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翼3g上网卡驱动(天翼3g上网卡还能用吗)

联想又有“佳作”!2600毫安耳机出世,200小时不断电,比小米强!

提到蓝牙耳机,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品牌?小米、华为、苹果还是三星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小米,毕竟小米的性价比一直很高,在国内有着超多的粉丝。

不过,咱们今天要聊的是联想,PC界的老大,奈何在移动终端却惨遭淘汰,连vivo和oppo都比不上,不过虽然联想在手机界行不通,没想到在耳机界却要发力了。

最近联想又有“佳作”问世,性能秒杀小米,配置要比小米、华为要高上不多,价格还特别平民化,值得雷军学习。

先看外观,联想的耳机外观就非常炫酷,它用的是炫酷游戏的概念,看着就很高级感,

如果你平常喜欢玩游戏,那么联想的耳机一定是为你定做,它对游戏特别支持,

耳机本身内置了3种模式,通话模式、游戏模式、音乐模式,在游戏模式下,它的延迟率非常低,大约为0.04秒每秒,

而在音乐模式下,它支持AAC高清解析,搭载6mm定制生物复合振膜动圈,能还原音质的本色,听音乐更爽。

在通话模式下,它还还能自动开启智能降噪模式,不论是游戏还黑语音或者电话语音,都能精准消除环境噪音,让通话保持清晰。

小米、华为等蓝牙耳机的充电仓电池容量基本为400毫安,容量比较小,而联想的耳机堪称耳机界电池“天花板”,它的充电仓罕见的搭载了2600毫安的大电池。

可以给耳机充14次以上,搭配充电仓连续听音乐200小时以上没问题。

而且耳机本身就含有95毫安的内置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听歌12个小时,充满电一次一天不用充电,配合充电仓,一个星期不在话下!

它的音质媲美苹果airpods,6mm驱动单元包含进口优质复合振膜,音频的解析能力很强,

在加上联想独家EQ,低音浑厚,高音通透,声音极具穿透力,刷视频,听音乐真的很爽。

蓝牙耳机的兼容性也强,无论是平板、电脑、安卓还是苹果手机都能用,

耳机是触摸式控制,轻轻触摸几下即可切换音乐、互换手机助手出来,

假如手机没电了,它的充电仓都可以当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缓解手机断电的尴尬,

关键是价格也合适,点击卡片即可拥有!

联想游戏蓝牙耳机长续航运动跑步降噪高音质电竞适用苹果TG01正品

【移动信息汇0910】

1,【华为 5G 首席科学家童文:5.5G 是 5G 向 6G 演进的必由之路】据华为官方报道,9 月 8 日,在由 NGMN(下一代移动网络)举办的第八届 IC&E 峰会上,华为 Fellow 暨华为无线 CTO 兼 5G 首席科学家童文博士做了主题为《Bridging 5G to 6G》的演讲。他表示,5.5G 是 5G 向 6G 演进的必由之路。童文表示,5G 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每一万人口享有的 5G 站点数最高达到 40 个。在中国,5G 已经应用于 30 多个垂直产业,2021 年由 5G 直接驱动的经济总量达到 1.3 万亿美元。为了满足 toC 新业务和 toB 行业应用对 5G 提出的新需求,5G 将迈向 5.5G 持续创新,实现 eMBB / URLLC / mMTC 等能力不断增强。想要实现“下行 10Gbps、上行 1Gbps”的 5.5G 网络,一方面要在现有近 100MHz FDD 频段与近 100MHz TDD 频段基础上,引入更大带宽的 6GHz 提供 200MHz-400MHz 频谱,引入毫米波提供 800MHz 频谱,让随时随地 10Gbps 体验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存量 FDD 频谱,并定义全上行频谱,通过上下行解耦实现多频融合,提供 1Gbps 上行速率。

