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兴u817刷机包(中兴u985刷机包)

科技改变社会,这也是从中兴身上体现的

中兴通讯中兴通讯官方账号

无人驾驶新花样#关键时刻我顶上 #无人驾驶 #高新技术企业

00:10

历史上的今天

1.公元1565年11月25日,因严嵩案而获罪入狱的胡宗宪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之后自杀身亡,时年54岁。历史上关于胡宗宪的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说他是严嵩一党,也有人说是他大明海防的建立者,把他和建立北洋海军的李鸿章进行对比评价。

2.我不是作为一介文人而是作为一名武士去死的。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头上系了写着“七生报国”的头巾,拿起短刀向自己的腹部刺下。

3.559年11月25日,北齐文宣帝高洋因喝酒过量而猝死。他是北齐的开国皇帝,东魏权臣高欢的次子。550年,作为东魏丞相的高洋,逼迫孝静帝禅位,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即位不久,高洋就对外征战:552年,用兵库莫奚(源于东胡的少数民族),俘获牲畜十余万头;553年,领兵讨伐契丹,俘获十余万人;554年,率军攻打山胡,斩首万余人。对内,他还改革了官制,继续推行均田制,建《北齐律》。经过高洋的治理,北齐成为了与南方陈朝、西面北周这三个国家中,最强大和最富有的。

4.公元817年11月25日,唐将李愬袭取蔡州,活捉淮西叛将吴元济,淮西之乱结束。淮西之乱被平定,发生在唐宪宗时期,这是唐廷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斗争中,一次卓有成效的胜利,就如同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扫除了诸侯国威胁,加强了中央权威一样,战后,其他藩镇震于威慑,相继归顺,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的局面,至此得以扭转,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基础。

十位“李氏”名将:

10、李勣,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与吴起、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同台竞技,战斗力很强悍。远征高句丽、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铁勒,所向披靡,威震草原。646年,李勣率200兵马突袭乌德革建山,薛延陀首领投降,漠北平定。李世民病危时,告诉李治,李勣可以作为辅政大臣,要好好重用。

09、李光弼,唐朝名将,与郭子仪并列,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唐肃宗评价:“中兴第一人”,说他比郭子仪、仆固怀恩还厉害。757年,李光弼突袭太原城,战斗“燕军”7万,安禄山很忌惮。759年,李光弼诱敌深入,在黄河沿岸放牧。史思明轻敌冒进,在河阳惨败,“燕军”阵亡2万,被俘虏4万。

08、李愬,唐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763年,大将仆固怀恩击败“燕军”主力,收复河北,平定“安史之乱”。此后,唐朝内地节度使林立,彼此相互攻杀,朝廷不能节制。817年,李愬冒着大雪进军,奔袭蔡州,一举活捉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两淮重新听从朝廷调遣。

07、李秀成,太平天国名将,足智多谋,善于用兵。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首义诸王”在内讧中损失殆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1862年,陈玉成被俘虏,太平天国局势岌岌可危。即便如此,李秀成还是能纵横江浙,建立新基地,为太平天国续命数年,着实不简单。此时,若非列强协助清朝,支持湘军、淮军,李秀成没准真的能逆袭成功。

06、李成梁,明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李成梁、马芳是“三大名将”,李成梁的战功最耀眼。镇守辽东期间,李成梁压着女真各部和蒙古吊打,谁敢冒头就打谁;谁不服就打谁,打到服为止。可惜,李成梁放了努尔哈赤一马,成为明朝的一大伤痛。起初,努尔哈赤被明军俘虏,在李成梁家当仆人,一点脾气都没有。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成功,主要是李成梁支持。

05、李牧,战国名将,擅长“防守反击”战,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前260年,赵国粮草补给跟不上,赵括孤军冒进,在长平被白起分割包围,损失兵马40万。前244年,李牧在雁门关设下埋伏,以步兵、骑兵列阵,全歼匈奴10万骑兵。此后,匈奴不敢再轻易南下。前233年,秦王嬴政御驾亲征,被李牧击败。前232年,同样是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出征,两次被李牧打败,秦军不敢轻易出击。

