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微软办公软件2003(微软办公软件2019)

1994年倪光南被免职,柳传志掏出手绢抹泪,倪光南不为所动,芯片造不如买似乎已成共识。倪光南鼎力支持的方舟国产CPU被政府采购,接踵而来的是微软总裁辞职和美国政治压力,可是方舟科技却惨淡收场。

“十五”期间国家出台了旨在振兴国产自主CPU的“泰山计划”。三大国产CPU项目:龙芯、申威和飞腾。

申威专攻超算市场,2016年6月20日,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搭载40960块“申威26010”高性能处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登顶,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目前,申威处理器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自主指令集。整机从处理器到操作系统、BIOS固件、应用软件,全部采用国产化产品,自主可控度高。可充分满足日常办公、数据通信、轨道交通、云终端等各类自主可控场景的使用需求。

唐骏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第一次约会商定结婚、教育部门口“上班”争取到出国机会、发明了大头贴和卡拉OK计分器、创办过移民律师事务所。不过,唐骏的事业真正走上正轨,始于变卖自己的公司加盟微软,开始职业经理人的生涯。

唐骏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4年服务于微软,从最底层的一名程序员,历任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中国区总裁,步步高升;2004-2008年,效力于盛大网络任总裁;2008年4月以来,加盟新华都任总裁兼CEO。唐骏的每一次的职业转换都带来身价的倍增,而且都能很好地处理新老东家的关系。加盟盛大时,微软授予其“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称号;而加盟新华都时,陈天桥指派员工参加唐骏的履新新闻发布会并致贺词,称其为“职业经理人的榜样”。

做人:精心处世增添个人魅力

所谓“做人”是指为人处世之道,巧妙地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能够增添人格魅力,而且为日后的职业转换积累口碑。

在职场上,唐骏将“做人”演绎到了极致。首先,与老板和下属保持商业伙伴而非朋友关系。在盛大4年,唐骏几乎从未和陈天桥私下约会相处,也几乎从未进过下属的办公室,他推崇“圈子理论”、“圆心理论”,并在公司内一直与人保持距离感。其次,始终以职业经理人自居,看淡权力。加盟盛大时,唐骏给自己的定位是“不能改造盛大,只能完善盛大”。把权力看淡,正是唐骏成为职场明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创始人的强势往往更需要职业经理人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同时,唐骏每次跳槽从来不带任何前雇主的员工,以实现与新老东家的融洽相处。从微软到盛大、再到新华都,唐骏都是一个人空降,连秘书都不带。他认为,如果带着原雇主的员工,在新雇主团队中很容易形成派系,时间一长,不仅难以调和,而且造成摩擦。另外,跳槽时唐骏刻意避免从事和原雇主相同或有竞争的行业。从微软的软件开发、盛大的网络游戏到新华都的零售等传统产业,唐骏的每一次跳槽都在转换行业。唐骏认为,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当有职业道德,不能去做任何伤害前任雇主的事情,“很多职业经理人空降失败,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做着和原来相同的行业,这很容易引起争议”。

唐骏的精心处世,使其在公司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是其打造个人品牌的第一步。

做事:成就个人价值

打造个人品牌的第二步,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成就个人的价值。2002年初唐骏出任微软中国区总裁时,是受命于“危难”之时,当时微软与中国政府关系僵化、业绩不佳,微软中国的前两任总裁杜家滨和高群耀就是因此而辞职。唐骏上任之后,通过身体力行,改变了微软在华傲慢、霸气的形象,并力促盖茨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一年之后,唐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不仅政府关系大为改善,而且微软中国的业务增长率和销售额居亚太区之首,是微软全球唯一一个连续5个月创造历史最高销售纪录的公司。

任职盛大期间,带领盛大登陆纳斯达克并为盛大的免费模式两次赴华尔街路演,为处于业务转型关键阶段的盛大争取到了投资人的支持,使公司股价“起死回生”,被视为是唐骏对盛大的最大贡献。唐骏懂得华尔街的语言和口味,会把一些业务或战略按照华尔街的胃口进行包装。这让曾经批评“华尔街不懂网络游戏”而受过资本冷落的陈天桥也不得不称叹:“唐骏是盛大和世界主流资本之间一道非常重要的桥梁。”据盛大内部人士称,每次到华尔街路演,唐骏的演讲都很煽情,还经常开一些幽默性的玩笑,能够充分调动起现场的气氛。

