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能吃饱吃好,谁愿意去国外打拼呢?十几年前,华为也是被逼无奈去开辟国际市场。2006年,任正非在非洲考察时曾说过一段话:CDMA国内没有选用我们;手机在国内我们没有及时得到许可;如果我们只坚持在国内奋战,我们公司现在可能已经不能苟延残喘,不可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华为在2000年投入3G研发时,我国3G牌照还没有发放,由于缺乏资金,华为从三种研发方向中,选择了WCDMA制式,并预计2003年我国会正式发放牌照。但是国内的正式牌照到2009年才发放,对于孤注一掷的华为来说,这无异于致命一击。
华为产品在国内无法销售,只能全力开辟国际市场。到2005年华为的海外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国内销售收入。现在面对美国的打压,华为将市场发展重点重回国内,一方面华为以更大专注力支持国内行业科技转型,为国人提供便丰富的高科技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当初国内市场对华为成长支持不足的遗憾。
华为发展早期就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也让其公司的治理结构、管理方式实现国际化。华为通过引进IBM先进管理模式,打造了华为的战略决策机制与运行模式,让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让我们支持民族企业,共渡难关!向大家推荐我正在阅读的华为大学内部培训教材《价值为纲》等丛书,对华为的战略决策机制、人力资源、财经管理等先进理念与制度会有更深刻认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片购买。该丛书印刷质量非常精美,也是家庭藏书的首选之作
躺赚最高境界,诺基亚一年躺赚1500亿!
说起诺基亚,都知道它是老牌手机厂商,十多年前,几乎人手一台诺基亚,比萍果、华为风光多了。
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落魄了,退出了手机市场,而就在我们以为它已经破产的时候。
它却每年躺赚1500亿,让人们惊掉了下巴。
它的收入来源于哪里呢?
原来是专利费!
去年仅专利授权这一项业务,就给诺基亚带来约合人民币106亿元收入。
2G时期,诺基亚是专利的主要拥有者之一;3G时期,诺基亚拥有大量WCDMA专利;4G时期,积极参与LTE研发的诺基亚拥有数量可观的LTE专利;
5G时期,诺基亚目前拥有4000个5G核心专利族。
手机都是一脉相承的,5G手机也在使用2G技术。于是诺基亚就成了“专利流氓”。
诺基亚虽然不卖手机了,但全球市场每卖出一台手机,它都要收专利云员,一台2000元的5G手机,它能分到283元专利费!
真是什么也不用做,躺赚就行了!
高通公司7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2016年这个数字还是57%,高通凭借专利收入垄断打压着他国技术进步,“高通税”养活了一家上市公司。
给专利付费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利用技术优势获取不正当利益,就会极大地打击后来者的进步。
《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一书中讲述,收取高额专利费是高通的最关键的收入来源,并且利润率极高。专利授权费仅占高通2018财年收入的23%,但却占其净利润的大部分。其芯片部门的收入170亿美元,但净利润只有30亿美元。而高通专利授权部门的收入为51亿美元,利润率为68%,净利润达到35亿美元。
在过去2G时代,高通掌握着超过90%的CDMA技术标准专利,在3G时代,掌握着超过27%的技术标准专利,在4G时代,高通所掌握的专利下降至16%,在5G时代,高通所掌握5G技术标准专利更是直接降至8%。
但由于高通凭借“投票”优势,能够再次向所有手机厂商收钱。根据高通所公布的5G“专利税”规则,将按照每一部5G手机的售价来计算,这意味着手机卖的越贵,高通所收取5G专利费就越高。
我国是世界手机设计和生产大国,高通2017年223亿美元收入中,65%来自中国,2020年已至七成以上。
2015年2月,高通公司因存在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被我国处以人民币60.88亿元罚款。除了罚款,并消除高通以上的霸王条款之外,最大的进步是高通在中国只能按照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这大大地降低了我国手机企业的负担,这也是高通在全球首次改变其收费规则。
根据2015年高通和发改委达成的协议,3G设备收取5%的许可费,4G设备收取3.5%的许可费,在上述每种情况中许可费基数为设备净售价的65%。
简单地说,3G手机售价1000元,按照650元收取5%,也即32.5元。4G手机,只要不支持3G的CDMA和WCDMA(一般不实施)收取3.5%,2000元的手机按照1300元收取3.5%,就是45.5元。
谈判后收费依然不低,可见前几年高通收了多少暴利“高通税”。随着中国手机厂家在无线专利方面的不断进步,“高通税”在不断退坡,并且谈判降费是总的趋势,特别是我国专利技术不断发展,将极大改变这一现状。
我国专利申请量从1993年首次向WIPO提交1件专利申请开始,到2019年申请数量超过美国,。2020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了68720件专利,稳居世界第一。企业方面,华为的5464件申请量遥遥领先,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最大申请来源。
专利技术的高速发展只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侧影,我们在实现制造强国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而且会遭遇更严峻的挑战。但我实现制造强国的信心与决心不会动摇。
宁南山的《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一书,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业,看清中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认清中 美争端真相。中国制造面临东南亚多国在低端制造领域的追击,以及欧美和日韩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阻击,升级之路必然惊心动魄。
《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是2020年畅销全网的经济类重点书目之一,值得一读。欢迎点击下方商品卡片购买。
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