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日记#
今天是2022年11月9日星期三
通过每天参与头条的问题讨论,在打字编辑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值得点赞,就是平台机器人的表现真是让人惊奇令人拍案叫绝!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当你在编写文字时出现了错字或出现了别字、漏字马上就有波浪符号在出错处出现,点一下波浪符号正确的字就会出现,再点一下错的地方就改好了,这就是平台机器人的智能体现,简直太棒了[赞][赞][赞]为什么说与头条相见恨晚?这就是原因之一,日复一日的创作练习加上平台的纠错能力,还愁原创水平提升得慢吗[呲牙]你有这种感受吗?遇见头条就像看到了久别重逢的恋人,从心底那么爱她[祈祷][祈祷][祈祷]
感恩遇见!感恩友友们的厚爱[作揖][作揖][作揖]
【标点符号相关英语词汇及表达】
comma 逗号,符号为 ,
period 句号 符号为 .
dash 破折号 符号为—
pound 井号 符号为#
slash 斜杠 符号为 /
backslash 反斜杠 符号为
quote 双引号 符号为""
apostrophe 单引号 符号为 '
brackets 括号 符号包括 () [] {}
star 星号 符号为 *
underscore 下划线 符号为 _
hyphen 连字符 符号为 -
tilde 波浪号 符号为 ~
exclamation point/mark 叹号 符号为 !
question mark 问号 符号为 ?
colon 冒号 符号为 :
semicolon 分号 符号为 ;
bullet 点 符号为 •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之时,受益良多,特意用毛笔抄录了4000多字的内容。二是符号标记。毛泽东喜欢在读书的时候标记各种符号,如问号、三角、斜线、方框、单杠、双杠、波浪线等等,每个符号都代表不同的意思,反映了他当时阅读时的思想状态。如早年时期阅读的《韩昌黎全集》《伦理学原理》,延安时期攻读的马列著作,都做了各种符号标记。
三是文字批注。毛泽东的批注既有对原文的总结、提炼、质疑和评价,也有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独特见解等创新性发展。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他写下了1万多字的文字批注。针对书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概念,他结合我国当时抗战的实际情况,对抗战时期我国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发挥。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之时,受益良多,特意用毛笔抄录了4000多字的内容。二是符号标记。毛泽东喜欢在读书的时候标记各种符号,如问号、三角、斜线、方框、单杠、双杠、波浪线等等,每个符号都代表不同的意思,反映了他当时阅读时的思想状态。如早年时期阅读的《韩昌黎全集》《伦理学原理》,延安时期攻读的马列著作,都做了各种符号标记。
韩语没标点符号吗?看了韩国明星的手写信,原来韩语写出来是这个样子!今天看了一条新闻,韩国知名男团“东方神起”成员沈昌珉喜得贵子。看了看新闻,目光落在沈昌珉的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上,主要内容是通知粉丝自己的喜讯。但是等等,这个字怎么一团一团的,看上去还没有标点,难道韩国现在写字还像我们古代一样,不断句不加标点,人人都要识文断句?
睁大眼睛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很不显眼的几个逗号句号,显然比我们汉字里使用的标点符号数量少。而且为什么有些字挨在一起,有些又分开,不像我们汉字每个字之前的间隔是一致的。仔细研究了下,原来是这样的:
中文和韩文标点符号的大致用法是一样的,但是也有很多有区别的地方。
一、韩语的句号是一个实心的点,和英语一样,不像我们是一个空的小圆圈。
二、韩语一般不用顿号,只有逗号,所以逗号用的地方很多,既当顿号,又当逗号,还要当分号。顿号只有在竖着写的时候才使用。
三、汉语的省略号是六个点,韩语一般是三个点,但是在表示沉默、无语等含义时会用六个点。
四、韩语的单引号可以单独使用,不是一定用在双引号的里面,他们的单引号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用来突出或强调某些内容。
五、韩语的小波浪号“~”可用于表示时间段或表示距离,比如青岛——北京,几点到几点,中间就可以用这个小波浪号,和我们的破折号一样。
那为什么韩国的字有些挨得很近,有些又间隔开来呢?