04、李靖,韩擒虎外甥,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618年,李靖初次挂帅,实际负责征讨江南,一举消灭“萧梁”,两湖纳入唐朝版图。630年,李靖以苏定方为前锋,200唐军骑兵奔袭阴山,一举活捉颉利可汗,洗刷了“渭水之辱”。634年,李靖节制各路兵马,率15万唐军出征吐谷浑,大获全胜,吐谷浑元气大伤。此外,李靖还留有兵书《卫公兵法》、《六军镜》等。

03、李定国,明朝名将,骁勇善战,很有谋略。1644年,吴三桂联手睿亲王多尔衮,击败李自成的6万大军,清军得以入主中原。1652年,李定国率兵从云贵出征,横扫湖南、广西。桂林之战,定南王孔有德战败,举火自焚。衡州之战,李定国诱敌深入,斩杀八旗兵马2千余人,敬谨亲王尼堪阵亡。顺治年间,满洲八旗男丁不足4万,此战阵亡2千,可谓是惨重。可惜,孙可望嫉妒李定国,南面内部不稳,顺治得以坐稳江山。

02、李文忠,明朝名将,仅次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的作战模式,跟汉朝的霍去病类似,喜欢长途奔袭,深入敌军内地作战。1369年,李文忠率2万骑兵奔袭和林,元顺帝猝不及防,蒙古骑兵战死两万,被俘虏五万。1372年,李文忠率5万兵马深入草原两千余里,连战连捷,追击蒙古骑兵到科布多,威震塞外。

01、李世民,“天策上将”,先是名将,后才是皇帝。“自古帝王将兵,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尔。”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19岁的李世民率兵横扫各路诸侯,9年时间统一中原。虎牢关之战,王世充、窦建德联军20万,李世民率3千“玄甲军”突袭,擒拿窦建德、王世充,威震河北。

815年,长安大明宫,准备早朝的唐宪宗接到报告:“万岁爷,大事不好了,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遇刺身亡了!”“什么人竟敢杀害朝廷重臣?如此挑战朝廷权威,不将你等抓获,朕誓不为君!”宪宗气得大骂!

宰相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今偃师),曾祖父是武则天的堂兄弟武载德;武元衡不但是当朝宰相还是一个有名的诗人,诗名和白乐天齐名。他是宪宗武力削平藩镇的坚定支持者,他的被害是破坏了朝廷的武力削藩大计。难怪宪宗会暴跳如雷!

这天清晨,武元衡像往常一样从自己的家里出来,只带了两个仆人,骑着马去上朝。当他们三个毫无防备的走到靖安坊东门不远处的时候,忽然从树后窜出了两名身手敏捷的健壮刺客。刺客先击倒了武的仆人,随后击伤武的左腿,将武拖下马来,将他杀害,并取走他的首级,桃之夭夭。

当朝宰相当街被刺,两仆人一死一伤!如此劲霸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长安城。有人以最快速度报告了大唐宪宗皇帝,宪宗气得当即暴跳如雷!发誓要追查凶手,他立刻下旨:“停止早朝,速召几个重臣进宫商议。”

就在宪宗焦虑不安的等待重臣的时候,又有人进来报告:“御史中丞裴度在早朝的路上也遇到了刺客,身受重伤,正在紧急医治。”

“什么?裴度也被刺了!这班人太嚣张了,气死朕了!”宪宗气得差点吐血。武元衡和裴度都是当朝重臣,他们被刺,一亡一伤,此事非同小可。宪宗皇帝当即下旨:“长安全城戒备,朝廷重臣居家出行都选派大内高手护卫,并马上追查元凶。”宪宗暗地里也加强了自己的护卫,朝廷上下顿时气氛变得非常紧张。

武元衡和裴度是宪宗的左膀右臂,他们坚决支持宪宗武力解决藩镇问题。所以,他们二人成为了某些地方节度使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根据这个原因分析,朝廷很快就查出来刺杀案的幕后主使~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李师道对朝廷的削藩政策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天子之所以执意削藩,都是受了武元衡和裴度的挑唆,武元衡和裴度是“大坏蛋”!