2,【Q2 全球基础和智能手表出货量排行:苹果、三星、华为、Noise、佳明前五】,Canalys 最新报告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增长 2.0%,达到 4170 万部;在第一季度下降 3.7% 后,再度恢复增长。同属腕带手表品类的基础和智能手表,分别增长了 46.6% 和 9.3% 。报告指出,苹果继续以 26% 的市场份额主导全球腕带手表市场。尽管三星即将在 2022 年第三季度推出 Galaxy Watch 5 系列,但其仍以 58% 的稳健增长率超过华为,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 280 万部。Canalys 表示,在安卓领域,三星在利用其智能手表提升高端生态系统用户体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三星和 Garmin 最新发布的产品,以及苹果和谷歌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发布的产品,都加剧了高端智能手表之间的竞争。具体来看,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基础和智能手表出货量排行前五位分别为苹果(26.4%)、三星(8.9%)、华为(8.3%)、Noise(5.8%)、Garmin(5.5%)。其中,印度本地厂商 Noise 以 29% 的市场份额领跑印度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

3,【消息称华为 Mate 50 系列 5G 手机壳即将到来,大概为 10 月份】9 月 6 日,华为发布了华为 Mate 50 系列手机及诸多新品。其中,华为 Mate 50、Mate 50 Pro 系列搭载超光变 XMAGE 影像,超可靠昆仑玻璃,并预装鸿蒙 HarmonyOS 3.0 系统。虽然华为 Mate 50 系列全系皆为 4G 手机,但近日有消息称,华为 Mate 50 系列 5G 手机壳即将到来。Mate 50 系列的三款 5G 通信手机壳已经入网工信部,生产企业为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分别为 SY108-618、SY108-658、SY108-688,预计分别对应华为 Mate 50、Mate 50 Pro、Mate 50 RS 保时捷设计三款。作为参考,华为此前发布的华为 P50 Pro 就通过手机壳内嵌 eSIM 芯片与 5G modem,成功实现手机网络 4G 升级为 5G,并且同样由数源科技研发生产。官方配置数据显示,“5G 通信壳”重量约为 52g,厚度约 3.2mm,搭配浅灰颜色与皮革材质。小编语:这种东西真的是奇葩!

【兆易创新】

NORFlash

2004年,朱一明成立美国技佳公司,带着自己研发的一款应用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领域的高速静态存储器模型,赢得10万美元投资。

2005年,在清华校友薛军建议下,朱一明回国成立芯技佳易,与武汉新芯、镇江隆智等都将目光放在了闪存NOR Flash上。

2010年,在清华帮的帮助下,芯技佳易熬过了金融危机,改名为兆易创新。成为了闪存领域的“中国第一”和“中国唯一”。

兆易创新是世界第三大NOR Flash厂商,其产品代工在武汉新芯、中芯国际、华力微和无锡华虹。

随着美光、Cypress等国际巨头退出市场,而旺宏、华邦电子受制于IDM模式,增量不到9%。兆易创新利用其Fabless优势,选择在2018年大幅扩产高容量NORFlash。兆易创新Flash近十多年累计出货量已超100亿颗。

MCU

2013年4月,兆易创新推出首个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32位MCU,打破了欧美厂商垄断,覆盖率稳居市场前列。兆易创新拥有中国最大的Arm MCU产品家族,连续7年在中国本土MCU厂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2021年全球Top10 MCU厂商榜单中,兆易创新位列第八。

兆易MCU已从消费为主逐步向消费、工业并重切换,消费类市场去库存效果明显,目前已经能看到行业见底的迹象。工业类客户应用的占比已接近GD32年用量的一半,MCU的紧缺导致验证周期大大缩短。产量从1亿颗做到10亿颗仅花了4年时间。

2022年9月份,公司推出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的首款车规级MCU——GD32A503。

DRAM

与韦尔股份的虞仁荣一样,兆易创新也看上了ISSI,兆易创新迫切想要通过收购获得DRAM研产能力。然而,最后北京君正完成了对美国 ISSI 及其下属子品牌 Lumissil 的并购。

2017年,兆易创新与合肥产投共同投资长鑫存储,开展“19nm存储器的12英寸晶圆存储器研发项目”,其中包含DRAM研发。合肥产投、兆易创新按照4:1的比例筹集资金。

2020年5月,长鑫存储成为睿力集成的全资子公司。2020年11月,兆易创新增资睿力集成,占睿力集成的股权比例为14.08%。本次增资完成后,石溪集电(朱一明为股东)持有睿力集成的股份38.59%;长鑫集成的持股19.72%,而三重一创、跟进投资人、合肥集鑫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分别持有睿力集成14.08%、11.27%、1.41%、0.85%的股份。大基金二期参持有睿力集成14.08%的股份。后来阿里腾讯两家云厂商同时入股,合肥长鑫很有前途。

