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与A1奥地利公司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5G无线和核心交易:
诺基亚宣布,它已被A1奥地利(A1 Austria ,奥地利一家电信公司)公司选中,将通过一项为期多年的合同,在奥地利全国范围内提供实现5G网络覆盖。
根据该交易内容,诺基亚将为其提供5G无线访问和核心网络服务,诺基亚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部署目前已经正在进行中,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网络核心。 诺基亚将向A1提供其AirScale产品组合,包括5G RAN,AirScale基站和诺基亚AirScale无线接入产品。
在成功试点之后,A1奥地利公司还将推出商业化的4G和5G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该解决方案将支持从切片网络上的4G和5G设备到私有云和公共云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连接,网络之间的切片连续性使运营商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其网络覆盖新的移动连接服务,并带来新的价值和商机。
诺基亚此前曾与A1奥地利公司进行过合作,以扩展3G和4G移动网络,并推出其声称是奥地利最大的光纤网络。诺基亚和其也在奥地利建设了许多专用的无线校园网络,包括在麦格纳·斯太尔,维也纳机场和克恩顿州的5G游乐场。
A1奥地利公司首席执行官Marcus Grausam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奥地利以我们的5G网络为基础的最佳连接性进入数字时代,有了诺基亚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已经在许多成功的项目上并肩工作,我们毫不犹豫地继续合作以确保我们充分利用5G技术的潜力。”
诺基亚移动网络总裁Tommi Uitto表示:“我们很高兴通过提供我们的RAN和核心技术,将与A1奥地利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扩展到5G时代,我们已经合作开展了许多激动人心的项目,并以此为扩展项目来肯定我们的技术是一流的。我们期待着作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踏上下一个旅程。”
奥地利电信的子公司A1于2020年1月推出了商用5G服务,目前其5G网络将覆盖奥地利129个城市的350个地点,称其“ A1 5Giganetwork”将是奥地利最大的5G网络,覆盖54,000平方公里。
诺基亚105
我惊讶的发现,诺基亚这款发布了好几年的手机,突然有50万销量[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一个2G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发信息,玩贪吃蛇,居然有那么多人买,问题好多地方2G网络已经没了
诺基亚最贵的一款安卓售价1899
配置连国产599的安卓都比不过,曾经的手机霸主如今是这个地步,真让人感慨
500年前的一瓶白酒,
现在的价值只怕1,000万你也拿不到,
在酒厂是镇店之宝,
我去国台酒厂参观的时候,
他们的镇厂之宝就是几百年前的一坛老酒,
为了这坛老酒,
他们投保了2,000万的保险。
我想请问你们是,
二战时的一辆坦克,
现在还能不能开?
再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30年前的一台拖拉机,
放到现在值多少钱?
二十年前一瓶茅台一百块钱,放在现在你没有5万块钱拿不到,同时代的诺基亚的一个手机,现在又值多少钱?
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了,
再来谈茅台的总工能不能做院士……。
5G专利哪家强:华为,爱立信还是诺基亚?答案:不一定,不同的视角结果不一样,以华为为例,按照三种统计方法:核心5G标准必要专利总数,总数乘以必要性,必要性来统计排名分别为第1,第四和第五
鉴于最近的全球动荡,专利所有权可能已变得更加重要。 即使在唐纳德·特朗普离开白宫之后,仍然存在技术标准最终可能沿着地缘政治断层而出现分裂的风险。 有迹象表明,欧美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落后于中国,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但是诺基亚倡导的最新研究并不能消除专利所有权的讲台周围所出现的模糊现象。 参赛者对此负有部分责任。 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华为,喜欢在其年度报告中大肆宣传专利,这相当于在专利所有权的交界处改造超级跑车发动机。 在2019年,华为以鲜红色字体宣布,其账本上拥有85,000项有效专利。 而诺基亚在自己的报告中更悄悄地引用了20,000个专利“族”,而爱立信则声称“拥有超过54,000个已授予专利”。
尽管华为和诺基亚的网络产品组合比爱立信主要的移动产品更为广泛,但在一些头条新闻中往往使华为在5G专利声明中遥遥领先。根据IPLytics的5G系列专利的最新研究结果将华为在某种程度上评为5G专利声明最强的公司,而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则排名第二。任何孤立地看这些数字的人都可能会认为华为赢得了比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需要考虑专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慧博云通(301316)周二申购
发行价:7.60元
公司覆盖行业广泛及客户资源优质,行业标杆客户:华为海思、爱立信、诺基亚、SAP、小米、三星集团、中国移动、OPPO、野村证券、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网易、第四范式、浦发银行等。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外包(ITO)服务,主营业务包括软件技术外包服务和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两大板块。
