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lash加速(flash加速飞到左下角)

真是不可思议,就在刚刚收到三条好消息,彻底改变我的认知,中国再一次迎来了科技壮举,好消息不断,再创奇迹!

第一个好消息!国产厂商长江存储完成了232 层 3D NAND 闪存生产。是目前全球第一个实现量产 200 层以上 3D NAND 的厂商。

是的,你没有听错,的确是国产高端科技,不但走在了世界一些知名品牌之前,更是做到了第一个冲上世界第一宝座的闪存。直接就上升到232 层 3D NAND,让不少外国品牌都侧目而视。

原本长江存储是一家将设计,生产一手包办的,制作 3D NAND FlASH 的国产芯片厂商。

简单来说,就是生产我们常见的固态硬盘上的闪存颗粒,给咱们硬盘里的“小姐姐”造房子的一家厂商。

致态的 TiPlus 7100 系列固态硬盘用的就是它们家的闪存颗粒, 1T 容量只需要 600 多。

而 232 层 NAND 闪存这个名词看上去有点不说人话,但其实就是指叠了 232 层的 NAND 闪存结构。

毕竟闪存芯片可和我们常说的 CPU , GPU 不太一样,比起更大的容量,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重要的是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长江存储完成232 层 3D NAND 闪存生产

在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性能逐步提高的当下,对于存储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存储芯片主要分为NAND和DRAM,其中NAND是非易失性存储技术,而DRAM是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虽然说这家诞生才 7 年的国产厂商,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七年时间,就能做到业内数一数二,更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佬”,由此可见,国产科技的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个好消息!华为推出新品华为IdeaHubs2系列

华为IdeaHub办公宝

对于老板、对于员工、对于合作第三方的意义与价值,在职场/办公场景下具有的便捷、高效、直观、丰富应用的重要价值。

伴随数字化进程,传统视频会议终端存在着配置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组网复杂、需专业维护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而会议软件使用便捷,但仍存在着与设备兼容性差、画面清晰度低、稳定性及信息安全等问题。面对市场上众多数字化办公产品,企业客户应如何选择?如何从数字化办公中获得更大效益?

华为IdeaHub S2系列,适配原生华为云会议,实现“软硬一体、端云协同”,打造出更“丝滑”的办公体验,为企业客户带来专业的数字化办公解决方案。

“天生高清”

软硬件天生适配,音视频全链路优化

华为IdeaHub和华为云会议让视频会议从“看得见、听得到”到“看得清、听得真”。

视频方面,华为云会议采用H.265感知编解码算法技术,提高了图像压缩比,结合华为IdeaHub新一代硬件平台硬编解码,在同样带宽下,可向用户提供更快速、更清晰、更流畅的画面。另外,IdeaHub搭载的专业级4K摄像机与华为云会议的活动视频增强VME技术,实现了画面采集和处理的相辅相成,确保视频画面流畅清晰。这完全解决了办公室内一系列难题。 #“整顿职场”的重要时刻#

不过有一说一,华为的这款办公大屏设备真的很厉害,全球很多国家重要部门会议和一些大型企业会议都选择用这个,大屏设备不仅仅可以开会,还是一个超级大的平板电脑,采用鸿蒙系统使用起来更舒服。这就是我们的又一个国产科技成果。

第三个好消息!国产芯片迎来好消息!

据国家研究院透漏,国内已经实现了14nm工艺量产,说明我国现在已经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芯片,像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南大光电等企业,中芯国际更是国内先进的芯片研发企业。

虽然14nm相比3nm工艺差很多,但这是属于自己研发的技术,老美无法在14nm对我们“卡脖子”,14nm芯片也不会出现短缺的情况。

根据摩尔定律来说,硅芯片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还想继续突破,难度会几何倍增加。市场上很多产品(汽车、智能家居、家电)对芯片工艺的要求没那么高,除了智能手机。

我国虽然无法生产制造高端芯片,但芯片工艺已经达到了5nm工艺的水准,唯独缺了高端光刻机设备。

芯片原材料硅有自身的性能,如果超负荷过重,就会影响通信及晶片体系结构。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芯片领域,而我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借鉴其他先进领域的经验,探索新的材料来代替,功夫不找负有心人,我们也找到了量子芯片技术、石墨烯芯片技术。

