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看到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展出的一架飞机残骸,一脸蒙圈:“它都失踪快40年了,咋就突然出现在中国呢?”
这个令美国一脸懵的飞机残骸,就是1971年跌落在我国云南密林里的D-21隐身无人机。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特别是美国,迫切地想得到我国核武器制造方面的相关数据。
然而,他们那点小心思,早被我们的领导人猜中,就连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蘑菇云照片,也是经过剪裁的。
美国窃取不到情报,就找到了台湾当局,让蒋介石派出U-2侦察机去大陆巡逻。可是这款侦察机太不给力了,一进到大陆领空,就被我方地空导弹部队给击落了。
据统计,从1965年1月开始,我军连续击落了五架U-2。
这下,美国的面子丢大了。为了找回所谓的大国尊严,更为窃取我们核武器的技术,他们决定研发无人侦察机,这样就算是侦察机被击落,也不会抓到飞行员。
按照这个思路,美国于1968年真的研制出了D-21隐身无人侦察机。
有了这个金刚钻,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去干“瓷器活”,他们把这款侦察机的首秀定到了罗布泊。
1969年11月9日,美军又用一架轰炸机,在孟加拉湾将它送往太空。
D-21在前行时还算顺利,可返回时,却意外跌落今天俄罗斯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附近,算是给当时的苏联留下了一点纪念品。
美国的新式侦察机首秀就这样凉凉了。
然而美国不死心,他们又对无人机进行了系统改造,准备再巡罗布泊。
可是,天不助它。
改造后的D-21第二次出征罗布泊,本来一切顺利,可就在技术人员准备收回情报舱时,意外发生了:情报舱没有按照设计方案实现自动分离,而是跟着无人机一起掉进了大海里。
没办法,接着改造吧。
升级改造后D-21第三次出征罗布泊。这次,他们把情报舱与无人机的连接装置,由弹簧换成了爆破栓,以确保无人机和情报舱可以实现自动分离。
没想到,就在情报舱返回的途中,海面上突然来了一场大风暴,指挥官决定停止作业。等到风平浪静时,情报舱早就被大海吞没了。
D-21研发组的成员认为,第二次、第三次行动失败,是天公不作美。于是,他们把D-21的第四次出发地,选在了风平浪静的北部湾。
这次更离奇,飞机刚飞到云南上空,就出现了故障,一头扎进了丛林里。
可怜的美军部队,在北部湾等了一天,也不见无人侦察机的身影,终于认定D-21“失踪”了。
连续四次的失败,成了美军无法接受的结果,干脆心灰意冷地把这个项目进行封存。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架D-21恰好落在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丛林里,而且,在树冠缓冲力的作用下,D-21几乎没有受到大损伤,就连情报舱都是完整的。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一块大馅饼。
当地民兵和边防部队发现D-21的残骸后,虽然不知道这不明飞行物是个什么东西,但还是把它上报给了有关部门,并靠着肩扛手抬,硬是把这D-21搬出了原始森林,之后又送到了北京的研究所。
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一家掌握了隐身无人机技术,这架从天而降的D-21,无疑成为我们透视那个时代美国高科技的窗口。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这款D-21无人机,采用当时最顶级的铁球漆隐形材料,飞行速度极高,可以飞到2.4万米以上的高空进行侦察,单机造价高达550万美元。
无论是机身上的隐形涂料,还是机舱内的高性能系统,它都代表了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成为我国发展空军装备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充分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启了自己的隐身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并最终应用到我们自己武器装备当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妄想用无人机探究我国核武器的秘密,没想到连老天爷都不帮它,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成就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当美国人看到小汤山博物馆展出的飞机残骸时,肠子大概都悔青了吧。
参考资料:新浪军事《深度:这架美军机坠落云南 为中国打开隐身技术大门》
作者:何夜无梦
编辑:池鸿
#文化#
网友:
