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的相对均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体现.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等相关指标,分析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的差异特征.结果 表明,17年来,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省际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呈现“低支出,低均衡”现象;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成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不均衡的主要体现;另外,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差异呈逐年缩小的趋势,然而,农村的不均衡程度仍高于城镇.为此,要构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支出保障机制,进一步均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及补助.
【韩国贸易协会发布报告剑指——2020年“韩国占据全球出口市场第一品种”。】3月14日,据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当日发表的分析结果显示——以2020年数据为准,韩国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偏光板”(HS 900120)出口额为24亿7000万美元居世界第一,激光设备(HS 901320)的出口额为22亿4000万美元也居世界首位。韩国在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产品包括上述在内合计有77种。商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合计有1798种。其次分别是德国有668种、美国有479种、意大利的201种、日本的154种。韩国排在148种的印度、145种的荷兰、103种的西班牙、99种的法国之后,居全球第10位。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对此解释说——此次调查分析利用了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资料,按照世界通用的“HS 6单位”分类进行国家之间的比较,调查商品种类达5204种。韩国贸易协会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全球贸易萎缩,主要出口品种和日本等周边国家展开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韩国出口能在全球商品出口第一上实现增加鼓舞人心,今后为强化和打造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几大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中美数量差距扩大。中国和德国的世界出口第1位的产品数量分别比2019年增加了46个和10个,而美国则减少了45个。二是进入世界前10位的国家的增减明显。与意大利减少16个、法国减少13个、日本减少3个品种相比,荷兰增加11个、西班牙增加7个、印度增加3个。韩国增加了6种——重新排在第一位的是偏振片和激光仪器等17个品种,被淘汰的是11个品种。按产业分类,化学产品占29种,钢铁、非铁金属占20种,两种占整体一位的63.6%。三是韩日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韩国第1位、日本第2位的16个品种中,市场占有率差距不到5%的品种有7个。以2021年为准,市场占有率差距不到5%的产品在韩国第1位、日本第2位的12个产品中有4个。四是韩国在四大出口强国占据首位的产品中排序靠前。在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四大出口强国占据首位的产品中,韩国占据2 ~ 3位的产品共有173种——其中第2位85种,第3位88种。在中国排在世界第一位的98种产品中,韩国排在第2 ~ 3位,在德国30种、日本23种和美国22种排在第一位的产品中,韩国也排在第2 ~ 3位。韩国将4个出口强国的市场占有率控制在5%以内的产品比2019年增加了10种,达到26种,占整体的30.6%。疫情下保持出口和GDP稳定增长,韩国还是不容小觑的经济强国。
斯坦福大学的学者通过对837位高中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受到权威型教育的孩子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其他相关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英国家庭面板调查数据显示:受过权威型教育的孩子不仅成绩更好,也有着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心]那么什么是权威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试图以理性、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他们鼓励交流上的互相让步,和孩子分享他们的方针背后的道理,当孩子拒绝遵循时征求他的反对意见。
自主意愿和遵守纪律被认为同样重要。因此,父母在孩子和自己发生分歧时对孩子施加坚定的控制,但不完全限制孩子。
父母强调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观点,但也认可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的行为方式。
权威型父母既肯定孩子目前的行为,但也为未来的行为设定了标准。父母使用理性与权力,通过规律的塑造和思想的巩固来达到目标,并且不基于群体共识或孩子的个人愿望作出决定。
根据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消息,该机构的徐涛团队与何顺民团队合作构建了"女娲"(NyuWa)中国人群基因组资源库,提供了针对中国人群的遗传变异图谱与参考面板基因型推演服务。
这项研究分析了 2999 个中国人的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数据(26.2X),并以“女娲”命名。基于上述数据资源,研究构建了包含 7106 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 819 万插入缺失标记(InDels)的中国人群遗传变异图谱,并对其进行全面注释。此外,科研人员构建了包含 5804 个单倍型和 1926 万变异的单倍型参考面板,其中 325 万变异从未包含在其它参考面板中。此次针对中国人群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在促进中国和亚洲人群的遗传学研究方面极具价值,并且有助于中国人群的精准医学研究。相关文章 11 月 16 日发表于《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中国科学院)
韩国:“真的近在咫尺”,中国OLED产能超过韩国!
