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班生涯是怎样的体验?从中石化最赚钱的分公司辞职10年后,再度回到熟悉的地方,镇海炼化我的老东家!
十岁年华去,十年再回首!是啊人生有几个十年?
从一处处依旧熟悉的,亦或是有些变了模样的地方走过;三三两两依旧穿着那朴实工服的只是年长许多的老面孔,亦或是几名满脸朝气全新工服和新面孔的职工跟我擦肩而过,我不禁几度感怀,失神不已。
那还是刀郎的第一场雪的那年,一个还不知道有这个人这首歌的刚从内地一所重点大学毕业的青年,来到了这座海滨城市北郊、黄泥海边滩涂处的炼油厂,开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入职、军训、培训,分工到当时号称全国最大加工处理量和效益最好的炼油一部催化裂化装置一轮班,开始了三年又两个月的五班三倒炼油操作工生涯。
刚开始头三个月亦或半年是见习期,前一年都是学徒,没有岗位,每名新来的大学生都跟着一个师傅,我的师傅是我们的副班长,人很和善,可惜后来没怎么联系了。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月工资是820块钱,因为工资卡还没做出来,发的一叠崭新连号的都是20元面额的现金,当时那个获得感,远比我如今看到每个月工资卡到账的短信来得强烈和震撼,尽管如今的数字是当年的20倍。
一年半以后,才终于有个机会我成了装置的后段工序分离岗位外副操,岗位工资14类,工资涨了一倍左右,具体现在我也忘记了。但当时我因为别的一些原因,遭受打击,加上国庆节花一千块到新开的天一广场苏宁电器买了个诺基亚3160还是什么型号的手机,又买了台电脑,工资不够用还欠了些债。
当时的倒班生涯,今生难忘。外操还好点,总能在哪里偷偷摸摸地打个盹。同事们也各显神通,你走路的半分钟闭眼眯会也能睡着20秒,我拿小神探巡检打卡快跑两步抢出10分钟可以靠在塔盘暖和处定个闹钟睡十分钟,他吃夜宵的时候加装吃包子实际在睡觉,或者干脆有人猫在车棚底下躲半小时。
压力还是有的,装置机器轰隆隆响,半夜凌晨一个人巡检,突然从疏水阀喷出来的白蒸汽,以及时刻担心突然从某片法兰呲开喷过来的瞬间致命的无味高浓度硫化氢,大家能想象这种用命换钱的恐惧。
当然,最大的压力来自两块。一是夜班后半夜时班长的
抽问考题。班长为了不让我这小年轻打盹,故意找我谈话抽问工艺流程和岗位知识,我不得不被迫学习,将现场流程摸得滚瓜烂熟,几年以后做梦都能在脑海中把整个装置设备布置、管道阀门清晰地构建出来,甚至我现在还能记得哪个气动阀的位号,比如油浆泵位号P1309abcd四台,好像还记得佳木斯电机和温州嘉利特机泵。正常工作电压6000伏,电流129安培还是多少
有点忘了。
二是生产出事的应急压力。比如分离外副操岗位,气压机一旦跳车就需要用一分钟内跑到现场,一分钟还是多久内打开紧急放空阀放火炬,我是没碰到,那个纯手动阀门开一圈我就虚脱,何况开一大半开度需要几十圈,幸好那两年都没出几次事情。有印象只记得那么两三次。有次气分工段液化气管道小规模闪爆,外面的保温棉和白铁皮被炸到几十米远纷纷扬扬撒了一地,幸好没人,假如换了是人,就是碎肉一地。
虽然辛苦,但作为什么都不懂的职场小白,我有几个熟悉的同年龄的同事一起上下班,一起玩游戏,还是很开心的。
最难忘的是每晚12点中班下班,出了公司一号大门岗,与同事吃个夜宵,再回宿舍打几盘星际争霸,到三点睡觉到第二天十一点再吃中饭。然后下午活动下早早吃了晚饭,又要睡觉以便有精神上晚上23点半开始的夜班。
再后来又晋升一点,变成了反应岗位内副操,岗位工资13类。不过变成了内副操,上夜班彻底成了痛苦的煎熬,我也明白为何同样的岗位内操比外操工资要高,还有那个技术精湛的外主操死活不愿升为内主操。
内操设在白宫的二楼控制大厅,所做的工作就是盯表、抄表、提前或即时调整优化温度、压力、流量、精度、配比等各类工艺参数和处理量。
整夜盯表让发红的眼睛随时都能闭眼,只能狠狠掐自己大腿让自己不要睡,或者虚坐椅子不受力扎马步。
抄表对于新人也是折磨。在DCS系统里抄录凌晨2点的整个流程的工况数据,我从零点半开始抄到3点还没抄完,马上4点的工况又要抄了。主要找不到哪个读数是在哪块表里,是在电脑流程图中的哪个地方。不过一两个月后,我已经能正常速度抄表了,半年后我已经能在半个小时解决任务,晃动转椅听着报警也不再惊慌失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