兆易创新携手合肥产投布局DRAM,若成功达成规划进度,合肥长鑫将成为继国际三寡头之后,全球第四家量产20nm以下DRAM的公司。

项目2018年底已提前量产,10%良率完成,投产后最大产能约占8%市场份额。2020年底,长鑫存储的DRAM芯片通过了高通、海思、联发科、展锐等主流芯片厂商多款芯片的认证,兆易创新从这一年开始代销长鑫存储的DRAM产品。兆易创新自有品牌DRAM也在2021年6月推出。长鑫DRAM产品的投产将和兆易flash产品形成双剑合璧。

曾经的DRAM技术领军企业德国奇梦达是公司最初的技术来源之一。2009年奇梦达因经营问题破产,其尚未投入量产的堆叠式电容等新技术后来被业界广泛使用并发展。公司从处置其资产的管理机构收购了大量技术文件,并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更新换代。

长鑫12寸三期建设三座12寸DRAM存储器晶圆厂,预计三期满产后产能可达36万片/月。对比一下三星在西安的nand厂,现在总产能25万片/月12寸晶圆。目前合肥长鑫2021年产能已6万片/月,预计2022年达到12万片/月。市占率有望接近3%。主力产品是19nm制程的DDR4、LPDDR4。17nm及以下工艺的DDR5、LPDDR5等内存,正在加紧研发。

兆易创新的DRAM大家整体还是比较担心研发进度,而且担心产品出来之后,之前的寡头三星、海力士和镁光等会进行降价打击,导致利润不好。目前来看,三星这些,都需要在这一波DRAM上涨周期中赚钱来补贴晶圆代工,而且现在DRAM用量将在手机之后,出现AloT和VRAR上用量更多,因此这一波DRAM可能会让兆易有超预期的收入。

但兆易创新DRAM业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营收和利润占公司整体营收、利润的比重很小。

模拟芯片

兆易创新进军模拟芯片,瞄准电源芯片,推出电源管理产品组合:

ØGD30LD3300/3301高精度、低噪声、大电源LDO;

ØLDOGD30WS系列PMICGD30SP系列保护芯;

ØGD30DR系列马达驱动芯片GD30BC系列充电芯片。

芯片产能“过剩”后,中芯国际扬长避短,外媒:开始“爆发”了

芯片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说以现在的生活,离了芯片我们基本寸步难行,所有的科技产品都将下架。手机没办法使用了,车没办法开了,电脑没办法办公了,高铁飞机没办法运行了等等。科技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前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第三次科技更是一场大变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就是科技的革新,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高新产业发展迅速。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芯片的出现,而芯片的研发又反过来提高了科技水平。正因为芯片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世界各国才会加紧芯片的研发进程。

提到芯片研究,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三家因为对芯片研发的起步比较早,又依托国家背后强大的科技实力,所以在芯片领域的成就一直难以追赶。全球的芯片基本都是这三家企业提供的,他们垄断着全球的芯片产业。再加上他们手握DUV光刻机。

我们都知道提高芯片的性能,DUV光刻机必不可少。DUV光刻是生产高端芯片的唯一途径。而令大家想不到的是现在芯片市场变幻莫测。之前芯片荒,芯片价格大涨,芯片企业因此赚得钵满盆满,尤其是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而现在芯片产能过剩,芯片价格大跌,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损失惨重,而这个时候中芯国际扬长避短,连外媒都直呼其开始“爆发”了。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芯片技术,始终处于芯片领域技术最领先地位。在芯片行业的成就也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高端芯片领域他们是有绝对控制权的,几乎能独霸整个芯片市场。DUV光刻机是台积电等三家企业发展的利器,也是他国制约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工具。

中芯国际很早就订购过DUV光刻机,因为某些国家的阻碍,DUV光刻机一直就没交付到中芯国际,所以中芯国际的发展极其缓慢。不可否认,中芯国际与其它三家芯片企业在制造工艺及开发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中芯国际在今年才刚刚突破14nm制程,远远落后于台积电等三大巨头。

