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真好!苹果手机从26楼掉落直插水泥地却完好无损:完全没坏,是个奇迹】
近日在福建某地,一名女子因为晒被子手机不慎从26楼掉下,倒着直直插进2楼平台却完好无损的视频引发网友极大兴趣!从视频里能看到,苹果手机的三分之一机身直勾勾地插进了“水泥地”里!但拉近镜头,咱能够看到这个手机的屏幕依然保存完好,根本就没有破裂迹象!随后该事主女子向物业求助,于是保安爬上二楼帮她从“水泥地”里拔出手机!女子把弄着手机,女子道:手机不管是屏幕还是外观都毫发无伤,让人震惊!
其实,看似是水泥地的地面实质是泡沫做的保温层,每栋楼层都会设计保温层,但是,手机从26楼掉下仍能完好无损,这无疑是十让人意外的,这引得网友啧啧称奇![灵光一闪]
翠花点评:
其实这种外墙上的造型是泡沫的,外面直接抹的一层水泥,就形成了一个保温层,拼多多上卖10块钱起[大笑](见图3)。
不得不说,苹果手机质量这么好,真耐摔,我记得我以前用的诺基亚3100,从一楼掉下散架了,装好还是一样[大笑][大笑]
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要注意,因为如果手机砸到路人,那就是另外一个悲伤版本了。
你们有什么感想?[灵光一闪]
我认为不是编剧的错,错就错在他是90后。
我承认,我也有一台,怎么摔都摔不坏。
如果你不小心摔了,手机声音出不来,你再摔一次,马上恢复。
这个是我的亲身经历。
我当时用的应该是Nokia 3100。
#电视剧扫黑风暴# 《扫黑风暴》第24集高明远和郑毅红通话终于拿出了他的神器手机翻盖手机仨星,防窃听的商务人士专享!前面用的诺基亚手机打电话+录音,伊河新村微信群又用了一个智能手机!这个诺基亚是专门用来做不法勾当的。还有智能手机在用,否则进不了伊河新村项目微信群。细节是处理的挺到位的,确实是,可是剧情中段有点拖沓,跟前边紧凑对比起来后边就有点拖泥带水了!
2018年,这一年华为手机已开启新的反击,苹果手机王朝地位也开始岌岌可危!人们也早已习惯了成熟方便的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手机帝国王朝已早成为记忆!但镜头却很有深意的几次给了高明远在使用的手机特写,这款手机是诺基亚型号3100的手机!这款手机,确实耐用,经摔,2003发布的,在当年很受亲睐!
涛哥也有看到伊河新村项目微信群,高明远发的信息,他微信说话了。说明他也用智能手机。[呲牙]#八卦手册# #影视杂谈#
2021国庆期间的几点思考:
1、效率、极限场景和商业化的平衡。
节日期间新能源车“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上热搜,再次引发对电动车唱衰,主要观点是电动车聚集,上游电厂污染更严重;充电如何不便利;节省的经济效率被充电的时间效率吞噬掉等。由此衍生出对电动车弱势场景的讨论。
内燃机引发了社会效率,计算机突破了运算效率,高铁网约车引发了通勤效率,微信支付宝解决了支付效率,那么新能车解决了什么效率呢?排除国家能源战略,解决了热效率(内燃机热转化效率30%,比亚迪dmi做到43%以上,而电机对能量转化效率达90%);其次是智能化,解决了人机的交互效率。目前新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新四化势不可挡。不能因为一些弱势场景(既选择新能车就要对适用场景有认知)就以偏概全,随着直流快充和电池技术突破,这些问题也会逐步解决。就像当今智能手机时代,你为什么不用待机时间最长的飞利浦X513功能手机或诺基亚3100呢?
当然,作为厂商来讲,即便节假日峰值充电属于极限场景,也需对用户进行服务场景提醒、应急的补能建议和必要的保障措施。买车满意是开始,用车满意才是目的。 现在的矛盾是快速增长的电动新能车使用规模与充电效率和续航进步的速度之间的矛盾。即便短期来说,节假日峰值充电的极限场景的应对可能不符合常态化的商业逻辑,因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比方说蔚来的换电站、超级充电宝等)。不过,经过极限场景的测试,更多的人会更加理性的选择电动车,也激发行业和车企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的动力。
2、怎样定义打胜仗?
这个国庆最大的话题之一:电影《长津湖》和电视剧《功勋》。一场极不对称的惨烈战事被记载,精神丰碑永世长存,由此而激发人们对先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惜。怎样定义胜仗?长津湖之战,减员伤亡计4万多人(其中三分之二为严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与美军的战损比例大概为3:1。单纯从战损比看不出胜仗,但在战略态势上把美军赶出来三八线以北以东地区就是胜利。但这场仗也让美军高层看出了我方的后勤保障孱弱、装备落后的弱点,从而坚定了继续作战的信心。在《功勋》第一部:能文能武的李延年(王雷饰),一支铁军(3个连队最后仅剩10来人,称之为泰山连)抵挡美军一波又一波的钢铁洪流,但守住了346.6高地就是胜利。他们靠的不仅仅是战斗意志和信仰,更是靠李延年作为连队的精神支柱以及其优秀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那些说志愿军只会拼人海战术的诋毁不攻自破。
3、十一车展。每年十一都是厂商角逐、收线索抢订单的黄金周,各个基层连队排兵布阵,战术组合,不过今年国庆似有点让经销商们感受到寒意和无措。缺芯的大背景下一线销售格局在发生变化:BBA的部分紧俏车型供应有限,如A4、奔C、3系优惠幅度收缩(6~10%),消费者在观望,新车型又不断增加(特别是15-20万区间的紧凑/中型车),潜在客户面临分流,加之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特等引领的智能汽车消费潮,汽车消费模式发生变化,线上下单,线下提车,全国统一售价,那为什么还要去拥挤的车展费口舌凑热闹呢?对于厂商来说,错失了7天收单机会,10月节奏受影响;而对于用户来讲,错过了十一还有双十一、元旦啊。那么车展将会逐渐从各家争奇斗艳变成少数几家的狂欢,5年左右直到最后的谢幕。传统车展的最大功能是帮助消费者搭建了一个一站式优惠购车的场景,加之厂商的营销宣传让消费者惯性以为车展就能买到最合适最优惠的车,而随着消费模式的变化、直播网红KOL等新兴场景的出现,线下规模购车逐步从主流场景沦为多元场景的一部分。车展的构成元素、规模形式一样面临后互联网时代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