于是,他选派江湖高手去长安刺杀武元衡和裴度。并和刺客约好以武、裴的首级为凭回去领受重赏。

李师道天真的认为,只要武、裴被刺身亡,就会震慑朝廷其他主张削藩的大臣,他们就会劝皇帝收回“武力削藩”的念头,皇帝没有了人支持,自然就会放弃。到那时,天下太平,在他节度的藩镇依然是“山高皇帝远”,任由他胡作非为。

刺客虽然是李师道所派,实际上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吴元济得知朝廷在武元衡和裴度的力主下打算派大军征讨自己,就慌了神,他明白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抗朝廷,于是便向李师道求援。

李师道是淄青节度使,他也很害怕朝廷来征讨自己,所以,他就想出了这个自认为非常高明的计策来。却不知,这样做让皇帝和朝内有识之士更加明白了藩镇的危害,也更加坚定了朝廷削除割据藩镇的决心!

大半年后,裴度身体基本康复,宪宗马上拜他为相。裴度的拜相很明显的表示了皇帝对藩镇的强硬态度,不久后,宪宗下旨让裴度亲自到淮西督战。

裴度中唐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出身著名的河东裴氏东眷堂,789年中进士。他在武元衡后接任宰相之职,藩镇军阀的嚣张并没有让他退缩,他在身体康复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宪宗对淮西吴元济用兵。

816年八月,裴度奉旨来到淮西前线。一到前线,裴度就废除了太监的监军之职,使得将军们得到了部队的实际控制权。

裴度进行了战略部署,他将南线交给了李愬,将北线交给了李光颜。李光颜十分感激裴度的信任,他指挥部队英勇作战,很快就逼得吴元济将淮西军主力都调往北线。如此以来,南线就空虚了,给了李愬建功立业的机会。

李愬是名将李晟之子。李晟在德宗时期因为解奉天之围立了大功,赢得了名声,得父荫李愬得以进入仕途。原来只是一个不大的官,也没有建立功绩,后经过裴度的推荐担任了唐邓节度使,这次也奉命带兵来参加平叛。

817年十月十五日夜,李愬率领九千精兵连夜顶风冒雪赶往蔡州,当士兵们来到城下才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马上进攻蔡州城,在几乎没有退路的情况之下只得奋勇争先了。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蔡州守军更是完全没有料到唐军会来攻城,毫无防备。唐军很快顺利的进入蔡州城,将吴元济包围在小小的牙城之内,天亮之时,李愬下总攻令,吴元济无力抵抗,只得束手就擒。

平定了吴元济之后,狡猾的李师道迫于形势,上表朝廷,表示归顺。但没多久又故态复萌,唐宪宗根本不再给他机会了,直接调兵遣将前去讨伐。很快,作恶多端的李师道被部下刘悟杀死,刘悟率领人马归顺朝廷,淄青十二州的管理权收归朝廷。

唐宪宗李纯在位十五年,以祖上圣明君主为榜样,勤于政事,与手下的大臣们共同缔造了大唐中兴气象,成为唐王朝历史上一位不平凡的君王!

武元衡、裴度和李愬、李光颜等都成为了历史上的著名文臣武将,因为他们的功绩,得以青史留名。特别是裴度,出将入相,在时代需要他的时候,发出了应有的光辉。

资料参考《资治通鉴》

公元817年十月初十深夜,风雪交加,一支唐军悄然离开唐州,以绝然之势 一头闯入茫茫的风雪。

唐州已有百年未见如此大雪,屋舍尽白、道路难辨,这队唐军急行军数十里之后,悄然隐蔽下来,一支百人精锐小队,直扑前方一个哨卡。哨卡内十余名睡得正酣的哨卒转眼身首异处。

唐军的指挥员杀气腾腾地说:直抵蔡州城取吴元济!此人正是大唐左散骑常侍,兼任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李愬。

唐宪宗登基之后,励精图治,然而严重的藩镇割据,让唐王朝千疮百孔,节度使拥兵自重,其权势之大,冠于历朝,领地内的兵马、百姓皆成其“私产”。

淮西节度使原本是为防止安禄山南下而设置的方镇,权势极大,深州、光州、郑州、蔡州等二十余镇皆受过其节制,其老巢在蔡州,即今天的河南汝南。

蔡州地势险要,周边特产丰富、人口众多,吴玩济将其看成了自家的私地。公元914年,吴少阳去世后,吴元济秘不发丧接管了淮西。

节度使是朝廷任命的,哪有父死子继这一说?朝廷派兵征讨,然而打了三年,吴元济却越打越强,唐王朝颜面扫地。官员们认为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虚耗国力、久攻不下,若是再有几个藩镇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大臣裴度挺身而出道:淮西犹如毒疮,若不早日治疗,必成大患。唐宪宗大喜,拜裴度为相,下定决心讨平淮西。

