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硬盘0字节(硬盘0字节修复命令)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经因为一个小失误,差点哭出来

有一次,雷军通宵写程序到凌晨四点,程序写完的时候,存盘时死机了,把备份的文件写成了零字节。

雷军在博客中是这样写到的:”我第二天必须给人演示这个程序,我已经不可能把整个晚上的工作全部重写,当时我都呆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同宿舍的朋友醒了,帮我从硬盘里的第一个扇区找起,花了两个小时,全部找回来了。我那个朋友后来开玩笑说我当时快哭出来了“。

那个时候的雷军,白天要上班工作,虽然办公室没有多少事可干,但也不能干别的,周末还要到中关村会会朋友。这样一来,时间只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晚上。有时候如果完不成计划就干通宵。

他说:”每每凌晨的时候,万籁俱静,而我一个人还在电脑前干活的时候,当时有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着我;我在用别人睡觉的时候干活。这个时候,嘈杂的电脑风扇和敲键盘的声音就成了悦耳的音乐“

那个时候的辛苦可想而知。雷军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写软件,工作量非常大,工作也非常辛苦,一般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就合衣睡在沙发上,第二天8点到了上班时间就必须起床。半个月下来瘦了一大圈。

那段时间的经历是雷军的宝藏回忆,也正是因为有了之前的辛苦,所以才有了雷军创建小米后的平易近人。

在小米公司工作的一位同学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说自己刚进小米公司,那时候住在公司附近有住房补贴。自己为了搬家省点钱,就先把东西搬到公司了。

好巧不巧,在上电梯的时候遇到了老板雷军,一点架子都没有还帮忙往电梯里搬行李,最后还细心地按了电梯的楼层。

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其实还是离不开最初的辛苦付出,同样,曾经的经历也会让一个人更加谦逊,温和。

你印象中的雷军是什么样的? 是那个”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雷军吗,还是”Are you ok“的那个雷军?

#职场达人炼成记#

你是否还停留在GB,TB量存储级别,如果是那么你就落伍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YB时代已经到了。

YB是多大的数据量呢,看下面的转换关系。

磁盘存储单位B是Byte的简称,计算机中的一种存储单位,含义是“字节”;

一般来说数字、字母、英文字符占1Byte,一个汉字及一个中文符合占用2Byte。

bit(位)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二进制的一个“0”或一个“1”叫1bit。

一个加载5兆字节的IBM硬盘,1956年。需要四个壮汉力气才能推上一辆汽车。

某文件系统文件存储采用文件索引节点法。假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iaddr[0]~iaddr[7],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其中地址项iaddr[0]~iaddr[4]为直接地址索引,iaddr[5]~iaddr[6]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iaddr[7]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1KB。若要访问iclsClient.dll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1、518,则系统应分别采用( )。

A.直接地址索引、直接地址索引

B.直接地址索引、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C.直接地址索引、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D.一级间接地址索引、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福大大架构师每日一题#

新技术可以做到10TB只要不到400元,这让现在的SSD和HDD怎么过啊。这几天一直在为自己的新电脑筹备,在看各种内存和SSD,感觉价格已经很低了,尤其是SSD,1TB的M.2我看了最低的朗科也才不到400元,这新技术一出直接10TB才这个价,SSD的日子也没法过了。不过新技术总归是新技术,只是消息而已,是一家叫做Folio的公司推出的,利用新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可以提供每太字节5美元的存储,计划在2024年开始提供其新的硬盘,从每张光盘携带1TB的10个单元开始,转化为10TB的硬盘,价格约为50美元,约合人民币345元左右。Folio公司通过获得专利的聚合物挤压、基于薄膜的光盘结构工艺、定制的光学拾取单元、易于扩展的聚合物共挤工艺和"下一代材料"实现了这一点(实现了16层薄膜)。别告诉我只是光盘啊。

今年的机械硬盘销量是真猛啊,尤其是大容量的,哈哈哈哈哈。[我想静静]

根据 Trendfocus 数据显示,2021 年第二季度希捷、西数、东芝的机械硬盘出货量合计达到 350.7 艾字节(EB / exabytes),刷新了纪录。

其中希捷卖了 2817 万块机械硬盘,西数卖了 2540 万块,东芝卖了 1398 万块。

磁盘页面布局

对任何页面都适用的通用空间管理信息

pd_lsn - 本页面最近变更对应xlog记录的标识。

pd_checksum - 页面校验和

pd_flags - 标记位

pd_lower - 空闲空间开始位置

pd_upper - 空闲空间结束位置

pd_special - 特殊空间开始位置

pd_pagesize_version - 页面的大小,以及页面布局的版本号

pd_prune_xid - 本页面中可以修剪的最老的元组中的XID.

