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物联网终端(相比传统的互联网,物联网终端)

超级成长股系列-兆易创新

公司主要业务为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物联网终端、个人电脑及周边、工业控制设备、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等领域。

存储器:包括闪存芯片(NOR Flash、NAND Flash)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1)NOR Flash即代码型闪存芯片,主要用来存储代码及少量数据。公司NORFlash产品广泛应用于PC主板、移动设备、数字机顶盒、路由器、家庭网关、安防监控产品、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穿戴式设备、工业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公司NOR Flash市占率全球第三,国内绝对龙头,技术能力行业领先。公司GD55的2G大容量产品已通过车规AECQ-100认证,SPI NOR Flash车规级产品2Mb-2Gb容量已全线铺齐,GD25车规级存储全系列产品已实现在多家汽车企业批量采用。

(2)NAND Flash即数据型闪存芯片,分为两大类:大容量NAND Flash主要为MLC、TLC2DNAND或3DNAND,擦写次数从几百次至数千次,多应用于大容量数据存储;小容量NANDFlash主要是SLC2DNAND,可靠性更高,擦写次数达到数万次以上。公司NANDFlash产品属于SLCNAND,为移动设备、机顶盒、数据卡、电视等设备的多媒体数据存储应用提供所必需的大容量存储和性能。2022年2月,公司宣布旗下全国产化的38nmSPI NAND Flash—GD5F全系列(覆盖1Gb-4Gb容量)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

(3)DRAM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当前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系统内存,在计算系统中占据核心位置,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移动设备、PC、消费电子等领域。因极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DRAM领域市场处于高度集中甚至垄断态势。公司首款自有品牌DRAM产品已于2021年6月推出,实现了从设计、流片到封测、验证的全国产化,在满足消费类市场强劲需求的同时,助力国产自主供应生态圈的发展构建。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消费类、工业控制类及汽车类等利基市场,应用于机顶盒、电视、监控、网络通信、智慧家庭、平板电脑、车载影音系统等诸多领域。

据公司此前关联交易公告披露,预计 2022 年度自研 DRAM 采购代工金额约为 8.6 亿元,估测是 2021 年度采购金额的四倍以上。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 DRAM厂商,瞄准利基型市场,与长鑫存储紧密合作,份额快速提升下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中长期的持续增长动力。

微控制器(MCU):主要为基于ARMCortex-M系列32位通用MCU产品,以及于2019年8月推出的全球首颗基于RISC-V内核的32位通用MCU产品。GD32系列MCU采用了ARMCortex-M3、Cortex-M4、Cortex-M23、M33和RISC-V内核,在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同时兼具高性价比,公司产品支持广泛的应用,如工业控制、用户接口、电机驱动、电源监测、警报系统、消费电子和手持设备、汽车导航、T-BOX、汽车仪表、汽车娱乐系统、无人机、物联网、太阳能光伏控制、触控面板、个人电脑外设等。

公司是国内 32 位 MCU 龙头, 在产能增量加持下预计仍将实现业务的持续放量和份额的快速提升, 同时车规MCU预计22年年中实现量产, 中高端产品占比预计将继续提升, 将进一步拓展能力边界并增强抗周期波动能力, 维持较好的利润增长;

传感器:致力于新一代智能终端生物传感技术的自主技术创新,专注于人机交互传感器芯片和解决方案的研制开发,目前提供嵌入式传感芯片,电容、超声、光学模式指纹识别芯片以及自容、互容触摸屏控制芯片,广泛应用于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模组,也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人机界面及物联网等需要智能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领域。

21年业绩快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10亿元,较上年度上涨8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65.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0.48%。

2022年1-2月经营数据:公司存储器、MCU等产品继续供不应求,公司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经初步核算,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3.5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9.22%左右,实现2022年良好开局。

未来:

公司产品线在 Nor Flash、DRAM 等存储器、消费、工控、车规级 MCU、以及传感器产品的布局日益完善丰富,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当前芯片供应链紧张格局持续,终端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工业控制等新领域的需求旺盛以及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将迎来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制约华为的关键部件,5G射频器件也突破了!

媒体报道:“频岢微目前已有三十余款不同尺寸的SAW滤波器和双工器产品实现量产出货,模组和BAW产品明年上半年量产,覆盖了国内外智能手机、物联网终端的主流频段。

该公司在声波滤波器领域拥有扎实的技术和产业功底,既能做SAW,又能做BAW且拥有完整的专利体系,在该领域独树一帜。

有网友问,这是不是代表华为可以生产5G手机了?

其实,任何5G成品体系都是由一个个配件组合起来的,不断出现配件突破当然对华为来说有帮助,但不可能一个突破就构成结果突破,当然也不能说某个配件突破没有用处。

另外,据说华为10月份以后出厂用的p50系列都是高通了,说明麒麟9000库存也快用得七七八八了。它这个滤波器明年量产,那会麒麟早没了。如果有mate50,估计也全系骁龙898 4G了。所以客观说国产滤波器目前对华为应该没有多大意义。

说起射频的突破,据说还有一个射频芯片方面的领军人物,天津大学的张浩,一开始在美国干,后来回国创建公司,15年被美国诱捕,至今没法回来。

【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累计达1.95亿户】中国联通(600050)公告,截止2022年8月份,“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8.27亿户、5G 套餐用户累计到达数1.95亿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到达3.54亿户。

物联网,智能化汽车是大趋势!汽车跟手机一样进去第三个产品阶段就是智能化移动终端!