我国科技基础薄弱,芯片产业起步又晚,科研人才也流失严重,所以芯片产业一直没有起色,在激烈的芯片竞争中,中芯国际完全没有优势。

而现在到了2022年,市场突变,人们对手机更换的需求减小,手机市场销量锐减,所以就造成先进制程突然开始出现产能过剩。本来拥有DUV光刻机,手握高端芯片是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的优势,现在却成了累赘,台积电不得已关闭了部分DUV光刻机。

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在芯片研究水平高,并且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高端芯片的研究上,从而忽视了中低端芯片市场。我们知道2022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机销量大不如前,所以手机产量也会减少。

为了节约成本,手机厂商也不断向芯片企业砍单,这就造成芯片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台积电对各制程全面涨价。为了留住苹果这个大客户,台积电对苹果特殊对待,只对苹果涨价4%。

但是苹果丝毫不领情,台积电最后只能妥协接受苹果的不涨价协议。而台积电之所以这么依赖苹果,无非是当时放弃了华为这个最大的客户,所以现在面对苹果的条件只能委曲求全。

现在对高端芯片的需求减少,但是中低端芯片的市场依旧很广阔,中芯国际正是因为把握了这一点,所以成功翻身。中芯国际致力于28nm成熟制程的研发,并且水平已经相当高。既然无法在高端芯片行业有所作为,那么不如扬长避短,加大对中低端芯片的研究。

现在中芯国际在这方面研究水平已经与台积电齐平。28nm制程相对于其它制程工艺,它的生命周期很长,量产多年,成熟稳定,成本便宜。再加上28nm制程能满足很多芯片的需求,如显示驱动芯片、航天航空领域的芯片,所以28nm制程芯片备受青睐。

中芯国际的这个决定使其彻底“爆发”。中芯国际依靠在28nm制程的高水平,揽收大量客户,订单量稳居全球第一,中芯国际稳赚了一把,企业利润都翻了几番,企业效益大增。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的流入,因为28nm制程的成熟,中芯国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科技的强大。

精准定位,认清市场,脚踏实地是中芯国际成功的关键。我国在芯片产业研究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先夯实基础,做好中低端芯片的研究,有了充分的准备和积累,跻身高端芯片行列指日可待。

【华为首款OLED驱动芯片预计2022年量产】

欧界报道:

华为海思自研的首款OLED屏幕显示驱动芯片已于2020年完成流片,进入到了试产阶段,预计2022年就可以正式向供应商交付,这款芯片采用的是40nm工艺制程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韩国几乎垄断了整个驱动芯片市场,三星独占75%,还有LG等品牌,韩国攻占据市场占比率高达90%,国产显示器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仅占市场的1%。

华为海思虽然目前不能研发手机SoC,但是入局显示芯片,实现该领域的芯片国产化,意义也很重大。

华为不走寻常路,这是在挤压苹果和联发科。

目前,华为海思麒麟芯片,以及联发科系列、苹果A系列、骁龙系列芯片支持的手机,普遍采用单芯片模式。一个手机配置一个SOC,这已经成为行业的标配。

最近,有自媒体账号称,华为即将发布的nova10手机,仍然使用4G网络,但是采用了骁龙778G和骁龙7 Gen1双核进行驱动。

目前,骁龙778采用的是6nm工艺,而骁龙7 Gen1是谁也不太敢用的三星4nm工艺。如果两个芯片驱动智能手机,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优于4nm性能,甚至可以达到3nm工艺的高端手机。

不过,现在无论是苹果,还是联发科均没有使用双芯片的尝试。华为在自己的子品牌nova10进行试水,显然心中有底气能够做好,使其带来性能上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双芯片驱动+4G网络模式,未必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是,如果是小米、oppo、三星等公司,为其赋予5G网络,未来可能会销量大涨,成为刺激消费者换机的一把利器。当前联发科、苹果公司没有这样的旗舰产品,很可能会因此丢失大量的市场,在芯片领域被高通骁龙芯片击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85672/
1
上一篇无法加载播放器(播放器无法播放)
下一篇 科罗廖夫:匈牙利否决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