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罪》有点烂尾嫌疑。但前面的剧情整个非常精彩。烂尾的表现在于:怎么搞到最后还是要靠赵老二的U盘才能扳倒赵家呢?赵老二既然那么有正义感,有犯罪证据应该早就上报,还眼睁睁等着被炸死?而且他知道他会死,离家之前还交代各种事情。调查组秘密潜伏了那么久,犯罪证据的调查不是应该由秘密调查组调查获得吗?还有严政委的秘密手机号居然能被李支这样的小人物查到机主是严政委?这种秘密行动都是最高级别的保密级别,李支已经是犯罪嫌疑人了,而且他一个小小的正科级(或者是副处级)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施正屏,台湾人,1960年出生,他是一名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却因一次偶然的饭局成为了台湾间谍机关的运用人员。
这事还得要从2005年说起,当时施正屏正陪同老师吃饭,期间饭局上又来了两个人,他们均受施正屏老师的邀请而来,其中一人叫周胜裕,周胜裕此人不简单,他是台湾军事情报局间谍。

从此,施正屏逐渐与周胜裕熟络。后周胜裕不断向施正屏提要求,要求施正屏到大陆来要向他报备,帮他收集一些材料。而且周胜裕跟施正屏说,他所收集的情况必须只能向他一个人报告。
施正屏之所以被台湾军事情报局盯上,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比较广泛的人脉关系。施正屏少年时曾在美国留学,还在台北驻美国文化代表处任职。2005年,在老师的推荐下,他担任了“两岸农业政策研究小组”组长。不久,施正屏进入台湾军事情报局的视野。
施正屏本来可以拒绝周胜裕,但他没有,而是选择了合作。这是因为施正屏的父亲曾被台湾情报部门迫害过,这让施正屏一直心存恐惧。
2010年,施正屏收到大陆某科技研究院发来的邀请函,施正屏把这个信息报告给周胜裕后,便来了大陆。在交流过程中主办方提供了一些材料,当时施正屏看了这些材料觉得很有用。

施正屏时刻想着周胜裕的需要,会后他找到主办方领导,说资料太多看不完,想借回酒店晚上再研究一下,对方同意了。当天晚上回到旅馆施正屏就拍摄了这些文件,回去以后就把这些文件资料全数拍摄交给台情报部门。
在给台情报部门搜集情报的过程中,施正屏慢慢了解了周胜裕的需求。重点是会议资料的搜寻,政策评估以及名片的搜集。
每次施正屏在大陆拿到周胜裕认为重要的资料,周胜裕都会迫不及待地与施正屏约好回台见面的时间。大概两到三天之内一定会见,施正屏一般通过优盘将情报拷给周胜裕。在搜情的过程中,周胜裕根据情报的重要性给施正屏付费,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施正屏不仅来大陆为情报部门搜集情报,还把来台的大陆人员介绍给周胜裕。2013年,大陆一个智库想到台湾交流,施正屏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周胜裕。这个智库之后连续三年访台交流,在施正屏的安排下,周胜裕全程接待。

从2005年到2018年,施正屏以台湾学者身份到大陆搜集情报,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两岸关系、政策法规等多个领域,期间共领取间谍经费160万台币。
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施正屏间谍案作出一审宣判,认定施正屏犯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万元。
施正屏案件告诉我们,对于大陆一些重要会议的举办方来说,一定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看似普通的大学教授,其实很有可能早已收钱替台间谍机关办事。
除了大陆重要会议的举办方要时刻保持警惕意识,防范台间谍人员外,大陆赴台交流的学生也应高度重视,保护好自己,防止自己被台间谍人员利用。大陆某大学政治学系的女研究生小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2年,小刘作为交换生到台湾淡江大学学习。在假期约着同学一起在岛内自由行时,认识了一位陌生朋友。这个朋友为小刘和同学忙前忙后,而大家连对方的姓名还都不知道,当小刘问的时候,对方显得有点腼腆,只说了自己的外号,叫陈小自。

陈小自的加入,让这趟行程格外丰富和开心。他不仅周到而且慷慨,在陪小刘和同学一起玩的几天里,很多费用都是他主动承担的。
作为好朋友,陈小自经常给小刘打气,还鼓励小刘回大陆后报考公务员,说等小刘当了大官就来大陆找她。当时小刘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直到有一次陈小自找到她,说自己换了工作,单位想找大陆的熟人帮忙到一个航展拍点东西,可以解决食宿还给几千元的跑腿费。
小刘当时觉得有点奇怪,既然是一个公司固定的业务,为什么不自己出差?陈小自说他自己没有时间。后来陈小自又找过小刘几次,因为觉得陈小自可疑,小刘断绝了和他的联系。陈小自与大陆多名学生勾连,最终进入国家安全部门的视线。
其实,陈小自真实姓名是陈泰宇,1988年11月出生,台湾军情局间谍人员,近几年,陈泰宇在台湾政治大学、淡江大学、国立中正大学等高校物色大陆学生,希望被他利用。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许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情报也成为间谍所窃取的目标。但一些人在保密意识方面还相对薄弱,这需要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比如,在中小学开设国防安全和保密教育的公开课,在大学、企业、社区等广泛开展有关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在媒体上分析相关案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