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幸运的匪首!1950年,广西玉林监狱里一名死刑犯,用“神奇的药水”治好了监狱长的孩子,不仅免了死刑,人生还发生了更大改变。
这个犯人名叫陈善文,他原本是广西玉林县云茂村的大财主,在民国时,他曾在国民党的部队中担任军医,还被授予少校军衔。
1949年底,解放军迫近广西,国民党白崇禧的军队纷纷败退。在玉林的陈善文经不起败退国民党军官的怂恿,与匪首梁广文等人盘踞在黄久岭伏牛寨一带,并多次策动土匪暴乱。
然而,在广大军民的协同下,匪乱很快就被清除,而身为匪支队副司令陈善文也在平南县丹竹镇郊外的一间遗弃柴屋里被抓。不久之后,玉林专区公安处便张贴了告示:匪首陈善文被判处死刑,不日即将被正法!
然而有一天,监狱长的小儿子摔断了手臂,由于陈善文有一手治跌打枪伤驳骨的绝技医术,所以监狱长便请他为儿子接骨。
陈善文用驳骨术将孩子手臂复原后,又叮嘱其家里人去陈善文指定的地点取来驳骨水涂抹,孩子很快就痊愈了。
经过这件事,监狱长又一次见识到了陈善文的高超医术,这样的人拉去枪毙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便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请求留下陈善文的性命。
不久之后,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到平南召开广西党政军会议,同时传达党中央指示:“对于有一技之长的罪犯,愿意伏法者,可以考虑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1953年,公安厅正式批准生产驳骨水、云香精,陈善文的思想面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不再郁郁寡欢,而是每天一有空就去阅览室看书、读报。在制药车间劳动时,他也变得积极起来,而且还在医疗设备上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促进了技术革新。
那年12月的年终总评上,陈善文被记大功一次。在颁奖时,他从领导手中接过一套新的棉衣、棉帽和棉被,还有一支钢笔。
陈善文的心里百感交集,他趁兴向监狱领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技术改革方案,并亲自设计了一个比较大型的蒸馏锅。这一建议当即获得了领导的批准。
在新的蒸馏设备被造出来后,云香精、驳骨水的产量大幅度增加,陈善文也因此被减免了1年徒刑。当时,陈善文痛哭流涕地说道:“生我者父母,养我者人民。人民政府不念旧恶,改造教育,拯救垂危,实为再生父母!”
出狱之后,陈善文被安排到玉林制药厂工作,并担任该厂的技术副厂长、科研室主任。应群众要求,陈善文每天上午都会在省中医院门诊部坐诊。由于他的驳骨技术堪称一流,全国各地都有患者前来就医。
1956年,广西省(1965年改为自治区)第一届政协第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陈善文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会议。在会议上,他感慨道:“有生之年,我定要精诚竭力,向祖国数千年的中医学进军,争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党的政策感召下,陈善文又研制出了10多种新药,尤其是他的正骨水最为出名。1958年,正骨水被投放到香港市场后,马上引起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注意,外国顾客纷纷写信给玉林制药厂,要求邮购正骨水,我国因此挣来了上百万元的外汇。
1973年,陈善文因病逝世,享年91岁。在临终前,他曾叮嘱家人,将自己一生研究的药品秘方全部捐献给国家。陈善文在改过自新同时,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他真真正正地实现了自我救赎,成为了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搞权色交易的监狱管理局原局长被双开#8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广西司法厅原党委委员、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健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监狱管理局局长涉嫌贪腐这几年出现了一些(见下面文章),一般来说,掌握的资源越多,就会出现权力寻租。就监狱的领导干部来说,其面对的对象是监狱干部、犯人以及承揽工程的商人。因此,监狱领导的犯罪多体现在干部的晋升、为犯人减刑、以及为商人承揽工程提供方便,于是就有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这里值得关注的有两方面:其一,监狱干部贪腐线索的发现主要是上级监管部门。一般来说,一个干部的贪腐,会影响和波及到群众的利益,群众就会为有关部门提供线索。但在监狱系统比较难。无论是监狱干部、犯人、还是商人都很难向有关部门举报,导致在发现有关干部贪腐线索方面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既承担发现之责,也承担处理之责。
其二,监狱看似一个封闭系统,但如果处理不好,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巨大的。之前的孙小果案件,孙文思的九次减刑,监狱犯人利用手机诈骗案等都与监狱干部的贪腐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几年中央一直在扫黑除恶,黑恶势力能够除尽的一个重点也在于监狱的管理。案例中显示,监狱干部一个贪腐的方面就是为黑恶势力减刑,助长了黑恶势力的增长。
转发了
同心战“疫”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网站 - ../../
法姐讲法超话 【看房后换中介购买房屋的行为是否属于“跳单”?】#普法课堂# @四川监狱 @广西政法 via: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治微课堂#
四塘的由来之二
曾经的家四塘,前面说了,在当年是个很神秘的地方。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是一座监狱。这里有管教干部——狱警,驻扎有看守部队(那时还没有武警)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自都有很多的监狱,而且绝大多数都有悠久的历史,一般都可追溯到解放初期五十年代。刚解放时,监狱还要多,我们父辈习惯称之为“劳改单位”,当年在柳州市内或周边县,就分布有很多。据讲以前的某玻璃厂、某空压机厂等,都属此类单位,新兴农场,原来也是劳改农场。七十年代初,有一次拆拼,有部分劳改单位改成了地方单位。
原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监狱呢?我想,也许是当初刚解放,整个社会还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而新的政权需要巩固,新的秩序需要建立,那些才被打倒的旧政权旧势力人员,以及各种刑事治安违法人员,需要临时给他们一个去处,所以当时各地纷纷建起了监狱。
监狱最初都是由部队组建,当时叫做公安部队,实际上,相当部分头一天也许还是野战军的编制。有部电视剧叫《冷箭》,黄志忠主演,讲的就是一座新监狱的创建过程,与我的认识较吻合。
柳州的监狱,最早关押的犯人据说跟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以敌对的旧政府旧军队旧势力人员为多。解放初期,广西匪患十分猖獗,所以有不少的土匪。我们稍能记事时,还听大人们给我们指认说,这是什么犯,那是什么犯。
当年在四塘,有个问题曾让我耿耿于怀:一个山旮旯地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北方人?各个层级的领导几乎都是讲东北话,而且他们,包括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都长得人高马大。直到后来多看了几本书才知,原来,这些当年监狱的创建者,都是四野的兵,他们从东北一路打到广西,便留下来了。
于是,四塘在我的脑子时就有那么一个轮廓:就像电视剧《冷箭》所描述的一样,四野打到广西后,开展剿匪,因抓的人太多了,于是便由部队分兵出来组建一座座监狱关押这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