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软件开发 程序定制SQL数据库代做企业人事库存财务管理系统
会sql语句对某一些开发人员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orm框架火了。真要让数据库见鬼反而不能用sql语句,应该用orm框架,让开发人员通过框架去操作数据库,而不是通过写sql控制,减少对数据底层的操作。所以大数据量数据库必须支持分布式,越智能约好。
做过服务程序开发的人,一定会和数据库打交道,那么大部分的开发人员一定会用sql和数据库打交道,之前在还不太成熟的时候,普遍存在sql的注入的风险,这会带来数据的泄露,sql注入中,有一种叫union联合注入,今天就简单讲讲什么是union联合注入。
我们知道,使用sql查询中,可以使用union将多个sql查询语句进行连接,查询的结果就是多个sql查询的集合,那么如果存在sql注入点的话,就可以利用union来查询自己想要的数据。
union的使用语法如下:
select xuanph1,xuanph2,xuanph3 from table_xuanph union select xuanph4,xuanph5,xuanph6 from table_xuanph;
union 的使用,有一个比较苛刻的限制的条件,就是要求前后的select语句中的字段的列数要相同,因此在注入前,需要知道列数,通常使用order by 语句进行获取,使用方法如下:
xuanph' order by n #% 其中n 是数字,你可以先进行设置为某一个固定的值,比如为4,然后输入xuanph' order by 4 #%,如果报错,则设置为3,直到没有报错为止,假设为2的时候没有报错,那么可以推测select的列数为2,那么构造union的语句如下:
xuanph' union select user(),database() from table_xuanph;
就可以获取到当前的用户和数据表。
以上是union的原理,谨记,不要随便使用上面的方法去试探任何的服务器,否则,后果自负。
打起精神来,今天周五!知道大家都喜欢大而全的项目,那今天介绍的这个,你一定会喜欢的。dbeaver 一个适用于开发人员,SQL 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和分析人员的免费多平台数据库工具。只要是 JDBC 支持的数据库它都支持。基于 Eclipse 平台,使用插件架构,功能包括元数据编辑器,SQL编辑器,丰富的数据编辑器,ERD,数据导出/导入/迁移,SQL执行计划等。虽然分免费社区版和付费企业版,但是免费的功能其实已经够用啦!
#程序员# #GitHub#
编程能力基本上不会随年龄提升,可能还会下降。
有一次,一个研一的来公司实习。
我问:会sql语句不?
答:不会。
问:数据库原理学过吧?
答:学过。
我要求:用自己的理解,告诉我,这门课学的啥,不要背书。
然后,他非常精炼的告诉了我这门课讲的啥。
我告诉他:sql语句就是数据库原理里面关系集合运算部分的具体写法,在网上找点资料看下。
第二天,我问他,会了没?
答:差不多,还不熟。
两天后,一个在我公司工作3年的,有一个sql语句不会写。我把研一的叫过来。
说:这个sql他不会,你帮他写一下。
第二天,研一实习生就把结果给我了。
你们觉得,那个工作三年的,啥时候能学会?如果不开窍,他一辈子也学不会。
再说一个我的例子。
一个非专业出身的,要根据用户编号对用户按单位进行汇总,用户编号是8位数字,前三位是单位编号,sql语句已经写了1年了,居然不知道这个怎么办,来问我。
我当时自从毕业后,就没写过sql,不会写。
我问:分组怎么写?
他答:group by 字段名
我说:group by 字段/100000 不就可以了。
他答:你那个是程序写法,sql语句不能这么写。
因为自己也确实没写过sql,也不敢反驳。回家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发明sql的人也太蠢了,分组还限定只能用字段,不能用表达式。
然后翻了下书,谁说不能用表达式,分组可以用表达式!
不懂原理,再写n年sql,也还是差。
所以,干到35岁,能力还是很差的程序员们,你打算用啥跟有能力的年轻人争?
会编程,但你SQL的历史你知道么?两位创始人的目标都没达到。
1970年,IBM的Codd和Chamberlin合作开发了关系型数据库及其操作语言SQL。
Edgar F. Codd博士是关系型数据库的开创者,他的关系代数奠定了SQL语言的数学基础:关系代数。关系代数的本质是把世界都看成二维表,实体要存成二维表,关系也要存成二维表。
在他的影响下,IBM的Donald D. Chamberlin开发了最早的SQL语言。Chamberlin的本意是希望奠定出一门普通人都能操作的数据库语言。
随着互联网对高并发、大吞吐的要求不断提升,SQL力不从心。但关系数据库经过Codd大师的关系代数作为基础,汇聚了全世界程序员的力量,全力以赴地发展了50年,思维、理论、产品、应用和生态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这种做法从今天效果看,成功和代价并存:关系代数把关系处理成二维表,使得数据查询的效率大大降低;SQL虽然简单,但普通用户使用SQL也面临大量困难。程序员也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语言,随着程序的前后端分离,程序员编程的效率越来越低。
Codd博士的初衷是使用者不必了解大型数据库内部的细节,就能访问数据。Chamberlin的初衷是希望非程序员能使用SQL。
看了下附图,我觉得他们的理想都没有实现。
你对50年前的关系型数据库和SQL怀疑过么?咱们评论区见。
#程序员##python##行家计划#
程序员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正在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数据,内存中的工作我们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外部存储器我们用关系数据库和SQL。其实程序和数据库都是对外部世界的映射,是一件事情,但居然要用两种方法。其实这一切都起源于冯诺依曼的设想,近百年前的天才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的技术走向。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1945 年John von Neumann在EDVAC 报告中提到的,具有这些特点:
1、具有算术逻辑单元和处理器寄存器的处理单元;
2、一种控制单元,包括指令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
3、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内存;