一、单词与单词之间要隔写,比如中文老师,中文是一个词,老师是一个词,这两个词之间就要空一格。
二、姓名和头衔之间要隔写,比如王强教授,王强和教授之间要空一格。
三、并列事物之前除了用逗号,还要再加空格,如果西瓜、萝卜、西红柿,中间除了用顿号,还要加一个空格。
看了很多韩剧,但是这些平时没注意,没想到差别还是挺多的。
标点符号,当代年轻人聊天的摩斯密码
在这个每天都不大一样的互联网新社交圈,你应该需要的社交必备技能还得再多一个:读懂标点符号的含义。
在这个每天都不大一样的互联网新社交圈,你应该需要的社交必备技能还得再多一个:读懂标点符号的含义。
如今,表情包越来越难精确地表达我们的情绪,但半括号成功拯救了我们。小小的半括号,把内容包裹进另一个“有出口的次元世界”。
一个教科书级的运用:“半括号是捧哏,全括号仿佛就是碎碎念。(都用全括号框起来的话,仿佛其他人就看不见嘻嘻嘻)(您可真是戏多呢。”
半括号还有一个魅力,在于可以延伸出更多难以解释的含义。一大批社恐青年,因为半括号的出现,缓解了社交恐惧感,可以更加自如地说出对他人类似的请求:“能不能帮我改改稿子(其实也不是很急,如果忙的话一会儿再看。”
句号,聊天终结者。例如,不想聊天的时候说“我去洗澡啦”和说“我去洗澡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句号一旦被滥用,效果就像套马的缰绳一样,能一点点把你朋友圈的好友都圈死。在聊天群不爱用句号的人眼里,句号是加强版的省略号——结束话题的句号,配合省略号的排版,让人深刻体会到无语、鄙视,以及一种微妙的感觉。但在爱用句号的人心里,句号代表温柔的感觉,可以表示语气的延缓,也让人在说这一大段话中间可以喘口气,例如:“嗯……我想想……”
省略号的含义比猜谜游戏还难。提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以薛氏歌手为代言人的“省略号派”,引领了另一种说话的艺术——留白。就是有些事我不想说得这么直白,给对方留有一些想象空间。例如:“我现在很饿……”当然,省略号在标点界也是小有名气的“双鱼座”,让人摸不透,往往你为了猜其中深刻又复杂的含义,就花光了这辈子的智商。比如猜猜这句话的意思:“我觉得省略号代表了太多的含义……”
年轻人对于问号的新用法,主要在于数量的不同。问号的情绪演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问号不够表达疑惑;两个问号别人会以为只是你打错了,或是感受到双重疑问;但当问号叠加成“???”出现的时候,事情就不再简单了,人们能轻易体会到其中既震惊又疑惑的心情,比如:“我是不是傻???”假如问号的重叠数达到七个……没错,七个小可爱挂钩带来的情绪能量,足以召唤神龙。
说到波浪号,身边朋友用波浪号,八成是谈恋爱了——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波浪号,日常聊天中一旦使用,让人一秒就放下仇恨,立地成佛,全身心都充满各种美好的粉红色情绪,变得萌萌哒~不信你看看身边那些惹人爱的小女生,答话都是发:“哦~”但是,波浪号的另一个用法,就像撒娇没把握好,可以一瞬间把对方置于无力反抗的境地。例如某狠人对你说:“稿子觉得怎么样呀~”看完这句话,想必你立刻感觉到出事了。好像对方正皮笑肉不笑地盯着你,让你简直想跪下磕头认错。
最后说说感叹号。顾名思义,感叹号是个开心激动的符号,就是要让人兴奋。俗话说,每一个爱用感叹号的人,上辈子都是折翼掉到“咆哮小组”的天使。对方的一个感叹号,往往就能让你心跳加速,这是初恋的感觉!爱用感叹号的人其实也觉得你特别可爱,所以才想对你表达内心的热情。这种热情,是文!字!传!达!不!出!来!的!
当代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聊天磁场。标点符号,如今不再是语文老师口中为了断句而生的存在,而是更多地成为年轻人聊天的摩斯密码、表达情绪的介质。诸如以上各种标点的新用法,教会人们更多的社会礼仪,也让人们在沟通中的表达更加有趣,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