大家要知道,全球很多都发展在光电讯号领域,希望可以为通信领域寻到研发方向。据业内人士称;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科研人员找到了一种新型晶体管,可以在未来的晶体管中起来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针对芯片及光刻机的研发,时刻未停,加快进程研发,尽快实现国产化。相信用不了几年,我国国产芯片也能达到5nm。

【我是视角,每天分析国际新动态,想了解的朋友请加关注,点赞,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今天周三,俄罗斯退兵啦,外围全线上涨,大A稳了,除此之外,隔夜传来四大消息,对今天的市场会有一定的影响,郑重的向全体股民提个醒!#股市早评##A股##股票#

1、国常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等建设 扩大有效投资

解读:各地年后大力发展老基建这还不够,现在要发力新基建,新基建包括5G,数据中心,云计算,软件等七大领域,涉及的产业链很庞大。至于减税,加大对餐饮、零售、旅游的定向扶持,这是非常必要的。对A股来说,新基建涉及板块很多,减税利好线下消费业,一旦被资金炒起来,那就是全面开花了。再加上共同富裕题材火了,只要指数能稳住,市场不缺赚钱机会的,明天题材应该回来。

2、俄罗斯从乌克兰边境撤军,全球股市大涨

解读:俄从乌边境撤军了,这事一宣布,外围全线大涨,全球一片欢腾,外围的定时炸弹逐步消除,有利于大A继续反弹;接下来的几天,估计还有大阳线的。但黄金,石油、军工等板块,短期要承压了。

3、十四五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安装泄漏报警装置

解读: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国城镇燃气使用规模增长迅猛,目前全国用气人口已超过6.67亿人,全国城镇燃气的使用普及率达到97.87%。燃气已经进入了大规模使用时期,而使用的管道大多是20年前建的,管道老化、老旧,包括新建规模不断扩大,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挑战。

4、西部数据日本闪存工厂停产、旗下产品将全部提价

解读:近期西部数据与铠侠位于日本的两座NAND Flash闪存工厂因原料污染导致停产之后,西部数据近日已向客户发布通知,立即提高所有Flash产品价格,闪存芯片是很多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到手机,大到汽车、超级计算机,都要运用到这种芯片。考虑到铠侠可能也有6.5EB的NAND Flash闪存产量损失,预计总损失恐达约13EB,相当于全球一季市场消费量约10%。该事件或将扭转今年第二季NAND Flash市场,带动NAND Flash价格大涨。可关注国内闪存芯片

今日行情展望:

由于沪指和创指出现明显分化,老赛道板块出现强反,注意快进快出,不宜重仓,毕竟这些板块个股真正走好还要有一个震荡筑底过程,这些赛道股连续强反同样可考虑分批减一些低位筹码,之前浅套获利的,可趁反弹先出来,等待这些板块后面真正企稳后的右侧买入机会。当然出来的资金也可趁大盘蓝筹股连续调整,逢低择机上车。

话不多说,祝点赞的朋友,股市长虹,点击关注,往后还有更多经验分享。也欢迎点赞转发留言讨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大家心想事成!

新能源汽车芯片,重点个股梳理!

美“芯片法案”,明确要求获得该法案补贴的半导体企业,在未来10年内禁止在中国大陆新建或扩建先进制程的半导体工厂,且该草案已获得美政府支持。

国内半导体行业加速国产替代是长期趋势,但常规半导体目前市场是供大于需,下游需求疲软,本周半导体大涨只是情绪叠加超跌反弹而已。从供需角度分析,半导体中也只有汽车半导体芯片有增量逻辑,成长性可期,所以当前首当其冲逻辑性强的就是汽车半导体芯片行业。

汽车芯片从应用环节可以分为 5 大类: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模拟芯片、传感器芯片等。

(一)主控芯片:主要用于计算分析和决策,主要分为功能芯片(MCU)和主控芯片(SOC)。

MCU 指的是芯片级芯片,一般只包含 CPU 一个处理单元(例:MCU=CPU+存储+接口单元)。而SOC 指的是系统级芯片,一般包含多个处理单元(例:SOC=CPU+GPU+DSP+NPU+存储+接口单元)。1)计算芯片:包括 SoC,CPU,MPU,GPU,NPU, FPGA 等;2)控制芯片:MCU 等。

重点个股:晶晨股份、瑞芯微、富瀚微、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全志科技、复旦微电、紫光国微、安路科技等。

