽”,馅料还有鲜鱼、杂酱、海味等,款款吃来不是一般的味美爽口。1950年代后,北门大桥师友面将牌坊面引进,在做法上做了些改进,一经推出备受欢迎,成为“师友面”的第二招牌。
炉桥面,不是面条,也不是面块形态,是将揉压好的面团,扯成小坨,再擀压成圆形面皮,然后对折成半圆形,用直刀在直线的一边切成不断的口子,展开变成原先火炉里放的炉桥形状,再入开水汤锅中煮熟软,捞入放有酱油、红酱油、红油辣子、花椒面、芽菜末、味精、葱花、鲜汤的碗里即成。此面一碗一个炉桥,咸鲜香辣、绵韧滑爽、十分可口,也可添加牛肉、猪肉、排骨等排骨等馅料。当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炉桥面摆在面前,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面的形状就像一个炉桥啊。
铜井巷素面,其采用细棍面条,红酱油、豆油、蒜泥、芝麻酱、红油辣椒、花椒粉、猪油、味精、葱花、芽菜等调料,拌合起来是麻辣鲜香、色泽红亮、滋味丰厚、口感舒爽,吃完了面碗里还剩有好多香辣扑鼻的调料,吃客便多要再买个锅魁蘸着调料吃方觉过瘾。尤其冬天吃上一碗,会辣得你头皮冒汗,鼻尖滴水,只想宽衣解带;若夏天吃一碗,那会逼得周身的暑气都争先恐后地从毛孔头钻出来,里外一身甚觉凉悠清爽,更是治疗风寒感冒的美味良方。如此,如此,创始人陆淑佩凭借素面手艺及独到的风味特色,获誉“烹坛巾帼”之美誉。
旗花面,原为新繁的地方小吃,采用上等面粉加鸡蛋制成全蛋面,擀成薄皮,切成菱形片,很像一面小旗帜。面皮煮熟后浇上不同的面臊。旗花面臊子分为几种,大蒜猪肉臊、大蒜牛肉臊等,各有风味口感。旗花面面皮劲道,肉臊鲜香,家常味浓,很有吃头。
牛肉毛面,因面条上一堆绒毛状的牛肉丝而得其名。牛肉毛面,面条油润细滑、味道麻辣鲜香、吃口浓郁味长。选用黄牛臀部鲜肉,经卤煮,捶茸、炒制成牛肉松;手工面条煮熟后,挑入放有红酱油、白酱油、保宁醋、花椒面、辣椒红油及鲜汤的面碗中。此面过去多作为宴席小吃。
什锦烩面,其特色是面菜汤三合一,汤宽味鲜、清淡可口,为早点、夜宵佳品,亦有作宴席中点。什锦汤臊通常没有定式,可饮食应季组合,通常是蛋皮、五花肉片、海带、玉兰片、青菜、鱿鱼、金钩、蘑菇、火腿等;调味仅用胡椒面、味精、川盐、化猪油、少许酱油等。
砂罐煨面,砂罐面原本是崇州的风味小吃,是用小砂罐先将面臊在火上煨好,再舀出来浇在碗中已经煮熟的面条上做成的。砂锅煨面又热又烫,原汁原味,且汤鲜味美,故一直深受男女老少喜爱。最初的“罐罐煨面”只有“三鲜罐罐面”、“海味罐罐面”两种,味型也仅仅局限于咸鲜味。
吃食放盐、味精调味。后来又增添了“牛肉罐罐面”、“肠旺罐罐面”、“酸菜豆花罐罐面”等。味型也在原来单一咸鲜味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常味、麻辣味和酸辣味等。川西坝子各地的风味面条还有很多,像麻花面、炝锅面、海螺面、狮耳面、豌豆扯面等。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也就死在了沙滩上,冷藏在人们的心海里。
《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学者《百年川菜传奇》
《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原创 江湖饕客·向东 2021.02.03 成都
