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打闹家长带孩子上门道歉遭殴打# 在头条热榜看到小学生打闹家长带孩子上门道歉遭殴打一事。近期,江西上饶发生了一起家长带孩子登门道歉,遭对方家长掌掴殴打这一幕。看到热榜词条,不禁引人发问,道歉者的所作所为究竟有多么地罄竹难书,才会致使上门道歉被殴打。
事情的原委竟是小学生校内发生争执打闹,上门道歉者吴女士的儿子在校门口与同学发生争执,将其脸抓伤,了解事务原委的吴女士出于愧疚,带着牛奶与儿子一同去往同学家登门道歉,没成想对方并没有接受道歉,反而动手殴打母子二人。按道理来说,小朋友之间的玩闹实属正常,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动手打人实属不该。作为家长,在得知孩子与同龄人产生争执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根据事件缘教导孩子如何规避与同龄人产生摩擦,发生争执该如何处理,而不是用暴力手段对过错方开展报复。
孩子们之间的友谊都比较纯粹,有时与朋友产生的小摩擦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情义,没准过一段时间矛盾双方就自发地握手言和。而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思维方式并不相同,这位家长大打出手这一行为,不仅彻底粉碎了两位小朋友的友谊,也断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情义。同时,孩子可能也会受该行为的影响,让更多同龄人惧怕与之交朋友。此外,被殴打的孩子也有可能因此产生阴影,惧怕与同龄人过度接触。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毕竟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媒体人周刊#