海安市U派居民小区没有消防安全通道,有关部门能够帮忙解决吗?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U派小区于2010年建成,由海安消防救援大队进行消防验收,日常监管由消防救援大队负责。2020年底,市政府交办海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对U派小区公共区域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摸排,并形成整改方案。方案第一条就对环形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扑救面形成整改建议,明确由立发街道实施。2021年10月,立发街道组织对整改工程施工进行了验收,经咨询验收组专家环形消防已按整改方案施工完毕(“U字形”外围北侧、东侧、西侧可保证消防车通过,南侧取消尽头拐弯处的两个停车位后可保证通过;“U字形”内侧硬质化路面后,取消所有车位和绿化后,可保证消防车通行)。
2021年11月1日,我局消防管理科工作人员对U派小区反映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现场拍照记录。建议由物业公司协调市公安局、城管局对占用消防车道乱停车问题进行监管。
2010年,辽宁农妇义务养大被遗弃的黑熊,比小孩还听话不愿离开年,辽宁农妇义务养大被遗弃的黑熊,比小孩还听话不愿离开 - 今日头条
2010年,俄罗斯北海舰队,在巴伦支海域,发现一艘二战时期的沉船。在打捞过程中,他们有了新的发现,也揭开了一段隐藏了70年的秘密。
经过初步探测,沉没在巴伦支海域的这艘船,是二战时期的一艘运输船。沉没于55米深的海底。
军事专家根据船舷上的文字和编号判断,这艘船可能属于英美两国。
在接下来的探测中,人们发现,在这艘沉船上装载有很多的军事物资,包括一些坦克、重型火炮和防空武器等。
俄罗斯北海舰队决定对这艘沉船上的物资进行打捞,一艘专业打捞船进入这片海域。
两天后,打捞船从55米深的海底沉船上,成功打捞出来一辆二战时期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
这辆沉没在海底70年的美军二战坦克,终于重见天日了。
二战时期,美英两国用运输船,将很多军事物资运送到苏联,支援苏联抗击德军。
专家认为,这艘运输船,应该是美英两国运输船中的其中一艘。在往前线运送物资时,被德军潜U型艇发现。
德军潜艇向这艘运输船发射了鱼雷。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运输船连同装载的军事物资,一起沉入了海底。
因为当时二战打得不可开交,并没有对这艘沉船进行打捞,后来也就被遗忘了。
在照片中,被打捞上来的M4谢尔曼坦克,因为海水长期的侵蚀,浑身沾满了泥沙。车身也是锈迹斑斑,车漆已经完全剥落。
M4谢尔曼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研制的一种中型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234辆。
但是,谢尔曼坦克也有其十分突出的缺点:火力不足,难以对抗德军的新式坦克,车体过于高大,增加了中弹的面积。更不是虎式坦克的对手。
对于这辆M4谢尔曼坦克,俄罗斯北海舰队将其进行了彻底清洗。等彻底风干之后,把它交给了当地的军事博物馆。
后来,博物馆又对这辆坦克进行了修复,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这辆M4谢尔曼坦克,就放置在博物馆的草坪上,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老照片# #我要上微头条#
5种规格!防护口罩也有标准!你买对了吗?正规口罩外包装应标注执行标准码,真正能达到防疫要求的只有这五种编码: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
什么样的口罩才具有防疫功能?
01:28回看2010~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彝海结盟。
强渡大渡河(Force dadu river)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1935年5月,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以水代酒,“彝海结盟”。
2002年,日本人矢野浩二来中国拍戏,看了剧本,突然惊慌地问编剧:“这些历史都是真的吗?八年抗战?”(现在已经是改成14年抗战了)
编剧认真告诉他:是真的,都是有历史证明的。后面矢野浩二去博物馆看到真实的历史时,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矢野浩二1970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是在中国发展的日本影视演员和主持人。
矢野浩二原本是个调酒师。他成为演员之前,在一家酒吧做调酒师。有一次有人喝醉了,对他说:“浩二,你这么帅,说话这么大声。你不成为演员真可惜!”