此时,一个成天在京城占着编制混日子的青年,突然上疏请求去前线效力,在宰相李逢吉的推荐下,居然被任命唐军西路统帅。

一个小青年凭啥一出山就身居高位?这个叫李愬的青年是个官二代,父亲是唐名将西平郡王李晟之子。就这样,李愬和裴度一起来到了前线唐州,为打吴元济作准备。

吴元济接到了线报之后严阵以待,准备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青年一点颜色看看,结果等啊等啊,李愬压根没啥动静。他派探子跑到唐州,原来李愬上任的第一天就跑到军营里说:我来这儿主要是整治治安,打吴元济,我可没那本事。极度厌战的唐军一听不用打仗都欢呼起来。

吴元济放心了,看来这李愬也是个草包。然而,李愬并没有闲着,他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整顿军务、慰问伤兵,很快树立起了权威。

李愬有自己的打算:如果和吴元济打消耗战,耗时是长,极不划算,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以雷霆之势直取蔡州、擒贼擒王。

没过几天,吴元济麾下的猛将、驻扎在唐州接界的丁士良,放松了警惕之后出城打猎,结果被唐军活捉了。丁士良是个死硬派,大喊:有本事杀了我,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李愬一听,亲自为他松绑,感叹”真大丈夫也”,任其来去。

丁士良感动得直接投降了李愬,并向他献计:要平复淮西,必须收服吴秀琳。

李愬亲自带兵与吴秀琳对阵,他陈说利害、晓以大义,吴秀琳泣然泪下,跪伏投降。吴秀琳知道了李愬的计划后建议:要取蔡州,必先吴元济大将李佑。

然后李愬再次出马,一番嘴炮过后,李祐又投降了。然后两个大男人成天在营帐里研究取蔡州之事,连续几天不出帐,军中流言四起,关于这两个男人的八卦传遍唐州,甚至有人说李祐是奸细,是来策反李愬的

小道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长安,李愬的奏章也到了:无李祐,难下蔡州。宪宗给予了李愬充分的信任。

吴元济三员大将归顺了李愬,他既郁闷、又恐慌,连日整军备战,主动出击和唐军打了几仗,唐军一接即溃,连胜之下,吴元济放松了警惕。

公元817年十月初,淮西大雪,李愬与李祐认为时机成熟,率领三千精兵直取蔡州。这三千兵马出发后,才知道居然是要去掏敌人的老巢,十分恐慌,李愬又派人截断了返回唐州的桥,说道:要是拿不下蔡州,咱们一起死吧。

监军宦官眼泪都出来了:中计了!

既无退路,只有前行,这年冬天格外冷,雪越下越大,人马不断冻死,风雪之中难辨东西,然而军令如山、士兵素来敬重李愬,也没法回头,大家只能向前杀去。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唐军抛弃所有的辎重,只留保暖衣物与兵器,全速前进。急行七十里之后,当雄伟的城墙显现在风雪中时,唐军突然发现已经抵达蔡州。

整整三十年,唐军第一次到达蔡州城下。不世功业,就在眼前。唐军搭建人梯、挖土筑坎、登上城墙,犹如幽灵一般杀上城头,将毫无防备正在熟睡的士兵杀得干干净净,然后沿城梯进入内城打开城门。

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唐军大部队鱼贯而入,兵不血刃地占据了蔡州所有的战略要地!

吴元济府邸的守兵,目瞪口呆地看着唐军出现在街道上,慌忙向吴元济报告:唐军来了!

