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初,古静经朋友先容熟悉了央视《半边天》节目主持人张越。张越听了古静闯荡京城的经历及所演唱的<青藏高原》等歌曲后,盛情邀请她做节目嘉宾。没多久,《半边天》节目播放了题为《不要为你的相貌发愁》的访谈节目。古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由此奇迹般改变。
1998年9月,古静签约北京京文唱片有限公司后,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雪域毫光》其主打歌《雪域毫光》《家乡》和《风雨中的锦绣》迅速在各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独领风流,并囊括20多个音乐奖项。
古静一炮走红,以其特有的纯粹、宁静而又微带忧伤的歌声征服了无数听众的心,由此展现出自己在创作及演唱上的双重实力。
手里有了钱后,古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京买了一套大屋子,与奶奶唐秀珍住在一起。唐秀珍为孙女的成功兴奋不已,她语重心长地说:“红红,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尤其是你翅膀硬了开始遨游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来路,还有远方的亲人……
奶奶的话让古静低头陷入了沉思。她知道,自己的铁娘子性格是妈妈赋予的,当年,妈妈将她送到奶奶家也实属无奈,换成是自己,或许也会这样做徐徐地,她开始理解妈妈,回想起当年在奶奶家里拒母于千里之外的场景,以及妈妈那悲伤的眼神和无言的泪水·古静的心里顿时有了悔意。
2001年5月,古静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醒了》,同样成绩斐然。于是,她第一次主动给远在成都的廖正香打了一个问候电话。那一声怯生生的“妈妈”,让廖正香百感交集。廖正香哽咽着说:“红红……我天天都关注着你……你远远地超过了我……”古静得知这些年来,妈妈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自己,心头的那块坚冰开始融化了。
没几天,古静收到一份特快专递,打开一看,是廖正香寄来的西藏民间音乐资料,还有一封短信,信中说:“你的肺活量很大,应拔高自己的声音,唱出真正的天籁之音,这才与<青藏高原》相匹配……”
古静将这些老唱片放进播放机,荡气回肠的西藏老歌响了起来。她知道妈妈献出毕生的保藏,目的只有一个:但愿红红唱得更好!古静第一次为千里之外的妈妈流下了泪水。唐秀珍得知此事后,竭力撮合孙女去见妈妈。古静说:“奶奶,会有这个机会的。”机会终于来了。2001年5月底,央视<艺术人生》节目邀请古静与家人做一期节目,古静爽快地允许了。随后,她飞往成都,将55岁的妈妈廖正香接到北京。
6月8日晚,古静和廖正香一起走进《艺术人生》演播厅。古静说(北京的金山上》对自己的影响太大了,自己最早的音乐启蒙就是从听妈妈唱这首歌开始的。原来,廖正香早在1964年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时,因首唱<北京的金山上》而备受赞誉。
听到这里,廖正香感触万千。当朱军问她当年为何要将年幼的古静送到北京时,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之所以狠下心将红红送到北京,一方面是我的工作太忙另一方面考虑到北京的教育水平要高一些,再加上她奶奶牵挂着这个孙女儿……现在看来,我欠女儿的其实太多了,这辈子都难以偿还。”
古静回忆道:“我觉得我妈妈挺难的,记得有一次她演出归来发现我们家的桌子上爬着一只小老鼠但是我们母女俩谁也不敢去动.后来只好守着那只老鼠过了一晚上,家里没有了顶梁柱真是挺可怜的。”一席话说得廖正香潜然泪下。
在节目的最后,朱军总结道"古静从小就离开母亲,应该说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但也许就是这种遗憾铸就了她特有的自信与坚强,促使她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古静对妈妈应心存感谢打动。”听到这里,古静一头扑进廖正香的怀里……
2002年6月初,古静预备赴西藏采风。廖正香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当女儿的导游。几天后,古静和廖正香从北京飞往拉萨,随后赶至昌都县。古静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第一次见到满头银发的姥姥,忍不住哭了起来……
街坊邻居听说廖正香带着女儿归来了,纷纷带着酥油茶和青稞酒赶来探望。此情此景,让古静心潮澎湃,产生创作的冲动……
随后几天,古静跟随母亲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浪拉山巅,迈步神秘的茶马旧道,与吃着牦牛肉干的藏族孩子亲密接触……很快,古静即兴写出《穿行》“云儿伴着我走,牛儿悠闲得意。酥油灯燃起来,锅庄舞跳起来,康巴人的糊口,是这样的安闲姑娘们唱起来,汉子们跳起来,牧人的糊口,在山水间穿梭……"古静一鼓作气创作出《浪拉山歌》和<茶马旧道)等歌曲。2003年11月初,古静推出第三张个人专辑《歌唱》,主打歌曲是《穿行》《浪拉山歌》和《茶马旧道》,使得众多的歌迷们再一次沉浸于来自世界屋脊的天籁之音。古静打心眼里感谢打动妈妈,萌发了与妈妈同台献技的动机。
2003年12月24日晚,古静首次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唱红平安夜”个人演唱会。她将坐在台下的妈妈请上台,母女一起蜜意演唱起《北京的金山上》唱完后,廖正香哭了,古静的眼睛也潮湿了,母女俩都知道,歌声串起了血脉亲情,不管什么样的利器都难以切断……#情感PK台##情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