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继续购买华为手机,用了一两年你会发现,莱卡的相机,1х/5х是模糊的,广角正常,5х以上焦距正常。唯独1х-5х模糊,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遇到这种问题,我看花粉俱乐部很多出现这个同病。什么恢复设置,擦摄像头,重启,刷固件,恢复出厂设置都试了。
#特斯拉ModelY# 上次聊了一下关于特斯拉充电上限值的问题,发现很多车有都跟我一样从440、435掉到426-430,
总结一下他们掉限值大概情况:
1.快充掉限值
2.家用慢充也掉限值
3.特斯拉的原厂充电桩也掉限值
4.有特友说是最近两个固件版本掉限值掉的厉害。
5.有特友说是因为今年的新固件隐藏了一度电。
【总结一下日常实操经验】
充满电的情况下,慢充比快充一开始的里程耐用(能跑好几公里才掉里程)
有不少特友反馈慢充能够把限值涨回来。

最近我的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特有说跟驾驶习惯、路况、胎压有关系,我上周买了个打气泵把气补到3.0,温度高会涨到3.1,能耗值会降低一点点,目前从数据看还是有一点点效果,但是不明显。
【关于特斯拉限值官方解决方案】
到特斯拉官方充电桩冲到满跳枪之后,静置半小时后插枪继续充。
-->实测:再次插枪直接充电口跳枪闪红灯
【特友解决方案】
使用慢充充电解决。
-->实测:有特友说充电设置到8A以下可以,我实测下来两次,充电限值已经从426涨回到431了,说明这个方法还是有用的。
今天华为官方终于推送了1月安全补丁,那么是哪几款机型呢?
1.华为P50 Pro
2.华为Mate40系列
3.华为Mate30E Pro
4.华为Mate Xs
5.华为P40系列
有意思的是这次除了华为P50 Pro外,其他的机型固件版本都是2.0.0.222,这是不是暗示了HarmonyOS 3.0快来了~

#数码新鲜事#
@38号美系性能控 说燃油车也可以做智能化,对的。
然后他又说智能化不是电动车的专属,这就错了。
为啥呢?因为现在已经证明: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角度,燃油车都做不了高阶智能化了。
当然,燃油车可以做“低阶智能化”[我想静静]
————————————
先说技术:
38 指出了众多车企营销的错误,比如什么ADAS 耗电问题啊,电机比发动机控制精细啊......
他说的是对的,电动车企这么宣传就是不懂装懂,燃油车也有发电机,完全可以在驾驶状态下提供足够的电能;而且燃油车可以提供足够的横向(方向盘电机)+纵向(油门、刹车)控制精度,这个没问题。
问题在于:智能化不仅局限于「汽车行驶状态」,这就很要命了。
- 比如哨兵模式,我之前特别怕别人挂我的车,开出去都是打开的;利用前后左右的 ADAS 摄像头,以及 FSD 芯片里面跑的物体检测算法,只要有人靠近我的车,Model3 就会自动录像保存证据。

现在蔚来 ET5 也OTA 了这个功能,理想 L9 也在开发。
请问,燃油车怎么开发这个功能?你根本开发不了,因为你的小电瓶容量根本撑不住耗电,哪怕整套系统跑起来只有几十 w 的功耗,你也撑不了几个小时。
但即使增程式的理想 L9,也有 40 度以上的大电池,还有 DC-DC 电路,可以从大电池降压给小电池充电,经得起消耗。
燃油车非要做,那你就得半小时启动一次发动机,怠速状态下给小电瓶充电;噪音问题、废气问题、积碳问题、寿命问题......完全无法承受。
- 而且我们前面讲到 OTA,也对燃油车极其致命——电瓶太小,无法支撑复杂的 OTA。
汽车 OTA 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早就不是二极管们 YY 的“修 Bug”了;跟智能机一样,新势力的 OTA 已经进化到“开发前所未见的功能”。
所以 OTA 的包越来越大
为啥我拼命吹小鹏 G9 的电子电气架构?因为 EEA 3.0 确实先进,集成度高,控制力强;同样内容的 OTA 刷写,就是比竞品更快。

