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导演张前拍完《亮剑》后,偶然在书摊上看到一本新书,刚翻几页便狂喜不已!他花重金买下版权后,联系到了王志文。王志文看完后,果断3个月不接戏,在家里翻来覆去研究50多遍,2年后直接拿下影帝!
提起导演,你可能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徐克、张艺谋、张纪中等人。
而却很少有人听过“张前”这个名字。
其实,早在1996年,张前执导的《和平年代》就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他也凭借该剧,获得了第1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
后来,他又导演了《极度险情》《十天十夜》等剧,到了2005年,张前更是凭着一部《亮剑》,直接封神,从幕后被推到了台前——
“张导,我这里有个剧本,您看看有没有兴趣?”
类似的电话,一天能接几十个,张前真心感受到了“电话被打爆”是什么感觉了!
然而,巴拉巴拉送来的剧本,他发现大都水准一般。
“没有好本子,我宁愿不拍戏,也绝不将就!”
被各种“合作请求”烦得坐卧不宁,张前索性关了手机,一个人出门转转,图个清静。
不知不觉中,他溜到一个书摊前,随手拿起一本小说。翻看了几页后,立刻有了兴趣:“老板,这本书我买了!”
回到家,张前又捧着这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
就像一个寻宝人挖到了宝石一样,张前的内心开始狂喜不止!
“这就是我的下一部剧了!”
当晚,他就联系到书的作者豆豆,花重金买下了其影视版权。
没错,这本书,就是电视剧《天道》的原著——《遥远的救世主》。
其实一开始,张前并没有想让王志文来演男一号。
毕竟扮演李云龙的李幼斌,刚刚和自己合作过,思维惯性让他拨通了李幼斌的电话。
可对方一来试戏,张前就失望了——从形象气质,到台词功底,似乎都差了一点。
那找谁呢?
对了!那个演过《黑冰》的戏痴,王志文!
“志文,我发现一个好剧本,如果能拍出来,绝对能轰动!”
“什么剧本能把你兴奋成这样?”
“你看看,我觉得你就是那个丁元英,跟量身定制的一样!”
“作者豆豆?没听说过这个人啊?有那么好?”
果然,王志文一看原著,也被吸引住了,两个人一拍即合。
但即使实力如王老师,也表示“丁元英”这个人物不容易拿捏好。
“干脆,我别的戏都不接了,就给您演好丁元英!”
从此,大半年的时间,王志文不仅没接戏,连家门都很少出,一心扑在《遥远的救世主》上。他还找来儒学、道学、佛学、易经、经济、哲学等思想著作,从头补课,就为了将原著吃透,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职心眼儿说,这个丁元英,到底是何方神圣,让老戏骨演起来都头疼?
他是个做资本运作的高人,一年就能盈利两个亿。
后来金盆洗手,可随便给别人支一招,就能让朋友大赚一笔。
不仅如此,丁元英的经商能力更是了得!在女友的要求下,很轻松地把一家扶贫企业从无做到有,甚至引起行业龙头的注意,主动来洽谈合作。
以往,但凡把人描写得太牛、太高深,都会让人觉得天马行空,飘在天上不真实。
但豆豆笔下的这个丁元英,没有任何违和感——
在街边小摊吃早餐,明明已经付过钱,却被老板娘叫住,又付了第二份钱;
吃午饭时,被老板嫌弃没有工作,不求上进;
陪女友逛公园,被路人抢了位置,也不吭声;
明明穷得只能吃泡面了,都不肯找朋友借钱,而靠着变卖珍藏音乐光碟度日。
就是这样一个“窝囊”男人,竟然让王志文活活演出了内心的宏大格局!
壮士断腕一般结束私募,回到国内便仗义疏财,被人误会,被人数落,也丝毫不计较。
分文不取地启动扶贫计划,他笔下的设计,倒行逆施,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直教人大呼——过瘾!
拥有大格局的人,不会受外界干扰影响,他们往往有着明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白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对他们来说,那些烂人破事,在他们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真正有格局的人,也不会强调身份,更不会把优越感写在脸上。
他们能接纳和包容人与人的不同,懂得尊重他人。
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身份里,放不下架子,走不出世俗的束缚。
不管你是自己创业当老板,还是身在职场的打工人,心眼儿都建议读一读这本《遥远的救世主》,看看《天道》这部电视剧,看完你会收获到对生活、事业有帮助的智慧,会让你在各种竞争中更有底气!
另外,作者豆豆一共写过3部作品,并称为“豆豆三部曲”,分别代表三个境界:
《背叛》讲的是生存哲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遥远的救世主》讲的是思想觉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天幕红尘》讲的是红尘修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人生,真的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多懂一些世间之道,你便能多看清一些这个世界,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顺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