5月20日8时36分,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早上我给我们家小朋友做好早餐,端在桌上给她吃饭,她吃饭的同时我正准备去房间里面再拿一个梳子给孩子梳头发,但是走进房间的时候,突然就听到玻璃哗哗哗的声音,感觉整个房子都在晃动,当时脑袋里一片空白,马上跑出来把我家小朋友抱起来往外跑,当时有一两秒犹豫是跑下楼还是不跑,然后感觉地震就过去了。因为之前开着监控,她妈妈在监控里看着小孩吃饭,看到我抱着小孩子往外跑,连忙在监控里叫干嘛了,我说地震了。随后,看房子晃得没那么严重,确定安全了我才放下心里,她妈妈就调监控看了一下灯,灯总算晃得没那么严重了。
这个事情发布后,很多网友说被感动了,其实因为那是我自己的小孩,肯定要优先保护她的,这种是本能反应。过后想想都有点后怕,当时在想万一真正的是再发生几秒,整个房子如果倒塌了怎么办。对于地震我还是有一定的阴影,因为我当过兵,在部队的时候参加过512救援,看到过很多那些画面,真的不敢去想,对地震有着说不出的感觉。#地震瞬间爸爸光速抱起女儿#
朋友的老公是青岛人,很能吃辣,平日里最爱的就是川菜,这次来四川见丈母娘,也是怀了“雄心大志”,要吃遍成都小吃。
这位青岛女婿起得早,6点半就起床锻炼了,在家里跑步机跑了一会一看7点15了,天却还是黑的。他感到很不适应。
快8点天才亮起来,他赶紧催促老婆起床带他去吃早餐。朋友啰啰嗦嗦8点45才出门,就在楼下的老麻抄手店给他点了一个大份抄手。
她老公兴奋地对老板说要最地道的抄手,老板也是个实在人,给他加了好多料,红红的一大碗,还贴心地给他掐了豌豆颠。
朋友震惊地看着眼前那一大碗:“你确定你要吃?”
她老公“关爱”地看了她一眼:“当然,我比你都能吃辣。”
朋友意味深长地笑起来,可惜她老公的目光只盯着那碗抄手。
“这辣椒,一闻就香。”她老公一边用筷子搅拌抄手,一边还打了两喷嚏:“够……呛……阿嚏!”
他吃了两口之后,憋红了脸,大张着嘴:“老婆……快……给我水……我的嘴没了”
朋友淡定地叫老板开了一瓶玻璃瓶的小豆奶:“喝这个。”
她老公看也没看,举起来一饮而尽,弄得满头大汗:“这……太麻了,老板你花椒不要钱啊?”
“当然,我这个可是正宗汉源花椒。”老板颇为得意:“自家人种的,年年都送来,做出来的老麻抄手最地道了。”
朋友又淡定地问老板要了一碗原汤,对老公说:“涮涮在吃。”
这位青岛女婿马上板起了脸:“我才不需要。”但是眼前那碗抄手又时刻提醒着他麻嘴的感觉有多难受。就这样,吃了两口抄手,他就得喝点豆奶。抄手吃完了,豆奶也喝了四瓶。
走出店,他老公顾不上形象,伸着舌头,还不停跺脚。笑得朋友腰都直不起来:“下次还敢挑战不?”
“我……下次不要……再那么多花椒了。”她老公欲哭无泪。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川菜就是很辣,其实并不是,川菜主要以麻为主,辣度反而比较平常,和两湖比起来,辣度差远了。麻,又以汉源花椒最为地道。许多人能吃辣,却不一定受得了麻,所以这位青岛女婿第一次就长了“教训”,以后再吃,都要提醒老板少放花椒了。
各位外地女婿们,你们喜欢吃花椒吗?#婚姻# #情感# #成都#
1935年6月9日,九军团奉命接替(一军团一师)二团飞仙关通雅州方向的警戒(佯攻雅安)。我们五军团有接应九军 团的任务。
15.作战汉源县富庄镇松江村双桥子
6月3日阴。
行军作战。由富庄经田嘴河下、石门坎(雅安市汉源县富庄镇平河村) 到雅安市汉源县富庄镇松江村双桥子,约30里。
我军放弃进攻清溪之敌,主力迅速进攻天全、芦山,以便与四方 面军配合作战。
今日我五军团军在双桥子附近佯攻清溪之敌,余则取道新庙子、水子地, 向天全前进。
我军10时许即到双桥子,开始向敌佯攻,反复攻击数次,双方均 无进展,成对峙形势。
是晚,以一部占领阵地,余均在双桥子、石门坎之线宿营。
6月4日阴。
行军。由双桥子经石门坎、二郎溪(汉源县西溪乡平河村1组)、好子坪(蒿子坪,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西溪乡民安村3组 )到九根树(荥经县九根树铅锌矿异常区 甘竹山) 附近山坡露营,约30里。