吴元济拿起兵刃准备顽抗,结果唐军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传进府邸,吴元济爬上围墙,入目之处是军容严整的唐军。

吴元济长叹一声,自知不可敌,弃械投降。蔡州城被拿下,淮西之乱不久即平,其余藩镇为之慑然,唐朝又迎来了中兴。

遗憾的是,三年之后宪宗驾崩,穆宗却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唐朝国运衰亡,华夏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然而,衰败的唐朝,无法掩盖“李愬雪夜下蔡州”这一经典战例的光芒,凭此一战,李愬足以名扬天下、光耀千古!#文史知识局##历史冷知识#

公元817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被一阵嘈杂声吵醒,漫不经心的他以为是士兵索要寒衣来了,然而没想到一个时辰后,亮闪闪的钢刀便驾在了他的脖子上,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自己被偷家了。

3年前,吴元济的父亲吴少阳去世,作为安史之乱后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吴元济在其父死后,直接继任了淮西的藩镇势力,并且象征性地告知了一下朝廷。

听到吴元济派人来走过场的通知,刚刚继位的唐宪宗气坏了。年轻气盛的唐宪宗不禁想到了自己爷爷唐德宗时期,那时候也是淮西这个地方造反,结果朝廷派去平乱的官军居然在路过关中的时候,转身杀入了长安,逼迫唐德宗不得不连夜出逃。

耻辱与羞愤占据了唐宪宗的脑海,于是他派遣12万大军东出潼关,向着淮西开拔,顿时淮西三州狼烟遍地。然而在初期,因为统帅无方、宦官干预,十几万官军对战不足五万人的叛军时居然节节败退,以至于三年时间过去了,战争还是胶着的状态。

中唐时期的朝廷被群狼环视,看着兵疲马乏的官军,时任元帅的裴度异常的不安,因为他知道,如果这场战争失败,那么以后朝廷就别想再消灭藩镇、中兴大唐了。这时候,唐宪宗派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跟随裴度来到了前线。

李愬此人虽听闻有才,但是从未经历过战争。可是来到前线之后,他的行为却出乎裴度的意料。他先是与士兵同甘共苦,安抚士兵并鼓励士气,同时又亲自高强度地训练一股千余人的队伍。一有时间,李愬就和一些归顺朝廷的淮西军部将交谈,熟悉淮西的地理情形和军务布防。

做一些事情的同时,李愬还充分发挥了自己影帝般的演技,他经常带着手下出去狩猎游乐,表现得不务正业的样子,同时在淮西使者面前也夸夸其谈,丝毫不求胜的样子。

吴元济本来还很担忧这个名将之子会成为的劲敌,看到他如此表现,也放心下来,逐渐将主力都投入到和李光颜在北线的战斗中。戏做足后,李愬上书给裴度告知自己的计划,即趁着吴元济大军在外,自己奇袭蔡州,结束这场战争,化解朝廷尴尬的局面,经过深思熟虑后,裴度同意了,并通知其他部将加大进攻力度,吸引敌人火力。

人有了,计划也有了,就等待一个天时,然而公元817年的天气非常奇怪,整个夏天连续的大雨不断,因此计划只能耽搁下来,当然这也给了李愬充足的时间操练军队。

进入秋天后,李愬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十月初十,淮西朔风四起,彤云密布,刚入夜,李愬便带领全军出动,期间他严格保密行动目的和路线,一直到大军抵达蔡州外围据点,众人也不知道李愬的意图。

李愬手下的将领请求主帅告知目的,但是李愬坚持不言,依旧要求军队东进。由于李愬治军极严,众人只能遵守将令。直到众人快走到蔡州腹地,李愬突然停止下来,说到,"如今我们已进入绝地,不向前便是等死,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举拿下蔡州城,擒拿吴元济,事成之后大家加官进爵指日可待",这时候众人才知道这是要奇袭蔡州城。

当夜,天气突然转冷,下起了那年的第一场大雪,不一会大地便银装素裹。这种鬼天气,蔡州城里的斥候也畏惧寒冷不出来了,守卫的士兵也觉得下雪天不会有敌袭,放松了警惕。

李愬反其道行之,带领大军一鼓作气前进七十里,来到了蔡州城下,据史料记载,一路冻死者无数,但士兵们没有丝毫畏惧。看到城墙上居然无人守卫,李愬派遣矫健之人爬上城楼,杀死门卫并打开城门,引大军进入蔡州城。

三十多年了,蔡州城从来没有见过官军的影子,如今一朝被攻破,举城叛军不知如何抵挡,因此很快便投降了。李愬的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蔡州城,并轻松擒拿了还在睡梦中的节度使吴元济。