(二)模拟芯片:信号与接口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主要用于发送、接收以及传输通讯信号。

1)总线芯片 CAN/LIN/USB/ETH 等;2)通信与射频芯片:基带、V2X、BT/WiFi 等;3) 信号变换:包括复用器、放大器、隔离器等;4)专用功能芯片包括:苹果认证、安全加密芯片等。

重点个股: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艾为电子、上海贝岭、力芯微等。

(三)传感器芯片:主要用于探测、感受外界信号、物理条件或化学组成,并将探知的信息转变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传递给其他设备。

1)雷达传感器:超声波、毫米波、激光雷达等;2)图像传感器:CMOS 传感器等;3)光电传感器:阳光/红外传感器、压力、流量传感器等;4)生物传感器:气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5)磁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重点个股:韦尔股份、格科微等。

(四)存储芯片:主要用于数据存储功能。

1)内存 DRAM(DDR、LPDDR4(x)等);2)闪存 FLASH(NAND FLASH、NOR FLASH);3)EEPROM 等。

重点个股:北京君正、兆易创新、复旦微电、普冉股份、聚辰股份等。

(五)功率芯片:主要用于保证和调节能源传输。

1)驱动芯片:高低边驱动、HBD 等;2)功率放大器:音频功放等;3)功率模组:IGBT、组合 MOS 等;4)其他:eFUSE、理想二极管控制器。

重点个股:闻泰科技、东微半导、斯达半导、士兰微、时代电气、华润微、宏微科技、新洁能、扬杰科技、中芯国际等。

汽车芯片重点看这几只:斯达半导、士兰微、时代电气、圣邦股份、兆易创新、韦尔股份。

Polestar(极星)是瑞典汽车品牌,由沃尔沃的合作伙伴 Flash/Polestar Racing于1996年创立,后被沃尔沃收购,而沃尔沃本身于2010年又被吉利收购。  极星汽车是由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打造的高性能豪华电动汽车品牌,目前拥有Polestar 1和Polestar 2两款车型。据悉首款电动性能 SUV Polestar 3也将于2022年10月推出。

Polestar 1是一款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四驱GT轿跑,基于沃尔沃的可扩展平台架构(SPA),也是全球首款配备了全新的行业领先Öhlins连续控制电控悬架(CESi)先进底盘技术的汽车。搭载了2.0升四缸双增压发动机(326马力和420N·m),34 KWh的电池,再加上一对后置电动机(每个116马力),可产生609马力和1000 N·m的扭矩,传动系统为八速自动变速器,在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为124公里,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4.2秒。

Polestar 1由位于成都的生产基地进行生产,每年仅限量生产500辆,目前在国外的售价为155000美元。

中芯国际14nm节点量产困难重重,这些先进节点已经从台积电营收中消失

1、作为全村的希望,中芯国际在先进节点的追逐赛中处于明显下风,其14nm于2019年第四季度量产并贡献1%的营收。20Q1-20Q4,14/28nm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8%、9.1%、14.6%和5.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28nm。2020年9月中旬开始中芯国际无法为华为代工,四季度中芯国际也被纳入实体清单,先进节点研发及量产严重影响。虽然梁孟松博士之前在发牢骚中透露出,28nm、14nm、12nm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马上进入风险量产。但目前少了华为这个重量级客户,再找到这样的客户相当不容易。未来14nm及以后的先进节点是否量产,前途未明。

2、中芯国际还在为14nm努力,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20Q4,5nm和7nm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0%和29%,近一半营收来自5/7nm,台积电在先进节点的竞争中占尽了优势。台积电没有14nm节点,与之相近的是10nm和16nm。10nm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20Q2从营收中消失,16nm营收占比还有13%,但下降趋势相当明显,说不定在2021年或2022年的某一时段消失。实际上在28nm及以下节点,笔者认为未来将保留28nm、14nm,其他节点将逐渐消失。受制于5nm良率等问题,7nm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到今年下半年随着5nm良率进一步提升,漏电的问题得以解决,5nm将成为主要的选择,7nm在台积电的营收中逐渐下降至20%以下。