EarlETF只投基不炒股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智己“原石谷”即将发布,智能车时代的一次“逆向筛选”

华为将打造两个操作系统,这两个操作系统都要开源。”

近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两个操作系统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鸿蒙操作系统主要是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欧拉操作系统主要面向服务器、边缘计算、云以及嵌入式设备。由于美国的制裁,没有芯片,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突破5G制造,打造操作系统

华为走进了无人区,当然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出售,正在努力让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我们希望,全球的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还能买到华为品牌的5G手机。

钙钛矿发光+光探测=可穿戴LiFi可见光通信

导读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有数量庞大的数据产生,同时在万物互联(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大背景下,人类之间的信息交互、物联网终端的互通连接都需要高速的无线通信手段。5G技术因此应运而生,然而射频(RF)频谱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密度终端的数据传输。

而可见光通信技术(LiFi, Light Fidelity)则不同,它利用发光二极管等器件作为光源,通过对光源进行调制来发送数据,具备数据传输速率高、频谱丰富、无电磁辐射和高保密性等优点,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人与世界互联的纽带、更是未来智能生活的基石,因此,而开发新型可穿戴的LiFi设备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背景

典型的LiFi系统由大量的发射器(LED)和接收器(PD)组成,以满足高容量无线通信和多用户交互的需求。这无疑会增加LiFi设备的复杂性和体积,限制可穿戴LiFi的发展。因此,设计一种全双工(双向实时通信能力)、轻质可穿戴式的LiFi无疑将有助于开发新型便携式IoT终端。

如今,就可穿戴式LiFi的数据传输部分而言,已经报道了基于无机、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电致发光纤维,但是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点,不适用于可穿戴式LiFi的构造。例如,基于无机荧光粉的EL纤维需要一个交流场来产生极化电流来实现电致发光,并且它们受到发光不均匀和高工作电压的困扰,聚合物发光电化学电池通常具有缓慢的开启过程,这是因为形成p-i-n结需要大量时间才能扩散活动离子;部分OLED纤维的制造中广泛使用的热蒸发工艺是昂贵的。更重要的是,上述器件中普遍存在宽的发光半峰宽,器件集成中光谱的重叠必将在LiFi系统的运行中带来信道串扰。

除了发光质量和廉价制造工艺的要求之外,对于可穿戴LiFi而言,如果将数据发送和接受功能集成在单根纤维上将大大降低设备体积和复杂程度。尽管在硬质基底上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双功能器件,包括双异质结CdS/CdSe/ZnSe纳米棒,双层MoTe的p-n结,InGaN/Al0.10Ga0.90N多量子阱器件。但是这些器件结构、材料或制备方法并不适用于双功能纤维的构筑。量子点,尤其是具有优异光电性能、易于调节墨水成分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使得解决载流子分离和复合之间的矛盾过程、制备发光-探测双功能的纤维器件成为可能。

创新研究

3.1发光-探测双功能纤维器件的制备

由于量子点的分散溶剂经常采用一些低沸点溶剂,这使得浸渍提拉过程中的成膜过程高度动态,经常导致表面粗糙、不连续的薄膜的形成。因此,我们通过设计一种杂化墨水(图1),通过改善成膜过程,成功的在纤维基底上制备了具有极低粗糙度的量子点薄膜。此外,QD油墨中小分子和聚合物的间隙填充效果也有助于形成超光滑的薄膜。

图1 发光-探测双功能纤维器件的制备

3.2发光和探测功能的实现

以上述的超光滑的钙钛矿薄膜为基础,我们成功制备了发光均匀的、带有自驱动探测性能的双功能纤维(图2),同时该纤维也具备优异的可弯曲性能。

图2 单一模式下的发光-探测功能演示

3.3基于钙钛矿双功能纤维的可穿戴LiFi系统的设计

通常来说,载流子在电场下的复合和分离被认为是一个相悖的过程,也就是器件在发光的同时响应光信号是一个难题,因此很多双功能器件需要分别在正、负电压下实现发光和探测功能。如果发光和探测功能可以同时在正压下实现,那么将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器件的集成密度。基于钙钛矿双功能纤维的可穿戴LiFi系统如图3所示。左侧的收发器代表基于钙钛矿双功能光纤的移动可穿戴终端;另一个收发器代表与之交互的终端,该终端由商用光电二极管(PD)和激光二极管(LD)分别作为接收器(RX)和发射器(TX)组成。使用两组信号来证明其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能力。信号1(正弦波)施加在双功纤维上以传输数据;信号2(方波)施加在LD上,以提供双功纤维需要识别的输入数据。

图3 基于钙钛矿双功能纤维的可穿戴LiFi系统示意图

3.4全双工纤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基于上述设计的LiFi系统,我们可以获得如图4所示的叠加信号,从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数据接收信号(方波)以及数据发送信号(正弦),成功的展示了钙钛矿双功能纤维的全双工特性。

图4 全双工纤维数据发送与接收的叠加信号解读

应用与展望

低成本、溶液法制备的全双工钙钛矿量子点基纤维器件在新型显示、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高性能双功能纤维器件的构筑、高密度双工纤维器件的集成、基于双工纤维的可交互显示织物的构筑、器件稳定性的提升、更多功能的集成。

论文地址

网页链接

全新发布的华为欧拉定位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面向的是服务器、边缘计算、云计算和嵌入式等各种形态设备的需求。

先前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则是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工业终端。

未来欧拉将与鸿蒙打通,让搭载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和连接鸿蒙终端。

而华为鲲鹏产业链不仅是鸿蒙,欧拉的硬件载体,更是国家加快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快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82567/
1
上一篇物理地址怎么查(路由器物理地址怎么查)
下一篇 特殊符号怎么打出来(网名特殊符号怎么打出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