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兴u960刷机(中兴u960s3)

#为什么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朝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朝代。一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另一方面,宋朝在和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可谓败多胜少。在此基础上,宋朝被划分为北宋和南宋这两个历史阶段。针对北宋和南宋,历史上有“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的说法,为什么会有这一说呢?

首先,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北宋没有良将,南宋没有良相。进一步来说,也可以引申理解为北宋有不少良相,而南宋则拥有相对较多的良将。一方面,就“北宋却将(但是不缺良相)”来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相对于唐朝、汉朝、明朝等朝代,北宋具有“重文抑武”的特征。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开封附近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上演,宋初的皇帝对于武将自然是倍加提防,比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

在此基础上,北宋确实有不少才能的武将,比如杨家将、狄青等,但是这些将领不仅没有受到当朝皇帝足够的重视,其可以发挥的舞台也无法和汉朝、唐朝时期的武将相媲美。而提到北宋的良相等文臣,则可以列出王安石、寇准、司马光、富弼、范仲淹等一大串的名单。进一步来说,因为“重文抑武”的基调,北宋的文臣非常出彩,而武将则有些黯淡了。当然,正是在“重文抑武”的基调下,北宋文化繁荣,宋词影响千古,却在战事上败多胜少。

另一方面,就“南宋缺相(但是不缺武将)”来说,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这一历史阶段,因为金国占据了北方中原地区,并且对南宋朝廷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由此,不管是夺回北方中原地区的需要,还是维护自身王朝的安全,南宋朝廷自然不能像北宋初期一样极度压制武将了,而是需要借助各地的武将来对抗来势汹汹的金国。在此背景下,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最后,在南宋的将领中,前期有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人,而即便到了中南宋后期,也有孟珙等良将,就孟珙来说,在抗击蒙古铁骑上获得了多次胜利。和北宋相对应的是,南宋却几乎没有什么名相,不管是汪伯彦,黄潜善还是韩侂胄,贾似道,对于南宋朝廷来说,秦桧等奸臣当道,不仅让忠良的文臣难以成长,更是对岳飞等抗金将领进行了迫害。只有到了南宋后期,也即生死存亡之际,才出现了李纲,文天祥,陆秀夫等铮铮铁骨。

梳理一下同一历史时期,中国与世界在发生着什么:

中国:

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建立周朝。公元前1043年周公摄政。

备注:“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 战(在今新乡市附近)

2.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国人暴动”。备注:也就是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公元前841”年为中国历史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3.前828年周宣王即位,在位46年,史称“宣王中兴”。

备注:“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 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 时的复兴,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备注: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 阳)。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微风][微风][灵光一闪]#中国# #世界#

世界:

1.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60年,大卫王定都耶路撒冷,统一以色列和犹太国家,并修建了大卫城(锡安山),把“约柜”迁到耶路撒冷。备注:“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

2.约公元前800年,印度进入后吠陀时期,开始种姓制度。备注:吠陀时代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

3.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希腊历史元年。备注:据历史记载,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为纪念奥林匹亚神在奥林匹亚的古代平原上举行,这一年也是希腊世界很多历史事件确定时间的基础,即希腊的历史元年。[微风][微风][灵光一闪]

我们查阅资料知道中国古代的人口史,发现有很多规律,凡是遇到天灾人祸改朝换代或者说王朝开始走向没落期的时候,中国人口往往由一个高峰开始逐年减少,直到乱世被盖世英雄所平定,王朝初年开始施行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政策,人口开始缓慢增长,增长速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快的,这样的历史时期有很多,比如汉惠帝吕后、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达到3500万人左右,汉武帝统治50年持续战争与高额赋税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增长趋缓,汉昭帝汉宣帝实现了西汉王朝的中兴,人口重新实现缓慢增长,经过70-80年的和平,到了汉哀帝时代,天灾人祸不断,公元1年的时候中国人口5-6000万人左右,而王莽篡汉后,由于黄河下游改道,水淹数省,全国丧失大量人口,王莽被洪水般的农民起义覆盖,直到光武帝开国的25年,中国人口只有2800万,到了汉光武帝后期中国人口实现了3000万左右,汉明帝汉和帝时期,持续的和平让中原地区人口得到大量增长,即使在汉安帝汉顺帝汉灵帝汉桓帝时期,中间有外戚宦官轮流执政,动辄屠灭一族,但是中原地区风调雨顺,即使中央政治昏暗腐朽,但是地方上还是很安定的,人口直到汉桓帝时代人口一直在增长并达到高峰直到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持续不断的乱世让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到了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为魏王时,中国人口只有1500万,从6500万减少到1500万,天呐,这可是中原地区内乱造成的,难怪曹操说白骨露于野。

下面是我参考别人的数据引用如下: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时估计全国有人口2800万人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4,279,634户 21,007,820人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5,860,573户 34,125,021人

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7,456,784户 43,356,367人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9,237,112户 53,256,229人

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9,647,838户 48,690,789人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10,780,000户 53,869,588人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户 49,150,220人

汉顺帝建康元年(144年)9,946,919户 49,730,550人

汉冲帝永嘉元年(145年)9,937,680户 49,524,183人,一说此年有10,677,401户,56,366,856人

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9,348,227户 47,566,772人[3]

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户,56,486,856人[4]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 估计总人口有1,100万户,5,500万人

今学者王育民估计东汉人口最盛时远逾西汉人口最盛时的6,500万人。

估计公元200年的世界人口为2.23亿。此年的后汉人口占世界比例的18.2%。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估计有3,000,000户,约15,000,000人

不要贬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97458/
1
上一篇康宝嵌入式消毒柜(康宝嵌入式消毒柜安装视频)
下一篇 联想电脑型号(联想机型大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