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人啊,村长窜稀窜死了!”
1802年位于福建沿海的一个小渔村,自从一位出海捕鱼的村民莫名其妙死掉之后,村子里面又接连有许多人病倒了,这些人的症状基本一样,都是跑肚拉稀外带呕吐,剧烈的脱水很快就让病人脱了相,不到一两天就奄奄一息,命悬一线了。
村里的赤脚大夫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况,起初他以为就是吃坏了肚子,随便给开了几服药,但并没有什么用,后来就连一向壮实的村长也病倒了,连窜了两天的稀后,竟被人发现死在了茅厕。
以上这一幕,是大名鼎鼎的霍乱疫情首次出现在中国的情景,当时别说中国,就连全世界最为发达的日不落帝国,也并不清楚这种烈性传染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直到1854年伦敦爆发严重霍乱时,John Snow医生才通过缜密的研究发现,霍乱是通过饮用水传播的,糟糕的公共卫生环境,恰好为霍乱杆菌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此后欧洲通过大力整顿公共卫生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才慢慢控制住了霍乱的大规模传播,但霍乱杆菌最终也未能像天花病毒一样被人类关在了笼子中,至今很多发展中国家依然屡有报道。
而在我国近十年已经罕见霍乱病例,但这两天武汉大学的霍乱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毕竟作为唯二的甲类传染病,其威力还要强过新冠,致死率高传染性强,在现代医学还未完善以前,绝对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恐怖存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人们纷纷猜测:“新冠还没结束,霍乱不会又要卷土重来吧?”
其实大可不必有次担忧,因为在现代医学面前霍乱早已没那么大的危害了,哪怕有人感染,只要及时送医挂上生理盐水,就可以弥补由于霍乱杆菌对人体造成的大量脱水失盐效果。
要说人类发明输液这种方法,还得多亏霍乱,原因就是1832年,苏格兰医生Thomas Latta发现霍乱患者血液中有水分与盐分丢失的现象,他通过用煮沸的食盐水注入患者静脉,补充因霍乱上吐下泻而丢失的体液,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成功奠定了静脉输液治疗模式。
这个冷知识,你学会了吗?#官方回应网传武汉大学出现霍乱病例##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