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出你的第一部手机的牌子证明你的年龄,我第一部手机TCL# 摩托罗拉cdma6700
#在头条看见彼此#来头条已经五年了,不管是中视频还是媒体人周刊或者其他,曾经有过参与,算是头条的铁粉了。
在网上写作也是很有些历史了,最开始是2005年,那时最初用CDMA手机可以上网。用的Sim卡要么支持移动要么支持联通。
用移动就用动感地带GPRS流量包月的套餐,联通就是UP新势力流量包月套餐。这些手机当时能上网的只有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后来电信推出CDMA手机能上网的就多了,比如我第一部就是三星的。
进入网站就是人民网强国论坛,后来什么天涯,猫扑,天下网等WAP网站成了网络写手。
所以入驻头条以来,就以写文章和微头条为主。开始是写作玩,后来粉丝到了一定数量,还有收益。收益虽然很少,聊胜于无,但因喜欢写作,倒也无妨!
或者除了写作,说不定还可以交友呢。
#你买的第一部手机是什么牌子的,怎么样# 摩托罗拉,CDMA因为你的出现,所以我的存在。
#有没有人从始至终都没用过苹果手机# 有啊,我从来没用过苹果手机,三星都没用过。用过小灵通,西门子,中兴CDMA,摩托罗拉,诺基亚,联想,就记得那时候玩保卫萝卜。小米2,华为MATE7,9,20X。中间有几个想不起来了。
摩托罗拉新机准备登录千元机市场,有外媒博主曝光了摩托罗拉新机Moto G play2021。看这款手机的配置应该是准备杀入千元机的市场里。
Moto G play2021运行内存为3GB,骁龙460芯片,要多低端有多低端,看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摩托罗拉当年是何等威风,与诺基亚不相上下,可惜昔日的手机双雄都双双没落,只能在手机圈的边缘看着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争夺世界前三名。
对于昔日摩托罗拉的一些手机我还是很喜欢的,也用过几部,我的第一部手机就是摩托罗拉的大砖头,比现在的手机重多了。
这家创建于1928的企业,从生产收音机开始,逐步扩展成通信设备和手机制造商。在2000年我国的通信设备很多都在使用摩托罗拉生产的设备,包括联通当时推出的CDMA网络,很多也是采用摩托罗拉的通信设备。
有人说摩托罗拉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我觉得很有道理,作为曾经的技术和品质的代名词,现在回过头来看,显得那么的合适和惋惜。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没有谁可以长盛不衰,也没有谁可以永远做第一。对于逐渐远去的摩托罗拉,你怎么看呢?
#家有小姑子的,都怎么和小姑子相处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
小姑子说:你家装修好,只要留一间书房给我住就行!是拒绝还是答应?偷偷告诉你们:她是77年出生,至今还未出嫁哦。
我有一个小姑子,比我大两岁。虽然我在婆家年龄最小,但辈分高呀。
还没结婚前,因本人在台资企业上班,福利待遇好、薪资稳定。小姑子当时还未找到工作,所以每次去老公家都会给她100元,她也来者不拒。当时我领到手的工资也就1000元左右。
结婚的第一年,她在老家县城一家小型旅行社做前台,业余时间考了导游证。那年五一节,她邀请我跟她一起去,当地一处旅游景点玩。我很兴奋,心里想今天小姑子真大方。然而回来后,她却向我要了车费和餐费。我心里着实有点失落,来回仅20元车费,午餐还是免费的,因为就是多一双筷子而已。我当时给了她50元,她也脸不红、心不跳地全然接受。
有一年,她交了一位男朋友,还送了一部联通的CDMA手机给她。但是她手上已有一部摩托罗拉翻盖手机,保养得挺好,有9成新,她买入时花了2700多元。婆婆就找我们,帮她女儿买了这部二手机。我那时心太善,以为我妹会喜欢,就将就1500元买下来,最后我妹嫌弃是深灰色不喜欢,这下我只能自行消化。其实现在看来,但凡是电子电器一经售出,再转手就是二手货不值钱。然而她还觉得自己贱卖了[捂脸]
结婚第二年,我生下儿子。当时她说,奶粉、衣服你们自己都买了,我买了也浪费,就不要买了。[汗]然而她推销保险兼职时,她妈又叫我们买了一单少儿两全分红险。
2003年的旅游业还不发达,我托关系帮她找了一份省会的电子厂工作,鉴于该厂长是我们部门的技术顾问,他给安排了一个很轻松的操作半导体机台工作。自此,她才有了机会在省城带旅游团。有团的时候叫人替班,没团的时候班自己上,又包吃包住,何等愜意!
后来她干脆辞职去专门带团,收入也很可观。然而我儿子在2015年前就只收到她300元(三年)的压岁钱。
2009年儿子要上小学了,我把省城的房子收回,翻修并增添家具柜子,全面装修好才入住。这时婆婆又找老公说,她妹妹说只要一间可以放置行李的房间就行。我是吃一堑长一智,宁可书房摆放纸箱、杂物,也不愿让她住进来。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然而在婆家大过年的日子里,家中只剩我们一家三口的情况下,小姑子大闹说,她的存折丢了,里面有5000元,而她房间里的现金却原封不动还放在抽屉里。那时我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房子没让她入住。你凌晨出发、半夜回来,当我家是旅馆。况且两居室,一家三口用一个卫生间已然拥挤了。还要让30几岁的小姑子长住,不是自找麻烦吗?
至此连续几年,大过年她都去带旅游团。
直到2012年,公婆鬼使神差去参加民间互助会,一做就做20名会,两个老人似乎很拼,养水鸭比带孙子还用心、细心。在2006年~2008年间,每年都盈利。然而人心不足蛇吞像,前会标了加后会,鸭蛋减产后资金链断裂,他们只能被会头割韭菜(会头直接把后会标走加前面的死会,孰不知这样,还倒欠了20万多)。欠条签字摁手印的人都是小叔子,他在政府机关上班,担心自己仕途受影响,叫我老公帮忙一起还。碍于母子情、兄弟情,我建议帮忙还了5500元,并要求把家里的老房子分配清楚。408平方米的房子,老公160平方,小叔子160平方,孙子87平方。当时我一直心不安,想去过户产权,然而办土地证就要花20万元,心想拆迁后要钱的话就可免了这费用。婆婆也一直说女儿没帮忙还债,不分给她。当时还认为公婆挺公平的。然而2015年等20万债还完了,她女儿又吹枕边风,说孙子又没出赡养费。她是很孝顺,两次父母欠债,不出钱也不出力,还有脸来分房子。按说福建人重男轻女,在婆家既要生男孩,还得被鸡蛋里挑骨头,里外不是人。
耳边风起作用了,把我们大房的份额割了47平方给女儿。就因为她有出赡养费,吃住家里每月交100元伙食费吗?
我娘家人说我傻,不要出一分钱照样得分房子给我们。虽然欠条是小叔子签下的,但我们清楚,他也是无利不起早,图的是她妈托关系帮他从农村借调回县城。不帮他一起还,势必会断了兄弟情。况且养鸭场拆迁也会有35万多元。网友们换作你们,会不会帮忙一起还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