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置换
说一下照相三大误区或三大俗
①全画幅或中大画幅加牛头,“底大一级压死人”误区。
早年间胶片时代,4❌5、8❌10,画质细腻,细节丰富。拍人像135足够,拍产品广告或风光大片还得大底。有位老先生用林哈夫拍4❌5反转,在灯箱上用放大目镜研究一楞一楞的瓦片,那个细节带来的震憾一直不能忘记。可是,数码时代二十多年的变化,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如需特殊拍摄超大图像,你一台2亿像素的后背,又麻烦又难操作,同样一台两三千万像素拍多张可以拼凑合成,而且景深范围大。
普通拍摄入门型全画幅或Aps甚至1英寸都可胜任。
②大光圈空气切割,或广角视觉冲击。
大光圈虚化把所有衬托情景都抹去了,失去了时间空间的真实存在感,当然我们都不能免俗,虚化背景还是比较讨巧。
所谓视觉冲击,你用相当135的20左右广角,已经突破了视觉极限。超广偶尔可以用用,把超广带来的扭曲变形,比例严重失衡当成主流是不正常的。写真不是写意,不正常的画面看多了一是空洞怪异,二是没有承载寄托。
③过度艺术化,ps失真,追求唯美。写真价值主要在于记录并大量复制,其次才是表现。真实性社会性是其本质,照片首先是资料,其次才是与美关联的作品,本末不能倒置。当然,在记录的同时也有美的表现技法,使之更耐看更具传播性。
当然,我们为了卖器材,或拍些美图以求心理安慰,自然不能免俗,可真正有追求的照相人还是得多向玛格南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就。
NASA发布的那些宇宙星云照片的颜色是真的吗?实际上有些是,有些不是。
通过普通的天文望远镜,我们看到的基本是黑白色的星云。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肉眼 对遥远天体的感知能力弱。星云确实是有颜色的,但太遥远了,人的眼睛无法识别非常暗淡的颜色。
至于NASA为什么能拍出彩色的宇宙景象,
来源是这三种情况:
1.通过红绿蓝三滤镜 单色相机拍摄再合成照片(这种是真实的颜色)
2.用彩色相机直接拍(这种也是真实颜色)
3.通过拍摄波段伪色合成(这种是假的)。
其中第一种用得比较多,也就是用多张照片合成。NASA用天文观测仪器使用单色相机配上特定的滤镜,比如分别用红绿蓝滤镜,使特定的光透过,再把三张照片合成一张,然后适当地调整,就得出了一张彩照。
第3种情况当然也不少,这类主要是因为拍摄的是人眼无法看到的波段,为了让你“看见”,不得不转换成你能看到的颜色。
总体来说,NASA的很多照片的确算是P过了[看]
不过基本也遵循光谱的层级映射。
国外研究者用开源软件和不到100美元的花费,就可以人工合成汤姆汉克斯的照片和声音,以下两张照片,哪张是真哪张是假?
新年的第一趟旅行去了内蒙,第一次正儿八经去拍雪景,瑞雪兆丰年,雾凇还是挺漂亮的。图片上下两张16mm焦段全景拼接,展现了超广的场景,地景也用了景深合成保持锐利
#摄影# #风光摄影# #雪景#
还真不是我护着郭德纲老师,仔细观察这张照片,俩人瞳孔里映射的物品不一样,王梦婷的瞳孔里白色斑点多,郭老师的白色斑点少,代表两个人所处的不是一个环境。
另外,这张照片两个人的光源也不一样,郭老师的光源在右上方,严格的讲老郭是半逆光照(阴阳脸)。而王梦婷的光源在正前方,说明这是两张照片合成的。如果测一下这张照片不同部位的像素,肯定是不同的。
清者自清,对于从大风大浪里走过的郭老师来说,这种事根本就不值得去解释。
期待开箱吧各位!
用手机就能留下美景,送你6个手机拍摄月亮技巧
一、拍月亮的最佳时间
拍月亮的最佳时间,是傍晚月亮刚刚升起时,不是夜晚月高天黑的时候。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日落后1小时内最适合,比如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晚上6-7点左右。
二、机拍月亮的操作
首先,手机拍月亮需要调整到3-10倍变焦,才能拍到更大的月亮,由于手机是广角镜头,在1X焦距下拍到的月亮很小,需要拉近焦距,大约3x-10x拍摄月亮。具体调整到几倍焦距,可以根据手机的光学变焦倍数来灵活调整
三、拍月亮的焦段
拍月亮需要手机适当变焦3倍-10倍拍摄,甚至有些手持有专门的月亮拍摄模式,支持最高50倍变焦拍月亮。变焦后拍摄到的月亮会更大,更加凸显主题。
四、取景技巧
拍摄月亮照片,构图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寻找合适的前景景物加入画面,让前景景物和月亮构成对比关系,营造月色的氛围和意境。
五、三脚架、快门
这种超长焦镜头最好用三脚架来支撑,否则很容易拍虚。除非你手持稳定性非常的高,而且拍摄场景中的光线又很充足,勉强可以手持拍摄。快门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触动手机上的虚拟快门,这样会带来手机的抖动。推荐用蓝牙遥控器控制快门,或者用耳机线来充当快门线。
六、手机摄影+后期“双曝”合成
如果觉得直接拍月亮很小,我们可以用手机分别拍摄建筑和月亮,然后手机后期“双曝”合成两张照片。
iQOO 9 Pro公布了摄像头的配置信息,首发三星GN5,双主摄配置,50MP微云台主摄和150°超广角主摄镜头,之前还曝光过有长焦人像镜头,支持OIS防抖。
手机拍照,想要获得比较好的夜晚照片,一般是用算法多张合成,增加进光量或者延长曝光时间。如果没有防抖,延长曝光时间就很容易拍糊,这次主摄的GN5不仅有大底大光圈,还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 Pro技术,对焦速度有提升,再配合强大的微云台2.0,夜景表现应该很不错。而且拍长焦时也有 OIS 防抖,夜晚成片效果应该很稳了。
还有150度超广角镜头,这个很少见,快接近全景相机的视角了,看公布的视频演示,有很多趣味性的拍照效果,期待 iQOO 9 Pro 的拍照表现。
iQOO 9影像也比较均衡实用,主摄也是GN5大底,没有微云台,但听说有OIS光学防抖,还是可以的。
在火星可以拍像素很高的照片,但是传回地球就要花很多时间。下面两张图,一个就是毅力号刚传回来的(低像素,传输速度快),一个是好奇号高像素合成的照片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着陆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