缓冲管理器使用LSN来强制实施WAL的基本规则:"WAL需先于数据写入"。直到xlog刷盘位置超过本页面的LSN之前,不允许将缓冲区的脏页刷入磁盘。

pd_checksum 存储着页面的校验和,如果本页面配置了校验。0是一个合法的校验和值。如果页面没有使用校验和,我们就不会设置这个字段的值;通常这意味着该字段值为0,但如果数据库是从早于9.3版本从 pg_upgrade升级而来,也可能会出现非零的值。因为那时候这块地方用于存储页面最后更新时的时间线标识。 注意,并没有标识告诉你页面的标识符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的,也没有与之关联的标记为。这是特意设计成这样的,从而避免了需要依赖页面的具体内容来决定是否校验页面本身。

pd_prune_xid是一个提示字段,用于帮助确认剪枝是否有用。目前对于索引页没用。

页面版本编号与页面尺寸被打包成了单个uint16字段,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PostgreSQL7.3之前并没有页面版本编号这个概念,这样做能让我们假装7.3之前的版本的页面版本编号为0。我们约束页面的尺寸必须为256的倍数,留下低8位用于页面版本编号。

最小的可行页面大小可能是64字节,能放下页的首部,空闲空间,以及一个最小的元组。当然在实践中肯定要大得多(默认为8192字节),所以页面大小必需是256的倍数并不是一个重要限制。而在另一端, 我们最大只能支持32KB的页面,因为 lp_off/lp_len字段都是15bit。

现在的计算机可以存储很多信息,我们对信息处理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再使用光盘包括CD、DVD等,存储容量也不是以MB、GB作单位,同时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些多存储空间的相关术语我想大家都懂的,但GB不足够使用后我们会TB容量,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1024字节称为1KB? 那PB、EB又是代表什么?

 

在计算机的世界里面只有存储两种不同的状态或值,你可以理解为是真或假、开或关或者是或否、并以二进制1或0代表。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元被称为比特(Bit),通过将比特变成1和0的不同组合,我们现在可以存储四个不同的值,分别是0 1 1 0 1 0 01,每加1位你所能存储的信息量翻一倍。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 也就是1字节Byte等于8比特Bit,那么1024字节称为1KB。

 

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是1024而不是1000呢?因为计算机是一个二进制系统,所有的计数都是2的平方。2的8次方是256,2的9次方是512,2的10次方是1024,2的11次方是2048,其中1024最接近1000,于是在计算机中把表示1000的K定义为了1024,就是2的十次方,变成1KB。

 

硬盘的容量在到GB与TB之间,现时很多大公司比如脸书、油管、亚马逊等公司的网络服务器通常要以PB为单位,因为它们每个月的互联网流量太多了,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流量会造成网络大塞车。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1KB=1024Bytes,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那么PB就是1PB=1024TB,1EB=1024PB。下一次见到这些词时,你会知道它代表着什么意思。#计算机# #科技头条#

云对我的感觉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但为什么这么多厂商热衷进入云服务呢?