双桥子附近地形于我甚不利,敌人居高临下,我则处于谷地之中, 我原决定是日拂晓全部脱离该处,但又得军委电令,要我待命行动,遂 延时过长,到撤退时天已大亮。不过,因敌人不知我虚实未敢尾追。到 好(蒿子坪)子坪时,友军(一军团)一师尚未走通,全部于昨晚在甘竹山露营,我遂决定以前卫团及后方梯队先过山,我前梯队及后卫团在好子坪(蒿子坪)附近实行村落露 营。是晚,幸勿淋雨,大家都休息得较好。
①杨森:国民党军二十军军长。
②刘文辉(1895—1976):四川人,国民党西康省委员会委员长,1949年12月起义。
16.据师天全、芦山
6月5日晨微雨,继阴。
行军。由九根树(甘竹山)经小平子、高桥到新庙场附近,约40里。
晨起继续前进。越甘竹山,下小平子,悬崖数丈,绝壁时生,石 坎参差,烂泥殊深,攀葛附藤,举足难进。骏马走骡死伤十匹以上°太 白①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虽生长蜀中,过去尚不以为然,至 此,方证实。这亦证明我工农红军无坚不摧,无险不克!敌人梦想我步 太平天国石达开之后尘,而我竟于最短时间,不但越过石达开受困顿之 绝地,反而西北出天全,东逼汉源,使敌人全取守势,东奔西驰。这亦 是我战略指导之机动与神速、战士之坚苦勇猛所致。
现四方面军正重整旌旗于茂州,我则据师于天全、芦山与懋功之 线,遥相呼应,配合反攻。我中华苏维埃之革命运动又将奠基于川西 北矣!
是晚,仅我五军团直属队及后卫团之一部到高桥新庙子附近。
6月6日晴。
行军。由新庙子经泗坪到小河场,约40里。
一军团二师红五团②及教导营,于是日在花滩、竹子坝之线积极向荥经之敌佯 攻,掩护我主力北进。我则集结小河子,策应红五团的行动。
二师刘亚楼政委③,来我司令部闲谈数小时,并晚餐。
①李白,唐代大诗人。
②红五团: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
③刘亚楼: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
6月7日半晴,阴,夜雨。
上午备战,下午行军。由荥经小河子(荥河场)经王家山、垭子口(土巴垭口)到陈家坝,约40里。 是日,红五团仍执行原任务,积极向荥经之敌活动。我则为二梯队, 准备敌人出击时,配合五团相机消灭或驱逐之。
早饭后,即令各部以备战姿势带至适当地点防空。我们同左权、刘亚楼① 及各团首长前往大悬头,侦察地形敌情。当即决定,以“川东”②侦察 排去大坪山一带侦察游击。但该排尚未到,而大坪山已发现敌兵约一 个团,有迂回我五团阵地模样。遂令侦察连先去大坪山,随即调“川东” 增援五团,因距离较远,又往返数次,兼之敌人动作不十分积极,我“川 东”并未参战。
13时得电令,要我立即由小河子向陈家坝前进,准备随一军团主 力之后,北渡天全河。于是,我即按“川西”③直属队、“川东”侦察排 之次序向陈家坝前进,晚9时到达宿营地。后卫营次日全部到齐。
6月8日半晴,阴,黄昏微雨。
行军。由陈家坝经关口上、宋家坪、三角庄(渡天全河)到始阳镇, 约45里。
因后卫部队到达过迟,军委电令又未接到,所以我们8时才开始 由陈家坝出动。因路小山滑,行动滞缓。途中过峭崖,马失前蹄,连人 带马滚至崖下二三丈,幸未受损伤。
到始阳已15时以后,过河未毕, 敌机两架在河边掷弹三枚,均未伤人。
是晚宿营始阳镇。
6月9日半晴。
驻军始阳镇。
①左权、刘亚楼。
②“川东”为红五军团所属部队的临时代号。
③“川西”为红五军团所属部队的临时代号。
九军团奉命接替二团飞仙关通雅州方向的警戒。我们有接应九军 团的任务。
是日,五军团仍在始阳镇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