公司长期深耕软件外包业务领域,积累了众多优质的下游客户,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向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积累了优质、稳定的客户群体,与IT、通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业务团队经验及团队规模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业务团队的管理人员拥有近10年的终端测试项目管理经验,同时,技术人员均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全面的专业技能;目前全球测试团队人数超过1,500人,其中外场测试团队超过300人,实验室测试团队超过1,200人。截至最新,公司累计开展超过25万人天的外场测试工作,已对超过1,000款移动智能终端型号进行外场测试;累计开展超过50万人天的实验室测试工作,已对超过1,000款移动智能终端型号进行实验室测试。公司的团队业务经验及团队规模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先水平,将有利于智能终端测试业务的发展。
报告期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54,030.64万元、68,758.50万元、91,826.68万元,同比增长74.48%、27.26%、33.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35.84万元、6,568.83万元、7,650.41万元,同比增长111.64%、75.83%、16.47%。
上半年收入55,884.44万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为3,744.73万元,同比增长109%。
前9个月预测收入77,300万元至94,600万元,同比增长20.69%至47.71%。归母净利润为5,100万元至6,400万元,同比增长17.90%至47.96%。
本次发行4,001万股,发行后总股本40,001万股。发行价7.6元,市盈率39.74倍,市值30.4亿元,募集资金3.04亿元,主要用于ITO交付中心扩建项目、软件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本次发行市盈率39.74倍,同行业市盈率(TTM):软通动力(301236)19.29倍、博彦科技(002649)16.01倍、润和软件(300339)74.62倍、法本信息(300925)25.56倍。
实际控制人余浩(持股34.43%)承诺:
上市后六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六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其持有的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并且在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的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撰写,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台湾三大晶圆代工厂回应降价传言#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
因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是在中国,中国也掌握了成熟制程,就是在14纳米以上的芯片,无论是从设计生产到封装,中国都有办法独立完成,
而只要中国占领了相关的市场,凭借价格优势就能够排挤所有的外国厂商,成熟制程恰恰又几乎能够满足市场上90%以上的芯片需要。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说市场需求,芯片并不是独立个体,芯片其实在整个产业当中是属于上游,现在由于经济衰退的疑虑,大家普遍都不敢消费了,这使得大家对于各种电子产品需求量大大降低,比如你买车的时间向后推,一辆汽车上有几百个芯片,这对于芯片来说会损失非常大,所以从现在的芯片荒一下子转变到芯片过剩,这其实也并不奇怪。
我对于他们过度依赖半导体产业一向是觉得挺开心的,不可能一个7,000亿美元的经济体能够依赖单独一个产业就能过活,想想当年的诺基亚,想想当年的柯达这种科技产品一夜之间就被淘汰,都是很正常的,科技最大的成功就是变化非常快,最大的失败也是变化非常快。
只要特斯拉S明年设计成这个样子,然后定价在500,000左右,那么奔驰宝马这些车企销量最少下滑三分之一。
不管是今年豪车销售前两位的宝马五系与宝马三系全部要销量下降。这个就好比当初的苹果手机取代传统的诺基亚一样,也许会来得更猛烈一些。
以后市场上主流的车企也就只会只剩下10家左右,所以以后特斯拉的市场价值还会继续升高,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富可敌国。
【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Q3突破5200万部 中国品牌份额高达74%】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2021年三季度同比下降2%至5200多万部。2020年被疫情抑制的智能手机需求在去年三季度释放,造成2020年三季度销售量较高,从而今年智能手机同比增速较低。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继续呈现较高韧性,如果不是因为今年三季度零部件短缺情况加剧,季度出货量数字会更高。其中,5G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高级研究分析师Prachir Singh在评论市场动态时说:"在印度第二波疫情之后,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了强劲的势头。由于被抑制的需求仍然很高,消费者的需求并未没有完全得到满足。全球零部件短缺使大多数品牌都在积极努力为排灯节期间储备足够的库存。线上渠道的需求仍然强劲,并在2021年三季度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出货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在2021年三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份额高达74%。其中,收益于红米9系列和红米Note 10系列的推动,小米以22%的市场份额领跑市场。小米在2021年三季度在印度高端市场的出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三星以19%的市场份额夺得第二名。vivo以15%的市场份额夺得第三名。realme和OPPO分别以14%和10%的市场份额获得第四、第五名。此外,OnePlus在印度的出货量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Counterpoint Research还指出,传音集团的品牌(itel、Infinix和TECNO)实现了72%的同比增长,增速在顶级品牌中排名第二,并在整个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据了9%的市场份额。itel仍然是6000印度卢比以下价格段的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在该细分市场中的市场份额超过60%。此外,在8000印度卢比以下的价格段中,传音的市场份额超过30%。在10,000印度卢比以下的细分市场中,传音品牌首次取得第二名的位置。
