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3日,江苏黄桥东北的绿色帐篷里,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1纵的官兵们静静地埋伏在那里,睁大眼睛盯着外面的一条路,等待一个“重要人物”的到来。
这个“重要人物”就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部下、独立六旅旅长翁达及其部队。
翁大毕业于黄埔三期,在独立第六旅武器和战斗力都很强,号称韩德勤的王牌。
新四军挺进苏北后,韩德勤不断制造摩擦,挤压新四军的生存空间,企图消灭新四军有生力量,将其赶出苏北。
面对韩德勤的顽固不化,陈于下定决心要给韩德勤一个教训,巩固新四军在苏北的根据地。
韩德勤集结三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进攻新四军驻地黄桥。
新四军只有7000多人,实力相差很大。粟裕作出了精确的部署,大胆地以1000多人镇守黄桥,并在昂达独立第六旅的必经之路伏击了其余部队,准备先吃掉最强的敌人。
黄桥战役打响后,敌89军两个师猛攻黄桥。黄桥一次次告急,敌人甚至冲过大门。但此时,翁达还没有出现。粟裕咬紧牙关,坚决拒绝撤回伏击部队。
翁达率领的独立第六旅终于出现了。他迟到的原因是什么?他想等89军和新四军两败俱伤,他来占渔翁之利。
于是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慢悠悠地出了城门,悠闲自在地走在路上,完全是一副慢行的架势,没有任何防备,幻想着拿下黄桥,得到荣誉。
突然,周围密集的枪声惊醒了他。随着杀声的大呼小叫,无数新四军从道路两旁的青纱帐中冲了出来,他的部队一下子分成了几段。
毫无悬念。仅仅三个多小时后,昂达独立第六旅全军覆没。翁达看到潮水退去,开枪自杀了。
这就是粟裕著名的战例——黄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