4、外部大容量存储器;
5、输入和输出机制。
内存和外存被分开了,内存速度快,什么时候都是非常珍贵的,一直在追赶CPU的增长速度。外部存储为了更好地查询统计,出现了数据库。程序员访问内存用编程语言,访问数据库利用关系数据库软件和SQL语言。
编程的世界主要是面向对象的世界,我们把世界事物划分为分类、属性和方法,并且让各种事物之间产生继承关系,这样程序中废话最少。现在很多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我们把程序编译成机器代码,使其在内存中运行。
软件架构师必读:面向对象编程思想(OOP)的由来与本质
数据库存储在硬盘上的,为了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IBM的Codd博士1970年发明了关系代数,Chamberlin发明了SQL语言,把实体变成二维表,把关系也变成二维表,通过二维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就可以实现数据库的根本目标:通过一些已经的实体属性,去探索查询未知对象的属性。
访问速度的差异导致了技术路线的不同,也在近百年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程序员都习惯了,内存可以设置指针、链表、对象,外部查询数据用SQL。
但很少有人想到,为啥一个事情要写两种语言呢?我觉得根源在于访问速度(Access Speed)的出发点。不同的访问速度导致编程理论发展的巨大偏差。
随着服务器内存的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性能,内存和硬盘的边界正在逐渐被打破,难以打破的是我们固化的思维方式。最近看到有的厂商在做内存数据库,兼容SQL。
你会在内存中把数据都存成表,用SQL查询么?内存中的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能用统一的语言和方法来访问么?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编程语言?哲学、数学和语言学基础是关键
#程序员##数据库##IT#
对于开发人员,或者数据库维护人员来说,SQL语句优化一定不会陌生,对于优化SQL,这里总结了三条,相当于程咬金的三板斧,只要掌握的好,基本能解决80%左右的SQL性能问题。#隔壁家的程序员#
1.最优化的使用索引#互联网公司茶水间#
2.尽最大可能避免SQL语句做全表扫描
3.尽可能的减少无效数据的查询#程序员干货站#
当然上面的三板斧是优化的基本方针,想要成为SQL语句优化能手,还需要学习很多知识,#运维# 例如:SQL的执行计划,SQL语句执行原理,索引原理等等。#程序员#
招募项目已经开发两周了,用的PostgreSQL数据库,以前用的Oracle数据库。对比起来发现,Oracle的性能高PostgreSQL很多,很多sql写的不是很规范,在Oracle数据库中运行速度很快,切换到PostgreSQL就遇到了很多慢sql问题。
打开招募项目的开发库浏览了一下数据,数据库表里存了很多Null。看着有些头疼,不习惯数据库里有Null的存在,既不美观也对查询的性能不友好。还看到有用外键关联的表,即会降低插入性能,也不方便对表进行维护。
前两天同学去某大厂面试Java开发,大部分是关于mybatis的。他说问了快一个小时。太难聊了。主要的问题如下
1、说说mapper绑定的过程
2、SqlSession操作数据库的原理
3、插件实现原理
4、mybatis的高级用法
5、mybatis源码中使用的设计模式
6、mybatis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的理解
7、二分查找、二叉树遍历
8、synchronized锁膨胀的过程
9、mvcc知道吗,间隙锁是什么?
10、说说Java关键字volatile的理解
感觉现在的面试不问点源码好像都没有B格了[捂脸][捂脸][捂脸],你们怎么看面试一直聊源码[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深漂小小熊 #程序员# #深圳#
我年龄0.052k,目前任职于中国电信;
使用过的数据库:orcle,sqlserver;
独立开发过的系统(纯原创):内网数据服务平台(asp.net),语音控制平台(vb.net),以前也用过vba做了一些excel项目(现在vba少用了),vb.net爬网页(自动控制)....
1970年,IBM的Codd和Chamberlin合作开发了关系型数据库及其操作语言SQL。Codd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
未来大型数据库的用户必须要做到:他们不必了解机器内部数据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数据的内在表现),就能够得到查询结果。
Future users of large data banks must be protected from having to know how the data is organized in the machine (the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Edgar F. Codd是关系型数据库的开创者,他的关系代数奠定了SQL语言的数学基础:关系代数。在他的影响下,IBM的钱伯林(Donald D. Chamberlin)开发了最早的SQL语言。
SQL和OOP(面向对象)是现代软件科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SQL和关系代数指导我们如何在磁盘中记录和存储数据,面向对象指导我们如何在CPU和内存中操作数据进行计算。
软件架构师必读:面向对象编程思想(OOP)的由来与本质
Codd坚持认为,数据不应该是被看成一个网络,应当存储在表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互相连接,在这种连接方法中,用户能够通过陈述式的方式提出请求,就像提问题一样,然后获得数据。Chamberlin在创建SQL语言时也有个理想,希望以后数据查询能让普通用户能够使用。
我觉得他们的理想还没有实现,普通用户使用SQL困难重重,程序员使用后技能阉割。
你觉得呢?
【博士聊IT】感兴趣,加关注。
「博士聊IT」一文看懂编程的本质,程序员有前途么?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编程语言?哲学、数学和语言学基础是关键
软件架构师必读:面向对象编程思想(OOP)的由来与本质
「博士聊IT」信息化建设效率为啥这么低?一文看透本质
#科技大佬语录##数据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