作秀:包装个人品牌

偶尔的作秀,可以为个人品牌的树立起到包装作用。在微软时期,唐骏就已经“秀”出了名。2003年7月,正在澳大利亚参加微软内部会议的唐骏,得知当时微软南方分公司总经理赵芳要跳槽担任苹果中国区总经理的消息后,第二天从悉尼飞到广州与赵芳见面,但未说一句挽留之言。不过“唐骏专门从国外飞回来挽留赵芳”的新闻头条却见诸报端。从微软离职时,唐骏仍不忘大秀一把,他给盖茨写了一封颇为伤感的信,令盖茨及微软员工深受感动。

在盛大时,唐骏的作秀融入了工作。唐骏坚持“比老板来得早、比老板走得晚”,每天工作12小时,甚至午餐也是由秘书打包到其办公室。此外,唐骏还喜欢到各高校演讲,其幽默的风格赢得了一大批粉丝,甚至被时尚杂志评为“十大帅哥CEO”。加盟新华都时,唐骏再次秀了一把,其导演的履新记者会,被称为是唐骏送给新东家的见面礼,有市场人士评论说,“唐骏加盟新华都”是为新华都做了一次最好的广告,“就是花10亿元打广告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轰动效果”。

唐骏从来不掩饰自己的作秀,公开宣称“作秀”有正面价值。他认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价值还未体现,是因为还没有树立起个人品牌,他们需要先做人做事,再作秀,通过一定的包装,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样才有可能迈向顶级CEO之列。——2009年5月8日《新财富》#管理#

武汉光谷软件有限公司简介

武汉光谷软件有限公司(简称:光谷软件),成立于2006年05月,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李儒雄,经营状态为开业,注册地址为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山一路华中曙光软件园二期研发楼,经营范围包括软件产品开发、软硬件产品销售、技术咨询、培训与服务;基于微软技术的技术服务,云计算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与支持,是湖北省唯一一个拥有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亚马逊云,微软云的五朵云的最高战略合作伙伴。自2006年成立伊始,光谷软件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核心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作为中国优秀的软件、云服务及数字化服务商之一,光谷软件以自主创新和生态体系为依托,构建起信息化全栈服务能力。为处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的行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方案和服务。

董事长李儒雄简介

  1987年当选为校学生会主席,曾获得湖北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

1990年在武汉东湖开发区推广科技成果时,即开始推广WPS、科印排版系统等软件产品。

1992年负责香港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北京金山软件公司前身)的市场和管理工作,策划编写了《WPS轻松学习》。

1994年,参与创办连邦软件销售连锁组织,是公司5位创业股东之一,前期担任公司副总裁。

1995年分管市场发展工作期间,一年内连锁店的数量由16家增长到48家,增长两倍。

1997年,分管产品组织和物流工作,倡导成立了北京软件分销商联盟。

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同等学力。

1999年9月,任公司常务副总裁,提出互联网时代软件连锁组织需进行战略转型:一是构建B2B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产品服务平台,二是推动连邦上市,接通资本市场。

2000年1月出任公司总裁,全面调整连邦的经营战略,积极推动建立“网上连邦”网站和总代理产品业务,同时加快连邦上市工作。

2003年下半年,李儒雄应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之邀回汉,担任武汉华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5年成为武汉软件产业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常务副总。

现任武汉光谷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微软也有成为被告的一天。竟然还是被中国公司给告了。

原来,Windows98/2000/XP/2003的操作系统系统中用了北京中易中标的字体,中易字库。北京中易中标直接起诉微软,要求微软停止生产,使用上述操作系统。不过,一审中,起诉被法院驳回。二审还在审理中,结果还没有公布。

问题在于,这些老系统都用了那么多年了,早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全民win10了,再不行也是win7。这时候再起诉,还有意义吗?即使胜诉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还是为这家公司的较真点赞。

#微软##WindowsXP##互联网#

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6年,中国高科技企业是1.8年。《财富》1000强企业榜单的刷新速度更快,1973年到1983年有350家被挤出榜单,2003年到2013年,高达712家被挤出榜单!