11月24日,韩国媒体《每日经济》发表文章称,有分析认为,中国掌握全球显示器市场近在咫尺。中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产量已经超过韩国企业,大型OLED电视的商用化也在加快步伐。
据相关业界透露,今年10月全球OLED面板产量占有率韩国为55%,中国为43%。今年第四季度,中国落后于韩国,但在第二季度,中国超过了韩国。
据专门从事显示器研究的研究公司UBI Research称,今年第二季度各国OLED生产能力中,中国和韩国分别超过了50.6%和46.6%。中国企业目前只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主要用于IT设备的中小型OLED,其生产能力正在逐渐扩大。
此前大部分人预测,在OLED技术力和生产能力方面,中国不会轻易赶超韩国,但预计这方面也会发生变化。更何况,三星显示器和LG显示器的竞争对手中国京东方最近首次推出95英寸8K OLED电视,宣布商用化。
中国企业京东方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在销售上也得到了确认。
去年BOE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2193亿元和25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62%和413%。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苹果推出iPhone 12系列的2020年,由于未能通过苹果的技术,无法供应OLED面板,但后来又为iPhone 13、14系列普通机型提供OLED面板,销售额大幅增长。
在整个OLED市场中,中国企业只生产中小型产品,因此部分人认为,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在整个市场上的占有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政府的支援金能够带动大型OLED技术的开发,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据悉,京东方的大型OLED量产因良品率题和人力供需问题等,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但当地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巨大。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所高级研究员李美惠表示:“中国的中小型OLED产能在政府的支持下确实在扩大投资。京东方此次被选为iPhone的面板供应商,可见其具备了与韩国企业相媲美的水平。但在大型OLED方面,与韩国的技术差距在两年左右”。
全球OLED 面板四季度销售将创历史新高!——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SCC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四季度全球OLED 面板的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46%,销售资金达119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新高。国内相关龙头股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可以重点关注,我已经筛选出现 短期具有爆发动能的标的。——OLED 面板销售很大程度上,苹果、三星和华为是OLED 面板是销售增长的重要动力。另外,苹果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将iphone产量提升30%,这对苹果供应链厂商是个不小的利好! #股市分析##股票交流##股票财经#
(京东方,TCL科技)A面板供应持续紧张、短期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2021年第一季度电视面板需求环比增长6%,年度同比增长14%。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面板采购量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34%。
随着韩国液晶面板产能退出,叠加疫情恢复后的需求增长,今年绝对是面板大年。随着面板价格的不断上涨,京东方A(000725)、TCL科技(000100)业绩有望大超预期!股价目前还是在低位。重点关注京东方A(000725)、TCL科技(000100)。
#股市分析##今日看盘##科技快讯##A股#
面板价格加速上涨,景气度再超预期,55寸到75寸均上涨10美金,本轮周期已经步入第二阶段!
事件:3月面板价格加速上涨,再超预期,上半年供需紧张确立,淡季不淡,看好TCL科技,京东方。
三月上旬大尺寸面板从55寸到75寸均上涨10美金,大尺寸面板涨幅有加速趋势。下游电视品牌需求旺盛,库存水位依然较低,供给方面,上游drive IC供应不足。目前来看全年面板供需都预期偏紧。
#股市分析# #A股#
TCL值得投资买入吗?
1.从基本面的角度分析:
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0-44.6亿元,同比增长60%-70%;对应Q4归母净利润21.8-24.4亿元,环比增长166%-198%。