吴元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当做软蛋看的李愬竟能如神兵天降,一举攻破自己苦心经营几十载的蔡州城。淮西蔡州的平叛,震慑了全国其余的藩镇势力,自此各地的节度使皆不敢对朝廷有明显的反叛行为,大唐得以中兴。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十一日凌晨,蔡州城内外一片白雪皑皑,城里的人们沉浸在温暖的梦中,没有人听到风雪声中夹杂着微弱的脚步与马蹄声。城外黑压压的9000唐军正在悄无声息地向蔡州城逼近。没有人想到30多年官军没曾到过的蔡州城外,李愬正带着唐军奔袭130里到了这里。

淮西军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唐军连破蔡州外城、内城。直到唐军冲到吴元济的外宅墙外,吴元济还在床上以为是俘虏作乱或是洄曲守军的子弟索求寒衣呢。于是,吴元济成为了李节度使的阶下囚。

吴元济就擒后不久,曾经横行不法的横海节度使程权、幽州节度使刘总、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宣武节度使韩弘等人纷纷上表献地,请求归顺或入朝。只剩下一个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还敢顽抗两下,结果仅7个月就被官军平定。

从元和十二年十月,到元和十四年二月,仅仅17个月时间,所有的藩镇就几乎都向朝廷表示顺服。从六十多年前的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四分五裂的藩镇割据局面似乎就此终结,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在雪夜取蔡州的28个月之后,元和十五年正月,唐宪宗李纯驾崩,唐穆宗李恒即位。而就在第二年(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卢龙、成德、魏博等河北三镇就再次反叛,重新恢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愈演愈烈。又过了86年,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灭亡。

节度使权力太大,而中央的实力又太弱,所以各地节度使才有反叛之心。

节度使制度是唐玄宗时代逐渐成形的。这一职务位高权重,地位几乎与宰相相当,常有节度使入朝为相或是宰相出镇为节度使的情况,以至于被人称为“使相”。节度使的权力之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军权重。

唐朝精锐部队尽在节度使掌握之下。天宝年间,边镇的十个藩镇拥兵50万,其中仅安禄山就兼领3镇节度使,拥兵20万,而中央的军队仅8万。而且这些军队均为常备募兵,统兵、调兵、用兵三权均由节度使掌握,几乎与私兵无异。

二是军政财三权合一。节度使们不仅仅是地方军事统帅,而且还照例兼任采访使(后改称观察处置使,为地方行政长官)、支度营田使(管理军费财政),军政财三权合一,完全是独立王国的气派。

三是兼领支郡。节度使除管理本州府外,还统领少则几州多则十几州的其他州府,称为支郡。这样一来,节度使的实权就得到几倍十几倍的扩大,敢于和朝廷分庭抗礼也就不奇怪了。

正是有了这些资本,节度使们具有了与朝廷分庭抗礼,乃至取而代之的资本。有了这样的资本之后,最终是否使用当然还要看节度使们的个人道德品质。

从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的这150多年的时间里,唐王朝一直在竭力平藩,但平藩的策略却是用藩镇去打藩镇,结果就是越打藩镇越多。安史之乱前,藩镇还只存在于边境,而正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朝廷在内地也设立了大量节度使用于作战,而且还给予了他们自调兵食、总管内征发,任免管内官吏等更大的权利。

此后,为了镇压这些新节度使中的桀骜不驯者,朝廷又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此起彼伏,藩镇之祸一直都存在。

817年,唐宪宗李纯大怒:“难道朝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将吴元济拿下吗?”此时,文臣裴度立下军令状:“反贼不灭,归朝无期!”