3、中芯国际未来将主要以成熟节点为主,笔者认为公司可能将在55/65nm和0.15/0.18微米发力。55/65nm是目前NOR Flash、MCU等的主流节点,模拟芯片多采用0.15/0.18微米,目前下游汽车及消费电子等旺盛需求,上述芯片同样缺货,利于中芯国际稳定基本盘。当然赵海军提到40nm目前各大晶圆厂也满产,40nm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不到15%,仍然还有提升空间。本来中芯国际先进节点占比较低,今年成熟节点的发力,还是可以弥补先进节点量产受限的问题。

4、中芯国际被纳入实体清单,市场担忧客户转单。实际上正如业绩说明会上CEO赵海军说的那样,第一全球产能荒,其他晶圆厂同样产能紧张,客户未必能及时拿到产能;第二客户可选择的方案不多,在28-14nm有能力代工的也就台积电、三星、联电、英特尔和格芯,纯代工是台积电、联电和格芯。实际上从19Q1开始14nm不再贡献营收,联电目前量产的最先进的也就28nm,而且四季度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9%了,很难再增加产能。台积电的16nm要好于三星的14nm,也能承接部分产能,中芯国际客户转单大概率会流向台积电和格芯。

5、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给出上半年指引,营收约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环比持平,毛利率也可以维持在15%以上,不过考虑公司研发及其他费用,可能会面临亏损。今年公司发力成熟节点,国产设备和材料厂商也可以加快验证进度,加快成熟节点的国产化和去美化。米国拜登上台不久,两国关系如何开展不太好说,但相比大统领时代有所改观,毕竟有些事情是可以谈的。中短期中芯国际被放出实体清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申请许可证的可能性也渺茫,但中长期还是有机会的。赵海军也明确表态,保证3个月内不断产。

美国私企着手开发“电磁步枪”超科幻!

 

美国私人公司“弧光实验室”(Arcflash Labs)正在着手开发外型科幻性十足、成本却特别低廉的“电磁步枪”;据称,美国军警单位已和该公司联络,并对这款武器充满兴趣。

 

美国媒体The Drive的军武新闻“战区”(The War Zone)报导称,即使美军因为成本因素中止了“电磁轨道炮”的计划,不过美国私人公司“弧光实验室”已经着手开发外型科幻感十足的GR-1“铁砧”电磁步枪了。

 

根据该公司官网信息,GR-1步枪长38英吋(96厘米),枪管长26英吋(66厘米),重 20磅(9公斤),枪托目测由3D打印打造,整体概念和轨道炮相仿,能将任何直径小于12.7公厘的铁磁弹药加速至每秒61米的速度,动能达到100焦耳,枪口能量类似于点22手枪。

 

弧光实验室指出,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可出售电磁步枪,其预售价格为3375美元。

 

虽然整体运作概念和安全性仍存在问题,但已引起美国军警单位兴趣,也包含一些“业余玩家”,询问可否在电磁步枪上装设橡皮子弹等非致命弹药,不过由于子弹击发动力来自电磁力,因此只能在GR-1上装设金属弹壳的铁磁弹药。

 

“弧光实验室”创办人之一维尔斯(David Wirth)强调,上述单位会对GR-1产生兴趣,是因为GR-1能透过关闭电源来减少误击的风险,又或者是能在更远的地方加强功率,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弧光实验室”由维尔斯和穆雷(Jason Murray)共同创办,2人曾在美国空军担任军官,并兼任航天工程师的角色,皆具备电磁技术的相关经验。

 

维尔斯表示,电磁步枪接下来将因为技术发展和成本、重量的减少,变得更加普遍。因此若弧光实验室说法一切属实,GR-1的低重量和低成本则是取得优势的根本。

联合国气候大会!

一、联合国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将于 2021 年 11 月在格拉斯哥的苏格兰活动校区举行

自 1995 年以来,联合国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峰会,将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一起。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聚集在一起,讨论气候目标和减排的进展。这些会议被正式称为“缔约方会议”--这就是“COP”的由来--并有 190 多个联合国成员参加,它们在 1992 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其对缓解气候变化的合作性、协调性方法的首次承诺。1997年,《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条约。

下个月就开气候大会了,回到国内,今天我们又发布了碳中和白皮书,政策的频繁与持续,也意味着我们的决心。这一次无疑对国内来说是一次能源革命。

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9%,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新增光伏市场,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二、兆易创新:Q3大超预期,客户进展大突破!