LCD面板行业经过长期的激烈竞争已倒逼海外厂商逐步退出该行业产能,本土厂商经过长期的逆周期投资和技术迭代创新,已经充分实现了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供给端产能有所收缩,随着电视大屏化趋势以及疫情下远程办公和远程教育带来TV需求增长,行业供需关系大幅改善,面板价格持续上扬,Trendforce数据显示12月面板价格继续上涨,32寸和43寸电视面板涨幅约3-4美元。良好的需求使得TCL华星保持满销满产,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5%,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40%,大尺寸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倍。
随着国际厂商陆续退出LCD产能,同时面板高代线投资巨大,行业进入壁垒很高,已难再现企业大规模进入该领域,竞争格局已基本稳固,本土领先厂商目前也无大规模新增产能计划,叠加当前上游驱动IC等芯片供应紧张,我们预计面板的实际供应依旧保持偏紧的状态,2021年面板价格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势,华星光电的良好盈利能力将助力公司2021年利润继续增长。
公司已完成对天津中环电子100%股权的收购,第四季度实现了并表,2021年实现全部并表后将增厚公司业绩。公司收购苏州三星电子60%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100%股权的事项正按计划推进,尚未完成交割,后续完成交割将在2021年增厚公司业务收入增长和利润。天津中环和苏州三星都是行业优质资产,收购之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助力公司长期成长。
2.从技术面的角度分析: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26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短期参与的话有面临一定的调整风险,可以在此震荡区间的底部低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产品设计】手风琴效果的折叠面板功能解析
产品阿强Axure绘制折叠面板-手风琴效果
京东方:一旦周期反转预期成型,股价会大V型反转,且趋势走在业绩之前
3月2日的群创业绩说明会,今年关于周期共有三个重要观点:
1、面板价格见底就在眼前
华星观点一季度价格见底,群智观点是“倒吃甘蔗”甜头已经开始了,洛图科技观点二季度中旬5月面板价格见底,显然市场情绪受到洛图科技影响最大。
2、基于真实下游需求
事实上群创作为业界大佬,观点可信度最高,且高于华星。华星40%产能可以内部消化,所以每次周期拐点及弹性都是滞后于京东方、群创、友达这三者的,群创观点是基于真实下游需求的。
3、周期一旦反转,股价立马大V型
面板还是周期股属性,产品价格周期对股价的影响还是大于当季净利润影响,看一下航空、猪、石油这三个周期股表现就明白,一旦周期反转预期成型,股价会V型反转,且趋势走在业绩之前。
4、京东方弹性更大
3月面板报价将是关键周期因素,一旦群创观点被证实,周期股收复股价失地往往是V型,京东方定增已经完成,TCL的定增还没着落,所以周期反转的趋势一旦形成,京东方弹性会大一些。
#京东方##TCL# #华为# #小米# #股票# #股市分析# #投资# #面板#
A股最具翻倍潜力的3只10元以下低价股,建议珍藏!
1.龙腾光电688055
解析:是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商,公司是国内第一批专业从事TFT-LCD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在高端商务防窥笔电面板市占率保持全球领先;据调研机构统计,2021年公司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九。
2.海螺新材000619
解析:国际塑料型材行业稳居首位,公司主要从事中高档塑料型材、门窗等的生产、销售以及科研开发,产品包括白色、彩色、木纹共挤、木塑复合和覆膜异型材以及系统门窗、被动窗、卷帘窗、百叶窗等,主要用于门窗加工制作及房屋装饰装修。
3.金岭矿业000655
解析:铁矿石品位与开采条件均优于国内同类地下开采的铁矿矿山,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铁矿石开采,铁精粉、铜精粉、钴精粉、球团矿的生产、销售及机械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铁精粉、铜精粉、球团矿。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国际质量信用AAAA等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关注!
京东方向苹果送测iPhone14所需OLED面板,分析师:成败在此一举!
上个月底有外媒称,由于京东方擅自改变OLED面板薄膜晶体管宽度,苹果调查发现后非常愤怒,立即停止了京东方的供应商资格。但近期又有消息称,苹果准备再给京东方一次机会,允许为iPhone14提供大约500万块面板,本周开始递交测试用品,京东方能否回归在此一举。
如果京东方成功了,将继续为iPhone14系列提供少量面板,保住“果链”金字招牌。如果失败,未来可能很难再次打入“果链”,虽然资金上的损失不大,但会让其在业内抬不起头,毕竟这件事情不能用苹果,都是京东方自己自作自受。
显示器分析师 Ross Young 则表示,iPhone 14 的面板订单与去年同期的 iPhone 13 相比下降了 38%,而在二手市场,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 的贬值速度是去年 iPhone 13 mini 和 iPhone 13 的两倍。iPhone销量看双十一啊,手机本来就是每年一换,而且这玩意儿需求价格富有弹性,降价反而能增加销售收入。
暖调人像|
为大家细致分析一下修图调色思路
首先要考虑怎么把画面影调变得柔和
