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考行测真题
作为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国家级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一直备受考生们的关注。当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需要良好的备考和严密的思维能力。本文将针对2009国考行测真题进行解读,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题目一: 根据列车时刻表,一列由A到B的列车开出后1小时,另一列从B到A的列车从B站出发,两列车在D站相遇,该段路程全程120公里,已知从A到D距离B到D的2倍,两列车相遇时,两列车的运行速度之比是8:7,求两列车各自的运行速度。
这道题考查了考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首先,我们可以设A到D的距离为x,B到D的距离为2x,则B到D的距离是A到D的距离的2倍。由于两列车相遇时,两列车的运行速度之比是8:7,所以我们可以设两车的速度比为8x:7x。又因为两车相向而行,所以它们相遇时已经走了120公里,所以 x=40,代入式中解得 A到B的车速为48km/h,B到A的车速为42km/h。
题目二: 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森林消失,不仅会造成生态失衡,还会使许多生物失去生存的环境,因此森林保护工作十分重要。下列是为保护森林时应采取的措施: A.禁止砍伐、毁坏森林 B.对开展砍伐、采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惩戒 C.大力推行树木和苗木的人工引种 D.开展山地森林培育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保护森林的问题,出题人提供了四个方案,需要考生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首先A选项具有显而易见的正面意义,不砍伐、不毁坏森林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可以把A选项作为保护森林的基本措施。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仅仅靠禁止砍伐并不能做到事半功倍,因此需要第二个措施来加强实际效果:对于非法开展砍伐、采伐行为来说倘若没有相应的惩罚,那么不法分子就可能会取得咎由自取。因此,B选项是具备可操作性的做法。C选项可以更好的促进生态平衡,但在实际操作中,人工引种所需时间以及成本较高,因此无法在大力推行时产生实际的效果。最后,D选项对于森林保护具备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是实际操作上所增加的成本较高,需要深入调查后在实行。
题目三:有甲、乙两人较劲,结果甲赢了,且甲所得的比乙多210元。如果让甲少得10分,而乙多得10分,这次乙就赢了,且乙比甲多得15元,那么这次较劲双方各得多少分?
这道题目需要考生灵活应用逻辑和数学运算,构建方程解题。我们设甲手中的得分为x,乙的得分为y,由题意可以列出如下的方程:
x – y = 210 (1)
(x-10) – (y+10) = 25 (2)
将式(2)整理化简,得到x-y=45. 同时方程(1),联立可解,得到甲得分65,乙得分20。
最后,通过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总结出备考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首先,要熟练掌握算术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在备考中,还应对脑力训练保持持续性的思维训练,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成绩。
2009年行测真题及答案
前言
在参加公务员考试前夕,了解历年的行测真题及答案就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行测真题及答案就是一份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将介绍2009年行测真题及答案,并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试题难易度、常见考点、解题技巧以及考试备考建议。
试题难易度
2009年的行测试卷难度适中,总分为100分,共有60道试题。其中,数量关系和逻辑推理是重点考察的内容。
常见考点
1.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题型,因此也是行测试卷中的重点。数量关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而且这类题型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往往较为绕口。
2.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事实中,按照逻辑规则推理出未知事实的过程。逻辑推理题目涉及到数学、语文、哲学、心理等多个学科,考察的是候选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技巧
1.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在做数量关系题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审题,确定数据的关系。同时,考生还应该对于一些基础数学公式和算术运算加强练习,以保证在考试时能够准确没有错误地计算数据和运算结果。
2.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逻辑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在于牢记逻辑规则,把已知事实进行分析,运用逻辑规则推理出未知事实。
3.判断推理题解题技巧:在做判断推理题时,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各学科知识,对论述进行科学评估和综合判断,而且也需要把握句子和文章结构及其逻辑思路。
考试备考建议
1.考生一定要认真备考,切勿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前,考生可以通过模拟试题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考试能力。
2.考生应该学会科学高效地规划备考时间,合理切换备考状态。
3.考生在试卷做完后,一定要及时检查答案,排查错题并进行总结,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定向备考。
结语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2009年行测真题及答案的介绍。希望能够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