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停留在存量思维的企业、个人注定被淘汰。1975年,24岁的柯达工程师萨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面对他这项惊人的成果,公司高层都觉得这个发明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说:“没有人愿意在电视上看他们的照片。”

当时,柯达是世界胶片时代的王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数码技术的威胁。2012年,柯达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正是由于柯达高层习惯于传统竞争优势,死守存量、无视流量,注定出现“当下很好,未来很糟”的结果。同样的事还发生在摩托罗拉公司和诺基亚公司。

国际咨询专家刘润说:做任何一种商业都需要找到其最本质的原理,也就是底层逻辑。掌握了底层逻辑,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取得成功。

信息时代,用流量思维代替存量思维就是重要的底层思维之一。

书桌上的一堆油画颜料,不会自动变成一幅美妙的油画。一定是因为有了与外界某种能量的交换(比如,你拿起画笔,打开颜料,开始画画),颜料才变成油画。同样,一个人只有在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后,才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流量思维者”,相反则是“存量思维者”。

2007年,iPod系列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苹果公司总收入的近一半。按照存量思维,正常人的思路肯定是继续好好做这个产品。但乔布斯却亲手颠覆了正如日中天的的产品。他又做了iPhone。2012年,iPhone已经占到了苹果公司总收入的58%。

掌握底层逻辑,是成功者的秘诀,但是多数人喜欢找所谓的捷径、运气。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说:信息时代处处都是机会,但成功者擅长发现事物的底层逻辑,所以才能更快的成功。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付出很多努力,没有或者少有收获,是因为你没有看清、掌握底层逻辑,只是做了无用功而已。

查理·芒格说:“一个人只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而这些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而这些思维模型就是行业的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并不是成功者的特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练习、掌握对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做为国际知名的战略咨询顾问,刘润开设的五分钟商学院专栏,已有超过50万人订阅,专栏收益过亿元。《底层逻辑》一书汇聚该专栏的精华思想与案例,全网销售已超20万册。该书让我们更多的企业家、创业者、管理精英们以及广大年轻人,掌握成功者的本质思维方式,揭开这个世界的底牌。点击下方商品卡片即可购买。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美股股市从80年代初期不到10PE开始起步,开始了长达20年的大牛市。到了90年代中期,美股股市已经整体上涨了5倍多。牛市的步伐没有停下,反而愈演愈烈。

到了1995年的时候,微软的windows95发售。个人计算机第一次走入千家万户,随着计算机兴起的还有一个新兴事物,互联网。当时人们对互联网非常热衷,由此引发了最近20年最大的一次泡沫。

一方面,1994年,互联网开始在美国兴起。

第二方面,1998-1999年美国的低利率,推动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对低利率收益不满意的资金,大量的进入了新兴行业。这是一段博傻的时期,很多互联网企业,甚至仅仅是名字里带个「COM」,都可以融资到上亿美元。市场不再看重盈利,只要公司有所谓的「前景」,就可以上市融资。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市盈率从1995年开始飞速上涨,到2000年,达到了85倍。而纳斯达克整个市场的市盈率,高达811倍!

巴菲特的收益明显跟不上脚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股神」,认为他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

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讲解自己的投资理念,同时拒绝投资当时热门的科技股,理由是:科技行业不在他的能力圈以内,他了解的是棒棒糖而不是软件。

在2000-2001年,纳斯达克100暴跌80%,在高估的时候投资科技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个跌幅,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股灾之一。被「市场先生」痛揍一顿的投资者,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还是股神的判断更加准确。

巴菲特在佐治亚大学做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也是巴菲特最出名的一次演讲。

这场演讲,巴菲特给了年轻人很多的建议。

(1)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和生命

(2)不要草率行事

(3)最折磨人的错误是那些本该去做、而没有去做的事情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爆发了。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本土恐怖袭击事件,一共有2996人遇难。给美国带来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911事件发生后第二天,道琼斯指数一天里暴跌7%。创下单日下跌最高纪录。可以说是在互联网泡沫的基础上,雪上加霜。很多互联网公司,在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双重影响下,大幅下跌。

巴菲特找到了新的投资品种:亚马逊的债券。等到了2006年,市场恐慌情绪过去了,加上欧元相当于美元的升值,巴菲特这笔债券投资,赚了140%。

这种市场短期恐慌带来的投资机会,不仅出现在美国本土,还出现在了香港股票市场。香港股票市场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一个以欧美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内地资金在港股中占比非常低。巴菲特看上了港股的H股——中国石油。开始在2003年买入中国石油的H股。到2007年的时候,中石油H股的市净率涨到了3倍多,加上净资产本身的增加,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巴菲特在这笔投资上赚到了7倍。

4年的时间赚了7倍,可以说是巴菲特收益率最高的几笔投资之一了。

很多投资者并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是怪品种。其实,巴菲特跟我们投资了同样的公司,仍然可以通过价值投资获得很好的收益。价值投资的方法是关键,所以,最重要的是掌握价值投资的理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81914/
1
上一篇微软五笔(微软五笔输入法怎么打字)
下一篇 微软地图(微软地图不能用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