兆易创新发布三季报,大幅增长远超市场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30亿元,yoy+99.45%,归母净利润16.48亿元,yoy+144.9%,扣非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yoy+171.8%。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44.3%,净利率26.0%。单三季度营收26.89亿元,yoy+77.4%,qoq+32.0%,Q3归母净利润8.62亿元,yoy+178.47%,qoq+78.0%,扣非归母8.24亿元,yoy+212.1%,qoq+77.7%。

亮点1:毛利率受益于产品结构及价格,环比大幅提升!Q3毛利率49.8%,较21H1毛利率40.3%提升9.5%,Q3净利率32.1%,较上半年21.6%提升10.5%。前三季度研发费用5.89亿元,同比增长73.3%,研发费用率9.3%。

亮点2:分品类拆分,量价齐升趋势下,MCU增速超220%,存储亦同比大幅增长!

分品类看,前三季度存储同比增长82.7%、收入增加19.34亿元,MCU同比增长222%、收入增长10.97亿元,传感器同比增长33.9%、收入增加1.13亿元;推算可得,前三季度63.3亿收入构成为存储42.72亿元、MCU15.91亿元、传感器4.46亿元;

Q3单季度存储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约 6.51 亿元,增幅 63.69%;微控制器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约 5.48 亿元,增幅 221.95%;Q3单季度收入构成为存储芯片16.74亿元、MCU 7.95亿元、传感器2.2亿元;

亮点3:新品研发及应用领域推广情况

1)MCU爆发式增长,国产替代正当时!在21年MCU极度缺货背景下,本就是国内32位第一的GD32全系列产品替代加速,增速超过220%,并且在手订单还在持续累积。21H1公司量产了电机驱动芯片(应用于电动工具、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三相 BLDC 和 PMSM 电机)和电源管理芯片(应用 TWS 耳机、便携医疗设备等)。此外公司也成功开发出无线产品线第一代 WIFI 产品以及第一代低功耗产品。客户方面我们跟踪了解已经突破全球前4-5家最顶尖工控客户,MCU单月出货超40kk!

2)NOR Flash车规级业务进展喜人!其中GD55的2G大容量产品通过车规AECQ-100认证,产品线全面覆盖2Mb-2Gb容量,GD25系列已在多家车企批量采用!

3)自研DRAM正式放量,提升空间大!已在 IPTV、安防及消费类等领域获得了DRAM 客户的订单和信任,为后续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跟踪来看目前公司自研DRAM单月出货在KK级别,对应晶圆产量为2000-2500片/月,22、23年预计公司在合肥长鑫产能配额有望提升至1.7万/月、3.1万/月以上,提升空间大!

作者:研报直通车

中富电路--PCB行业现盈利拐点,关注华为PCB第一股!

2021Q3 PCB盈利加速改善,预计Q4-2022Q1持续向好:2021H1覆铜板大幅提价,而PCB厂商向下游转移覆铜板成本压力有时滞性,2021Q3头部PCB厂商顺利向下游传导成本上涨压力,行业出现盈利拐点。盘面上,崇达技术三连板,深南电路(500亿市值)一字板,世运电路、超声电子等涨停,板块内更有N多只个股触板或冲高,晚上PCB估计要有N多研报了。

可关注低位小市值的--中富电路(300814):华为PCB第一股+华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光伏+华为汽车三电系统+华为27w无线快充+AR/VR+华为数字能源(补涨伊戈尔)+客户包括华为、苹果、小米、三星等

1),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 PCB)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印制电路板被称为“电子系统产品之母”,公司生产的PCB 产品包括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等,主要应用于通信、新能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华为是公司第一大客户,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产品是“印制电路板(PCB)”,公司产品服务于华为的通信电源、逆变器、4G/5G天线、车载、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公司和华为的合作持续稳定。

3),公司向华为供应的是生产逆变器所使用的线路板,逆变器产品主要用在光伏产品上。

4),从中富电路的官网宣传视频上得知:在新能源领域,中富电路作为全球绿色能源核心电子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推动了风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建设,随着“碳中和”全球目标的大力推进,中富将会为节能减排持续助力。

5),公司向华为供应的车载项目pcb板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三小电”系统,即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OBC)以及高压配电盒(PDU)。

6),中富电路亮相韩国国际电子电路及组装产业展。从欧洲,北美,澳洲,日韩及其他地区,到中国内陆,中富的客户群分布于全球各地,与韩国各大消费电子、汽车、安防等生产企业合作稳定。我们大部分的产品应用于电源技术,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汽车工业,安防产品,工业控制,光电工程以及医疗控制等多个领域。经多年努力,我们已在业内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并成为客户可长期信赖的PCB供应商。