其实,从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开始,从李希烈到吴元济,这些人已经占据蔡州50年之久了,事实上形成了国中之国。

此乃唐宪宗李纯的心头痛,所以,他想要通过削藩来重振权威。却不想,削藩之举引发了藩镇麻烦,各大节度使都激烈反抗,试图继续藩镇世袭制。几年来,李纯成功降住了几位谋反作乱的节度使,然而在淮西一战中,削藩大业却是陷入了僵局。

淮西之战中,将士们换了一波又一波,却始终没能找到攻破淮西的突破口。朝中的将领大多都是酒囊饭袋,只会耍嘴皮子,一到战场上便立见高下。几年来,带兵打仗的人换了很多个,就连皇帝的小舅子都亲自上阵了。

说来也是好笑,李纯的小舅子李愬并不是英勇善战的武将,而是一位擅长脑力工作的文官,在李愬到达淮西后,将士们皆是觉得皇帝的决断太过荒唐,派个文臣来打仗成何体统,在反贼吴元济得知朝中派来的将领乃是文臣李愬后,笑的前仰后合,称朝中无人了,就随便派个人来羞辱他。

战场上的情况被传回朝后,文武百官再次对淮西之战展开了讨论。宰相李逢吉说道:“淮西之战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不如先行休战,等将士们休养过来再从长计议。”宰相话音刚落,李纯的面色便肉眼可见地沉了下来。

紧接着裴度便开口道:“丞相此言差矣,淮西之战万万不能停,若是停了只会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而且皇家的颜面也会受到影响。”裴度顿了顿,接着向皇帝拱了拱手说道:“皇上,臣愿意带兵前往淮西。”

这时,只见李纯点了点头,满面春光,可见裴度的发言说中了李纯的心意。

一朝天子,自然是不能喜怒言于表,于是李纯状似无意地问道:“裴度,你当真觉得淮西一战应当继续打下去吗?”

裴度身形挺拔,义正言辞地说道:“是的,皇上,吴元济这等乱贼是不会嚣张太久的,他们没有稳定的物资供给,也不得民心,只要我朝大军拼尽全力,必是能够擒住吴元济,消灭了他的爪牙。”

李纯听后哈哈大笑,连叫了三声“好”,接着便任命裴度为门下侍郎,即刻出发淮西进行督战。裴度在出发前当着百官立下了军令状,称反贼不灭,他便归朝无期,什么时候反贼被歼灭,什么时候便是他的回朝之日。

裴度到达前线后先是抚慰军心,为将士们加油打气,以此来鼓舞他们的士气。军心稳定之后,裴度下令罢免了监军,并将监军的权利交还给军队的将领,如此一来,军中将领便可以最大程度发号施令。

待裴度将军队重整完毕后,李愬找到了裴度并提出了自己的计策。在他到达淮西以来,分析了双方军队的优势与劣势,最终判断出敌军的管理外紧内松,若是悄悄地潜入蔡州,便可从内部攻破敌军。

裴度点了点头,命李愬为主将,带领9000兵力即刻前往蔡州。

这一路上,环境恶劣,又是紧迫的急行军,在累死了几匹战马后,终于有将士忍不住开口问道李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李愬并不多言,只是提到去蔡州,擒反贼。

尽管将士们觉得此行是在送死,但事实还是证明了谋略的重要性。在李愬等人潜入蔡州时,吴元济还在搂着小妾玩闹。

结果可想而知,吴元济被当场擒获,裴度得知后立刻下令将吴元济带到都城听候皇帝发落。紧接着,裴度再接再厉,重振旗鼓攻向了反贼李师道,最终李师道被杀,那些还在观望的藩王也吓得主动交出了兵权。

李愬雪夜入蔡州也成了挽救大唐命运的关键性一战。此战让裴度、李愬一战成名,为万民仰望。在吴元济被擒后,裴度当即废除了吴元济立下的那些严苛法令,让蔡州人民回归到肆意的生活。

除此之外,裴度并没有对蔡州的士卒赶尽杀绝,在他看来,蔡州的士卒一样是皇上的子民,吴元济的谋乱不能算到这些听命行事的小兵身上。

不得不说,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元和中兴的繁荣时代,也令唐朝的辉煌延续了一百多年,这其中少不了裴度的功劳。李纯曾直言:“当轴而才谋老成,运筹而智略有定。司其枢务,备知四方之事;付以兵要,必得万人之心。”

韩愈的《平淮西碑》,记述了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的战事,这也足以说明裴度有多受皇帝重视。而柳宗元、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人,也先后对裴度夸赞有加。

