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药,不能怨别人。
经常在头条上看到,很多人抱怨放开太快了,抱怨没有提前准备好,抱怨药品供应不足,现在有症状了,却买不到退烧药、感冒药。
我觉得不值得同情,因为这是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想想啊,疫情三年了,难道相关药品不准备一些吗?
即使没有新冠疫情,家里不准备一些退烧药、感冒药、腹泻药吗?
何况,石家庄11月11日初次放松,是紧跟优化防控20条之后,这释放了明确的信号,这是要放开的节奏。石家庄放松,不是石家庄市级层面能够决定的,就河北省的一贯做法来看,河北省级层面决定的可能性也不大。
石家庄11月中旬的放松,以及高校放假出现的疫情外溢,释放的信号很强:赶紧备药吧。
这是老百姓能够得到的公开的信号,也是最好的一次备药时机。这个时候退烧药、某瘟很好买。
后续还有一次备药机会。那就是疫情传播比较广了,不少城市的疫情严峻,包括北京、重庆、广州、石家庄等城市,各种封控此起彼伏,公布的感染人数快速上升。这说明,一是动态清零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药品需求量在快速增大。
这个时候相关药品的供应还不紧张。
这个机会失去后,下来的事情就是城市(区域)静默,出不去了。紧接着放开,大面积感染,真需要药品的多,药品一下子就紧张了。
可能很多人还是以前的思维,免费核酸,阳了集中隔离,免费治疗。所以就没有提前准备。
结果等来的是,阳了居家,自己用药,没有准备,措手不及。
药到用时方恨无,这次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不管怎么说,退烧药、感冒药、腹泻药,是家庭常备药,出差必备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张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