7),中富电路发展至今,在PCB行业经过数十年的耕耘,磨砺中逐步成长,除上述市场领域外,我们还生产包括智能家居,AR/VR、安防、快充等应用产品。

8),嘉龙海杰系公司 2018 年新开发的重要客户,嘉龙海杰等平面变压器客户均为平面变压器生产商,系公司的直接客户、终端客户,属于终端生产厂商,该等客户均实现了最终销售、真实销售。 平面变压器对应的主要终端产品是手机、笔记本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充电适配器, 相关产品下游客户为苹果、华为、联想、OPPO 和 vivo 等知名厂商。与嘉龙海杰合作,有利于增强公司平面变压器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

9),公司是华为数字能源类线路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华为向公司采购线路板的金额占其同类采购金额的比例稳定、持续。

十),公司主要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各细分领域主流客户提供定制化的PCB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新能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及工业控制等领域。客户包括:华为、Vertiv、NCAB 、Asteelflash、LACROIX、LENZE、三星、中兴通讯、施耐德、理邦仪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华为、Vertiv、NCAB、Asteelflash、LENZE等主要客户与公司形成了长期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股票#

70多元的芯片涨到2000多元,中国汽车何日不再因“芯荒”而“心慌”?

瞭望今天 11:01关注社会热点,洞察人间百态。

◆ 原本70多元的汽车芯片有的已涨到2000多元,即使愿意出高价、排长队,也不一定能买到

◆ “芯荒”之所以导致国产汽车“心慌”,是因为国内车企所使用的芯片中,超过90%需要进口

◆ 趁此次汽车芯片短缺的窗口期,搭建芯片企业与整车厂的产业协同对接平台,用“政策保险”的手段加快推进自主芯片的使用

中国汽车何日不再因“芯荒”而“心慌”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程士华 汪奥娜 吴慧珺

芯片荒波及全球汽车企业。智能电动汽车龙头企业蔚来汽车近日宣布:因芯片短缺,公司决定从3月29日起将合肥江淮汽车工厂的生产暂停5天。

原本70多元的汽车芯片有的已涨到2000多元,但即使愿意出高价、排长队,也不一定能买到。

让国内汽车产业因“芯荒”而“心慌”的,不光是眼下全球供应链下的汽车芯片荒愈演愈烈,还有我国汽车芯片进口比例畸高而潜在的安全隐忧。在进口芯片短缺导致车企产能受限的情况下,从车企到模块供应商,再到半导体厂商都坦言,短期内仍难以用国产汽车芯片进行替代,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国内大循环如何构建亟待求解。

▲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经济开发区的合肥恒烁半导体有限公司成功研发面向物联网应用的 50 纳米 128M 高速低功耗 NOR Flash 存储芯片,可应用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手机等行业,目前已实现量产

进口芯一片难求国产芯门外徘徊

自去年底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车载芯片短缺,车企“芯荒”影响持续蔓延。通用、蔚来等多家国内外车企对外宣布,因芯片短缺暂时减产。

汽车行业人士分析,世界范围内汽车芯片供给不足,首先是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半导体行业调低了需求预期,而消费电子用芯片需求猛增,导致产能无法满足车载芯片的需求。美国得克萨斯州冰雪风暴、日本瑞萨电子大火、意法半导体罢工等事件让“汽车芯片荒”雪上加霜。#我要上微头条热门# #中国芯# #股市分析# #百粉互助进#

中芯国际的一大隐患及利润翻倍后下一站如何走的问题

1、中芯国际年报出炉,总体上还是符合预期。营收274.71亿元,同比增长24.8%;归母净利润43.32亿元,同比增长141.52%;扣非归母净利润16.97亿元,2019年则是亏损5.22亿元。公司毛利率23.78%,这一数据是远低于台积电水平的,台积电毛利率一直在50%左右徘徊,是业界最高的。当然中芯国际与、华虹、联电和力积电等相比还是要好一点。

