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脸][捂脸]对比了一下联想小新Pro14和华硕无畏Pro14,怎么感觉这次华硕这边显得更有性价比了??最近帮朋友看笔记本电脑,预算在5K左右。原本是无脑上小新的,毕竟这个价位段有2.8K的高刷屏、42W的i5-11320H各方面还不错。
结果无意中看到了华硕无畏Pro14,这边也降到了4999的价格。这个价位竟然还有2.8K分辨率的OLED屏幕,感觉还是非常难得的。毕竟相比较于LCD屏幕而言,华硕无畏Pro14的OLED屏幕成本肯定要高一些,处理器也是45W+的i5-11300H,有点纠结了。#数码新鲜事##数码圈八卦#
如果说前两年CES都是“小打小闹”,那今年的CES 2022绝对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自发光”技术的集体发力,让电视产业开年就显得火药味十足:
1、LG Display全新“OLED.EX”面板正式亮相,在自发光有机发光元件上,结合了重氢技术和个性化算法的EX技术,据悉新一代OLED.EX面板比目前OLED面板的画面亮度提升了30%,色彩呈现也更加生动自然。
2、QD-OLED作为以OLED为基础的新兴自发光技术,在CES上同样也受到了很多关注,亮度和色彩表现一样不俗,目前来看使用QD-OLED面板的电视只有索尼A95K,我们也会在新品发售的第一时间进行评测,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3、今年OLED电视尺寸最小已经来到了42英寸(去年48英寸),比如LG的C2、华硕的PG42UQ电竞显示器;最大提升至97英寸(去年88英寸),比如LG的G2,这也是全球首款97英寸OLED电视。能看到不管是桌面使用还是巨幕观影,大家的选择更多了,而且随着产能的提升,OLED电视的价格预计也会继续下探,和主流LCD抢占市场。
可以肯定,今年高端电视市场依旧是以OLED为首的自发光技术引领,一方面,LG Display势必将继续提升产能,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到"次时代"的电视体验;另一方面,由于QD-OLED技术的入局,OLED市场将会获得更多活力,助力推动"自发光"产业的发展。
这个双11,华硕、联想和戴尔这三款5K价位的笔记本电脑应该怎么选?对比了一下参数,感觉差别还是挺大的,和大家说下我的购买建议吧!
华硕无畏Pro14 酷睿版:到手价5199元
主要配置有2.8K 90Hz OLED屏幕,英特尔i5-11300H处理器,CPU性能释放高达45W+,重量1.4KG。
联想小新Pro14:到手价5299元
主要配置有2.8K 90Hz LCD屏幕,英特尔i5-11320H处理器,锐炬X核显,CPU性能高达42W,重量1.4KG。
戴尔灵越14Pro:到手价5799元
1080P LCD屏幕,英特尔i7-11390H处理器、MX450显卡,1.46KG重量。
总的来说,我觉得华硕无畏Pro14 酷睿版的屏幕最优秀,而且性能释放很给力,售价方面也是三款中性价比最高的。感觉入手不会亏!大家觉得呢?
一线品牌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双11关注这三款就够了,完全是不后悔只选!
1:华硕无畏Pro14 酷睿版(售价5299元)
华硕无畏Pro14 酷睿版采用一块2.8K高分辨率三星OLED屏,支持90Hz的高刷、覆盖100% DCI-P3色域、1000000:1对比度、支持10亿色深,还通过Pantone色彩认证、TV莱茵硬件低蓝光认证、SGS Eye Care护眼认证、全球首发DisplayHDR 600 True Black高标准认证,还进行了出厂每台精确校色。
搭载英特尔第11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i5-11300H,集成了锐炬Xe核显,45W高性能释放,双风扇、双热管设计,拥有良好的散热。接口丰富,两个USB 2.0 Type-A接口、一个USB 3.2 Gen1 Type-A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3.5mm音频接口以及一个Micro SD插槽。机身厚度为17.9mm,裸机重量控制在1.4kg,出门携带比较方便。
2:联想小新Pro14(售价5299)
联想小新Pro14采用一块14英寸16:10黄金比例的OLED屏幕,2.8K分辨率 ,90Hz 高刷屏,支持sRBG高色域屏幕、拥有TüV莱茵硬件低蓝光认证,支持类DC调光。搭载英特尔第11代酷睿高性能处理器i5-11320H,42W高性能释放。 搭载最新的Windows 11系统。
3:戴尔灵越14Pro(售价5799)
戴尔灵越14Pro采用一块14英寸全高清防眩光屏,1080P分辨率,支持100% sRGB。采用标压i5-11300H,MX450独立显卡和锐炬核显可选,性能释放中规中矩。配备了2个USB接口、1个USB type-C接口、1个HDMI接口和1个MicroSD读卡器,适合日常的办公,上网,追剧,学习使用。
#数码新鲜事#
鼠标、键盘、路由器等电子设备一般会买 3 件,留一件退两件。
例如鼠标,开始买了一件小米 99 元的鼠标,发现很难用(点名批评),退掉下单另外两件,只留下了其中一个。
键盘,下单了 lofree,京造 keychron k2 茶轴和红轴,最终只留了 k2 茶。
路由器,下单了华为、华硕、TP link,都是三到四百不等。
鼠标键盘我需要买几件才能试出合适手感,路由器需要试穿墙能力、稳定性、速度。
女朋友半开玩笑说我自私,无耻,好难过。
道德角度,确实给商家造成麻烦。 功利角度,实现了自己利益利益最大化,商家商品提高了售出机率(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像实体店试用的人未必都会买)
这很正常,这也是网络购物给消费者提供的便利之一啊。实体店需要你去试衣服,这样你对质感尺码才能有一手的切身感受。网购的应对方法就是你可以买多几件,选择合适的留下。
比如买鞋,有的牌子我适合42码,有的牌子我适合43码。想网购个新牌子尺码叫不准怎么办,42 43一起买回来,退一个不合适的就好了。
这不存在什么道德瑕疵。说影响商家库存的就很可笑了,你开实体店要备的货不是更多?消费者自己付出物流成本试穿,没必要不好意思。
这个都适应不了的商家,还是别玩互联网经济了,弄个店面弄个库房,雇好店员叫房租水电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