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中国?美国离间计无效,中俄已成钢铁同盟
在很多场合,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习惯将中美俄三个大国的关系看做是当今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都由此产生,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复杂而微妙的战略平衡。所以一直以来,美国就有专家和媒体呼吁,拉拢俄罗斯,制衡中国,可保美国地位不变。然而最近的一份民调结果数据公开之后,可能会令美方彻底打消这个念头。
近期,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联合俄罗斯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就中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都对中国抱有好感。#美国#
数据显示,74%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好伙伴。我们也在国外社交平台上进行了采样,四十岁以上的俄罗斯民众普遍认可中俄友谊,将其视为抵抗美国和欧洲压力的坚强盾牌。

超过50%的俄罗斯人认为,中俄关系令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上升,在能源,外交,安全领域,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强。他们认为这是好事。但是美方在文章中暗示,有9%的俄罗斯人不愿意过度依赖中国。但并不表示他们反对中俄友好。#俄罗斯#
所以总体上来说,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对中俄友好持正面乐观评价。因此,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结论是,在这样的民意情况下试图拉拢俄罗斯站在美国一边,来对抗中国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既不合理也不实际。
因为中俄友好已经不是单纯的领袖意志,在两国民间也拥有强大的民意基础。美国前驻俄大使麦克福尔称感慨,离间中俄的做法行不通,还会给美国制造更多的麻烦,因为这完全违背了俄罗斯人的意愿。
言下之意就是民意不可违,美国人终于认识到,即便没有普京,换其他人上来,想要让俄罗斯生存并保持强大,唯一的方法就是与中国“牵手”。亲眼目睹红色帝国崩塌之后,自己的国家被美国和西方联手欺负,在俄罗斯人内心已深深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疤和烙印。作为曾经的同志加兄弟,中国及时伸出援手并表达善意,令他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而这恰恰成为美国最大的一块心病。中俄合作正在逐步加深,范围也在扩大。
去年,中俄合作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顺利建成,俄方已开始向中方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能源。这条全长3000公里的大工程,横穿西伯利亚,从大兴安岭直接进入中国,每年可供应38亿立方天然气,解决了中国北方天然气紧张的大问题。
作为回报,中方一次性支付了30年的费用,总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极大的缓解了俄罗斯的财政状况,确保普京能够继续投入兵力,在叙利亚打击恐怖分子。
双方在地区安全领域的合作也非常频繁,互信程度极高。尤其是最近针对中亚地区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局面,俄罗斯投入了大量兵力。一方面出动数千人人与中国进行旅级战斗部队的合训,另一方面直接出兵12万人进驻中亚塔吉克斯坦,为中国的西部地区提供战略掩护。放眼全世界,除了中俄两国,其他国家根本做不到如此默契而不计成本地投入。目前,中俄关系已从战略协作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进一步融合,背靠背取暖,一方提供能源,一方提供投资,合作的非常愉快,两国合作的CR929大型客机也频传喜讯。不得不说,西方如果现在还打算挖墙脚,恐怕只会自取其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