大面积减对比度,提升黑色适当回阴影
下一步加饱和度,利用自然饱和度来减饱和,
然后通过hsl面板,细致调整一下色彩即可
摄影:三好猪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前8名解析:
1、格力美:14.78亿,锂电池+业绩预增(目前仍然处于箱体震荡阶段)
2、京东方A:12.56亿,面板(依旧处于震荡平台,今天难得的涨幅超过TCL科技)
3、东方财富:10.62亿,券商(只能说暂时止跌,还没有明确的转折信号)
4、贵州茅台:10.07亿,白酒(半年线附近企稳,接下去或以横盘为主)
5、宁德时代:9.28亿,新能源汽车(重新站上了半年线)
6、深圳能源:6.24亿,碳中和(碳中和反包第一股,强度仅次于雪迪龙)
7、金风科技:6.23亿,风电(风电中军涨停,可以多看一眼)
8、比亚迪:6.12亿,新能源汽车(2020年年末上涨前的平台附近有支撑)
解析:
1、和中午的数据差不多,上榜个股也是以抱团股为主,只有碳中和概念的深圳能源是个例外。
2、昨天说了碳中和今天可能出现弱修复,极个别股票会反包,市场再次验证了观点,雪迪龙昨天地天板,今天直接顶一字板涨停,深圳能源强势反包。如此一来,对于碳中和板块的炒作便可以高开一眼。@千岛湖的柚子
[玫瑰]如果有需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我要上微头条##股票##A股#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原理解析(二)
水平构件计算分析
水平杆件类型:1.面板、2.次楞、3.主楞
1.1面板模型
沿支座(小梁)纵向取1m宽的板带,将均布面荷载转换成均布线荷载,按杆件进行受力分析。
1.2面板受力分析
以底下小梁为支座,面板模板考虑弯矩最不利原则,按简支梁算;梁面板模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超过3跨时,宜按照3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小于3跨时,按照实际跨数进行计算。按简支计算时,应验算跨中和悬臂端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
1.3抗弯验算和挠度验算
1.4举栗子(如图三所示)
暖调人像|
为大家细致分析一下修图调色思路
首先要考虑怎么把画面影调变得柔和
大面积减对比度,提升黑色适当回阴影
下一步加饱和度,利用自然饱和度来减饱和
然后通过hsl面板,细致调整一下色彩即可
摄影:三好猪
京东方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正如《苹果是2021年最大的智能手机OLED面板采购商》中分析的那样,苹果正在成为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最大买家,2021年采购1.69亿片,采用率为78%;其次是三星电子,其为Galaxy型号采购1.57亿片,小米在2021年采购6700万片。
2021年,苹果预计将从三星显示、乐金(LG)显示和京东方三家公司购买OLED屏;
AMOLED手机面板是下一个风口,使用的制程是40纳米和28纳米,但仔细一分析却发现中国还是很难分到一杯羹。
由于苹果、三星与各大手机品牌都在扩大使用AMOLED面板,TrendForce预估,2021年AMOLED面板于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达39.8%,明年可提升至45%。然而,可量产的AMOLED DDI专用制程产能吃紧,加上部分晶圆代工厂扩大开发AMOLED DDI制程的量产时间未定,在没有充裕的产能支持的情况下,不排除会有限制2021年AMOLED面板成长动能的可能。
TrendForce指出,从AMOLED DDI制造过程来看,一般AMOLED DDI芯片面积尺寸比较大,每片晶圆可产出的IC相对应比较少;意即需要较多的晶圆投入。
芯片方面,AMOLED DDI制程集中于40nm与28nm中压8V的专用制程,目前仅有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联电(UMC)与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能够量产AMOLED DDI,其中40nm产能相较28nm更为吃紧,故新开的AMOLED DDI也陆续被吸引至28nm进行生产。
晶圆方面,在目前12吋产能供不应求的状况下,可提供给AMOLED DDI的产能也相当受限,目前仅台积电、三星及联电与可提供较足够的产能,但晶圆代工厂扩产速度仍不及应付持续成长的市场需求,尽管中芯国际(SMIC)、上海华力(HLMC)与晶合集成(Nexchip)都在开发AMOLED DDI制程,但具体可量产日期却仍是未知数。
TrendForce预期,明年能够新增的AMOLED DDI产能并不多,并可能进一步导致AMOLED面板市场的成长力道受限。
除了AMOLED DDI产能吃紧的问题之外,各家AMOLED面板的独特性也让AMOLED DDI开发难度提高,因此面板厂会优先采用已量产的DDI厂商为主,即使有新供货商若有意导入,因需长时间验证与改版,才有机会达到规模量产阶段,也增加AMOLED DDI开发的难度。
此外,各面板厂要求的IP(泛指IC里面的各种功能模块)与规格不同,也较难以做到共享性,举例来说,如AMOLED DDI供货商提供给韩系面板厂的IC,并不适用在中国面板厂,必须依面板厂的规格需求重新开案。
整体而言,TrendForce认为,除了部分DDI厂商旗下拥有晶圆代工厂,或是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晶圆代工厂可供货外,其它AMOLED DDI厂商要如何获取稳定且足够的代工产能,并同时具备足够的技术能量达到可量产性,将会是AMOLED DDI厂商能否开拓市场最关键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