后来他进了一家音乐公司,但是供他展现的地方不大。他只能从助理做起。五年了,矢野浩二一直都没什么戏拍。
其中,机会较大就是《午夜钟声》中饰演一个被贞子杀死的男人,只有几分钟的镜头,既没有名字,也没有台词。
在看到以后没什么发展前景,他就选择就来中国寻求发展了。
2002年底,矢野浩二来到中国发展,在《记忆的证明》中饰演一名日本军官,成为他怀疑自己国家历史和身份的重要一幕。
开拍前的他拿到剧本,他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原来他在自己国内学习的历史的时候,书上对曾经日本在中华犯下的种种恶果往往都是一笔带过,所以在看到剧本内容的时候,这和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一时间难以接受。
他的好朋友徐超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大多数电视剧,抗战剧和谍战剧,都是以历史为基础的。剧本我不敢保证,但历史是真实的。”
拍完戏徐超带矢野浩二去了中国剑川博物馆,那里陈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所有铁证。透过玻璃窗,矢野浩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也正是这次博物馆之行,才让他真正开始了解过去的历史。
后来,矢野浩二开始系统地了解中日之间的历史,并对战争进行坚决的反对和深刻反省。
与此同时,他在中国的事业也在飞速发展。他的电影《午夜凶铃》引进后大受欢迎,后来获得了华谊的赏识,出演了《永恒恋人》。
接下来还在影视作品中扮演原汁原味的日本人。抗日剧《小兵张嘎》也让矢野浩二在中国名声大噪。不像其他日本人被中国人难以接受,矢野浩二总让人觉得特别谦虚。这一段时间,他在中国很受观众欢迎。
尤其是他加入到了《天天向上》主持人的行列当中,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也让很多网友都喜欢上了这位日本人。
他其实已经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每当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矢野浩二都选择非常坚定地站在了中国人的这一边,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抵制。
他曾经回到日本的时候,他周围人都是对他指指点点,有些甚至拳脚相向,矢野浩二对日本满是失望,心灰意冷的他也是毅然地到了中国。
2010年,矢野浩二娶了一个重庆姑娘,两人在婚姻中很是恩爱。在妻子的帮助下,他的汉语说得更流利了。
后来,他的女儿出生了,取名心月,并让她加入中国国籍,至此矢野浩二的事业和爱情都是双丰收。在公开场合,他一直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日本是他的老家。
2011年,《环球时报》授予他2010年最佳外国艺人奖,这也是该奖项首次授予日本人,这表明矢野浩二已经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可和赞赏。
当他了解到真实的历史后,他决定用自己的擅长的东西来补偿日本人在中国的行为,那就是他会接受任何人提供给他的任何角色,他不会排斥饰演任何一种日本人。
他会用他力所能及的去弥补过去,虽然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他依然尽绵薄之力。
在中国建党一百年的那一天,,矢野浩二作为一个在中国定居的日本人,也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他写道:“在中国的21年,我祝愿中国越来越好。我爱中国!”。
小编认为呢,人们能够认可矢野浩二,除了他精彩的表演之外,一定还有他真诚的内心。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娱乐# #说TA# #八卦手册# #娱乐聚焦#
回看2010年~海螺沟红石滩
海螺沟红石滩位于四川省海螺沟景区雅家埂两河口地带。海螺沟红石不仅神秘,而且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
石头上布满的红色物质,是一种微生物,在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内得以繁衍,构成生命与历史相融共存的奇特景观。
美国滑雪传奇怀特 锁定北京冬奥生涯最终战
冬奥会赛场上,有谷爱凌这样的新星横空出世,亦有传奇老将的职业生涯落下帷幕。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36岁的肖恩·怀特在11日的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拿下第四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句号。
当他完成最後一跳时,全场掌声雷动,而肖恩·怀特也流下了热泪,与美丽的滑雪场告别。回眸他的五届冬奥会之旅,唯有传奇二字可以形容:他在2006年都灵丶2010年温哥华丶2018年平昌都获得了金牌,在2014年索契获得了第四名,在2022北京获得了第四名,是该项目当之无愧的「GOAT(历史最佳运动员)」。
#圆点#
羽生结弦:“《巴黎圣母院》考斯滕,从粉色到红色,表现出自己的过渡,从孩子到成年人的一种意义”
——2010年NHK杯赛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