快意味着什么?OTA 的本质,是把各种芯片唤醒,然后刷写固件。
你技术越差, OTA 的时间越久,就越耗电,越容易造成质量事故。
比如大众 ID 系列就是软件能力太差,当年 2 个 OTA 包加起来需要刷写 12 小时,所以干脆禁止用户自己升级,一定要到 4S 店搭电,防止 OTA 到一半没电了,整车瘫痪。
那你这还叫个锤子 OTA?
而且就算是新势力,面对空前复杂的 OTA,也心有余悸——
最危险的升级,就是动力域等部件;因为需要高压电池包下电,没法 DC-DC 给小电瓶充电了;万一升级时间过长,就会变成大众那个下场。
但是新势力软件能力比传统车企强多了,2 代平台也在硬件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磷酸铁锂替换铅酸。
而传统车企,哪怕做纯电车,他们都一定会踩 OTA 这个坑,不信我们可以打赌。
那燃油车怎么做呢?更没法做你知道吧,除非 OTA 的时候发动机一直轰隆轰隆运转,带动发电机......没人能接受的

————————————
再说商业,这部分不需要长篇大论,就是各品牌都舍不得多花钱改造了。
智能化不是装大屏幕就可以的,当然你非要杠,那你说的对,装大屏搞「低阶智能化」不费事。
但是高阶 ADAS 这些肯定不行,你硬安激光雷达和 OrinX,你车内线路都得重做;搞笑,你原来全车按照小水管 CAN 总线设计的,现在不搞千兆以太网你跑得起来?
上高阶 ADAS 你能没有数据闭环?那请把座舱域的 5G和自驾域的 OrinX 打通吧。
传统品牌现在对待燃油车,都巴不得石头里榨出油来,你指望他们重新开那么多模具?重现开发那么多部件?
欧洲佬一寻思:我 TM 还是上纯电吧。
这就是为啥宝马现在的言论如此可笑:说什么燃油 3 系和 i3 是什么“油电兼容平台”。
扯犊子!
你 BBA 三家观点都是统一的:燃油车平台趁着还能忽悠人,尽可能地榨干剩余价值;革命性的东西,全都留到自家真正的纯电平台上去做。

所以奔驰卖百万的车,激光雷达都是 4 线、16 线的鬼东西,不愿意做你懂吧?国产你要是上个 96 线的你都不好意思见人,起码得俩来补盲!
而且,他们自以为的革命性纯电平台,不过是特斯拉和国产新势力前几年玩剩下的东西......
所以,你在燃油车上装大屏幕,行!
但想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这些老牌子自己都不同意[我想静静]
索尼在上周为PS5推出了一个重要固件更新,加入了广受期待的新功能,但看起来索尼自己发布的补丁日志似乎遗漏了一些内容。显然,这次更新还提升了多个游戏,比如《控制》《鬼泣5:特别版》等游戏在PS5上的性能表现,帧数提升了大约3%-5%。
这是由外媒Digital Foundry意外发现的。他们当时正在对比PS5新旧主机的表现,意外发现一些游戏的帧数在旧版PS5上表现更好。显然这会让玩家感到愤怒,但DF后来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旧版PS5运行的是最新版BETA固件。

与别的城市地铁比,车内显示屏内容显示效果的嫌弃武汉地铁集团给予了回复
5号线目前处于调试阶段,所看到的lcd版式非最终版式,经确定后将统一替换。
设计后刷个固件即可。[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武汉爆料##武汉头条##武汉地铁#
@武气爱
特斯拉最新 2021.36 固件中的一些调整。
- Yoke方向盘完成转向后自动取消转向灯,如果导航建议打开,它将自动打开转向灯, 按住远光灯按钮将激活清洗器。
- 新款 Model S 新增基于视觉的自动泊车功能,
- 韩国地区 : 新增 Spotify 和几个街机游戏。
- 中国地区:QQ音乐VIP图标和高品质音乐支持。
- ModelY 根据车队数据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改进,以应对更多的侧面碰撞情况。