2、业务上中芯国际晶圆代工营收239.89亿元,营收占比88.9%,同比增长25.6%。2021年上半年全球晶圆短缺,现在价格涨得让人怀疑人生了,今年上半年晶圆代工营收增速要加速的,全年代工也有望实现高增长。不过晶圆代工的毛利率未必能提高,毕竟硅片也在涨价。2020年代工业务毛利率21.8%,好于2018-2019年。中芯国际掩膜制造、测试及其他配套技术服务营收29.86亿元,同比增长102%,营收占比11.1%。因为是合并一起披露的,掩膜具体营收不清楚。掩膜是国内短板,从事掩膜制造的企业也不多,面板掩膜企业有清溢光电,IC用掩膜中芯国际是一家,其他的几家有与日本DNP等合资的,属于串串了。蒋尚义入主后将主导chiplet封装技术,这块业务虽然起步时间早,但目前还缺乏体系,缺乏行业标准,而且目前chiplet也是由台积电、英特尔等主导的,估计纯OSAT厂商要边缘化了。无论怎样,中芯国际进入chiplet是不亏的,既可以带来营收,先进封装技术与台积电也持平,是有望缩短甚至齐头并进的。

3、按区域计算,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的业务占比大幅提升,2020年达到63.5%,同比增长34.1%,这一增速也是高于北美和欧洲及亚洲区的。公司在纳入实体清单前就有北美客户跑路,从2017-2020年北美客户的营收占比来看,这一趋势是很明显的。卡脖子的确给公司带来一定影响,但好在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国外客户留下的空缺可以由大陆客户弥补,所以营收上的影响是有限的。中芯国际的客户内卷了,无奈之举。

4、按技术节点划分,公司14/28nm仍然贡献了9.2%的营收,相比去年同期的4.3%,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不过因为自身与重要客户华为统统被纳入实体清单,14/28nm的影响还是蛮大的。除了14/28nm,40/45nm、55/65nm和0.15/0.18微米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5.6%、30.5%和32.6%,合计78.7%,去年同期为83.3%。目前全球半导体一片哀嚎,到处缺货,从Nor Flash、MCU到PMIC等等,到处缺货,上述节点是制造这些芯片的主要节点。我是不担心中芯国际的财务数据的,即便北美客户跑光,凭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是可以活得很滋润的。

5、中芯国际的技术和产能是市场主要关注点。年报里公司提到,第一代FinFET工艺制造水平逐步提高,进入成熟量产阶段,良率达到业界标准。从2019年四季度风险量产到成熟量产,用了一年多。第二代FinFET完成了低压工艺开发,可以提供0.33/0.35V的低电压需求,进入风险量产。第二代FinFET采用了SAQP形成鳍结构达到更小尺寸结构需求,单位面积晶体管密度也相比第一代有大幅提升。晶圆厂对先进节点的技术参数还是注重保密的,中芯国际将自己的工艺也用N+1和N+2代称,所以第二代FinFET究竟相当于台积电的多少纳米,原本是靠想象的。当然去年梁孟松博士发牢骚时透露了很多技术上的信息,所以第二代FinFET究竟是多少纳米的,大家自己搜索。中芯国际量产7nm,技术上的难度是不大的,但如何能落地,在被纳入实体清单后还是有很多问题。

6、提升产能没有太多途径,第一砸钱,第二还是砸钱,同时还需要时间,别说建设期,就是产线从开始运转到产能爬坡到合理水平,也需要好长一段时间。中芯国际现在扩建产能,资金是不紧张的,既有大基金的支持,自己又在A股上市,也容易获得资金。

7、业内也反映中芯国际留不住人,人员流动大,这一点在年报中也有反应。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2335人,相比2019年下降了195人。不过研发人员待遇有所提升,平均薪酬36.2万元,2019年则为31.9万元。在上海这个地方,说实话36万多的年薪还是比较低的,大券商从业经验长一点的行业研究员的薪酬是高于这一水平的,更别提首席研究员了。如何留得住人才,不仅需要中芯国际思考,也需要整个产业思考。留不住人是中芯国际乃至国内半导体企业的一大隐患,去年梁孟松博士差点也走球了。

8、未来中芯国际将形成三大业务:晶圆代工+先进封装+掩膜制造,不过业务核心还是晶圆代工,同时笔者还是希望有独立的IC掩膜企业出现。台积电迟早是姓大陆的,但在这之前,希望中芯国际能撑起大陆芯片先进制造的大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98741/
1
上一篇vivox9plus参数(vivox9plus参数电池)
下一篇 香港三星官网(香港三星官网手机官网报价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