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3岁的他留学归来,仅用16个月就研发出了“汉芯一号”,怒赚十几亿,然而,5年之后,一个惊天的秘密却浮出水面。
这个人名叫陈进,是国家863项目“汉芯DSP芯片”研发的负责人。当时我国的芯片技术落后,还被外国长期垄断,所处的局面非常被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用了16个月,陈进就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汉芯一号”,这一芯片直接成为了我国芯片历史性的里程碑。
因此,陈进成为了“民族英雄”,身价也水涨船高:不仅在上海交通大学出任微电子学院院长,还兼任了好几个公司的高层,一时风光无限。
不仅如此,陈进还靠着汉芯申请了十几个国家专利,通过这些专利赚了十几亿元。
可是后来陈进做了一件事,让大家引以为傲的“汉芯一号”一夜之间跌落神坛,对整个国产芯片的研发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陈进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从头一一说起。
1968年出生的陈进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虽然父母很少管教,可他从小就是学霸,接触计算机后更是十分着迷,高考后还成功地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
本科毕业后,在父母的支持下,陈进前往美国留学深造,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高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让陈进拿到了不少大公司的offer。经过考虑后,他选择了美国IBM公司。
陈进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在IBM工作期间,他不断进行学习新知识,汲取优秀同事的经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成功地跳槽到摩托罗拉担任高级主任工程师。
虽然在国外工作,但陈进也关心国内计算机行业的相关资讯。他想着自己学历高,又在两家知名科技公司待过,这样的条件在国内一定很吃香。
于是,当他发现我国有自主研发高端芯片的想法时,就开始考虑是否要回国发展。
后来,思虑再三,陈进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于2001年回到中国。回国之后,他以一名高级讲师的身份进入了上海交大工作。
当时,上海交大正在参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部分项目,而陈进因为拥有漂亮的履历和芯片设计的实战经验,交大便让他参与芯片的研发,还指定他为负责人。
由于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在研发过程中,不管有什么需要,上海交大都会第一时间满足他。
陈进非常享受这种状态,同时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回国发展的正确性。
为了加快研发速度,陈进制定了一系列的研发计划,并全程参与整个研发过程,事事亲为,其专业能力和过硬的素质让许多科研成员敬佩不已。
在陈进和整个科研团队的努力下,仅仅花了16个月,就研发出了“汉芯一号”。这一芯片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芯片技术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就连外国人都惊奇不已。
一时间,陈进被奉上神坛,成为科研界炙手可热的“明星”。靠着这一热度,陈进收获了无数荣誉与金钱,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可俗话说,捧得越高就摔得越惨。就在大家以为陈进前途一片光明时,一篇帖子的出现,瞬间就把陈进拉下了神坛,还让风光无限的他一夜间跌入深渊。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06年1月,一篇匿名帖子的出现,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注意。仔细一看,帖子的内容非常详细,可句句都是对“汉芯一号”研发者陈进的指责。
原来,这个让陈进出名的“汉芯一号”根本不是他自主研发的,而是陈进盗取他人的科研成果再印上自己的LOGO,还因此骗取了国家上亿的科研资金!
帖子一出现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了验证事情的真假,各个部门紧急成立了调查组去调查事情的真相。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汉芯一号”果然有问题。
所谓的自主研发芯片“汉芯一号”,其源代码来自摩托罗拉公司,陈进上演了一出“移花接木”,把原本芯片上的标识打磨掉,找了一家小工厂印上了“汉芯”标识。
更无耻的是,陈进用同样的方法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骗取了国家上亿的项目资金,最后这笔钱却到了他美国的个人账户里。
“汉芯造假”这一丑闻对中国芯片的研发无疑是当头一棒,严重阻碍了我国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
直到近几年,“龙芯”经过时间的考验,在我国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芯片才重回大家的视野,并一步步得到重视。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钱财的追求并没有错,但像陈进这样欺骗国家换来不义之财的人,理应受到众人的谴责。也必将被世人唾弃,遗臭万年。
参考资料:《“汉芯之父”陈进》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者:王拾尔
编辑:梦晴空微蓝
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原本得到河北省教育厅推荐,提名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因网络舆情而被撤下。看来李教授没获奖,全是网络惹的祸。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看看上海交大陈进教授和西安交大李连生的科研成果获奖经历。
汉芯造假曾轰动一时。2003年,上海交大陈进教授隆重推出“汉芯一号”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盛况空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亲自主持,信产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科委、教委负责人悉数到场。 在发布会上,由两名院士和“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组成的鉴定专家组作出了一致评定:上海“汉芯1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年后,举报人在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上,揭露上海交通大学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后经查实,所谓重大科研成果不过是从美国一家公司买回的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然后加上“汉芯”标志“研制”而成。多么荒唐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如果说鉴定专家们被芯片的外表欺骗了,也有情可原,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汉芯一号的参数中针脚数是208脚,而摩托罗拉芯片是144脚。这么明显的差别,一帮鉴定专家竟没发现,这说明假的东西,也能被人当成真的。
比上海交大陈进教授造假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西安交大李连生教授。看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的网友应该记得:6位教授揭露李连生科研造假的过程有多复杂,多艰难。
李连生是一个从没有搞过往复压缩机的人,他盗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压缩机厂和八十年代沈阳风机厂的技术所拼凑出来的所谓科研成果,通过了层层筛选,于2003年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底,李连生教授在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时,陈永江等6位教授发现了李连生科研造假的问题,于是开始了艰难,漫长的举报,显而易见的问题,却历经波折,3年后才“盖棺论定”。
陈进与李连生两位教授都获得了科研成果奖,都享受了短暂的荣光和待遇,都是3年后才漏了馅,落个身败名裂。李子丰教授也算是生不逢时,让好事者把报奖的事掀腾到网络上。要知道,现在的网络舆情,如洪水猛兽,摧枯拉朽。不管你名气有多大,身份有多显赫,是教授,还是专家,一律灭掉。要不然,李教授很有可能获科研成果奖,也能享受一段时间的荣光和待遇,如今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都是网络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