- 部分 Model 3 低温改进 :挡风玻璃雨刷清洗顺序会根据车速自动调整,以更好地清除盐分和污垢。
Model S : 更好的电池预热。 X/Y :以上均有。
-带有 Hepa滤芯的车型支持提前开启生化模式☣️。
- 另外,还删除了 FSD Beta 申请按钮。
#特斯拉#
雷总这是在内涵华为P50Pro吗[泪奔]
用766的影像旗舰
万一上市的第一版固件打不过P50Pro多尴尬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一进入到整个8月就是不是去发布会路上就是回家写稿路上,最近活动真的非常多,对于近期内容评述我会尽量做到有观点。
很有必要抽出时间来聊聊前端时间公布的LHDC-V,也挺有意思,之前还是LHDC 4.0,这回直接变为V,也就是第五代,这说明LHDC要迎来“大升级”吗?
确实如此,我觉得可以用“两条腿”走路来形容这次升级。

一条腿“用力蹬”在稳定情况下去挖掘无线音频音质的极限;一条腿“迈开走”去探索新领域边界。
比如在传输码率超过1Mbps时,依旧保持16bit采样精度以及48Khz频率的准CD格式(最高可到24bit 192Khz),这要比高通无损标准还要高一些,另外在自适应码率上支持的码率范围也更广,从128kbps到最高1000Kbps都能实现,同时总谐波失真也可以达到-144dB,失真在可控范围内,这其实已经接近部分有线音源规格了。
另外非常重要一点是支持LE-Audio这个新协议标准,据小道消息显示,苹果新品耳机也会支持这个协议,不过后者或许仅支持LC3,和LHDC相比不管是在传输码率还是自适应上都有很大差距,而且LC3只是LE-Audio必须采用的协议,最大卖点其实还是......省电,不过就之前几个号称省电的协议标准来看,对于能省的那十几分钟(大概率是),我并不感兴趣。

这次LHDC-V带来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个进展是,终于正式官宣了自家的空间音频技术,简单粗暴讲其实就是LHDC 4.0中的“元音频”,另外这次也终于有个确定的名称LHDC Spazio,它是一套车室空间解决方案,按照深度合作厂商DSPC的说法更容易理解:“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替汽车内消费者强化听感”。
其实从现阶段大众对于车内音频需求来看,显然“听得清”要比空间感更重要,这次带来了和极氪进行深度合作,实际落地在汽车中的的应用技术,目前是把LHDC这项音频解决协议带入到车机系统中,从而实现音质提升。
因为篇幅关系,大家只要知道LHDC在和极氪汽车共同解决全链路无损音质传输,最终达到音质提升目的即可。
截止到LHDC-V发布后,其实安卓领域的“无线音频协议格局”已经非常明晰,但这能解决高清蓝牙协议标准过“乱”问题吗?这其实更值得关注,因为新品在第四季度才会支持上市,因此到时候等有手机或者耳机通过固件更新到新协议后,或者等有新品后我再详细聊。
其实离不开耳机还是想在不打扰别人基础上,愉悦地享受音乐嘛。不过从目前市售真无线耳机来看,其实单元啊,调音啊都不是问题,传输链路怎么保证“全局无损”才是厂商应该注意到的。#数码资讯# #HiFi# #我要上头条# #科技微讯#
我将持续关注LHDC后续动态,敬请期待。
LHDC-V 特性与参数
1.支持24bit/192Khz采样率传输,可真实还原音频细节
2.针对蓝牙等传输型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供最佳音质
3.可针对音源格式进行自适应采样率调整
4.码率支持128Kbps~1Mbps
5.支持Lossless & LE A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