苹果是2021年三季度增长最快的品牌,同比增长212%,并以44%的份额引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30,000印度卢比)。该品牌在超高端市场(>45,000印度卢比或约650美元)保持领先地位,份额为74%。
从印度整体手机市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手机在内)上,2021年三季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了5%。三星重新获得了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在2021年三季度获得了18%的市场份额。由于消费者继续向智能手机迁移,功能手机市场在2021年三季度同比下降12%。传音集团旗下品牌itel以27%的市场份额引领功能手机市场,其次是Lava、诺基亚HMD和三星。C114通信网 颜翊
资料来源:2021年三季度Counterpoint Research Market Monitor服务
注:小米的份额包括POCO品牌
西班牙5G基础设施覆盖率已达总人口的80%:
据当地媒体报道,西班牙通信运营商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的5G网络已经覆盖了该国80%的人口,目前提供5G连接到西班牙境内大约1300个城镇。通过安装4,000多个节点,所有省会城市,西班牙主要城市和所有自治社区的小镇均可访问西班牙电信的5G网络。
在部署的第一阶段,西班牙电信正在与可同时使用4G和5G的最新一代无线电进行合作。这种初始部署是利用当前的站点和基础设施,从中期和长期来看,根据容量和覆盖范围的要求,将由新的基站和小型小区进行补充。
去年9月,西班牙电信宣布在该国推出非独立(NSA)5G商业服务,通过3.5 GHz和1.8-2.1 GHz频段的频谱提供其5G服务。西班牙政府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为提供5G授予700 MHz频段的频谱。
西班牙电信最初正在部署爱立信的设备,以在其主要城市地区提供5G,而诺基亚的设备将在5G部署计划的下一阶段中用于5G部署。运营商还选择了瞻博网络的解决方案来确保其5G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
西班牙电信此前表示,由于结合了NSA(非独立)5G和DSS(动态频谱共享)的部署的技术,其最初已启动5G服务。西班牙电信表示,一旦标准化后该技术“完全可用”,它将在西班牙各地启动一个独立的(SA)5G网络。
竞争对手运营商沃达丰于2019年6月在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塞维利亚,马拉加,萨拉戈萨,毕尔巴鄂,维多利亚,圣塞瓦斯蒂安,拉科鲁尼亚,维哥,希洪,潘普洛纳,洛格罗尼奥和桑坦德推出了西班牙第一个商用5G网络。它正在与华为和爱立信合作部署5G网络,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1个城市。
Orange已经在西班牙的45个城市提供5G服务,其非独立(NSA)5G网络覆盖的一些城市包括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塞维利亚,马拉加,萨拉戈萨,洛格罗尼奥和潘普洛纳。
Orange此前曾表示,预计将在2020年底之前在西班牙的93个城镇推出5G。Masmovil于去年推出了5G,目前该电信网络已在西班牙的19个城市提供该技术。
太牛了,要做就做最强!中国定下目标,在5~8年内,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
就在最近,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里面提到要用5~8年的时间改善电力供给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和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
这样宏伟的目标体现出我国对太阳能发电和风电的足够自信。毕竟在这两大领域,我国始终是佼佼者。目标实现后,完全可以满足全国至少3亿电动车的日常需求。这也给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只要太阳能和风电成本能降下来,那么大规模取代煤电完全有可能。
以前欧美提碳中和就是想要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现在反而是我们在碳中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欧美反而被我们落在了后边。
其实我们不光在能源领域取得突飞猛进,在制造业方面同样牛。以手机为例,中国的手机市场刚兴起的时候,几乎都被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所占据。而如今国产手机越做越强,不仅在国内赢得良好口碑,还走向了世界。就像是小米,从2014年开始走向国际市场,2017年第三季度已经成为了印度市场的第1名,而且这个成绩一直保持至今。到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已经开辟了全球100多个市场,在欧洲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同时在62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市场占有率前5。而这些自然离不开雷军和小米所有员工的全力付出。小米所有成功的秘密,也都在《小米创业思维》中做了一一总结。
凭借“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三大铁律,小米走到了今天。为了技术,小米可以说是不计成本的投入。从2017年至今,小米的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了40%,2020年研发投入近百亿,2021年更是达到了132亿元。小米还制定计划,从2022年开始,5年内投入过千亿,用“技术硬实力”征服市场。
难怪中国造会发展的如此迅猛!而小米的奋斗史,又何尝不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最好缩影!有了这种要做就做最好的魄力和勇气,相信无论是能源还是中国制造,都将在全球竞争中获得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