应该跟我们了解的字面意思不一样,但我对云服务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就是本来可以放在硬盘或者内存里面的东西,可以通过云服务放入一个虚拟盘,从而不占我们的内存。但是安全问题呢,一旦出现技术故障,我们的资料是不是就没了?如果有资深的专家,可以帮忙解释一下。#字节跳动正式进军云服务#

#存储#我们知道,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元是二进制1bit,8位二进制数为一个字节(byte),用B表示。一个字节对应计算机中一个存储单元,并按照1024倍乘引入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拍字节PB、艾字节EB、泽字节ZB、尧字节YB等单位。

一般来说,一个英文字符或十进制数字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但这是使用汉字字符集编码(如GB2312);如果是UTF-8字符编码,一个汉字就要占用3个字节。2004年发行的《新华字典》第10版,字数是73万字,如果以GBK编码,就需要1460000个字节,即1.425MB。

简单换算一下,

一张3.5英寸软盘1.44MB,能放下1部新华字典;

一张CD700MB,可以放入490部新华字典;

一张DVD4300MB,可以放入3006部新华字典;

一张蓝光BD盘25GB,可以放入17482部新华字典;

一块固态硬盘500GB,可以放入349640部新华字典。

在动辄TB级存储容量的今天,这么小的文件实在算不了什么,再对比我们一生读过的书本,可能真正储存在大脑里的,也不过一张光盘的容量,超过了这个容量,人类还得靠电脑来保存信息。

据IDC预计,目前全球产生的数据量是44ZB,并且以每年产生4.5ZB新数据,可谓名副其实的“大数据”。当然,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数据,大约占比3.5~4%。

#数码新鲜事#

使用 DNA 存储数据,微软这一技术牛了。

世界有一个数据问题。每天,我们创造 250 万 GB 的数据,并且每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使我们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产生数据的速度超过了我们存储数据的能力。

很明显,我们需要另一种存储数据的方式。未来的数据存储方法需要稳定和密集。也就是说,当前存储在足球场大小的数据中心的数据需要放置在更小的物体中。并且可以快速传输数据并能将我们最珍贵的媒体存储数十年而不会崩溃。

我们在哪里寻找数据存储的最佳方法呢?就在保存我们遗传信息的分子中:DNA。硬盘驱动器使用 1 和 0,而DNA 存储使用四种化学碱基,腺嘌呤 (A)、鸟嘌呤 (G)、胞嘧啶 (C) 和胸腺嘧啶 (T)。还记得小学生物课吗?这些化合物成对连接(A 到 T;G 到 C)后创建了双螺旋。事实上,我们可以使用 DNA 将 1 和 0 转换为这四个字母以存储复杂数据。

微软是 DNA 存储的先驱之一,它取得了一些进展,与华盛顿大学的分子信息系统实验室 (MISL) 合作后。该公司在一份新的研究论文中宣布了第一个纳米级 DNA 存储写入器,研究小组预计将其扩展为每平方厘米 25 x 10 ^ 6 个序列的 DNA 写入密度。

微软是云存储领域最大的参与者之一,它正在研究 DNA 数据存储,以利用其无与伦比的密度、可持续性和保质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据说 DNA 的密度能够在每平方英寸存储 10 亿千兆字节——比我们目前最好的存储方法—— 磁带所能提供的容量大很多数量级。

这些优势在现实世界中意味着什么?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到 2024 年,数据存储需求将达到 9 泽字节。正如微软所指出的,如果在 150 亿台设备上下载 Windows 11,则只会使用 1 泽字节的存储空间。而使用现在的方法,这些数据需要存储在数百万个磁带盒上。

存储在 DNA 上的数据可以持续数千年,而磁带上 30 年后就会丢失, SSD 和 HDD甚至更会快。

寻找提高写入速度的方法解决了 DNA 存储的两个主要问题之一(另一个是成本)。掌握最低写入速度阈值后,微软已经在推进下一阶段的工作。

“下一步是在芯片中嵌入数字逻辑,以允许单独控制数百万个电极点,以在 DNA 中写入每秒千字节的数据,我们预计该技术将达到包含数十亿个电极的阵列,能够每秒存储兆字节的数据。这将使 DNA 数据存储性能和成本接近磁带,”微软告诉TechRadar。

这一切听起来很有希望,但我们距离在 DNA 上存储数据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忽略技术的复杂性,DNA 数据存储实在是太昂贵了,根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斯的说法,几兆字节将花费数千美元,而缓慢的写入速度意味着您不能将 DNA 用于频繁访问的数据。尽管如此,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仍在努力让我们更接近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创建的数据存储在包含我们遗传信息的分子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85108/
1
上一篇电脑开机不显示桌面(电脑开机不显示桌面图标只有鼠标)
下一篇 xp系统优化软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