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刻录盘保存数据是真不靠谱,十几年就完全失效了[捂脸][捂脸][捂脸]一百多张DVD刻录盘全部完蛋,威宝的盘也一样没能幸免!
下午用薄薄的便携式外置移动光驱刻录800M的一个文件,换了三张光盘,花费近1个小时,没有刻录成功,效率太低,归罪采购购买的光驱问题。
外置光驱使用频率高,一定不要用薄薄的这种,比如图1中展示的。
这种光驱优点是携带方便,缺点是刻录不稳定,光驱前门,上下卡扣容易断,造成整个光驱损坏,刻录光盘成功率不高,耽误事情。
如果长期使用,固定地点,能用台式机的内置光驱最好。实在没有台式机,必须用usb口的时候,可以使用USB移动外置光驱盒加内置光驱的组装版本。
各位老铁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
可是我是学生[灵光一闪]
很多人好奇这么多旧影像怎么保存的?告诉你答案绝大多数是电视台备份资料,都是录像带保存,那个年代没有更好的存储介质,录像带是唯一的选择,到了90年代中后期可以刻录DVD,dvd容量更大而且相对录像带画质高易于保存,录像带难保存怕潮怕晒怕消磁,后期转制数码保存也是件极为枯燥和烦琐的事,耗时耗力可能折腾了一天 最后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有的转制成数码格式后期还要补帧修复,音视频不同步的还要一一处理,还要过滤无用的素材,后期在电脑里分门别类整理,按照年代和参照属性整理。
后面制作视频的过程不再赘述,当然少不了烦琐,你看到的一个五分钟的视频我可能会折腾好几天,有时候我会断更,不是去偷懒了,而是制作的进度更不上只能断更,有时候折腾好几天制作出的视频只有几千播放量有点哭笑不得,有点气馁甚至想断更一段时间让自己休息一下,但是看着评论区很多老粉丝和一些有共同语言的朋友的留言,还是坚持了下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只要大家支持一天,我还会依然更新,祝大家周末愉快[祈祷](手机码字老眼昏花略做校对,如有错别字敬请见谅)
对于技术白痴来说,至少具备基本的生活常识。
上午10点钟的时候,我拿着卷,光盘和U盘,嬉皮笑脸的走进了五楼办公室,我又来了,嘿嘿,给刻个盘呗。
刘师傅一笑,说,让小宋帮你刻。我们刻的是庭审的光盘,光明正大,不用关门。
其实刘师傅教过我好几回怎么刻盘,我也用心学了,奈何遗忘的速度过快,预防我着急毁坏鼠标,还是请他们帮忙,比较妥帖。他们不光帮我刻盘,我用互联网开庭时,那五楼是全程提供技术支持。这待遇,单位也就独一份。
刘师傅中途接了个电话,把自己气乐了。原来是有人叫他去给插电脑音响。刘师傅说,我们是管单位计算机的,可插电脑音响的活,总不能也揽下吧。这就好比你拿一个U盘,说,来,帮我插上。这玩笑有点过了。
我赶忙说,我每次叫你们去给电脑开机,可不是开玩笑啊。我那电脑确实开不开机了。
大一的微机课,是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我对着乌黑的主机屏幕一筹莫展,邻座陈同学已经噼里啪啦在一个什么对话框打上字了。(后来我知道她是在QQ聊天)我只好问她,这玩意怎么开啊?
她好像看着天外来客一般看着我,问,你没上过网?
没有,高中用过电脑,电脑事先已经开机了。下课也不用关机。我说的是实话。
说实话有时不能感动人,这个时候把陈同学雷郁闷了。因为她告诉我怎么开机后,我还不间断的问她怎么看新闻,怎么搜索?而她忙于聊天,同时对我这个电脑白痴没有一丝同情,敷衍的说,你就哪也别去了,在新浪网上看吧,什么都有。
也许新浪网上什么都有,可是我不知道看什么。对着新浪界面发呆,后来和班长熟了之后,班长告诉我网上有好多东西,我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发呆上了。
那是后话。
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 专辑 Look in My heart 24K纯金 首版 1989年发行
#刻录# #光盘刻录# #音乐刻录# #音乐CD# #唱片# #音乐CD# #流行音乐# #老歌#
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把我们的最流行最多人看的内娱电视剧都刻成DVD,还起了一些看不懂的剧名,有哪个被雷到的呢?
[机智][机智][机智]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童年~
其实,童年时期并不止这些玩乐,还有很多小玩具,例如:泡泡机、俄罗斯方块、小霸王游戏机、由磁带发展到刻录自己喜欢的DVD歌曲等等。
童年总是无忧无虑的,到处疯跑,到处疯玩的快乐时期,下河捉田螺、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