不得不说,在唐朝历史中,裴度是浪潮中的巨帆,能陪伴君主,又能征战沙场,以文入仕,最后出将入相,封公,乃是乱世中的英雄。

一,清世有个蒲松龄,陶渊明之世也有个羊松龄,只不过是泛泛之交,只不过羊就是历史中的一个当了官的人而已,官名不显,名声也不显,远不及后世蒲松龄

二,该诗背景是宋武吞灭后秦,收复安洛,此时的东晋在即将灭亡之际却很有统一中国的可能,之所以没有了下文,晋室遗忠陶渊明将所有原因归于宋武私心作祟,北伐灭国只为建军功代晋室而已!其实,他哪知宋武之苦衷,他的后方柱石、宰相谋士刘穆之死了,有自己的权力乃至帝位才有将来的统一中国啊!宋将回,安洛父老哭着想把他留下来,宋不得已啊!也流泪了,要不是你们晋室遗臣掣肘,当然,陶没有掣肘,此时他已归田,而且他只是一个心向晋室的小官

三,诗开篇意思是陶渊明认为北方尤其是陕西才是华夏王朝传承所在之地,奠定了汉文明的根基,作为西晋灭后半个世纪才出生的人,他很想宋真能统一中国,他也到北方游游,南北差别太大,而且北无论关山还是人物都比南雄壮,他最想探访的是中国著名隐士团之一的商山四皓所驻首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商山,4人有确切记载,780岁老头能在大山中生存啊!而且商山非常不一般,1638年李自成全军覆没只剩18骑,他就逃入了商山,而后东山再起的!这4个老头不是一般的牛,连高祖刘邦都五体投地啊!

四,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与此诗类似,都认为当时中国能统一,却最终无疾而终,那是817年,距此诗刚好400年整,可见二诗人也有国命啊!时值安史之乱后唐第一位中兴之主唐宪宗已即位12年了,通过长达12年内政外交战争的不断努力,唐各大节度使纷纷上书请朝廷派人代理节度,节度使皆将权力移交朝廷,这次失败原因与宋不同,而是皇帝的立即腐败堕落,宪宗看到奏章,大喜,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他高兴的太早了,一系列虽说极易完成但不可或缺的后续事宜还没完成了,这次良机,大唐轻易错过,三年后,宪宗死于家奴之手,陶渊明“九域甫已一”,刘“忽见元和十二载,复见开元承平时”,817年是元和十二年

10月14日晚间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

一、重大利好公告:

1、(000792)盐湖股份:前三季度净利预增62%-77%,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价格上涨

2、(000063)中兴通讯:预计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06%-121%

3、(000893)亚钾国际:前三季度净利预增146倍至162倍,钾肥价格上涨

4、(000932)华菱钢铁: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58%-62%

5、(002460)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530%-678%

6、(600763)通策医疗: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55% 易方达中小盘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7、(002407)多氟多:第三季度净利润4.2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8、(300896)爱美客: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4.09%

9、(002532)天山铝业:前三季度净利预增163.5%,铝锭市场均价同比涨约35%

10、(000877)天山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726%-817%

11、(000799)酒鬼酒: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15%~121%

 

二、重大利空公告:

1、(002739)万达电影:预计第三季度亏损3.1亿元-3.6亿元

2、(300760)迈瑞医疗:公司58.94%股份将于10月18日解除限售

3、(603026)石大胜华:第三季度净利预计环比下降50%-67%

4、(000826)启迪环境:前三季度净利预亏40亿元-42亿元,同比盈转亏

5、(002714)牧原股份:预计第三季度亏损5亿元-10亿元

6、(300236)上海新阳:预计第三季度亏损1800万元-25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减少所致

7、(601696)中银证券:持股5.47%股东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拟清仓减持

8、(601816)京沪高铁:平安资管拟减持不超2.55%公司股份

 

三、重大事项公告:

1、(600071)六连板凤凰光学:公司滚动市盈率已经远高于行业水平

2、(002669)康达新材:上调主要胶粘剂类产品销售价格

3、(688028)沃尔德: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鑫金泉股份,股票停牌

4、(603858)步长制药:拟2.71亿元收购北京程瑞100%股权

[给力][给力][给力]#今日复盘##我要上微头条##股票##A股##股市第一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99391/
1
上一篇thinksystem(thinksystem sr550)
下一篇 诺基亚双卡双待(诺基亚双卡双待的备用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